文学馆 > 家祖左宗棠 > 第373章:唬“鹰”(二)

第373章:唬“鹰”(二)


  5月11日,世界岛西岸的伦敦正午当空,尽管距离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还有一天时间,但特拉弗迦广场上已是人流涌动。

  大量的记者聚集于此地,摄影师与其他团队人员已经开始紧张的布置场地了,一旁的警察手握武器紧紧的盯着人群。

  “嘿,这里不准支起帐篷!”

  只见一队警察气势汹汹的冲向那几个人,一脚把帐篷的撑杆踩断,将几个人赶了出去。

  一些老道的记者则选择携带睡袋,将东西堆在视野良好的地方,同时警惕的关注着周围的警察,随时准备与“苏格兰场的斗牛犬”们斗智斗勇。

  相较于伦敦的热闹,威尔岛就要安静的多了,柔和的海风吹来,裹挟着湿润的咸腥海气,五月的英国正是春风和煦,气候宜人的时间,尤其是今天的天气还不错。

  嗯,至少现在还不错。

  威尔岛三号码头上,河南号战列舰停泊于此,刚刚在朴次茅斯进行过修整和维护,整个舰体的常备涂装更显出其威武与美丽。


  “德克萨斯,敦刻尔克,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还有阿根廷的莫伦诺,几艘战列舰都在这里的,哎,只可惜德国人的船没来,否则也能看两眼。”

  “法国人的船有些意思,除此之外也都没什么好看的了。”

  “俄国人的船倒是少见。”

  “确实,不过这名字倒是会取,当年被咱们击沉的那艘也叫这个名字吧?当年烧煤,现在还烧煤,这么看这儿子怕不是还不如老子呢?”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一队军官围坐在餐厅里,正拿着外面的几艘战列舰打趣,而他们面前也已经摆上了这些战列舰的照片。

  明面上大家都是忙着外交事项,但实际上所有人都不会错过这一难得的好机会,纷纷对其他国家的战舰进行测量。

  不过,倒也没什么重要的,一艘战舰的外部信息其实还是比较好搜集的,下水个两三年大家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只要不上船,很多时候也都由对方去了,这也算是一种默许的潜规则。

  当然,岸上的使馆武官们也都不可能闲着,他们实际上就是有官方身份的情报人员,这也是世界各国都默认的。

  虽然在寻常印象中搞情报应该是暗地里悄摸摸的,但事实是,许多时候,情报搜集工作都是正大光明的,而且同样非常有效。


  伦敦的正午正是北京的傍晚,东长安街路边停了一溜儿的轿车,其中不乏警车,同时也有一些警察站在路口。

  再往里面去去,只见得长安饭店里热闹得很,留声机放着舒缓优雅的欧洲古典音乐,大厅角落的屏风后面又是古筝悠扬作响,只是期间蹦出的几个蹩脚的汉语打破了这份美感。

  十几名身着各色军装的洋军官走在楼上的餐厅里,看向站在他们前面的单启云,似乎是在交谈着什么。

  在昨天中午,各国使馆陆续收到了外交部的邀请函,请他们来参加外交部与军部举办的晚宴。

  仔细想想,最近也不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国国内似乎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情,几番排除下来,众人意识到,莫非是中国人有什么重要信息想趁机悄悄透露?

  因此,英、法、美、德、俄、意等国的二十几名使馆武官尽数到场。

  大厅里,英法等国的武官照常聚集在一起,只是,稍微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德国大使馆首席武官德莱特少将与美国大使馆武官史迪威准将。

  美国驻华首席武官其实是哈罗德·R·斯塔克少将,这位少将曾任亚洲舰队指挥官,是美国海军“先欧后亚”战略的提出者,前些日子被罗斯福总统派往中国担任武官。

  毫无疑问,他是一位资深的海军专家,颇具眼光,只可惜,这位少将如今还在路上,因此今天的晚宴只能由他的副手,陆军准将约瑟夫·沃伦·史迪威先生代为参加了。

  两国武官聚在一起,让英法两国感到不安,不过,还在没多久宴会开始,双方也就分开了。


  屏风后面的琵琶响起,宴会上杯觥交错,众人相谈甚欢,只是每一句话都在被反复揣测,红着脸的人可未必醉了。

  “......哈,哎呀,我说你们美国人也是稀奇,好端端的禁什么酒,之前在华盛顿的时候,想要喝点酒都得花好多钱。”

  史迪威夹着雪茄,笑呵呵地说:“徐,如果你在加利福尼亚,你完全可以买上几块葡萄砖,这样就有足够的葡萄酒喝了。”

  “葡萄?砖?”徐前希一愣。

  “是的,借用你们的一句话,这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葡萄酒庄把葡萄脱水后用机器压制成方块,而商人在包装上印刷「禁止将它放入一加仑的温水中放置二十一天,否则会变成葡萄酒」的提示。”

  [先生,我想您推荐这款葡萄汁,它香甜可口......]

  [但是,先生,我绝对不推荐您将它放在地窖里的橡木桶里,以10:1的比例加入温水,并添加一点酒曲之后,避光保存四十八天,那样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哈哈哈,你们也真是有意思。”沈靖轩斜倚在沙发上,面前摆着一杯白酒。

  自宋朝起,酿酒技术的进步也就让白酒越来越受欢迎,等到了民国时期,白酒产量已经占了酒品的八成,这还是算上了啤酒等酒类,黄金十年中,虽然民国的工业还是一堆破烂,但茅台的价格却已经能够与法国进口的香槟并驾齐驱,一斤往往要八九块大洋,而那些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大奖的白酒就更不必提了。

  沈靖轩一直比较喜欢本土化的西式酒宴,既没有传统的“长者未举爵,少者不敢饮”的等级压迫感,也没有西洋酒会堪称群魔乱舞的混乱感,相当的惬意。


  “不过,沈,你们这里的酒也不便宜呀,你手里的可比法国的香槟还要贵。”

  互相打着趣,话题也逐渐开放,大家脸上也都渐渐的挂上了些醉意。

  稍微费了些功夫,接着德莱特的手,徐前希两人支走了史迪威,与剩下的两名美国武官对饮。

  接着,沈靖轩有意无意的把话题拉扯到了飞机上,话题便也就有了一些争论。

  双方先从民用客机聊起,史迪威身旁的一个空军少校立即表示,DC-3将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飞机,在它面前,无论是德国人的JU-52,还是其他什么飞机都无法与其争锋。

  “哦,沈,你应当明白,飞机的核心是发动机,我们的双黄蜂是全世界最好的发动机,用它制造的飞机也是全世界最好的飞机。”

  “这可不一定,英国的劳斯莱斯,法国的絮扎,还有德国的宝马,他们未必拿不出更好的发动机。”

  “哈,沈,你在说笑话吗?德国人的精致玩具根本不适合客机,而英国人,哈哈,他们会造飞机吗?”

  “还有法国人,他们上个月首飞的新型轰炸机才用上伊斯帕诺-絮扎公司的1000匹马力发动机,就更别提客机了。”

  “嗝,法国人的机场里只会有德国与我们的客机,而未来,这片天空一定属于我们。”


  “而且还有波音,四个,他们还由One  fu......”

  “爱德华,干杯。”

  “嗯?科勒,你......算了,干杯,朋友们,干杯!”

  看着面前的两人,沈靖轩向徐前希使了个眼色。

  很快,徐前希也装出一副上头的表现,道:“光说大话了你,我国之前也有一款轰炸机,也能打出1200嘞......”

  “咳,不好意思,科勒先生,我的朋友有些醉了。”沈靖轩拽了徐前希一下,看向端起酒杯遮掩的科勒。

  “没关系。”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不再提起话题,而是从其他方面开始试探。

  “史迪威不是好想与的,那个科勒的警惕性也不错。”宴会渐至尾声,站在房间里,沈靖轩与张山图等人坐在一起,聊着今天的收获。

  “那个叫爱德华的虽然话没说完,但还是透露出波音的一款重型轰炸机,可能是我们之前探查到的那款,但也有可能是新的,或者至少更换了新的发动机。”

  “法国人的轰炸机也比我们预想的要晚……”


  几人讨论了一小会儿之后,单启云等人便走了进来。

  这场晚宴本来是海军筹备的,主要是关注美国海军的一项战舰发展,给他们上一上强度。

  众所周知,“巡洋舰杀手”的概念在整个间战期都很火热,而具体的实践起自德国人,他们建造了一艘标准排水量两万两干吨、极速31节、装备三座三联装283mm主炮的红色基尔号重巡洋舰,虽然油耗较高,航程只能达到8000海里,但也是一个大威胁。

  而造船业遭到破坏的意大利也建造了两艘二万三干吨的艾琳娜女王级,夸张的搭载了三座三联装343mm舰炮,还能够跑到30节,不过代价是防护弃疗,航程也只有四干海里,单纯起一个澡盆威慑的作用,实际上的定位并非是巡洋舰杀手。

  但尽管如此,直到1930年代后期,“巡洋舰杀手”仍然是比较新颖的概念,出于对新概念的不信任和大型舰艇需要占用建造主力舰的船台等理由,美国海军内部也一直有反对的声音。

  不过,有人显然准备推他们一把。.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4121/34121094/141410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