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家祖左宗棠 > 第375章:自动步枪

第375章:自动步枪


  “关于新式枪弹的研发工作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今年初粤、川等厂都已经拿出了弹药和相关的技术报告……”

  站在邯郸兵工厂的军器处,左念微面前站着不少人。


  邯郸中原兵工厂是去年新建的一座兵工厂,由德州枪炮制造厂与首都第一重型机械厂制炮传艺局合并而来。

  在兵工署的定义中,“兵工厂”往往被视作大型的综合武器生产基地,目前全国共有南京、广州、汉阳、沈阳和成都五大兵工厂,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具备生产各种设备的能力。

  而比如其前身德州枪炮制造厂,这座工厂只能生产各式枪械和迫击炮,而不具备生产身管火炮和各种光电设备的能力。

  不过,虽说是合并,但设备并非来自于两厂,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新的,传艺所的设备依然留在北京,德州枪炮厂的设备则被拆卸打包,送去了越南。

  相比于德州,邯郸的矿产资源更为丰富,也更靠西南,位于河南河北交接的中心地带,正好弥补中原地区没有大型兵工厂的缺憾。

  而相比于扩建其他兵工厂,新建一座兵工厂显然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即便抛开管理层固化、利益交错复杂之类的原因,单调整生产线这一条就足够了。

  众所周知,每台机器都是整条生产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哪怕它老旧且低效,但只要还能正常运转,通常就不会去动它。

  毕竟,下达更新命令不过是两片嘴皮上下一碰,而调试生产线的辛酸苦楚就只有技术员和工程师们才懂。

  相比于南京兵工厂这种还在使用四五十年前的机械的工厂,新建的邯郸中原兵工厂的设备就要新的多了,大部分机器都是这两年新生产的,不少还是德国进口的新式机床,生产效率自然有一定提高。


  正常情况下,南京兵工厂每个月可以武装四个步兵师,邯郸兵工厂则可以武装两个步兵师加两个步兵旅,而后者的规模仅有前者的七成不到。

  不过,今天的主角并不是它,而是其他人——

  摆在左念微面前的几款中间威力弹、发射药和他们的开发厂商。

  欧战后期和间战期,交战各国都已经意识到步枪威力过剩,陆续投入了新武器的改进和研发。

  除了冲锋枪和把栓动步枪改短之外,一些半自动或全自动的步枪也在研制之中。

  比如法国人就搞出了利贝罗勒自动步枪,它没有采用全威力步枪弹,而是使用了一种专门研发的8×35㎜的实验型弹药,是一种早期的中间威力步枪弹。

  全枪空重高达5.1干克,采用25发弧形弹匣供弹,枪身下安装有两脚架。

  在测试中,这型思想超前的武器表现不佳,有效射程不过400m,而且故障率奇高,被军方果断打入了冷宫。

  而在本国,汉阳兵工厂和南京兵工厂亦各自开发了半自动步枪与对应的枪弹,但最终也都不了了之了。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弹药通用、射程、成本,还有枪、弹本身的故障和缺陷,都是问题。


  想要说服这些人并不容易,从某种角度来说,美国人陆军废驰倒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轻装上阵。

  当然,美国人该固执的时候还是很固执的,就比如使用全威力弹的M14自动步枪,广受诟病。

  后世人人皆知中间威力弹药的好处,而且也确实好,但奈何现在的人们并不相信。

  敢迈出第一步的人永远是极少数的。

  但对于中国来说,情况倒还不算是糟糕,主要有五点重要因素。

  首先,左念微本身的见识,以及其在军中威望足够,可以让那些将军们坐到桌子上,站到试验场上好好看看,也可以推行到小范围进行实验。

  用证据说话永远是处理内部矛盾的第一利器,强压并非是一个好选择,它的局限性很大,而对于以后的影响则难以估量。

  这方面的关系有些接近士兵民主,司令部的指令依然是说一不二,但这并不妨碍基层官兵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积极性。

  第二,陆军规模本身也控制的比较好,即便在陆军裁军条约结束之后,陆军的规模也仅是维持在了150万人的规模,同时短期内没有战争计划,对于产线调整并不敏感。

  这一点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生产线一改,调整、试产和测试就要花差不多一个季度的时间,而产能恢复又要大半年时间,一条生产线前后要折腾一年时间,耗费的资源也很多,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前景不明的方向,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相比之下,多武装一些军队显然更有价值,步枪在战场上太不起眼了,真正的价值也只有在合适的体系中才能发挥出来。

  这也就是第三点,国防军正在努力推动机械化进程,这种趋势有利于自动步枪的推进,而第四点则对这一点也有促进作用。

  未来国防军的一个重要战场就是太平洋,小范围的作战有利于强化精兵良械的思想,当然,岛屿作战的运输问题也同样会让人心生忌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自然是经济的发展,三十年代之后,工业化迅速推进,二十年代的积累与三十年代的迅速工业化相结合,使得经济表现较好。

  大萧条对于贸易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工业化程度提高、基础建设等方面也提高,贫富差距有所缩减,但经济还是有些问题的,共和政府做不了计划经济,那个水平太高了,但是通过政府向未来的社会借钱还是能够做到的,简单的向各行各业分配也是能够做到的。

  近两年全世界经济进入恢复期,世界贸易逐渐恢复,家底更厚实的中国发展势头不可忽视,赚的钱大于欠的钱,政府与社会自然也是有些钱了,不用像大萧条期间那样紧巴巴的算着用。

  正所谓“有钱万事不愁”,只要有钱,换枪换炮都不是问题。

  美国人浪费钱的事干多了,但为什么没有人像盯着日本德国那样天天盯着美国?

  还不是山姆大叔有钱嘛!

  这两年有钱了,这些事情自然也可以谈一谈了。


  简单看一遍各家的报告,左念微再抬起头来,看着面前的众人,有总参谋部的,有兵工署的,有陆军的,有海军的,也有空军的,林林总总十几副或熟悉或陌生面孔出现在左念微面前。

  “诸位也都见过了这些产品了,对于枪械和战术还有什么问题?”

  左念微直接开口了,自动步枪之类的提案真正落实下来都是近两年的事情了,期间这样的讨论会显然不少,但军中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多着呢。

  “司令,我的问题依然是弹药通用的问题。”

  自动步枪的后勤压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作为一个合格的工业国,中英美德法都有能力保证后勤,相比之下,枪弹不通用的问题就要大多了。

  “最基本的保证是轻机枪与步枪弹通用,如果选用中间威力步枪弹,我们就需要重新设计制造装备一型全新的轻机枪,同时,发射这种减弱威力的子弹,轻机枪的有效射程也会下降,目前的研究数据大概维持在600米左右。”

  “当前发射正常子弹的轻机枪在良好部署下可实现八百米的有效射程,如果在开阔平原作战,这样的距离对于我方十分不利。”

  “这个射程足够吗?”

  看着那位只比自己小十岁的陆军少将,左念微点了点头,直接回道:

  “根据越南战事和西班牙内战的考察报告综合可知,随着作战模式的变化,步枪与轻机枪的作战距离在建制完善时都维持在三百米以内,而更远距离则是迫击炮和重机枪的发挥空间。”


  “关于这部分内容,可以与张绍曾发回的考察报告相印证。”

  这是陆军部的老问题,很多人就是一点亏都不想吃,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三百米开外的作战空间必然要有所牺牲,而这就需要对现有营级单位进行改革,让重机枪等武器能够灵活的配备给一线步兵分队。

  在左念微面前,陆军还是要收敛的多的,很多糊弄人的问题他们根本就没有继续提出来。

  比如全自动要比半自动更为消耗弹药或者士兵更习惯使用与栓动步枪制型相似的半自动步枪。

  但实战中只要士兵训练有素,不存在什么顺不顺手的问题,而如果有士官和军官看着,消耗弹药的问题也在可控范围内。

  这两个问题单纯是将陆军自己的毛病怪到了武器上,而在左念微面前,他们自然是不敢提这个的。

  而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全自动短步枪的枪管长度要比半自动的短五分之一,中距离精度较差的问题,但超过两百米的步枪精度意义不大。

  这个问题与陆军关注的枪弹通用导致的问题是一样的。

  因此,在搁置了枪弹通用以及其所导致的问题之后,那就剩下一个问题了——

  钱!


  自动步枪跟半自动步枪那个更贵?.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4121/34121094/141410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