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冲锋枪
好东西总是有代价的,汉阳兵工厂在火药的研发上一直走在前列。
而他们居然在这款枪弹上使用了三基发射药,这是左念微没有想到的。
三基发射药主要成分是硝酸甘油、硝化棉和硝基胍、其他成分包括凡士林等。
三基药相比于双基药,主要就是增加了硝基胍,其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氮气,从而改善烧蚀问题,还能抑制枪口焰。
而缺点则是加工制造难度较大。
另外,这玩意儿还会产生一种奇怪的臭味,有人将其形容为腌黄貂鱼味,很多民用公司便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带香料的擦枪油。
当然,这些擦枪油都是非标的。
这加工难度就基本给它判了死刑,历史上不是没有人有过这个想法,但实际结果也说明了这种东西在这个时候绝无可能推广到全军,成本和产量都是不可接受的,为了这点性能付出这样的代价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左念微觉得由汉阳兵工厂和南京兵工厂组成联合开发团队,对汉一弹和宁三弹进行整合,就以汉一弹为标杆,研发一款合适的弹药就已经很好了。
至于说枪,那就更好办了,左念微已经直接把56-2冲搬上去了,结构上没有难度,木枪托和折叠枪托都要考虑生产,前者对于现在的陆军来说,更符合一些战术动作,而生产工艺上大概率还是选择切削工艺,更加稳妥,如今的冲压工艺也就冲冲冲锋枪了。
不过目前枪弹还没有确定,到时候还要再调整,不过大体上问题不大。
如果弹药进展顺利,今年定型,38年铺产线,39年配备军队开始训练,再花几年功夫研究研究,把枪和编制都进行一些调整。
除了期待自动步枪外,左念微对于邯郸兵工厂的另一件装备也很感兴趣。
不过,当兵工厂的工作人员将它拿出来的时候,除了左念微,其他所有人都露出了惊讶和意外的表情。
工作人员将一把枪放在了众人面前,这支枪处在不完全分解的状态,主要零部件非常简单,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整支枪方方正正的,分为上下机匣,截面为长方形,薄钢板冲压成型,以前边的横向铰链为轴,可以上下开合,上下两瓣的枪身则相当的薄,就仿佛是铁皮打出来的一样。
弹匣井位置比较靠后,前边还有个小握把,枪托则是钢制的折叠枪托。
“这是邯郸兵工厂的?”
一名陆军准将瞥了一眼,言下之意似乎是说这玩意儿就是民间手工作坊粗制滥造的东西。
“那当然,一般的小工厂可造不出这个。”左念微将枪合了起来,拿起来掂量掂量,“这是我让他们做的,用起来肯定是没啥问题。”
合格的大批量冲压件对于工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的小作坊只能老老实实的搞切削件。
就像是很多人推荐民国制造司登其实并不合适,战争不爆发时做做准备也许还行,但战争爆发之后就完全无法保证了。
邯郸兵工厂生产的这批使用的是300吨水压机,真正生产的时候使用150吨左右的水压机即可,战场上需求增加的时候,八十吨也凑合,民间小工厂也能勉强使得了。
左念微仔细看了一下,整只冲锋枪依然有基本的烤蓝,边角还打磨过,也称不上粗糙,在左念微看来,这已经是一款很完整的冲锋枪了。
冲锋枪这东西虽然不必像司登那样寒酸,以至于问题频出,但也需要明白,在总体战的大背景下,冲锋枪就是一支子弹喷筒,只要能迅速把几十发手枪弹给射出去就行,同时保证最基本的可靠性即可,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后,花钱越少越好。
但如今的人们对其的定位和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准确,很多时候依然将其视作精加工的、发射手枪弹的小型机枪。
国防军如今所用的是三二式冲锋枪,铣削工艺,镀铬零件,烤蓝处理,十分精良。
然而,其成本也要上天,一杆三二式冲锋枪能顶三杆七式步枪,要不是前几年冲压工艺不成熟,现有工厂调整产线不方便,左念微一早就给这东西拿出来了。
不过,三二式冲锋枪的设计理念其实也算是比较先进的了,它率先取消了刺刀座,又把前型使用的六百米表尺换成了简单的翻折式照门,基本把应用范围收到了两三百米以内。
而这些减配操作也让三二式冲锋枪的价格也大幅缩减,几乎砍了一半,只是依然比不了左念微手里的这把简洁,估摸着三把三七式还未必能有一把三二式贵。
要知道,三二式本身也已经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一款冲锋枪了,三杆只有三二式三分之一造价的三七式那可真的是大白菜了。
如今冲压工艺有所发展,邯郸兵工厂又正好铺产线,那么正好把这杆冲锋枪掏出来用用。
自动步枪的普及依然是一件时间跨度较长的事情,即便不发生战争,至少在十年内对于冲锋枪的需求依然是一路走高的。
而且生产线这东西嘛,一旦组建完毕开始投产,那就不可能立刻停止改造,否则就非常浪费钱和时间。
就比方说,物美价廉的M3冲锋枪(18-22$)在四二年定型、四三年量产,而昂贵的M1冲锋枪(55-70$)直至四四年底才逐渐停产。
在简单看过枪支之后,工作人员将枪组合起来,然后领着一箱子弹跟上了左念微的步伐,向着射击场而去。
亮银色的镀锌弹壳手枪弹被倒在了桌子上,几个人开始咔嚓咔嚓的给弹匣压子弹。
试制三七式冲锋枪所用的是双排双进的弹匣,优点是装填子弹更方便,双排单进的弹匣在压了大半之后会非常吃力,最后几颗子弹要用很大力气才能压进去,而缺点自然是故障率稍高。
而国防军所使用的手枪弹则是9mm口径的1922式手枪弹,与帕拉贝鲁姆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
早年间,国防军用过的手枪弹种类很多,7.63mm毛瑟、8mm斯太尔、.38柯尔特、.380柯尔特、9mm帕拉贝鲁姆、.455韦伯力等等。
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7.63mm毛瑟和9mm帕拉贝鲁姆,前者很熟悉了,没啥好说的,后者是1901年设计,各方面性能非常均衡,很多时候被视作枪弹性能的基准线。
不过1922式手枪弹比帕弹威力要更大,这方面倒是与某款毛瑟有些接近。
9mm口径,筒型弹壳,无底缘,博丹式底火,弹壳一般为镀锌钢或者覆铜钢,后者占多数。
在冲锋枪上发射时,枪口动能约有710J,初速420m/s,弹道平直,除了马格南外,基本是威力最大的一款手枪弹了,而作为一款冲锋枪弹药来说,综合性能则可以被称为最好的。
然而,这款手枪弹在军官们中并不受欢迎,大部分中高级军官都不喜欢用,因为该枪弹用在手枪上时枪口上跳严重,相比之下,帕弹在手枪这个平台上更受欢迎。
在装好弹药之后,一旁的警卫员在指示下上前拿起一个弹匣插进了弹匣井,拉栓上膛,并拨开了保险。
相比于三二式冲锋枪,试制三七式冲锋枪直接抛弃了快慢机,没有单发模式,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发配军队的自动步枪将会弥补这部分的缺口,尽管这也未必能称得上缺口。
“嗒嗒!嗒嗒!嗒嗒嗒——”
警卫们立姿持枪,向五十米开外的人形靶射击,枪声逐渐响了起来。
很显然,这支小破烂的表现超出了众人的想象。
在试射完以后,警卫们纷纷露出了惊奇的神情:
“除了样子不中看,其它方面倒都还好。”
“摸上去的手感倒是还不错,就是感觉枪有点抖。”
“对,有点抖,感觉枪不厚实。”
“嗯,这都是正常的,人不可貌相嘛。”在听完几人的反应之后,左念微点了点头,“这枪空枪才六斤九两,你们用惯了手感敦实的三二式,用这杆枪感觉抖很正常。”
所谓的冲压工艺其实就是把薄钢板在模具中挤成型,而铣削工艺则是把一整个钢块慢慢切、刨、削成型,后者的材料利用率显然不及前者。
除了结构设计以外,两种加工方式也势必会让机匣出现明显的重量差异。
相比于冲压件,铣削工艺制成的旧式冲锋枪会厚重许多,比如MP18冲锋枪重量达四公斤,M1A1冲锋枪更是重达4.8公斤。
而应用冲压工艺的新式冲锋枪则普遍要轻很多,斯登MkII空枪重量仅有2.95公斤,PPS-43则重3.36公斤。
由于1922式手枪弹的威力较大,枪械减重之后的反应自然也就更明显,为了尽可能削减该影响,设计师们选择在前方护木下添加了一个小握把,而枪口处设有上部开口的防跳器。
虽然不可能降到三二式的表现,但实际手感还是不错的,训练可以弥补这方面的问题。
在简单而直观的表现之后,试制三七式冲锋枪将继续接受比较粗放的可靠性测试。
在接下来的测试中,三七式冲锋枪需要在正常情况下连续发射一万发子弹,记录故障次数,然后再被泥浆浸没污染以后再连射一万发,从而评估其在战场环境下的可靠性。
简单来说,先打一万发,然后扔黄河水里转一圈,再打一万发。.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4121/34121094/141410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