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罪过罪过
古兰是个细心的人,她懂得闲里备下急时用的道理。
自从进入这山里锻炼、休闲、游乐以来,在她经常路过的地方,她已经选择了许多依山傍水,天然的躲风避雨的所在。有些也已经为她挡风遮雨了许多次,大受其益。
今天遇到的这个长长的帽檐似的探出来的岩洞很大,足足可以容纳几十人。这是不多得的。
古兰进去看了看,底板很光滑,顶部很干爽。半敞着口的洞不是很深,大约四五米的样子。
再过来时花些功夫选些石块摆上,来来往往的人进来坐一下,休息休息也是好的。
今天来不及了,赶路要紧。古兰这样想。
进来一会儿了,眼睛已经适应了了里边暗暗的光线,临走又打量了一眼这个天然的避风港,古兰的眼前一亮。
她又往里走了两步,仔细分辨了一下。
她没有看错,紧紧贴着岩壁立着的,真是一尊观音像。
那是一尊足有半人高的、细磁做的、制作精美、服饰艳丽、表情生动的观世音菩萨塑像。
从磁的光洁度上判断,这尊像应该有许多岁月了。
但是从塑像的神态和风采上看,依然栩栩如生、熠熠生辉、活灵活现的跟新的一样。
古兰很喜欢,也很奇怪。
这么一尊受人尊敬、令人爱戴的、寄托着人类人生无限期待的菩萨塑像,怎么会被人安放在这里。
她之所以认为是安放而不认为是遗弃,是觉得这塑像所立的位置还是恭恭敬敬的。
再说,对这么一尊大慈大悲的菩萨是不会、也不能遭到遗弃的。不然的话,就是丧天良,会遭天谴的。
古兰想起在老家,人们就是这样供奉观音菩萨的。
家里如果有老人供养(老家人习惯把供奉说成供养)了观音菩萨,是要祖祖辈辈传下去的。
说是供养的年岁越久,就越灵。
古兰并不这样认为。她觉得一个神如果靠享用人间的供奉才有灵,岂不与凡夫俗子一个级别了。
但是大家都那么认为了,就成了定律了,没有谁敢去打破的。
所以就流行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自己对自己的告诫。
于是,按照祖祖辈辈的传下来的规矩,这观世音菩萨就安安稳稳享受着家家户户世世代代的香火。
如果哪一家供奉的菩萨不小心打碎了,就觉得大不吉。
一边嘴里“罪过罪过的念叨着”,一边赶紧去再请一尊来供养上。
哪怕迟一点,就像是要得罪了菩萨,不灵了一样。
如果哪一家出现了变故,菩萨供养不下去了,其他的人是要先焚香磕头,把菩萨的神灵送走了以后,才能处理的。
至于怎么处理的,古兰却不得而知。
所以,这供奉定是要传个千秋万代才是好的。只要能传个千秋万代,说明你家族是兴旺发达的。
既然如此,即便是为了反证一下自己的家族是好的,又有谁不愿意去尽心尽力的供奉呢。
一直到现在,哪怕有些年轻人不相信,传承的、供奉的成了累赘了,也不愿、是不敢放弃,万一得罪了菩萨遭到报应了呢。
古兰小的时候,家里也是供养这菩萨的。
在那里,家家供养的最主要的是两个神。或者是泰山奶奶,或者是观音菩萨。
也有都供养着的。
古兰家里供养的是菩萨,也是一尊磁菩萨。
乡亲们约定俗成,一般是不请泥菩萨的。就因为她自身难保,同样的菩萨也有了尊卑之别。
古兰家里的菩萨也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到了父亲这一辈是独子,到了古兰这一辈又是独女。
母亲弥留之际,古兰是知道些规矩的,就问母亲“怎么办?”
母亲知道她问的是什么,就说:“你也不会这些道道的。我已经把她送走了,这个只是个摆设了。你不用管了。”
喘了口气又说:“我供了她一辈子,她也没给我送个儿子来,要得罪就让我一个人得罪好了。”
就这样,母亲一句话,给古兰卸了载。
所以说,古兰认为一定是这尊菩萨的供奉者家里出了变故了,实在供奉不下去了。
但是,可能怕失敬了菩萨,也可能怕得罪了菩萨,就把菩萨请到了这里。
这里倒也算是这山里的一个好去处。
但是,对于享尽天上人间荣华富贵、至高无上的、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来说,却是太简陋了。
简陋而且寒酸的不成样子了。
古兰看着那菩萨也像是委屈的的不得了,有苦无处诉的样子,心里不免责怪那安放之人。
你倒是解脱了,却让每一个遇上之人于心不忍,于心不安。
她是不好带回去的,也是没有别的办法让菩萨过的更好一些,站在那里相对着唏嘘了半天
然后,心里感念着母爱的深重,嘴里喃喃着‘罪过罪过’,领着毛毛转了回去。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3587/33587427/505601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