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常茂点点头,“祭品已经摆好,接下来就看你念祭文了。”
李景隆嗯嗯一声,当即先向四面八方都拜了一拜,接着便念起了祭文。
“维大明孝康元年,金秋之际,吾等怀崇敬之心,至狼居胥之地,设坛祭天,并祭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及诸英烈之灵。
遥想汉武之时,匈奴屡犯,边疆不宁,百姓苦不堪言,骠骑将军霍去病,少年英勇,壮志满怀。
率精骑,出朔方,越沙漠,战强敌 其马踏匈奴营帐,剑指狼居胥山,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刀光剑影,尽显大汉威严,将军以无畏之勇,破敌之锐,封狼居胥,禅于姑衍,扬我大汉国威。
开疆拓土,功绩赫赫,令后世敬仰,今神州陆沉近百年,华夏再主神州沉浮,然先辈热血,不可忘怀。
时也,朔风凛冽,寒云凝重,狼居胥山峰峦巍峨,横亘天地之间,吾等伫立于此,念往昔峥嵘岁月,思将军丰功伟绩。
设祭坛,陈祭品,燃香烛,洒祭酒,告慰上苍,赫赫天威,荡荡明疆,北狄不臣,扰我边疆。
臣奉大明太子诏,随师北征,此役也,明军士气高昂,锐不可当,征北大将军李文忠身先士卒,勇冠三军。
金戈闪耀,马嘶风急,刀光剑影间,北元望风披靡,士卒用命,以一当百,历经恶战,斩获颇丰。
赖太子洪福,将士用命,今大破北元,克此险山,今以此功绩设祭于此,铸坛祭天,上告苍穹,下慰英灵,以告成功。
愿边疆靖谧,百姓安康,大明国祚绵延,永享太平,愿英烈在天有灵,佑我华夏,万世永昌!
遥想当年,卫青七战七捷,收复河朔,去病年少英武,封狼居胥,此皆大汉之荣耀,民族之脊梁。
我华夏家儿郎,当以先辈为楷模,心怀壮志,保家卫国,山风呼啸,似闻当年战鼓,残阳如血,犹忆烈士豪情。
今日封狼居胥于此,愿后世子孙,铭记先辈功绩,传承华夏精神,扬我国威,华夏永昌,尚飨!”
李景隆巴拉巴拉的念完了封狼居胥的祭文。
“华夏永昌!大明永昌……”
言罢,三军将士齐声高呼,声震山谷。
其声,如雷霆之怒,似江河之涛,彰显大汉之威严,军魂之壮烈。
至此,封狼居胥才算成功。
常茂随即命士兵找来巨石,亲刻此次封狼居胥之人员名单于巨石上,矗立于狼居胥山之巅。
以彰此功。
只不过,常茂的字确实是太丑了一些。
封狼居胥之后,众人下山。
这一幕也被随行的监军画下,以后载入史册。
与此同时,冯胜正率领着一队精锐骑兵风驰电掣般地疾驰而来,他们终于顺利抵达目的地,并成功接回了那个重要人物,脱古思帖木儿。
随后,这支队伍马不停蹄地向着边关进发,一路上,旌旗飘扬,马蹄声响彻云霄。
当他们最终踏入边关时,整个城池瞬间沸腾起来。
为了庆祝这次伟大的胜利,一场简单却不失隆重的游街活动在边关拉开帷幕,只见士兵们精神抖擞地走在前方,手中的锣鼓敲得震天响,欢快的节奏传遍大街小巷。
“大家都快来瞧瞧!这就是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我们大明将领李景隆将军年少有为,将其生擒活捉了!今日在此游街示众!”
士兵们扯着嗓子高声呼喊着,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
消息迅速传播开来,沿途的百姓们听闻后纷纷涌上街头,人们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喜悦之情,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3491/33491928/185906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