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让李景隆再沉淀沉淀。

朱雄英不禁感到一阵棘手,原本计划着重赏李景隆以压制李文忠所立下的赫赫战功。

可谁能料到,当真正要对李景隆予以重赏之时,朝堂之上的群臣们却纷纷谏言,表示应让李景隆再多历练一番、沉淀积累些时日。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朱雄英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这些大臣们既不愿意看到李文忠获封王位,又似乎并不想让年轻有为的李景隆过早地春风得意。

如此一来,岂不是令他左右为难吗?

真是世间未有双全法啊,唉。

无奈之下,朱雄英只得将目光再次投向身后的马皇后,“皇奶奶,依您之见,此事应当如何处置才好?”

只见马皇后微微一笑,柔声回应道,“雄英啊,这件事由你自行定夺即可。皇奶奶终究无法扶持你一辈子,你不妨好好思考一下帝王之术的关键所在。”

一直以来,除非遇到那些确实难以决断的重大事务,否则马皇后通常不会过多干涉朱雄英所作的决策。

毕竟,她深知在温室之中精心呵护长大的花朵,往往难以经受住外界的风吹雨打,唯有让朱雄英亲身去经历种种风浪,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代明君。

所以,她宁愿朱雄英偶尔犯下错误,也不愿看到他因畏惧而缩手缩脚、不敢有所作为。

听完马皇后这番语重心长的话语后,朱雄英缓缓垂下头来,开始陷入深深的思索当中。

帝王之道就是用人知道。

帝王之术的精髓就在于操控人心,而且为帝王者不能妇人之仁。

帝王之术的纲要就在于五句话。

王霸之道,权力之势。

制臣之策,治世之纲。

决策之要,用人之技。

赏罚之柄,变通之法。

治奸之术,言辞之利。

朱雄英有了想法,便站了起来,群臣见状业纷纷闭嘴,不再议论。

“孤决定,曹国公李文忠战功卓著,赏奏事不臣,见诏不跪之权,同时许曹国公剑履上殿,赏锦缎千匹、黄金万两。

李景隆封镇北侯,加赐四品柱国将军,并许李景隆未来之妻四品诰命夫人封号,加赐李家亲笔御书一等功臣匾额。”

朱雄英直接决定了对李家封赏。

本来李景隆封狼居胥,封个冠军侯也不为过。

但是,既然要他沉淀沉淀,那就不封冠军侯了。

“奏事不臣,见诏不跪?还剑履上殿?保儿这待遇,我羡慕了。”

徐达深深的羡慕了。

虽然说奏事不臣,但你敢真不称臣试试,这个饼你敢真吃吗?

“殿下,这一等功臣是什么情况?”

汤和站出来询问道,大明好像没有这等先例吧?

“凡功勋卓著,于国有重大贡献,影响特别深远者,除原有的封赏外,可再赐功臣之匾额挂于家中,分三等、二等、一等、特等,自本例开始为定制,付诸实施。”

朱雄英回答道。

意思很简单,你的战功照常封赏,但按照你这事儿对国家的贡献和对历史的影响再给你评个功臣匾额。

朱雄英这话一出,群臣深深羡慕了。

一想到去曹国公府,一进大厅,抬头就看到那挂着一等功臣的匾额,心里就酸酸的。

而且这个匾额还不是你立了功就有。

得是你立的功于国家有重大贡献,而且对历史影响深远,即便如此可能也就只有个三等功臣。

北定蒙古,封狼居胥,这等功劳足以史书单开,也就只混上了个一等功臣。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3491/33491928/184425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