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 > 第 322章 欢度除夕

第 322章 欢度除夕


除夕这天,刘晓希一家都是早早就起床,全家换上了具有节日氛围的红衣服。

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基本要从早忙到晚。

至于祖辈们更不用说,老传统了,他们可都是大早上就开始忙活着,睡懒觉那是不可能睡的,即便是孩子、纨绔子弟们都已经规规矩矩的起床。

男女老少都换上厚实保暖的新衣服,虽然后世今年没怎么见到下雪,但各时空的雪还是很大的。

村里家家户户都早起扫雪,大街小巷,各家各户的男人们大清早就在打扫屋顶和门外的街道。

妇女们都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一个个有说有笑,神采飞扬。

孩子们兴奋的等着今晚的年夜饭,一个个都被长辈们拘着不让在外面玩雪,这古代不比后世,伤寒感冒问题搞不好会要命的,尤其是孩子体质弱更遭罪。

老人们干脆坐在炕上剪窗花,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形状从他们手里诞生,引得孩子们惊呼连连。

皇宫内

妃嫔们都盛装打扮,一个个从头到脚精致不已,美得也是各有千秋。

帝王们也好不容易和子女后妃们聚聚,平日里太忙,也就是趁此机会才有时间聚在一块。

只是宫内礼仪繁琐,俗话就是规矩太多,少了百姓家的亲近氛围。

现代时空

刘爸刘妈已经在厨房忙碌了。

等刘晓希洗漱好到厨房的时候,刘爸爸正在切年糕,刘妈妈在洗菜。

见刘晓希过来,刘爸爸笑眯眯的开口,“小希醒了,今天早上煮年糕吃。”

刘妈妈接话道:“吃完你们爷仨就去把春联贴了,早上九点到十一点,这个时间好。”

说着,刘妈妈话锋一转,“小成呢?还没起床?”

话音刚落,客厅里就传来了刘晓成的声音,“起了。”

......

光幕下

祖辈们也在准备着今早的早饭。

宫中的食物自然是极其丰富,即便一个早餐都是花样繁多。

百姓们今天都挺舍得,不管是吃饺子的、还是吃汤圆的,亦或是和刘晓希家一样吃年糕的,终归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家还是尽可能的吃好点。

穷苦人家平时都是省着吃,但今天饭菜都管够,一家人敞开肚子吃饱吃好。

民国

战士们虽然没能和家中亲友团聚,但战友们一起,今早也是吃了顿丰盛的,炊事班的战士们老早就开始在忙活,面条、饺子、汤圆,虽然各部吃的都不同,但喜悦的氛围却是差不多的。

大家一边吃着碗里的食物,一边在聊着对未来的憧憬生活。



吃过饭,刘晓希家还在继续忙。

年夜饭十几道菜,从食材到完成没有几个小时做不完,加上一些菜品步骤繁琐,光是炖煮就要好几个时辰,这个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这不,刘妈妈已经在忙着处理肘子。

至于刘爸爸,正带着两个孩子要贴春联。

贴春联也很有讲究,从上往下读、从右往左读,因此上联一般是贴在右边,下联贴左边。

光幕下

之前也在小光幕上买春联的人家,如今看到刘晓希家在忙,干脆也把自家买的春联拿出来。

子路拿着自己买的春联笑笑,叫着师兄弟们一起贴。

孔子笑着看弟子们忙碌,老夫子兴致一来,也忍不住泼墨挥毫,洋洋洒洒写下好几副对联,惹得颜回等人也纷纷加入其中。

而现代的刘家,刘爸爸忙着弄浆糊,刘晓希姐弟俩还在区分上下联,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是掏出手机查。

“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你看是不是?”

“是啊,‘一年好运随春到’是上联,‘四季财源顺意来’是下联。”

......

对于这俩姐弟的纠结,老祖宗们是哭笑不得,但倒也算能理解,这习俗传到后世,终归是在不断变化更新,再加上后世念书都是从左往右,突然从右往左一时半会儿不容易习惯。

唐宋明清的一些高门大户,尤其是书香门第之家,老太爷带着儿孙们一起写对联,边写边品鉴,满意了再拿去门上贴起来。

普通百姓家没这条件,亦或是请人帮忙写,亦或是购买,总归也是个意思。

杜甫家今天也迎来了众多村里的百姓,无一例外都是带着东西上门来,希望请杜家郎君写几张春联。

杜甫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但心里是说不出的欢喜,这里民风朴实,能用自己的能力帮到大家,他心情自然很好。

村民们都在说着对未来的向往,杨氏还拿出来不少瓜子招待大家。

孩子们在杜甫家院子里玩闹,杜宗文、杜宗武和小伙伴们玩得很开心,村里一切都在欣欣向荣。

先秦时期的一些百姓们,也是纷纷拿出从光幕上买的对联,学着后世人贴在门上。

秦朝的百姓们也是如此,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盼望和期待。

秦皇宫内

嬴政虽然没有贴春联的习惯,但看到子女们兴奋的围在一起讨论,干脆大手一挥,让孩子们自己写着玩,他也没吝啬,写的好的还有奖励。

这也让一众公子公主摩拳擦掌,相互品鉴对方写的春联,最后让长兄点评。

扶苏给弟弟妹妹都夸了个遍,最后还是将一种作品放到嬴政面前,让老父亲点评。

嬴政:...



经过一番折腾,刘晓希父女三个终于把春联贴好了,还要贴门神、贴‘福’字,然后挂灯笼。

除了大门上方的两个大灯笼外,院子里的柿子树上也挂满了一个个火红的小灯笼,春节气氛瞬间就浓烈了起来。

各时空给自家装扮好的百姓们也很开心,无论是城里的砖瓦房,还是村子里的茅草房,红色的春联和‘福’字贴在大门上,这都是自古以来祖祖辈辈对传统的重视。

等贴好了春联后,刘爸爸就忙着去杀鸡杀鱼。

刘晓成被刘妈妈叫去跑腿,买缺的调味料。

刘晓希也没闲着,刘妈妈在灶房里炖大肘子和做梅菜扣肉,她就在厨房里炖排骨,顺带把大虾给处理好。

一家人分工明确,都是在为晚饭做准备。

当然为了避免祖宗们无聊,刘晓希还把电视打开,给他们播个剧看看。

祖辈们时不时抽空看了光幕两眼,又投入到忙碌中。

后世人在准备年夜饭,他们也是需要的。

孩子们也顾不上玩,今天好吃的太多了,他们都守在厨房里,时不时能得到长辈们的投喂,小心翼翼的放进嘴里细嚼慢咽,心里美得不行,吃完还嗦了嗦手指,又继续蹲在灶前。

长辈们看的无奈,也会给娃在火堆里放两个红薯烤着,给垫垫肚子。

大户人家的年夜饭会做的丰富不少,而且也用不到主人们来做,老爷少爷们谈天说地,夫人小姐们也在闲话家常。

不过像苏轼还亲自动手,顺带把苏辙拉上,兄弟俩能团聚不容易,这团聚后的第一个年夜饭自己做有意义得多。

苏轼是将自己这段时间跟着后世学的菜谱找出来,挑选了自己和弟弟最爱吃的来做。

“子由,来,年夜饭,我们一起做才有意义。”

......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去,很快就到了下午五六点。

这个点,村里时不时有鞭炮声响起,这是一些人家表示要开始祭祀祖宗、然后吃年夜饭的信号。

刘晓希家的年夜饭菜也在一个个出锅,炖肘子、梅菜扣肉、红烧肉、清蒸鲈鱼、椒盐大虾、炖排骨、小鸡炖蘑菇、茄子肉卷、凉拌麻辣鸡爪...

香味扑鼻而来,引入垂涎欲滴。

正堂屋内,刘爸爸已经把大圆桌安放好了。

将做好的菜摆上桌后,接下来就到要祭祖的时刻,桌椅板凳和碗筷都要一一给祖宗们放好,请他们回来过年。

门外,刘晓成在放鞭炮。

堂屋内,刘爸爸在烧香烧纸,先请祖宗们吃团圆饭,虽然到了现代,不少人家的祭祖仪式简化了,但关键的内容还是一成不变。

光幕下

看着后世的祭祖,各朝老祖宗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都有。

长辈们感慨就很多了,虽然在后世眼里,他们早已不在了,但现在他们这在另一个时空活着呢。

年轻的一辈倒是没想太多,如今最想要的就是想尝尝后代们给他们祭祀的美味佳肴,后世做菜油盐都舍得,加上调味料丰富,那简直太勾人,现在光能看不能吃就很折磨人啊。

小伙子失望的瞅着光幕,“这要是真的能吃得到就好了,瞧着味道就差不了。”

两鬓斑白的老者没忍住笑骂道:“你这小子,还想尝尝后人给你祭祀的贡品不成?也不怕真给你送来了,给后世人吓一跳。”

......

当然,大部分人家的饭菜也基本上是端上桌了。

孩子们早已眼巴巴的守在桌边等着开饭。

也没有等太久,点爆竹的点爆竹,等从古至今传下来的祭祖结束,长辈们一一落座后,就可以开饭了。

一些人丁兴旺的家族还分了好几桌,一起欢度这个新年。

民国

父老乡亲也在想念在外的亲人,不过虽然不能共度一个团圆年,但看着光幕,似乎心也连在一块了。

战士们同样也在思念亲人,只是现在正是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

今天的饭菜同样很丰盛,可以说,炊事班的班长已经带着战士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以前是材料不够,但现在真是卯足了劲儿为大家伙做一份拿手好菜。

饭桌上,大家都在说着自己的新年愿望,朴实又简单。



吃过饭收拾干净后,时间也来到了晚上七点多。

刘妈妈将各种坚果、糖果、零食都摆放在客厅的茶几上,各种水果也洗干净放在果盘内,想吃什么就自行拿取。

刘晓成抱着手机看动漫,刘爸爸也在看他喜欢的龙傲天短剧,刘妈妈在发短视频。

因为知道祖辈们都看得见光幕,刘晓希干脆把电视调到了春节晚会,虽然她们一家不看,但祖辈们也需要解闷的东西。

等新闻联播结束后,节目就开始了。

此时的新闻联播中,也正在播放着全球的海外华人华侨在欢度新年,他们舞龙舞狮等传统表演还吸引了不少歪果仁的围观。

当然也有不少本就喜欢龙国元素的歪果仁也在过春节,世界各地都有龙国元素在装点。

祖辈们看得都很惊讶,同时还很自豪,他们也没想到孩子们把春节也都带到了国外,甚至是全球去。

老祖宗们心里都有些淡淡的感动,想到这些远在异乡为异客的孩子,心里也不免挂念。

先辈们都很高兴,如今的花家虽然经历磨难,但总会有伟大复兴的一天。



祖辈们在看新闻联播,刘晓希也拿出了给她爸妈和刘晓成准备的新年红包和新年礼物,虽然金额没多少,但也是讨个好寓意。

刘爸刘妈虽然嘴上说着不要,但眼里的喜悦还是出卖了他们,显然是很开心。

各朝人士看到这一幕也挺感慨,孩子们长大了,给长辈准备礼物,这何尝不是一种对长辈的心意。

而不少人家的年轻人们也拿出了给长辈准备的礼品,送什么的都有。

收到新年礼物的刘爸刘妈,此时也拿出了给刘晓希姐弟俩准备的压岁钱,不过刘晓希没要。

刘晓希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说起来,这压岁钱啊还是汉朝时期出现的,当时是叫做厌胜钱,外表形状虽然是钱币的模样,但并不能用于购物,只是作为一种佩戴在身上驱邪的装饰品。

到了唐朝啊,皇宫里流行在春日撒钱,到了明清,长辈们会用红绳将压岁钱串起来给孩子,民国以后,就变成了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等到钞票出现后,就发展成如今的样子。”

刘晓希一边解释,也是怕靠前朝代的祖宗们不知道这是干嘛的。

别说,听到刘晓希的话,秦汉百姓们都恍然了,尤其是汉朝百姓,谁能想到起源于他们时代,但经过千年的演变已经成这种了。

汉朝的小朋友们都羡慕哭了,一些娃已经吵吵嚷嚷要爹娘给他们换成可以买吃的铜钱。

而刘邦哈哈笑了几声,也给当场他家几个孩子一人准备一份压岁钱,以前不清楚,但现在讨个吉利也不错。

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他们也掏腰包给姜维压岁钱,年幼的阿斗也少不了,都是对孩子们的祝福。

现代世界

刘爸爸还在叮嘱刘晓希姐弟俩,“今晚要守岁,你们两个现在要是困了可以先睡一会儿。”

“知道知道。”

......

等到春晚开始播了,的确如刘晓希所想的那样,后世的节目表演还是很吸引祖辈们的目光的。

老祖宗们看得直乐呵,后世的娱乐属实是丰富,大过年的都不需要出门就有表演看,当然现在他们也有幸欣赏到了这些表演。

帝王们看多了宫中的表演,也产生了倦怠,这冷不禁还是很容易被后世的节目所吸引的,妃子们都不觉得日子无聊了。

先辈们倒不至于羡慕,他们是真的高兴,这方方面面都表明了后世生活好。

不管是舞蹈节目也好、歌曲演唱也罢,看得祖宗们眼里的惊喜不断,时不时还能学后世人一样响起热烈的掌声;

第一次看小品的祖辈们,还能和家人一起讨论到底演得如何;

魔术表演又给大家看得惊呼不断,孩子们更是兴奋的想学...

原本吃饭比较晚的人家一边看节目边吃饭,好不自在。

百姓们感慨这日子真好啊,在家看表演,还不怕出门被冻着,时不时还能点评点评精彩与否...

时间就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过去。

很快来到凌晨十二点,刘晓希一家已经在院子里将烟火准备好了。

各朝人士都在静静等待,同时不少人纷纷拿出给系统准备的新年礼物,甚至还有给刘晓希的,毕竟和这丫头都老熟悉了,他们都是老辈子们,不管准备什么都是一点心意。

百姓们嘴里念念叨叨,目光期待的看着天上,希望系统能看到收下。

2233自然是看到了,帝王们送的各种稀世之宝不说,淳朴的百姓们送什么的都有。

2233犹豫了下还是把自己那一份收了,免得这些人胡思乱想,只是这些东西祂也不能拿去和其他系统换钱,是礼物。

至于给宿主的礼物,2233也不能自作主张收下,而是给刘晓希说了一声,把刘晓希惊讶得差点没跳起来。

心里也是赶紧和系统沟通,现在全家人都在,她也不好开口说话,而是让2233代为转告,先是感谢了一番祖宗们的好意,但不能收这些东西…

2233也是把刘晓希的话如实告知了各时空的人。

见此祖辈们也很无奈,不过好在系统愿意收下,心里也是开心不少。

随着12点的钟声敲响,‘咻咻’的一阵阵声音,烟花窜上天,在夜空中绽放。

祖辈们的目光都齐齐看向了天空中的烟火。

同样的,村里不少人家的烟花也在此起彼伏的升上天空,在黑夜里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

这一刻,各时空所有人都在欣赏着烟花,不少人还默默许下新年愿望,期待梦想成真的那天...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3283/33283406/197448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