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 章 特种兵王
{兔子家的兵王,特种兵尖刀}
看着这个话题,让先辈们纷纷来了精神,‘兵王’二字一出,就知道是个重量级别的人物。
古代的王侯将相眼里的兴趣是相当高。
帝王们好奇这特种兵和普通士兵的区别,不过凭他们的直觉,也能猜到这个兵种肯定不一般。
朱棣就想好好看看,他说不定也能在大明组建一支特种兵出来,若是这样,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不就更厉害了。
常年征战沙场的老将们,他们的作战经验自然极为丰富,如今面对后世的兵王,不管是白起、王翦、蒙恬、李靖、岳飞等人,眼睛都盯着光幕,显然是想见识见识。
就连古代的士兵们嘴里都在议论纷纷。
“也不知道这后世的兵王有多强,和我们将军相比,谁更胜一筹?”
“后世的兵训练的内容不一样吧,还分的这么详细,很难说啊。”
......
百姓们没想那么多,他们就觉得能在军中称王的,那绝对是顶顶厉害,手里有瓜子的,都已经在嗑着瓜子看起热闹。
{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特种兵’的身影。
比如战国秦朝精挑细选的锐士,这支虎狼之师,为扫六合立下赫赫战功;
东汉时期的陷阵营,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带领的部队,虽然仅仅八百多人,但个个骁勇善战;
东晋时期,谢玄组建的北府兵,别看组建匆忙,也没经过多正规的训练,装备也不怎么样,但偏偏战无不胜,更是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了占据绝对优势的前秦军。}
被点名的这些王朝,君王们嘴角的笑怎么都挡不住,心里更是美得冒泡泡。
这几支军队的将士们,在惊愕后一个个挺胸抬头,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嬴稷心情很好的逗着重孙玩,他爷爷英明神武,商君的能力也的确是厉害,铁鹰锐士的战力那可不是说着玩的。
秦朝
嬴政内心深处感慨万千,为了统一,从上至下,每个人都付出不小,不少大秦将士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刘彻边看边羡慕,同样无比渴望能搞出一支特种部队出来,只是去病年纪还小,他现在也不能给孩子太大压力。
刘秀心里说不上什么感受,这吕布他知道,自己在小光幕上看三国演义看到过此人...
汉末
刘备和诸葛亮闲话家常,看着光幕自然而然聊到了吕布和陷阵营,虽然如今吕布已死,但他的影响还是很大。
曹操看到‘吕布’这个名字也没什么表情,死都死了,但陷阵营倒是给他提了醒,精锐部队就没有人不喜欢,尤其是逐鹿中原是一大利器。
东晋时期
谢家众人喜气洋洋,在家族观念如此强的时代,一荣俱荣是族人间打心里认同的事情。
谢道韫俏脸微红,别提有多高兴了,“呀,竟然有谢玄,他现在肯定乐疯了。”
谢家前院
谢安看到侄子的名字心里满意,把侄子鼓励了一番。
谢奕也站起身来拍拍儿子的肩膀,欣慰道:“你这也算在史书上留名了,但不可骄傲自满。”
还是少年的谢玄连忙平复兴奋的情绪,“父亲,我会的。”
......
王羲之淡定的扫了一眼,谢家子弟自然不会差到哪去,他们王氏子弟也要好好加把劲了。
{此外,还有唐朝的玄甲军,据记载规模在3500-4000人,是骑兵中的精英,总统领是李世民;
南宋岳飞手下的背嵬军,岳家军的中流砥柱,也是古代五大精锐部队之首;
元朝的怯薛军,成吉思汗组建的军队,是蒙古帝国的统治基础;
明朝的神机营,明成祖建立的火器部队,是蒙骑的克星;
明朝的戚家军,戚继光组建的精锐部队,嘉靖年间倭寇肆虐,戚继光带着戚家军在前线作战,他们勇猛善战,在抗倭中有决定性作用。}
百姓们一边看,还边讨论这些提到的部队,哪支最厉害,当然,大家心中的答案都不一样,一时间到处都是争论声。
贞观年间
李世民对自己的玄甲军还是很满意的,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可以说这些将士们的功劳一点不少。
玄甲军的将士们心里美滋滋的,后世可是说了,他们都是精英。
赵匡胤有些羡慕,不过他现在的精英部队已经在训练了,他也要有一支令人称赞的军队,燕云十六州他也一定要收回来。
赵构表情淡淡,他现在倒是希望岳飞赶紧打,既然厉害,能打就给他赶紧打吧。
宋末的文武百官和百姓们,看着金人的部队就来气,当然若是岳将军能带着岳家军来帮他们就好了。
忽必烈对他们大元的怯薛军还是很满意的,但看到明朝的那神机营,忽必烈又笑不出来了,这明朝可不就是他们的克星吗?
朱棣笑得一脸得意的看着大胖,“老子的神机营就是厉害,对了,这戚家军也不错,还抗击倭寇,戚继光这后生我还真想见见。”
不知道被明成祖惦记的戚继光,和戚家军的将士们看着光幕欣喜若狂。
副将还是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将军,后世人夸我们哩,这不是在做梦吧。”
年轻的士兵掐了下胳膊,龇牙咧嘴道:“艹,痛死老子了,真不是做梦。”
“没想到咱也被后世记住了,那还等什么,咱还多去杀倭寇去,我感觉现在浑身都是劲儿。”
......
戚继光看着大家这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也不由得笑了。
“不急,前段日子,那些倭寇被我们宰了不少,剩下的那些也不知道跑去了哪里,先安排人去找找踪迹,一并消灭。”
宫内的朱厚熜,也是在脑子里想了好一会儿才想到这戚家军,既然后世都说是精锐,那就好好抗倭吧。
清朝的百姓们就很冷淡又自嘲,基本上各朝都有精锐,就他们朝代,提都没人提起。
{只是严格意义上来讲,特种兵是二战时期首次出现的一种兵种,起源于汉斯猫。
在抗战时期,我们有敌后武工队;
到了现代,我们的特种部队进一步发展,也是越来越专业和先进。
甚至还有不少影视作品诞生。
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现代特种兵中的代表人物。
他是陆军某集团军某特战旅营长。
小时候,他是村里的小混混,调皮捣蛋、打架斗殴。
他那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伍老爹,都不好意思提起这个儿子...
那一年,他高考落榜了,他向父亲发誓会干出一番事业出来,于是选择当兵。
这个选择,也为他以后的人生埋下伏笔。
2003年12月,他入伍,在他当新兵的那年,就在实弹射击中,拿了满分。}
光幕下
不少人都感到惊讶,实在是没人会想到兵王以前的身份只是个小混混,然而偏偏就是这样的身份,却在军队里完成了逆袭人生。
这下,不少长辈看着自家那‘败家子’,都瞬间来了精神。
那饱含深意,又略带复杂的眼神,可给败家子们吓了一跳。
锦衣华服的青年被老父亲的眼神吓得连忙后退两步,“爹,你干嘛一直看着我啊?”
老爷子瞧着儿子这怂样,冷哼一声,“果然是人跟人是比不了的。”
说着,还一脸惋惜的摇了摇头。
青年:...
当然还有不少人家的长辈们准备给自家孩子们都上上课,瞧瞧别人家的都能走上正途,自家的也不求能比人孩子出息,但也不能不学无术吧。
古代的小混混们,有一部分也有所启发,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混日子,只是迫于现实,现在好好规划未来也来得及。
皇室子弟就不一样了,他们该混日子还得混,太出色了,反而容易给自己寻一条死路。
民国
先辈们也在回顾年少的日子,不是谁少年时期都是听话懂事的孩子,调皮捣蛋的也不少,只是渐渐的看到了山河破碎、看到了家园被毁,心理就被迫成熟了,最终成为了现在的模样。
父老乡亲们心头酸酸涨涨的,他们儿子有乖巧懂事的,当然也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皮猴子,但现在孩子们都上战场去了,担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
{...2006年,他击败了所有对手,成了下士中唯一一个“六级尖子兵”。
10年开始,他多次出国参加联演训练。
在他的军人生涯里,10余次赴雪域高原、大漠戈壁参加重大演训任务,拿着刺刀就敢在雪原上和狼群肉搏;
在国际特种兵比赛上,他带领着团队,在31个竞赛课目中取得23个第一,为国争光...}
祖辈们边看边鼓掌,在大家看来,为国争光这可是无限光荣,这孩子的确是当兵的好料子。
帝王们在考虑军队的整编问题,只是后世有多少军种、不同军种的作用等问题都还没弄清楚,这也无从着手。
嬴政突然想到了韩信,思索片刻后还是打算把人召来宫中瞧瞧,这段时间他也听王贲说了此人在军中的表现,现在可以见上一见了,加上若是以后要新组建一支特种兵,这人要是忠君爱国,他也乐意给年轻人机会。
韩信还不知道嬴政的想法,他现在在军中还怪老实的,一开始知道自己是兵仙后,他原本是非常兴奋又激动,也差点被迷失了初心,但好在被历史上被杀的结局当头一棒,醒悟得及时。
古代将士们看着图片上那后世的小子,从外貌上看,看不出什么特别,但偏偏在军中如鱼得水,有些人大概天生就能在战场上绽放光芒。
王翦也不想喝茶了,别看他现在年纪大了,但兴致一来,赶紧叫人给他找来弓箭,他想试试自己如今还能不能百发百中。
“孙儿,你等会儿也来试试。”
“好。”王离看着他爷爷这么有兴趣,也乐得陪老爷子开心。
......
项羽抱着膝盖还怪郁闷的,他想和这后世人的兵王比试比试身手,一直待在这鸟不拉屎的偏僻荒野,平时也只能和族人们比比划划,没意思。
元光年间
武场上的霍去病都不需要人催促,又开始新一轮的训练,等他再厉害点一定要给陛下说,自己也想当兵王。
同样在李府上,李陵拿着自己的小剑,骄傲的抬起脖子,“爹,我以后也要做兵王。”
李当户惊讶了一番后,高兴的笑出声来,“好、吾儿有出息,等你祖父回来,爹就告诉他。”
当然李当户已经想到了,儿子既然想当兵,或许可以提前进军营,和霍去病一起学习,两人长大后相互也有个伴。
汉末
姜维还在一板一眼的用心练习,他爹、义父、师傅、张叔、赵叔、主公他们对他的期望很大,以后他一定要在军中闯出一番名堂,比历史上还要厉害,完成光复汉室的目标。
姜夫人手里端着一盘冒着热气的包子走来,“伯约啊,娘给你做了包子,趁热吃完再练吧。”
姜维停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娘,你先放着吧,等我把义父教我的这套剑术学完就吃。”
姜夫人见状也不再多言,“那娘给你放火炉上,免得一会儿冷了,我再去多做点,等你爹回来吃。”
......
贞观年间
李靖、程知节、尉迟恭、秦琼他们也在教育自家的子弟,显然也是希望后代都能出色点。
绍兴年间
岳雷同样在书房里努力学习他爹留下的兵书,等他再长大一点,就可以去前线找爹和兄长了。
岳母看着孙子那么用功,即欣慰又心疼,“发祥,咱歇歇再学,你这孩子可别弄得眼睛看不清,像后世一样戴眼镜就麻烦了,到时候打仗都不方便。”
岳雷听着他奶的话,脑子里瞬间浮现出自己戴眼镜打仗的场面,一旦眼镜被敌军打掉了,他满地找眼镜的画面实在太美。。。
越想越担忧,岳雷毫不犹豫放下书,“奶奶,我这就歇歇。”
岳母开心的笑了,“这就对了,奶奶给你做桂花糕吃,走。”
......
民间
百姓们也在兴致勃勃的讨论,长辈们嘴里夸奖声不断。
小伙子们除了佩服外,还有不少也期待能闯出一番事业让亲人刮目相看,谁还没个英雄梦啊,即便是后面宋明清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也有人想走上疆场,可惜大多是家里不同意无奈从文。
姑娘们嘴里也在叽叽喳喳的聊着天,若是她们时代的英雄豪杰,那姑娘们大概还会有钦慕的心思,但面对后人,还真生不出其他想法,就是看小辈那种心情。
“他可真厉害,这种天赋是不是天生的啊?”
“我家二蛋被我娘宠坏了,要是能在后世当兵,给他改好些就好了。”
......
民国
先辈们眼里都是赞许的神色,他们时代自然也有兵王,只是各部队都在不同的战场,互相之间的信息都比较少。
战士们夸了几句后,大家又迫不及待的投入到虚拟训练中,显然被刺激到了,谁都有一颗想提升战斗力的心。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3283/33283406/190676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