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千古一帝,从赘婿开始 > 第255章 佃户误国,群臣震恐

第255章 佃户误国,群臣震恐


事情很严重啊!

啊!

吴有缺在那边瞎搞,偏偏隔的这么远,写封信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都要好几天。

完事儿还隔着一条江,

再从庐江送到前线,还要几天,这一来一回,就是小半个月。

闹心啊!

太他妈闹心了。

安靖帝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啊,他以为乔翀会遵从他的意思,捅一下马蜂窝,然后就蜷缩在坞堡,老老实实等着北周大军来攻。

万万没想到啊!

咋整啊?

于是,在朝堂上,安靖帝抛出这个问题,群策群力,问问朝中百官,这特么怎么办?

“什么?”

左余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大为震惊啊!

左余哀不知道吴有缺回庐江去了,

吴有缺既然已经被踢出朝堂,左余哀他们没有多余精力去关注一个这么一愣头青。

他不是堕落了嘛,忙着从商做生意去了呀,怎么就……

几天没个声响,冷不丁闯出这么大祸。

哎呦卧槽!

“早知道,当初他还在京都时,就应该落井下石,弄死他。”左余哀心下暗忖。

后悔莫及啊!

苦熬十几年,他好不容易带着士族集团,终于要熬出头了,

结果,吴有缺居然北伐去了……

你伐你家二大爷啊!

咱有那条件吗?

你这不是坑人呢嘛!

必要的时候,左余哀可以祸国,一切都是因为权欲。

但是左余哀没想要亡国啊!

“眼下,吴国怕是真的要亡于我与吴有缺之手了。”

“呵呵!”

左余哀心中苦笑,也更加坚定了偷偷摸摸去后唐发展的想法。

吴国是待不下去了,

关成皿还没解决呢,吴有缺又出幺蛾子,一旦前线兵败,或许,庐江挺不住一个月就会全面崩溃。

趁此良机,北周铁骑必然要南下。

有关成皿帮他们,关复的长江防线未必能够拦得住,只要北周铁蹄踏上这片土地……

左余哀不敢细想,

或许,不到一年时间,吴国就会泯然于历史长河。

吴国,要亡了呀!

安靖帝质问道:“诸位爱卿,若庐江撑不到半年,北周铁骑渡江而来,诸位可有破解之策?”

半年……已经是最理想的状态,安靖帝估计,可能乔翀连三个月都撑不下去了。

他认为,吴有缺必败。

一个毛头小子,从未上过战场,不知道北周铁骑的可怕。

一旦交手,吴有缺必然大败。

到时北周趁胜追击,而吴有缺兵败如山倒,他带去的一万兵马不知道要死伤多少人。

步兵惨败,而敌方是骑兵……

大概率,会是全军覆没。

受吴有缺影响,守城的两万大兵也会士气跌落到谷底,兵无斗志,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能撑上三个月都是奇迹了。

军国大事不能全往好的方面去想,也要往最坏的结果做好准备。

如果关成皿助北周铁骑渡江,他们该如何应对?

面对安靖帝的询问,百官沉默以对。

这让安靖帝十分恼火,

“说话呀!”

“平日里你们不是都挺能囔囔的吗?”

成天弹劾这个,弹劾那个,

如今怎么都哑巴了?

群臣这会儿,考虑的不是国家命运,而是在想,如果国家灭亡了,自己该怎么生存下来?

比起国家的存亡,他们个人的生存,家庭的延续,更加重要。

事发突然,仓促之间,他们还真不知道以后要怎么办。

百官也很迷茫的呀!

“天杀的吴有缺,谁让他北伐的,还夺合肥,你有那能耐吗?”

“你以为你是关岳啊!”

“佃户误国啊!”

也不知道谁起了个头,对未来感到茫然的百官们,纷纷谴责,痛斥吴有缺。

刁毛!

人家本来过的好好的,苟且不好吗?

非得去北伐。

那是你一个佃户能做成的事吗?

安靖帝那么英明神武的皇帝,操持了这么些年,他都没敢发起北伐,你这个挨雷劈的直娘贼。

一时间,群情激愤,口伐笔诛。

恨不得立刻把吴有缺抓来乱刀剁碎了喂狗。

“不杀,不足以泄愤!”

“国贼吴有缺,万死难辞其咎!”

“当挫骨扬灰方可泄我心头之恨。”

向来冷静沉着的司马叟,这一刻也是面色凝重的要滴出水来。

过去吴有缺在京都几次三番的招惹他们司马家的人,不是司马叟不能打,他是故意为之。

恰恰因为司马叟太牛逼了,太能打了,搞得朝堂他一家独大,让安靖帝很不放心。

而左余哀这帮龟孙子,比龟孙子还龟孙子,一次冬眠十几年愣是没能把头伸出来瞅瞅。

于是乎,司马叟故意放任吴有缺‘欺负’他们司马家。

任由吴有缺两度阉割司马恪。

司马叟在向左余哀他们示弱,借给他们狗胆,让他们把头给伸出来。

事实证明,司马叟的策略很成功,左余哀又认为他们行了。

只是司马叟没想到,吴有缺这个变数,会变得这么大。

“乔翀啊乔翀,你怎么能坐视吴有缺胡来呢?”司马叟很难受,他二十年大计,搞不好让吴有缺给坏了。

左余哀更是怒不可遏,“吴有缺这个蠢货,怕不是脑子坏掉了吧?”

没错,朝廷是一直在喊‘北伐’。

隔三差五就囔囔着要北伐。

关键他们只是喊喊而已,北伐这个口号,只不过是政治正确的鸡血,也是转移国内矛盾的调和剂。

只有底层的老百姓才以为是真的要北伐,上层人都明白的很,就是个口号。

有权有势的上层,当下日子都过的挺滋润的,

吃香的喝辣的,七老八十了,照样睡天底下最年轻漂亮的小姑娘,何必给自己找罪受呢?

谁知道竟蹦出吴有缺这么个傻逼,居然信以为真。

脑残吧!

口号他也相信。

疯了。

“陛下,”

恼怒之余,左余哀终于想了个办法,安靖帝不是给乔翀资助了粮草嘛,眼下还没到庐江。

左余哀献策,“陛下立刻派人将粮草扣押下来,就搁置在庐江对岸的虎林。”

“什么时候吴有缺滚回庐江,什么时候拨一些粮食过去。”

没有粮草,我看这仗你还怎么打。

终于有了建设性的意见了。

安靖帝很满意,“说得好,接着说。”

安靖帝再次将话题引入正题,

还是那句话,如果庐江没能撑住半年,关成皿引渡北周铁骑,怎么办?

司马叟不吱声,不是没办法,有,不能说。

至少不能从自己嘴里说出去。

左余哀说的很自然,完全没有羞耻之心,他道:“有吴有缺这个变数在,庐江要守住半年,可能性不大了。”

而袁怀玉想要取建邺,半年未必能拿的下来。

建邺高城深池,关家军又坚壁清野,粮草足够支撑他们半年有余。

所以……

左余哀说:“既然庐江守不住,臣以为,要早做打算。”

“广陵郡……就不要了,送给北周也无妨。”

“让司马长天尽快撤出广陵,带着所有兵马驻军曲阿,对关成皿造成一定的威慑。”

丢了广陵郡,地盘都没有了,你司马长天的广陵郡太守的职务,也就如同虚设。

在一个,庐江都丢了,广陵郡也是在江对岸,肯定早晚要沦陷。

与其让北周抢去,不如干脆一点,自己扔了算逑。

虽然丢了地盘,但起码保存了生力军不是。

这叫战术性撤退,将来有条件的话,再夺回来不就行了。

“再让关复加强戒备,在建邺一带江面上增兵巡视,断绝与北周来往。”左余哀道。

攘外必先安内。

自古以来政治家奉为真理的至理名言。

“当务之急,应全力剿灭乱贼关成皿,之后我们才能抽出手来,全力对抗北周。”左余哀说道。

其实,左余哀说的,恰恰是安靖帝心中所想。

事到如今,也只能这么做。

只是,他跟司马叟那个老狐狸一样,无论如何,这种话绝对不能从他嘴里说出来。

而且,

安靖帝也的确很难受,很特么糟心。

安靖帝立志于成为后世人敬仰的千古一帝,为此,他削藩夺爵,想达成****,接下来再去北伐,收复失地。

结果……

一寸国土没收回来,反而还丢了两郡。

耻辱啊!

而这一切,都是吴有缺造成的。

可恨。

割让广陵郡之事,有待商榷,起码要痛骂左余哀几次,最后再勉为其难的答应。

如此才不会堕了他安靖帝的威名。

为了不背锅,总要走个程序。

扣押支援乔翀粮草这件事,安靖帝做的干净利落,当天就下了一道圣旨,派人奔赴前线—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在群臣痛斥吴有缺莽撞冒失,口伐笔诛,最后左余哀献策,安靖帝钉钉拍板要扣押粮草,割让广陵郡时。

吴有缺正率军在安丰县奋勇杀贼。

因为是突袭,北周人毫无防备之下,被吴有缺杀了个措手不及。

然而北周人的强大,超乎想象。

片刻的慌乱之后,北周人并没有仓皇褪去,而是立刻集结兵马形成有规模的抵抗。

城中的那些普通老百姓,闻声也纷纷策马支援。

吴有缺不过三千骑,而敌人却越杀越多,越杀越多。

很快,吴有缺的三千骑兵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千骑被分割成三个小方块,让源源不断赶来增援的北周人团团困住。

在这逼仄狭窄的小县城里,七八万挤在一块,

这就导致汉军骑兵完全失去作战空间,成了活靶子,一个接着一个跌下战马。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2803/32803018/141411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