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海山的选择
学过哲学的人都应该学过一条哲学道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山这边的一只蝴蝶拍了拍翅膀,引起了山那边的一阵狂风大作。问:其中蕴含了什么道理?回答:这其中蕴含的道理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满分答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蝴蝶翅膀轻轻一扇,却引起了一阵巨大的狂风,这脑洞得多大才能有这个疯狂的想法?科学家和哲学家的世界的确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但不理解归不理解,作为学生,只需要知道如何去得满分就好了。海山在分析两个薄弱科目的时候,竟然也出奇地用到了这个自己学习到规律,分析解决着问题。
依照这个原理,海山的数学很弱,抽象思维混乱,那么在其它学科上一定造成了一些影响。事实证明,有些学科的确是暗暗相连的,具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联系。如果说数学的弱势是压在海山身上的一块巨石,那么物理则是压在海山身上的另一块,而且这个石头比数学还要沉重,还令他畏惧。
海山初中时的物理成绩还好,那个初中物理老师经常拿着一块水泥砖和同学们讨论着力的问题,那时的海山尚能跟得上节奏。可到了高中,自己的物理成绩却不可救药地落了下来,这让他着急。海山也隐隐记得教物理的老师是一个经常穿着青色马甲的胖老头,手里也不再拿水泥砖了。由于受‘聪明绝顶’规律的影响,也理所当然地秃了顶。从旁边支援来的头发稀疏地如钢筋一样从秃顶的区域掠过,整整齐齐地,没有一丝凌乱。从这些整齐的头发看出,老师梳头发的过程是非常严谨的,严谨到近乎苛刻地摆出平行线的阵势。
可他在教学方面却没有继承这种严谨的态度,他经常的一个动作就是透过窗子望自己开的小卖店的生意怎样,只等下课铃声的响起,自己再去店里帮忙招呼学生买东西去。老师的动作也让海山随着他的动作作一些不必要的联想。他联想小卖店有什么好吃的,然后不停地吞着口水,在心中考虑着下课了去买什么吃的好。这样心不在焉地教学使得海山也心不在焉了,成绩也接着落了后。
在这里海山同样也不埋怨这位老师,因为同样还是那句话:师傅引进门,修行靠各人。但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高中的物理跟初中的物理比起来难度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磨擦力、浮力、电磁力各种力一齐上阵,让海山完全摸不到头脑,浑然不知方向;电路图画得跟过家家似的,怎么看也不是那么简单;这里还有庞大如光速这样的速度,就是数起后面的零来都叫海山发晕。这么多令海山头晕的东西,使得物理简直就是一个天生克着海山的科目。
而且,海山的物理成绩弱得不是一星半点,一张100分的试卷,海山经常的物理成绩是稳定在40分左右,这种是别人一半分数的分数,让海山看了极为地不真实,自己离及格线居然都差了20分,这比起数学的高于及格线10分左右的情况还要糟糕得多,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比数学还要沉重的石头。
在看到自己物理成绩落下来后,海山也曾经花了大力气去拯救这个科目,很多个中午,都被物理给占了去。可事实告诉海山,有些东西不是你花时间就能学好,有些科目还真得看天赋。即使自己花了足够的课余时间去学习这门物理,但自己得到的效果仍然不理想。
也许老天是为了补偿海山物理不行的缘故,海山其它两门理科科目的成绩又是异常地优秀,这让海山在作选择时,也异常地艰难。生物和化学似乎天生就喜欢海山,海山不用怎么费力就能轻松地获得前几名的好成绩,作为化学课代表的海山,化学成绩经常在得班里的第一名。鉴于海山从小对小动物就感兴趣,甚至在初中时,还代表学校去参加过市生物大赛,只不过没有获过奖品而已。因此,生物对海山来说也是得心应手一个科目,可海山却偏偏无可救药地败在物理上面。
作为班里前十的海山,这种严重的偏科的现象最终还是引起了班主任和物理老师的关注。在物理老师知道海山其它的理科综合的成绩都能第一的情况下,他的物理却偏偏处于尴尬的倒数的境地,一度还怀疑海山是有意地在针对他。班主任对物理老师也施加了不小的压力,让他抓抓海山的物理成绩。可无论物理老师怎么用心,海山的成绩就像得到癌症一样,无可救药。为此,物理老师头上本来就快秃了的头顶,又忧伤地掉了好几根头发。
面对这种物理成绩近乎死局的情况,海山选科时就显得极为地纠结。一直听说过‘掌握物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很想一冲动地就选择理科了。而且在社会缺乏工人的情况下,理科生的就业前景比文科生的就业前景要好得多。但班主任却在这时也有意无意地提醒了一下海山:你选理科有着两门致命的学科,得慎重。海山反复地思量着老师的话,一想到高深莫测的数学和磁力出没的物理时,他最终还是犹豫了,不得不放弃了更好的就业机会。
自己选理科得高分的可能性的确不大,进不了好大学。如果选了文科,自己在文科科目上均衡的成绩,好歹只需要攻克数学成绩,这样会相对要更容易一点。可海山实在又舍不得化学和生物经常的全班第一的成绩,这也是一种优势学科,放弃了实在是可惜。
权衡的选择是痛苦的,尤其是对于有轻微选择障碍的海山来说更是如此。海山问遍了所有的老乡同学,老乡们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理科,万虽然成绩排名靠后,总分比海山还要差,但为了以后的就业,顺应大势,也毅然选择了理科。
海山也想选理科,他的梦想里面就有医生的职业。他想以后治病救人,可治病救人也得先考上一所好的医科大学才行,不然这个梦想也是实现不了的。
这是海山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自我选择。是文还是理?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是从众还是小众,这令海山彻夜难眠,海山想了很多。最终物理老师在耳旁的那无奈的一声叹息惊醒了海山:“你的脑袋就像石头,我真的无能为力了”。物理老师的这句话也最终成了压死海山‘从众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海山也终于在老师的一再的确认下选择了文科。为此,当时的化学和生物老师还感到十分可惜,觉得不可思议。
在这里,海山也只能愿自己生不逢时。如果海山再晚生个5年,就绝对没有这些问题了。当后来的海山知道,后来的学生是可以在物、理、化、政、史、地六门小副科中随机选3门作为自己的综合成绩时,海山气得差点吐血。如果他再晚生5年,这个好的政策就恰好给他赶上,那么他就能毫不犹豫地选择化学、生物、地理这三门科目做他综合科目,因为这三门科目他都经常在班里能拿第一。绝对属于强势的科目,也是他最感兴趣的一些科目。这样一来,他也就不再是文科生,在高考毕业填志愿时,他就能填自己的理想的医生的专业,作着和鲁迅先生一样的梦:学一手好的医术,治病救人。
可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我们普通人大多数的时候,只能在残酷的现实中选一个稍微不那么残酷的现实来过着自己的残酷的日子。并不断地自我安慰: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淡定!淡定~
在反复的思考确认中,海山最终还是选择了文科,这是一件大事。当海山告诉父母自己的决定后,父母在这方面却并没有多加干涉他。这是孩子自己的思考作出的决定,作父母的应该尊重。毕竟孩子以后的生活还得孩子自己去闯,父母亲顶多只是提醒督促一下,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在父亲看来,即使文科以后就业不好又能怎样?他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理论再一次发挥了作用。既然儿子向他分析,选理科有两门极其薄弱的科目,选文科只有一门,在父亲眼里,当然选只有一门薄弱科目的文科要划算得多。而且这门薄弱科目的难度还有可能因为自己的选择,难度由深转浅。这样做‘鸡头’的概率就在更大了。考个文科一本,再怎么说,也是明显要比考个理科三本要强的。
母亲对海山的选择也很看重,她也同样支持海山不从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
而在母亲看来,小时候算命先生的话在这里正好得到应验:“以后你家孩子得‘靠笔杆子’吃饭”。靠笔杆子吃饭?这笔杆子又是个什么鬼职业?难道是生产笔的,还是卖笔的文具店老板?
为此,海山母亲也曾经做过最仔细的研究,她和姐妹们一起讨论这个笔杆子到底是什么鬼东西。可她们研究来研究去,数出了几十个与笔杆子有关的职业。在列举出这些职业时,她们又低的又看不上,高的不敢想,挑挑捡捡,掐青菜一样。国家主席是经常用笔杆子签署文件,也算是在靠笔杆子吃饭了,可这的确是太不现实了。最后妈妈和她的姐妹们还是选择了一个择中的方案,她们得出的结论是当某个县一把手的秘书,记录记录开会情况,写写公文文书。靠文采博得官员的信任和欢欣,因而受到重用,受到赏识,最后过上幸福的生活。
而当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最终选择了文科的时候,这种目标似乎更加近了。这让她更加坚定了海山‘笔杆子’的命运。既然谁都不知道将来的事情,连算命先生也不透露,还称说具体了是泄露了天机,算命先生自己是会折寿的。那么母亲也就有这种想象的空间了。而自己儿子的选择与自己的想象又恰好符合,这让她十分高兴,觉得是命在主宰着他去选择一样。
在没有任何人干预的情况下,海山自己就选择了文科而不是理科,这就说明了他的命就是不应该去造房子、开飞机,而应该顺应自己的命运,作一个文秘。先做秘书,再做大一点的秘书,然后做更大的秘书,最后做到秘书长的位置,捧着铁饭碗生活,成为一个小领导,光宗耀祖。
孩子读书是为了什么?孩子读书的终极目的无非也就是想生活更好点,如果可以,顺便再光宗耀祖罢了。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1/31265/17682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