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一路向善 > 第134章 教育的无奈

第134章 教育的无奈


在上了十几天课后,很快学校也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开学典礼。其实,开学典礼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无非就是先由最大的领导上台致词,再由小领导上去轮流讲个话,然后就是学生代表上去表个决心,接着在斗志激昂的音乐声中,按班级一个一个地排好,围着操场走上两圈,最后再由最大的领导上去宣布结束,开学典礼就算真结束了。

        在海山看来,这开学典礼还不如运动会来得好。因为开运动会时,学生们还能边嗑着瓜子,边为自己班级的学生摇旗呐喊,而不是傻傻地站在那里,聆听枯燥教诲。

        不得不说海山这一界也是十分幸运的。因为随着一股西潮风的影响,下一界的学弟们开学之前,都是要经过为期半个月的军训,军训合格者才能正式入学。当然,这‘合格才能入学’都是吓吓小孩子的,因为就没有出现不合格的学生。

        这些温室中的花朵们很多都在这时由白皙干净变得乌漆麻黑,更有很多在酷热的天气中应声倒地的,再次显当年东亚病夫的姿态。

        不过学校之所以实施军训,可不是为了改变学生们东亚病夫的体质。这所有的训练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在开学典礼大会上,学生们围绕操场转圈子的时候,不至于出现赶鸭子的情况。

        小学时候的那最初的‘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理念,等落实到高中的时候,也完全成了一个面子工程。因为,高中的体育课一个星期也就一节,最后高三的那年还给取消了。那些保卫祖的话,到现在看来,全部是扯淡的官话而已,没有强悍的体魄,连枪都拿不动,连真枪都没有见过,难道要学生们拿着水果刀去保卫祖国吗?

        不过,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即然自己这界没有军训,没有去受那份罪,算是捡了一个巨大的便宜,那就不能喷军训的这个不好,那个不是了。因为‘占了便宜还卖乖’的行为是十分惹人讨厌的。就这样,在无聊的开学典礼后,学生们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活。

        高中时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当学习进入到高中时代时,学生受到的压力也达到了一个颠峰,高中的学习可以说是一生中最紧张、最累人的阶段。

        这不仅表现在课程更多了,而且难度也更加深了。在没有分文理科前的同学往往是所有的课目都要学习,所有的科目都是学习的重点。这么多的科目,这样多的作业,这样多的老师,人挤人的教室,这所有的一切都让人压抑。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日程绝对是紧张又紧张,陀螺一样地不停地旋转着。同学们除了学习就是睡觉,睡完觉后,再去食堂吃饭,三点一线地枯燥地生活着。

        枯燥的生活总是渴望着丰富,这正如吃习惯的米饭的人,偶尔也是渴望吃点面食来调调口味。可学校就是学校,学校就是学习的地方,是没有丝毫娱乐可言。

        海山所在的县重点实行的是半封闭式的管理,这种管理是比较苛刻的。对于走读生来说,影响不大,因为他们可以自由出入学校。而对于住读生来说,就影响深远了。

        住读生们曾一度自比绵羊,自己就像是学校圈养起来的绵羊,等毛长长了,就定时的割掉。住读生的衣食住行都在学校,所有花的钱也都在学校。他们想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然,翻墙是可以出去的,可学校的墙高得离谱,一点也不输于监狱。就是这样,学校还不放心,为了防止同学翻墙,墙上也被领导插满了玻璃楂子,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碎玻璃片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就令人恐惧,对于翻墙出去的事情就得慎重考虑一番了。

        除了翻墙外,运气极好的也是可以从门卫那混出去的。当然,这种机会得运气极好,非天助不可。因为门卫对出入都把守得相当严格,甚至这些记忆力超群的人,有时不凭出入证,就能一眼就能认出你到底是不是走读生,这让人惊叹。

        住读生平时不能出去也就罢了,可连双休日都不能出去,这让他们不满。即使在双休日里,他们也只能呆在教室里或者寝室里,过着没有老师的自习生活。

        这样一来,住读生更加羡慕镇里的走读生了起来。原本以为都是学生,都是平等的,根本也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到这里他们才真正认清了现实。那些乡下学生也第一次开始觉得作为城镇人的好处,不说别的,这自由出入的特权在当时的他们看来就已经是通天彻地般的神通了。

        学校半封闭的管理模式的精华就体现在这封闭之上。

        这种关起门来缛毛的方法,让学校大赚特赚。学校的商品,不仅物不美价不廉,而且货物还经常奇缺,让学生怨声载道。如果学校放任这些住读生都能自由出入学校,那么学校的食堂和小店会倾刻间破产倒闭,变得无人问津,这是校领导所不允许出现的事情。

        正当同学们抱怨着连休息日都不能出去的时候,学校这回也听取了学生们的意见,紧接着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缓解学生们的不满。学校当然没有从此就放住读生出去,而是从源头上根本解决了不能出校的问题:

        既然学生们嫌休息时间不能出去,那么就让你们没有休息时间好了。

        而且学校的解释还十分地高大上:一切为了孩子们学习成绩的提高,老师们都免费义务加班了。

        对于这个决定,学生一片哗然,但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学校实施,没有任何的办法。学生们不知道老师们是不是有意见,老师们虽然没怎么直说,但他们天天板着个脸的冰冷的态度,也说明了他们其实也是校领导的受害者。

        就这样,原本还有双休的学生,很快就变成了月假。模式就是上个月放1天半,下半个月放3天。

        学生们实在不知道,为什么好好的要放个半天假?正是因为这个半天假的存在,似乎又使这1天半的假期也变成了‘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虽然学校法外开恩,在这1天半里是能出去游玩的,可学生们也没有多少游玩的心情。因为上午辛辛苦苦地上完半天课后,老师还遗留了一大堆作业让学生们假期内完成。好不容易把一大堆作业作完,已经靠近晚上,吃完晚饭,洗洗弄弄就该睡了。

        这第二天想好好玩玩的想法,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学生们经过半个月的刻苦学习,稍微睡个懒觉到中午,起床洗洗弄弄,吃个中饭,过不了几个小时又得去上晚自习了。这种讨厌的假期简直让人犹如隔靴搔痒,始终得不到畅快淋漓的感觉。

        不过,下半个月的三天假倒是很长,还算畅快。可在这珍贵的三天里,住读生只能选择回家,去感受家的温馨,去吃顿好的,再顺便带来下个月生活费,带生活费才是最关键的地方。要不是1天半的时间实在太短,让路途远的学生不方便回家拿生活费,同学们真的怀疑学校是不会这么大方地给学生们三天这么长的假期的。

        也许是被学校治怕了,住读生们再也不敢吭声说学校不让他们出去,而是任由学校安排。他们真的怕自己再提什么意见时,学校连这中间的一天半时间也给他们取消掉,或者干脆变得‘双月假’甚至是‘季度假’,或者一恕之下,干脆变成全封闭式的学校,这样是得不偿失的事情。至少现在还有走读生是能够出去,这些住读生起码还能拜托他们给自己买些东西。如果真全封闭了,那就真的只能把钱花在学校那几个可怜的店铺里了,那样的日子只会更加凄惨。

        不过学校严苛归严苛,严苛也是有严苛的好处的。特别是那些有‘志’于学,恰好又有‘智’于学习的学生,成绩都是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班里成绩的名次了在‘志’和‘智’的双重较量下,也不断地变化着。

        在这里,海山也不得不承认:县重点不愧是县重点,除了比较贪钱以外,教育真的是非常不错,远不是三湖中学能比肩的。在这里,学习风气浓郁,学习土壤深厚,这里的确是一个书呆子的乐园,是读书的天堂。这里不仅有好的学习风气,更有几位很有几把刷子的中级教师,连高级教师也有两位,这样就更加能保证那些尖子学生们的教育质量了。

        海山和万由于成绩都不错,即使现在还没有分科,也分在了重点班,受到的也是优秀的教育资源。当然,成绩好的能受到好的教育资源,跟成绩差的只能受到差的教育资源,这又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那些原本成绩就差,靠出钱买进来的学生,进来了以后也只是进了普通班,受到的只是普通的教育资源罢了。

        对于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校方的解释也很无奈,这的确是也是一种综合博弈后的无奈之举。

        作为一个正常人是不会把老鼠屎和白大米放在一起煮的,这是常识。而在学校看来,这些成绩差的与老鼠屎是没有多大差别。这样一来,学校势必会把好的学生跟好的学生分在一块,差的学生跟差的学生分在一块,这样煮出来的‘饭’的成色才会好看。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优秀老师的精力同样也是十分有限的。学校也只能把精华的教育资源用在精华的学生上。在培养出精华的资源后,再去吸引更多的精华学生来学校就读。也吸引更多的普通的学生来就读,做着土鸡变凤凰的美梦。之所以这么讲,因为学校的教育模式就已经显现出了,那些优秀的教育资源与普通的学生根本就搭上不边。学校全力培养出优秀学子,来吸引优秀学子,又把精华的教育资源用在这些新来的优秀学子身上。这样一来,精华教育就与普通学生的确也没多大的事了,普通的学生也只能跟在后面做做梦而已。

        不过,令人心安的一点是:好在学校也有承诺,如果你个普通学生在发奋努力后变得优秀了,也能把你调到精华班去,也能如精华般地待你。可在普通资源的培养下,没有精华老师的培育和指导,能成为精华的概率又实在是小得可怜,这也基本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并且会一直恶性循环下去:

        好的学生会越来越好,差的只能越来越差。

        这是一种无法解决的问题,类似于现实无可改变一样。要想摆脱,真的只能借助于小说里的那样,借助奇迹的力量来挽回,不然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过,现实虽然残酷了点,但并不是没有希望,只是希望渺茫罢了。在这里学习好歹还是能受到学校良好学风的影响,至于能不能向上突破,再进一步,就只能看自己的造化吧。可就这样,也总比在一些普通的学校,连学风都不良的学校学习要好得多。而且,这些普通的学生出去还是能得到一个名誉上的好处。他们出去在对别人讲起自己的学校时,还能骄傲而自豪地说:

        我读的是我县最好的中学,你呢?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1/31265/17682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