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一路向善 > 第93章 金钱的魔力

第93章 金钱的魔力


在国家耕地资源日渐减少的国情下,把这么一个大的公园用做菜园子,实在是大材小用、暴殄天物。可作为公园又无法维持下去。公园何去何从?这是一个问题!

        公园的园长在处理完双棺事件后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没有人来游玩公园,再继续作公园肯定是死路一条。直到现在,他在办公室午睡时,都还能梦到双棺事件中停在门口的那两口黑漆漆的大棺材,有时他甚至梦到园子里都停满了棺材,一下子他就被吓醒了。园长惊魂甫定地坐在那里,心里十分不安。他把这个梦告诉一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却意外地恭喜了他,先生说做梦梦见棺材是一件极好的事,做梦梦见棺材,现实生活中就会升官发财。这让园长很高兴,给钱时也多给了一些。

        不创新就是死,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当团长想到梦里满园子都是棺材的情景时,很快就心生一计。他急忙向领导请示,领导们在知道他的提议后高度认可了他的这个方案,并还表彰了他的创意。

        接近倒闭的三湖公园终于还是倒闭了,蓝底镏金的金字牌匾终于还是换了下来。不过在换下来的同时,却换上了另一个新的黑底镏金的金字牌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三湖陵园。

        没错!园长在巨大的公园的一面建立起了一个高档的公墓。他在宏伟而精致的龙墙上开凿出一个个小方格子,用来存放骨灰,从外面看没有什么变化,但从里面看,却是一个个瘆人的灵位。

        总之,三湖陵园就这么开张了。从陵园的设计之初,陵园面向的人群就是极为有限,非领导及其亲属不得入内。当然,为了营利多一些,周边县镇的领导干部百年之后想入住,三湖陵园的大门还是照样向他们散开的。

        老领导们在听到他的这个建议时,都高度称赞园长的脑子灵活,并当场就拍板决定,三湖陵园的园长一职继续由他担任。陵园是与死人打交道的,很多人对死人又是犯忌讳的。因此,园长这一职就不同于公园园长那么炙手可热,也没有什么轮流上岗一说,变成了默认的终生制了。这最后一任园长想起当初算命先生的话来,顿时信服无比,择天又去给他多送了些钱,以表答谢。

        随着国家火葬政策的落实,骨灰不占地方的特点,老领导们是同意把自己的骨灰安放在这优雅公园的一角的。因为他们死后的骨灰,离家隔得不远。这里西靠两座假山,东临青龙河,隔着青山绿水,还能望见自己的后人,找起后人来更是方便,越过菜园子就到家了。

        最重要的是,他们是特殊的人,是特权阶层,让他们死后葬于平民的乱坟岗里,他们觉得是有些憋屈的。他们生前有着各种各样的特殊待遇,死后更要尽可能地寻找这些特殊待遇。而三湖陵园的优美环境就是他们的特殊待遇,就连原来在平民的乱坟岗里的老祖先,他们也给统一迁了过来,家族相聚,其乐融融。

        因为老干部在同僚中的宣传,三湖陵园成立后,生意也很火爆,很多其它地方的老干部都慕名前来,观看自己百年之后的景色。中国人向来对死是很舍得的,特别是这些想死后也能享福的特殊集体。他们在走之前,都留下了丰厚的定金和更加丰厚的墓地钱,这些钱对于维持三湖陵园优美的环境和人员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成立的三湖陵园环境比以前更加优美了。这里少了那些西方文明的喧嚣,更多了几分中国古典文化的蕴味,青山、流水、野花、菜园也是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这种宁静的环境当然也是不让孩子和游人们进去破坏的,这里变成了机关老干部散步的后花园,原先的一座棋牌室也变成了养老院,供着几个真正老的老干部在这里下棋打牌,享受晚年的天伦之乐。

        受水鬼和陵园名字的影响,机关的年轻干部是不愿过去的。他们宁愿在比陵园还大的总场机关大院里散步,或者一路漫步到飞机场,去看看充满农药味的飞机,也不愿意过去走一趟。因为他们也害怕哪天真的被自己的长辈认出来,真正地招到阴间去,这就不好了。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三湖陵园的开放也没有开放多久,也便倒闭了。

        按理说,这种死人的钱是极为好赚而且稳赚不赔的生意,因为每年都有老干部死后来此入住,管理也不需要什么成本,想倒闭是极为困难的。但这不可能的事情偏偏就是这样地发生了。想当初,三湖陵园的建立是为了钱,它倒闭的原因也正是因为钱。为钱生,因钱死,钱钱循环。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价的悄然飞涨逐渐被人们发现,并重视起来。人们手头的钱也逐渐不够用了,人们开始想方设法地赚起钱来。

        在这鱼米之乡的三湖,一种叫鳝鱼的东西也逐渐变得值钱起来。由于稀少又味美,它们的身价也呈几何数字地倍增着。它们金黄的身体似乎先天就预示着他们的价格也定会像他们的颜色那样地诱人。也不知是谁先发现了死人的骨灰是鳝鱼最爱的味道,抓起鳝鱼来特别高效,就连海山这种上学的孩子都听过了这种传闻。海山心想这个始作俑者肯定也是非一般的人,创新能力和奇思妙想能力已经超越天际,堪称神人。可如果海山知道这个奇思妙想竟是来自于一个毒瘾犯了的人的绝望的想法时,他肯定会更加地吃惊。

        人们私下里还听说,骨灰还是富人和当官的好!因为当官的和富人的身体烧出来骨灰,不但份量足,用得更持久,而且味道肥美,鳝鱼更加喜欢,常常是一丁点的官员骨灰就能引得很多鳝鱼争相抢食。

        这种说法,在那些想赚钱的劳动人民之间悄悄地流传着。贪婪的人们也逐渐开始打起三湖陵园的主意。陵园的工作人员只负责安葬骨灰,并没有人夜晚守着骨灰的习俗。按中国的习俗,可不会有外国人这种守墓人职业。这些恐怖的骨灰以及它后面的鬼魂,是足以令那些老实本分的种田人心生畏惧的。可工作人员还是失了算,他们只料到农人是老实本分地,却没有料到在金钱的促使下,那些商人的胆子早已超过鬼魂,变得近乎变态起来。

        小偷先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把墙用凿子凿开,他们盗走了一盒骨灰,并悄悄地试验着人的骨灰是否能吸引鳝鱼。他们成功了,鳝鱼在闻到这骨灰的味道时,它们就如同疯了一样,争先恐后地朝笼子里钻,它们争着品尝这些肥美的骨灰的味道,满足至极。

        流言得到验证而且效果明显后,于是他们开始大肆地盗起这些骨灰来。当然,诱捕鳝鱼是用不到这么多骨灰的。可当鳝鱼贩子,无意中发现,这些骨灰的盒子不但精致漂亮,有的还是货真价实的真金白银时,他们高兴得合不拢嘴。尤其当他们发现除了盒子值钱以外,骨灰里面有时也还有着很多贵重的金银玉器时,他们就再也不坐不住了。

        中国人民向来就有挖人家坟墓的传统。不管是官方还是个人,都喜欢挖别人的坟墓来找出自认为有价值的古董金银。到头来,还会以一副高姿态的言论宣称:多亏自己,才让这些东西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在金钱的驱使下,在传统地默认下,他们对鳝鱼也没了兴趣,他们真正地疯狂起来。他们把每个骨灰盒都从墙里挖了出来,挨个地从骨灰里攫取着他们想要的财富。骨灰对他们再也没有用处,有了这些金银珠宝,他们还抓什么鳝鱼呢?因此骨灰也被他们随意地丢弃。不得不说,官员的骨灰的确比普通人要多上很多,最后,他们嫌倒在地上还脏了他们的脚,他们就集中地把骨灰倒在旁边的小沟里,在把那些值钱的盒子和里面的金银手饰洗劫一空后,他们才扬长而去。

        由于陵园不是每天都有新客户入住,园长和工作人员也不是每天都上班,因是在有电话预订时,才全员到齐,盛装接待客户。终于不知道是第几天,某个老干部突然想起自己的亡妻的贤惠时,散步着去祭奠怀念时,现场的情景让他目瞪口呆。原本的墙壁,哪还看得出来是墙?虽然从外面看是完整如初,但从里面看时,已经如同蜂巢,被被凿得而目全非了。骨灰盒东一个,西一个地随处散落着,等到他仔细寻找自己亡妻的骨灰坛时,发现它早已碎裂在地,骨灰也疑似与其它人的骨灰掺合在一起,被倒进一旁的小沟里。

        目瞪口呆的他,顿时瘫软在地,一股血泪夺眶而出,他撕心裂肺地呐喊:

        “时代变了啊!人心不古啊!人心不古啊!……老伴啊!我对不住你!老黄我对不住你啊!”

        不久,震惊三湖的骨灰盗窃案也便传开了。正当权的领导们发现自己先人的骨灰也被盗窃一空,骨灰洒落一地时,勃然大怒。他们找来三湖陵园园长狠狠地训斥一番后,当即就把他免了职。园长其实也是冤屈,他也万万没有想到,那些为了钱的人们会把主意打到死人的头上,毫无道德地干起这断子绝孙的买卖。

        领导罢免完陵园园长后,又叫来派出所长,所长又惊动了县公安局长。一行十几辆警车,浩浩荡荡地开到出事地点调查起来,可时间过得太久,证据又极为有限,更没有摄相头之类的设备,最后这件惊动三湖的大案也只得不了了知。

        只是这个派出所所长也因此倒了霉,成了怒火的替罪羊,也给开除了公职。领导对用人的能力,在这里体现得极为公平:没有能力就下台。

        当权领导们安抚赔偿了那些镇外领导的亲属之后,为了平抚自己抑郁心情,索性也把三湖陵园也彻底关了。当他们把自己祖先残留的骨灰和着稀泥,重新归入盒子里时,他们也纷纷落泪。

        这次,他们再也不搞什么特殊的呢,他们把先人的骨灰又重新迁入平民的乱坟岗,建得也更加低调了起来,骨灰盒也不再用真金白银,里面再也不存放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切低调得不能再低调,朴素得不能再朴素。

        至此,三湖公园才真正变成一块菜园地了。不过,这种菜园地的状态也没有持续多久,在后来的领导班子带领下,这块地又很快又变废为宝,焕发出强大的活力。

        领导们把这黄金地段的土地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让他们建起了高档小区,并从中获利。很快,海山记忆中的山山水水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是鳞次栉比的筒子楼。这块领导们曾经的伤疤地,最后因为给领导们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总算是彻底抚平了他们的伤痛,越看也越顺眼了起来。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1/31265/17682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