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名落二百五
小学的最后一年,课程是十分紧的。这一年不仅需要学习六年级的新知识,所有一到五年级的内容,在这年里也都得重新学习一遍。六年级的新内容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就学习完了,学习得是半生不熟;一到五年级的知识,在剩下的半年里也走马观花的一带而过,以至于再次见到时也只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而已。
海山不知道这一年是怎么迷迷糊糊过的,只知道在繁忙而紧张的学习中,老师有一天突然宣布:三天假期后大家就要参加最后的毕业考试了。
学生们惊呆了,同时也兴奋之极。这一年来非人的学习强度让他们疲惫不堪。老师下令所有的小学课本都要搬回家去,可以留做纪念。小学都毕业了,还要小学的书干什么呢?有些同学嫌重,搬的搬,落的落,扔的扔,因此,学校各处都充斥着书与本,形成了名副其实书的海洋,几个拾荒的老太太则开心地翱翔在书的海洋里。
小学毕业考试的那一天,海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进考场的。这是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大考。在这向来不缺少人的国度,进考场也是一件极其有技术性的活。还好校领导高瞻远瞩,校门两边50米开外的地方就禁止家长通行。不然即使是铁的校门也有可能被挤塌,即便挤不塌也会被热情的家长们堵得严严实实的。
临考前,母亲嘱咐海山要好好考试,不要紧张,做题一定得认真细心,切不可马虎大意,只要发挥正常水平就行,超常发挥更好。海山点了点头,心烦着母亲不断地唠叨,闷着头就进去了。
考试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时间一晃,一半时间就过去了;一看卷子,做的题目还没有达到一半;急了,胡乱一算,随便一填,终于达到一半试题量了,心里安心了许多;然后一股作气,写完所有题目,脑子里又想起妈妈的话来:认真细心,不可马虎大意;心里一紧张,思维化成了浆糊,带着紧张地颤抖,浓得都化不开了。海山没有脑力也没有心情再检查了,既然写完了就没有坐在里面的必要,他也学其它孩子一样提前交卷出来了。
对于提前交卷的现象,是不能说提前交卷的孩子成绩就一定好的。有些孩子只是该做的做完了,不会做的也只能干瞪眼。由于耐心又不好,实在又等不到准时交卷的时刻,才提前交了卷。他们交卷的目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装酷。他们认为提前交卷就是聪明的表现。但有时酷是要牺牲成绩为代价的,很少有提前交卷的孩子是满分的,事实上,而绝大多数提前交卷的孩子,在成绩出来后都是处在中下游水准。
“最后一门这么快就考完了?考得怎样了?”
“题目很简单,都会做,我还提前交了卷。”海山轻松地回答。
“你找死!谁让你提前交卷的?”英子气愤地说着,挥动着拳头就要打,“完了完了,你每次说感觉很好。提前交卷后,那考试成绩一定差。”
“别乌鸦嘴,孩子觉得简单怎么就不行了?难道还非得都不会做才好?”景良一旁纠正道,做为啃小族的海山父亲,这种重大的场合自然是不会缺席的。这是他每日辛勤培养海山学习,开花结果后收获的日子。
“辉在那边,我来问问。”结束的考场铃声响过后,英子发现辉也慢慢地出考场了。
“辉,今天考试感觉怎样?”英子在拥挤的人群里挤过去问道。
“有点复杂,不过全做完了。”辉脸对着自己妈妈却回答着英子的问题。其实他看的是英子,对于这种奇异的角度,英子和辉母也都心里有数。
“很难?”英子继续问到。
“好难啊,我有好多没有做。”贝贝正好也从里面出来了,与旁边的同学大声交流着。
英子与辉母点头又说了两句话,便回来了,一副苦瓜脸。
“海山,你真的觉得很简单,人家可都是说很难的。”英子又低头悄悄地说,“那个歪眼睛的辉也是这么说。”
“不知道,我考试时头有点晕。但我觉得很简单,不是很难。所以我提前交了卷出来了。”
“完了完了,你每次觉得简单,总是考得不好。”
妈妈又重复了一遍刚刚的话,回家一路上也都唠叨着这句话,翻来覆去地讲着,犹如祷告,又如留声机一般。
最终妈妈唠唠叨叨‘祷告’似乎真的得到神灵的同意,应验了。她的话没有错,越是海山觉得简单的题目,海山也越是考得不好,海山这次的成绩真如妈妈所预料的一样:名落孙山。
初次听到名落孙山这个成语时,以海山的联想力,以为是哪个人的名字落在了一个叫孙山的大山里,顿时觉得滑稽可笑。能把名字都落在孙山里的同学,的确是够马虎的,考不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后来,当他知道‘孙山’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不是大山时,才知道了这个成语的具体含义。
时间一晃,几天的时间很快也就过去,终于等到了学校放榜的日子。放榜的那天,海山在父母的督促下,早早地就来到学校。学校的名次榜只记录着全年级从第1名到第30名。因为能进入前30名的学生,进入初中后就会被分在重点班里。当他找遍了榜单,却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时,‘名落孙山’的成语顿时浮现在脑海。令海山气愤的是最后一名同学居然叫王山,分数:250分。
‘二百五’一个多么有特殊意义的数字,再看看自己还没有在榜上,那自己岂不是‘二百五’都还不如?这让海山很难接受,现在这个成语也该改了,应该叫‘名落王山’或‘名落二百五’才对。
再看年级第一名,也不是第一名的老霸主赵媛媛,赫然写着辉的名字,在满分是300分的情况下,辉的成绩居然是:297分。第二名才是赵媛媛:276分,毅排在了第十名:265分。余明珠、贝贝也和海山一样,属于难兄难弟,同时也不在榜。
海山榜上找不到自己的名字,再看看自己成绩单,赫然是248分。海山一阵无言,只要再多两分就能上榜了,可无论怎么期待,这两分总是不作美地走了,他终究是没有上榜。
杨老师走过来问海山为什么考得这么差,海山心烦意乱,也只是无奈地摇摇头,并不讲话。见海山已经难过得说不出话来,杨老师也没有过分地去责备他什么,相反还安慰了起来:
“别难过,你考得并不是很差。你在年级的名次是第32名。这个成绩也算是中游偏上,升上初中肯定是十拿十稳的。虽然在初中可能上不了重点班,但在普通班里绝对是勿庸置疑的尖子生,好好努力将来一定也能考一个好的高中的。”
杨老师说完就去问辉去了,辉出色的成绩在整个市里都有数的几个尖子生。杨老师更是因为辉出色的成绩获得了极大的表彰,她这次去问辉的情况同时也肩负着校长的特别嘱托:无论如何都要把辉留在三湖中学里。
海山是拖着身子,回到家的。想到自己的名次,他不禁皱眉,这回去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当他把成绩告诉父母后,父母出其意料地没有立刻开打,问了问其它他们熟悉孩子的成绩后,只是让他先跪在那里,听候发落,两个人倒先吵了起来。
“看看人家辉,为什么考这么好?你家孩子却考得这么差,都是因为你小气。舍不得花那80块补课费,不肯为小孩去补课。”英子看到成绩,立刻开始责备起景良来。
“那补课有什么用?他堂哥不也没有补课么,不照样考了全校第一,还被市重点给挖走了,还免费入读。”景良说的是自己大哥的儿子,海山的亲堂哥关海军。这个成绩平时比海山还要略低一点的哥哥却在关键的毕业考试中发挥超常,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被邻市的市一中挖走了,作为了重点培养对象。
“那人家辉呢?成绩比海山还差,我听说人家从三年级就开始补课了。你看人家现在,补课的效果出来了,考了全校第一。你怎么不说呢?……你就知道打你的臭牌,打牌有什么意思?今天你赢我几个钱,明天我赢你几个钱,赢来赢去的,钱就变多了吗?这有意思吗?”
“我打牌归打牌,我什么时候放松他学习呢?每天的算术,听写,那不是我教的么?”
“教了就有脸啦?哪家的父亲不教小孩子?你就是不重视孩子。孩子没考好你也有一半的原因。”
“我没脸,你有脸。”景良说完就自顾自地走了。其实他也自觉理亏,极度后悔当初没有舍得花几个钱去给孩子补课,他肠子都悔青了。尤其当他看到辉的成绩时,更是后悔得连隔夜饭都可以吐出来。要不是那几天输钱,手头紧,他肯定是会同意海山和辉一起去补课的啊。但现在现在说什么也晚了,他也更不会当面去承认当时的确是因为打牌缺钱,才没有让孩子去补课的事实。
海山本来以为回来会有一顿逃不过的毒打,却因父母的吵架莫名其妙地躲过一场皮肉之苦。景良原本想狠狠教训一下海山,以出出这几天输了钱的恶气,却没想到一上来英子就把矛头指向了他,他又被迫退走了。
景良走了之后,英子气也消了不少。当初她主张孩子去补课被拒绝的怒气总算是得到了伸张。在嘱咐海山两句要好好学习之后,便让海山起了来。景良也没有出去多久,在饭点时候也准时回来了。回来后的景良抓着海山训斥了两句后,也便放了。
几天后,各自消了气的两人,冷静下来思考,最后总结出了结论:这次考试失利的原因一个在于没有补课,最重要的还在于海山提前交卷的缘故。在得知这个重要原因后,回过神后的两个人把海山重新找了过来,狠狠地补打了一顿,并重重地嘱咐他:以后再敢提前交卷,就拔了他的皮。因此,‘考试不准提前交卷’的死命令,从此也伴随了海山的一生。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1/31265/17681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