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看风水
乔迁新居后,按照当地的风俗,是要请位风水先生来看看风水的。卜个卦象,指点指点家具的摆设,有灾消灾,没灾增福。
他们请的风水先生,依然是那个小时候给海山算命的黄半仙。他和景良大老远地从张金镇乘着破旧的客轮逆流而上,耗时一个多小时,才回到三湖。
景良是主张坐汽车的,那时贯通三湖和张金的水泥路早已经通车,坐汽车只要十多分钟,即快又舒适。尽管票价比轮船略微地贵了一点,可绝大多数人们都会选择更加舒适快捷的汽车,放弃了原本的轮船。人们的这种选择直接导致客轮经营的惨淡,只能依靠这些老古董或者那些守财奴们的光顾,维持着为时不多的生命。随着坐客车的人逐渐增多,成本慢慢降低,客车的票价也逐渐降了下来,甚至比船票还是低廉。客轮这时彻底地失去了市场,终于被市场彻底抛弃了。
黄瞎子当然不缺钱,相反对于钱财他看得很淡薄。虽然是瞎子,是残疾人,他不但没有接受政府的资助,还经常施善助人,比正常人还富有爱心。黄瞎子不属于守财奴,如果真要划分,他则是属于老古董一类。他非常抵触这种钢铁怪物,他拒绝乘车,就像当年慈禧太后抵制照相机,怕被摄了魂一样。
黄瞎子这两年愈显苍老了,精神却不错。他自己经常时不时地自嘲,自己之所以这么苍老,是因为泄露天机,阳寿大减的缘故。自嘲的同时他又会安慰自己,还好只是泄露了一点。倘若真要是逆天改命,阳寿会伤得更多,没准当时就能一命呜呼了。当然,这种事逆天改命的事,他是极少做的,谁又会嫌自己活得久了呢?
他给人算命时,按卦相算出来有灾后,通常都不会干预。因为这是天命,他干预了是逆天行事,是要受到责罚的。但为了安慰算命之人,他会给他几个符箓,让来者安心。再指点他做些善事,去庙里捐个钱或者放生一些小动物来积累善行,以此来抵消那命里注定的灾祸。当然,这仅仅只是给算命之人的一个心里作用,往往这些心理作用,却让那些病人的病状不治而愈,这让黄半仙的名气又长了许多,来找他算命的络绎不绝。如果命里真是有灾祸,又岂是这几张薄薄的符纸、几个小小善举能起到作用的?私下里他经常这么自嘲着。
他就是这样小心谨慎地过着活,即不违天,也算帮人。不过,在他算命生涯的几十年,他一直默默地后悔着当初他泄露天机的那句话:九天十地皆惊问,缘是文曲下凡尘。他当时真不该多说这么一句,但就是这么做了,仿佛不受自己控制一般。
英子十分模糊地记起算命先生给他孩子算命时提起过文曲星这个字眼,但丝毫不会把自己孩子算命与泄露天机联系在一起,更不会与算命先生的折寿有丝毫的联想。她只听人说,这个黄半仙的本事极大,只给有缘人算命,从不多收钱,糊个生活即可。
有人还告诉英子,黄半仙会有很多法术,如他随便拿个碗喝口水,把水倒在地上,把竹竿插入土里,然后让人去拔出来。通常都是三四个大汉同时拔都难以憾动丝毫,竹竿像长了根似的,牢牢地扎进土里。等到黄半仙自己过去,轻轻往外一拔就拔了出来,就像丝毫不费力一般,这个仙术让人叹为观止,佩服不已。
有人还告诉英子,黄半仙擅长的不仅是法术,他更擅长的是预见。这是夫妇俩商量着为什么不就近找几个看风水的,而千里迢迢地跑到张金,去碰运气,看能不能请黄半仙过来的直接原因。
黄半仙后悔归后悔,自嘲归自嘲,最终他还是释然了。他认了命。也许他的命运里面就注定会有这个变数,注定会一语道破天机,为将来的这个文曲星稍微指点一下将来的路子。甚至可以说,他的任务就是活几十年,只为等着这个文曲星到来,为他稍作指引后,然后死去。
他活的任务仅仅就是如此啊?这是一个很恐怖的话题,让人绝望,自己就如同一颗棋子一样,摆在那里,等待注定好的泄漏天机后,然后死去。后来,他也慢慢地对命运看轻了起来,而且随着年纪越大,对人生就看得就越来越通透。那份后悔也慢慢地变得风轻云淡,棋子就棋子吧,谁又能保证自己不是替别人的养老送终的棋子呢?
黄半仙穿着一身青衫,戴一副黑色的圆形墨镜,手拿着一个黄铜八卦,在景良的牵引下,时高时低,时快时慢,走走停停地在屋里转悠。时而站细加思索,时而叹气,时而用别人听不懂的语言小声推算着,让人觉得高深莫测,所出的钱非常值当。
景良恭敬地牵着半仙的手,先在三个房间转悠了一遍,又到了厨房、柴房、鸡窝转悠了一遍,最后连厕所也没有放过。当然黄瞎子去厕所,是真的上厕所,不是看风水的。最后他坐在准备好的凳子上,拿出一个卦签筒,哗啦哗啦地摇了几下,让景良去抽。
景良一番琢磨后,抽到了一个中下签。黄瞎子不紧不慢地算了半天,最后结论是:这个屋住不长久,极易招小人。景良问他怎么破解,他的解释是:嘴长人家头上,你是不能用臭袜子去塞住的。
尽管这样,他仍然留了一面系有红布的圆镜子,巴掌大小,让新平挂在家的大门正上方,试图借以镇住邪魅。
黄瞎子来晃了一圈就走了,回去的路上一路无话。只是在经过草棚时跟景良闲聊了几句。
“这里是不是有雷击木死在这?”
“大师你怎么知道的?”景良吃惊,连忙回道。
“我看到的,我老眼虽然看不到世间的东西,但那边的东西却能看到一点。”
景良一听,肃然起敬,不敢插话。
黄瞎子推了推眼镜,无耐地摇了摇头,接着自言自语似的说说了起来,
“这颗树之所以能修炼,得益于它脚下的土地,天然就形成了一个聚灵阵,这个先天形成的阵形是万里无一的巧合,等同天赐。一整排树木的灵性都给往这汇聚了过来……可是能修炼又能怎样呢?渡了劫又能如何?只不过是终结了此生的命运,还是进入了轮回,这颗树也许下辈子就能做人了……做人了又能怎样?超脱的几率也大了不少,可古往今来又有多少能洗脱罪孽,跳出轮回?恐怕一百个里面也难以寻出一个吧!终究还是难以超脱而去,还要经过无尽的轮回,可是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了……超脱不了就超脱不了吧,看淡一点,人生也就数十裁,一晃也就过了……人生本如棋局,如果自己就是一颗棋子,那就只能受人摆布行事,又怎么可能意识到自己的罪孽?即使意识到了,罪孽又哪是那么容易洗尽的?如果是这么容易洗尽,我还在人世间做什么呢?……我为什么还在世间,这不公平的老天?它都有机会龙门一跃,我为什么还没有呢?难道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黄瞎子话断断续续,时而神秘,时而感叹,时而豁达,时而不平,海山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景良却大致听懂了情况。尤其是最后一句,它显然指这个雷击木,它有了一次龙门一跃的机会,似乎又没有成功了的样子,异常吃惊。
“呆傻的植物也能修炼成仙,超脱轮回?”
“万物皆有灵,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可它才修炼了几十年,就有资格成仙啦?不是应该修炼个几千年么?”
“世间万物,轮回而生。它在这一世是几十年,你又怎么知道它是不是经过了千百次的轮回,厚积薄发,终于在这一世得到了一次机会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修炼者是不注重时间的长短的。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得道时,比这植物还要年轻得多。”黄瞎子点明纠正着景良错误的观点。
“我们人死时,是不是就跳出轮回?”景良好奇。
“听师傅说过,人作为高级动物的代表,在死亡时,是有这个机会超脱轮回的。善者的死是升华,恶者的死是泯灭。那些不好不坏或又好又坏的者的死,则是轮回。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他老人家穷极一生也没有领悟明白。他老人家临终前也只是感叹,天地如棋,万物也只是棋子而已。”黄瞎子摇头感叹。
“我听妈妈说,好人就是善,坏人就是恶啊,你师傅真糊涂啊!”海山终于听懂了一点,开心地插话道。
“你知道个啥,赶快给老子闭嘴!冒犯大师,老子请你吃板子。”景良见海山插了一句,还嘲笑人家师傅,脸一下子就绿了,本能在他头上狠狠地敲了几下,疼得海山一阵咧嘴。
“哈哈,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小子你既然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那你知道什么又是好人,什么又是坏人吗?”黄瞎子被逗笑了,寻着声音,扭头望向海山,仿佛真能看见他一般。
“妈妈说,经常帮助别人,行善布施,不求回报,这就是好人;那些只想着利益,泯灭良心,杀人放火的,就是坏人。”海山不卑不亢地回答,尽管头上疼得厉害。
“你说得还太简单了。”黄瞎子摇头,接着说道,“不过人生就像旅行,简简单单地也许就是善。人生旅途,得一路向善啊!小家伙,既然你已经大概知道什么是善了,就得好好地去探索,好好去行善,抓紧时间去行善……时间不多了,指不定哪天,天就变了……世界真的是要变了……”
黄瞎子督促完海山要行善后,又自言自语地讲了很多,讲着讲着就逐渐地语无伦次起来,神神秘秘地,难以理解。最后又纠结到自己身上,感叹自己没有得到那超脱的机会,是一颗棋子的命运,逐渐入了癫狂。景良听不明白了,便也懒得去听,一心琢磨起自己房子的预言起来。海山在一旁倒是认真地听着这些疯言疯语。不知当时的他有没有听进去,反正后来,他是全忘记了,半点也记不起来。
父子俩在送黄瞎子上了船之后,回来的路上,竟然下起雨来。景良再回想起他模模糊糊地听见黄瞎子说过“天要变了,天要变了”的话,顿时肃然起敬,佩服不已。同时他也更加忧心黄瞎子的预言了,按照他的预言,他这个房子是住不长的呀!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1/31265/17681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