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原神:开局就是副团长 > 第二百三十章 大佬竟在我身边

第二百三十章 大佬竟在我身边


  南街铜座,璃月港戏院的头牌,同样有着千年历史,据说这里是岩王爷常来携画眉听名伶之处。
  这是一座坐南朝北的封闭式建筑,红木椽子带有浓烈汉风色彩,绿色琉璃瓦面配以七彩琉璃雕像,传统的匠魂有机融合。
  还未进楼,便感觉被浓墨重彩、写意古色所包裹,耳边隐隐萦绕着锣鼓喧天、咿咿呀呀声,起承转合的旋律颇为激荡人心。
  这番‘浮生千年,风韵犹存’的意象,即便是易雨此刻躁动的心,也逐渐平息了几分。
  “先生,此刻戏已开场,不得入内。”
  铜座前,身披甲衣的侍卫礼貌地躬身,但脸上的态度却暴露了心中的轻蔑。
  易雨眉头微皱,缓缓道:“不好意思,我听说铜座虽有排场,但向来奉行雅俗共赏的旨意,甚至无需预约。”
  “现在却将我拦在门口,这就是铜座的待客之道?”
  侍卫听了,态度稍稍缓和了几分,解释道:“本以为先生此刻入楼,是个无礼的外乡人,没想同样知书达理,我为先前的态度道歉。”
  “是这样的,在亥时未开场之前,铜座的确会接纳任何人,毕竟我们始终秉持‘艺术的鉴赏无阶级之分’的原则。”
  易雨忽然明白了:“不让人入内,是因为戏已经开场的缘故?”
  侍卫微微颔首:“您能理解真是太好了。老祖宗说,戏一旦开腔就得唱完,否则便是不敬鬼神。”
  “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规矩便是规矩,无论您是何等身份,富甲乃至七星八门,也不允许在此刻入内。”
  易雨闻言沉吟了一瞬,一道灵光划过脑海:“不对吧,我有个朋友方才也是中途到场,他是怎么进去的?”
  侍卫拧着眉头,顿时明白了:“朋友…哦,您说的是行秋二少爷吧?”
  “铜座还有个规矩,若来者同样是文人墨客,深谙璃月文化,是可以破例放行的。”
  言至于此,侍卫的眼中闪过一抹崇敬之色。
  “在祖先的眼里,文人墨客比贵族富贾更为重要,前者弘扬了传统文化的根,自然不会惊扰听戏的鬼神。”
  “如果您能像二少爷一样证明自己的文学素养,我也可以放行。”
  易雨张了张嘴,却因心中找钟离的执念意难平,平时脱口而出的诗句哽在了喉咙里。
  见到青年不知所云的模样,侍卫眼底掠过一缕失望神色。
  “请您回去吧,等着下一场戏剧开场后再来吧。”
  “看您有神之眼,提醒一句,铜座也有神之眼的管事,若耍某些小心思,我们不会置之不理的。”
  侍卫的提醒令易雨的想法彻底熄灭——千界一乘固然神奇,但发动时仍有元素里生出,不可能瞒过铜座里的眼线。
  易雨垂眸沉思,忽然想起了什么,从背包中拿出一个精致锦盒,递到了对方手中。
  “这是…”侍卫骤然惊觉,某种猜测在心底生出,顿时有着汗毛倒竖之感。
  “既然贵楼对文坛颇为看重,此盒的来由,无需我过多赘述了吧?”
  易雨笑容云淡风轻:“我不知道历代龙灯胜者的奖励是什么,但这锦盒,我相信你们认得出来。”
  听得青年掷地有声的话语,侍卫再无先前半分轻蔑,眼中尽是歉意与尊敬,向前者微微躬身。
  “此物名为‘买椟盒’,由桢楠与香椿木所制,意在向著名典故买椟还珠致敬。”
  “虽然是每届龙灯胜者奖励的指定包装,但除开盒中奖励,它本身就是一件无价的文物!”
  侍卫侧身让过半个位置,九十度躬身,比了一个请的手势。
  “请恕在下先前无礼,竟冒犯了灯谜大会的‘伏龙者’——”
  “今后您只要莅临铜座,票价一律减半,当作是在下先前失礼的赔罪。”
  易雨挑了挑眉,语气按捺着诧异:“你一个侍卫,有打折的权力?”
  那位侍者抬起垂下的头,微微一笑,撩开小半截外套,露出自己的岩神之眼。
  “在下不是说过,铜座里拥有觉醒神之眼的管事吗?我也是其中之一。”
  “大佬竟在我身边…”
  易雨向男人点头致礼,信步走进铜座华丽的走廊,在经过一个拐角处,立刻狂奔了起来。
  这时候谁还顾得上知书达理啊?赶紧找到钟离才是要紧事!
  每个走廊的拐角处都有灯火葳蕤的壁龛,易雨靠着光亮的指引,总算见到了铜座真正的入口。
  虽然外观造得花里胡哨,但真正的戏台仍尊崇传统国粹的风格,抑扬顿挫的声调顿时清晰起来,让易雨有种‘如听仙乐耳暂明’的豁然感。
  戏台分为两层构造,台前三面换楼,数百把木椅座无虚席,两旁修着古色古香的楼梯。
  看楼的穹顶呈马蹄型,红柚罩棚下悬着精美绝伦的纸灯,照亮这片偌大的空间。
  高台上的戏子咿咿呀呀唱腔洪亮,似乎已经来到了结局,易雨总觉得那人很眼熟,但隔着淡妆浓抹的戏服难以分辨。
  “向来心是看客心”
  “奈何人是剧中人”
  “我本满身风尘”
  “岂敢追问”
  “此情有几分醉,有几分真”
  这几句慷慨激昂的歌词令易雨心里悸动了一下,仿佛看到了千年来伶人的卑微谨慎,在乱世中身不由己,如同浮萍般摇曳。
  这时,伶人身后一位青衣正旦莲步上前,两人同时将手交叠于小腹,目朝下微微屈膝,向观众行万福之礼。
  “云来堇荼,先生万古!”
  “云来堇荼,先生万古!”
  台下的看客顿时豁然起身,一致发出喝彩声,却并不混乱,如同早就排练好的一般。
  他们大多都是在传统文化下饱受熏陶之人,却仍不住向台上人呐喊,可见那位名角究竟有多受欢迎。
  红色帷幕渐渐合上,意味着曲终人散,台下人也收起旧颜色,整齐有序地退场。
  易雨在一楼人群中扫视了一圈,确定没有行秋之后,果断朝着戏台后奔去。
  行秋多半在二楼的贵宾间,他只能找惜君问问——
  从看客口中对云堇的赞词便知晓,那位青衣旁唱落幕曲的伶人,必然是惜君饰演的!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0757/30757068/195468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