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穿越方式错误的三国志 > 洛阳之战——曹操受挫 一

洛阳之战——曹操受挫 一


出场时间:196.2.1(东方落刚刚平定汝南。)

        出场势力:杜铭,东方落,袁术,曹操,项羽。

        出场人物:

        (杜铭势力:白起,杜铭,徐晃,尉迟恭,陈庆之,杨大眼,杨修,管仲,乐毅,萧何

        (东方落势力:李斯,张仪,蔺相如,刘辟,潘璋,蔡文姬,韩信,王翦,英布,孙膑,彭越,蒙恬,东方落。

        总兵力:杜铭53000,东方落42000,曹操80000,袁术90000,项羽48000.

        开始简介:曹操以兵三万攻击杜铭,东方落刚刚平定汝南。汝南百废待兴。杜铭有15000马匹。

        正文:

        洛阳,又称雒阳,乃东汉之首都,集帝王之气,居天下之中,是为天下最大二城之一。杜铭就站在这个伟大城市的城墙之上,眺望着西方。天上飘落的细小雨珠从他身上的铠甲滑落,滴在城砖之上,溅起一朵朵水花。

        由于之前董卓的肆虐,洛阳城已经不复光武帝中兴时的繁华,城墙也在几次的战乱中破损严重,但经过自己以及手下文武诸臣的精心治理,城中的商贸又慢慢地繁荣了起来。

        洛阳城四面险固,外敌难侵,使得关东那些因群雄争斗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们纷纷迁移到此,在主内政的萧何、管仲的妥善安置下,这些流民迅速地融入了城市的氛围中,也加快了洛阳城的发展。

        城内的中心地带歌舞升平,觥筹相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似乎,这里已经远离了纷争,回复了太平盛世。

        但这只是假象。杜铭这么静静地思考着。

        不知思考了多久,雨渐渐的小了,杜铭身后走来了一位长袍打扮的文士,他在离杜铭还有三步之遥时停下脚步,端正地一揖,道:“主公,群臣已聚于内府,请主公前往主持议事。”

        杜铭回过身来,同样认真地作揖,然后笑道:“夷吾,都说了不用叫我主公,称我表字颐松即可。”

        管仲没有抬头,仍然谦恭地回答道:“君臣之义不能乱,况且主公待我以知遇之恩。请主公随我至议事堂。”

        杜铭也不在意了,点了点头,就随着管仲,行至内府。杜铭刚迈过门槛,便听到杨大眼和尉迟恭粗豪的大喊着:“呔!曹操欺人太甚!占我虎牢关之后,竟还想进犯我洛阳城,我等必向主公请缨,驱贼出境!”

        “没错,以区区三万人,就欲破我洛阳么!我必.....”

        “主公!军师!”其余性格沉稳的武将都不想和这两个家伙比嗓门,随着杜铭和管仲迈入府衙之内,他们便一齐站起,抱拳向迎。“诸位。”杜铭同样抱拳回礼,然后询问道:“不知尉迟、杨大眼二将军如何发得这么大的火?”

        众人看向了乐毅,乐毅抱拳站出,沉声道:“主公,末将于昨日领兵巡视城外诸寨时,听闻探子报道虎牢关有异动。经过我等的分析,我等都认为曹操将要攻击我军。”

        “这样啊...”杜铭坐到正中央的主位上,他也同样感到了压力,曹操拥兵于陈留,号称十万,若是其倾力而来,洛阳恐怕就要麻烦了。虎牢关早在半年前便已为曹操所攻下,洛阳四下开阔,几近无险可守。

        屋内的气氛一时沉默,而座下的杨大眼按捺不住,他猛地起身,抱拳说道:“曹操贼子野心,侵略无止,愿主公予我轻骑七千,某愿为先锋,挫曹贼之锐气!”

        杜铭没有回答,他摆摆手,示意杨大眼坐下,然后缓缓开口:“未知曹操虚实,不可轻动。乐毅将军,你有其他的情报吗?”

        “末将已派出几十骑往虎牢关方向,命他们沿途打探,今尚未归来。”

        此时管仲开口了。他转向杜铭,开口说道:“曹操屯兵虎牢,又闻其有动,愿主公将在外练兵的白起、徐晃、陈庆之诸将召回,并派轻骑出城巡查,全军戒备为上。”

        杜铭点点头,然后又开口道:“另外,请杨修先生走一趟长安,探听李催虚实;萧何先生则前往许昌告知东方落,闻其可否助我军一臂之力。”

        “诺。”两位文士起身答应,便立即出发。

        “咳...诸君也不必担忧过多,曹操新破吕布,加之彼北有袁绍二十万大军威慑,想必其不可能倾巢而出,一半便是极限了。”杜铭给诸将打气,“况且我军有五万之众,加上白起将军他们的训练,未必不可与他的青州兵一战。”原来曹操的青州兵素来有精锐之名,而杜铭的军队虽众,却多是新兵。杜铭自然知道新兵的战斗力,以故让白起等早早地练兵,便是等着这一天。

        “各位请回,只等萧何他们的消息吧。”杜铭脸色平静地说道,“情报不足,多余的讨论是无意义的.”

        “诺。”众将也明白这一点,于是纷纷起身离去。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主公,我军会在这场战斗中蜕变,不知主公在此战之后,欲向何方挥戈?”管仲没走,他还要确认一下杜铭的想法。

        “切不可托大。”杜铭认真的回答道,然后望向西方,不再言语。西方,尘土飞扬。

        管仲会心一笑,然后保持着作揖弓腰的姿势,缓缓退出了大堂。

        有志者,自当志在四方。

        ———————————————————————

        “啧,袁术的这群匪兵,”许昌城太守府内,一个穿着白袍的年轻人很不悦地对着左右说道,“打仗不行,烧杀强掠倒是很在行,好好的豫州给他玩成这样子。麻烦,没个一年半载的,汝南是恢复不了了。‘

        坐在这个年轻人身旁的面容刚毅的文士拱手答道:“如今许昌原本的执政官吏都前往汝南参与开发了,还请主公勿要抱怨,在李斯大人的主持下,想必汝南城很快就会恢复往日的盛况的。”

        “问题是,现在整个许昌的政务,都堆到你一个人的身上去了,这可要麻烦你了啊。”年轻人一脸关切地说道,“蔺相如先生,请努力。”

        饶是以蔺相如的心性,在听到了如此不负责任的话语之后,仍忍不住拉下脸来,不无怨念地扭头盯者某个意图偷懒的军阀。

        “咳咳。。。”年轻人正尴尬地想着某个更“符合身份”的借口,忽然之间,年轻人一抬头,远远向门外看去,只见门口走进了一位身姿卓然的女子,女子衣着朴素,同样穿着文臣样式的衣服,却不会显得很不和身.

        女子对这年轻人欠身一礼,然后开口道:“东方落大人,门外洛阳萧何求见。”

        东方落和蔺相如对视一眼,然后都笑了起来。东方落起身说道:“相如,看来我是帮不了你咯。”然后转向那位女子,笑道:“文姬,随我迎接客人。”

        两人走出大堂,正看到萧何正谦恭地站在门口.东方落连忙迎上去,拱手作揖,歉然道:“落不知萧何先生光临鄙邑,有失远迎,失礼失礼。”

        萧何连忙侧身避过,他当然不会真受东方落的这一礼,然后开口说道:“东方大人客气了,鄙人未有准备就唐突临门,倒是我该抱歉。”

        东方落也不再多说,手引向身旁的女子,道:“这位是蔡邕之女,蔡文姬。”

        两人互相道礼之后,东方落道:“萧先生至此,想来必有要事相谈?请至府内一叙。”

        萧何郑重的点点头,然后他随着东方落走入大堂内,在与蔺相如互相报了名字之后,众人便分主客之位坐下。府内的侍女依次给座上的各位上了茶之后,没有什么寒暄,萧何径直开口,道:“东方大人,鄙人此次前来,是代我主公向许昌求援的。据我方的消息,曹操屯兵虎牢关,意欲攻击我洛阳城。”

        东方落和蔺相如对视了一眼,都看到的对方眼中的一丝了然。东方落仿佛陷入了思考一般,缓缓地闭上了眼睛,而蔺相如则面向萧何,面色凝重地沉声问道:“敢问萧何先生,不知曹操屯兵几何?我闻曹操新并濮阳,逐走吕布,号称拥兵十万。若是曹操倾巢而动,恐怕洛阳城凶多吉少啊。”

        闻言,萧何皱了皱眉头,微微思考了一下,然后飞快地开口道:“曹操北临袁绍,虽为盟友,实则备之;况且刘备居于小沛,曹操不得不防。虽然不知道确切的数字,但是以我方的看法,曹操最多出兵三万。然而我军兵少将寡,恐非曹操之精锐所敌。近闻东方大人南并汝南,走袁术,兵强马壮;洛阳与许昌互为唇齿,且我主公与东方大人有旧交,故于此危难之时,希望东方大人出一支锐兵,断虎牢关的后路;我军正面与他纠缠,待曹操粮草尽时,两面共击之,必能大获全胜。之后,我主公必有重谢。”

        东方落细细听完,然后重新睁开了双眼,没有回答,而是开口问道:“不知杜怡松兵力几何?望先生以实告知。”

        萧何认真地回答到:“三万,且多为新兵。”

        东方落眼中仿佛闪过了一道精光。只见他点点头,仿佛微不可查般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沉重地开口说道:“既然,萧何先生以实告我,那么在下亦不敢藏私。实不相瞒,曹操屯兵六万于陈留,而如今我军虽然战胜了袁术,却也是损失严重。我明以告公:我军主力尽在汝南,以围剿袁术的那些败兵。这些败兵入山为匪,声势浩大;更联合黄巾军的残部,肆虐百姓。我许昌如今仅仅有一万五千新兵,汝南两万。如君所见,我军将领都到汝南平叛去了,主事者就我,相如,文姬而已。况且项羽在宛城,时有向东之心,我亦不能不防。虽然如此,既然我与杜铭交厚,那么如今他有事相求,我亦不能推脱。我会尽快让使者去与曹操交涉,看看能否劝他退兵,或者达成你们两方的和解。也算尽了一份力——毕竟我们都是汉室的臣子,为了防那曹操的浪子野心,力所能及之下,自然在所不辞。但看如今的形势,恐怕虎牢关已经不能走了,请先生今晚暂留于许昌,明日我派人从武关那里送您回去.”

        东方落说得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丝毫没有给萧何说话的机会,而萧何张着嘴巴,几次想要开口打断,都没能成功。在东方落说完之后,萧何也只能叹一口气,遗憾地开口道:“如此,也罢。若我军危急,还望大人念及往日之情,出手相助我主公。”

        “那是自然。如有不测,公等亦可至许昌避难。”东方落笔直地坐着,脸色郑重地答应道。

        双方继续交谈了一会儿之后,东方落便向蔺相如使了一个脸色,而蔺相如也心领神会,说道:“如今许昌还有许多要事需要处理,还请萧何先生见谅,我们明日再谈吧。”萧何也不好反对,而东方落便让门外的侍从带萧何去客房休息。

        等到萧何走后,东方落稍微放松了下来,看向蔺相如,蔺相如也叹一口气,然后开口道:“萧何有诈,洛都富铄,加之以管仲之才,怎么可能只有三万兵马。”

        闻毕此言,东方落不置可否,而后向众人说道:“文姬,你与曹操有旧,还请出使一趟陈留,我这就写下一封书信,让你带给曹操。相如,此事恐怕不止如此,我去一趟汝南,问问军师的意见。许昌就拜托了。”蔺相如,蔡文姬二人都应允下来,而后众人各归宅第休息。

        -------------------------------------------

        次日,许昌北门。

        “此人之才,吾不及也。”藺相如显得有些疲惫,他笔直地站着,眺望载着萧何的车马与远去的烟尘,如此向东方落感慨道。

        “可惜啊,他不是一位好说客。”东方落一脸可惜地点点头,同时表达了赞同之意。昨晚他与藺相如拜访萧何,就治政与管理官吏的问题,他们互相交谈了一个晚上,结果发现两人的内政才能加起来才赶得上萧何,但人无完人,他们也发现,萧何并不善于言辞。

        “以此观之,杜铭缺少这方面的人才,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他在外交上处于劣势啊,加之洛阳的地理位置——”

        东方落顿了一顿,然后撇了撇嘴,苦笑道:“也罢,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相如,我这便出发,许昌就托付与你了。”

        “诺。”藺相如很郑重地抱拳,他以文臣的打扮却行军礼,但没有丝毫的违和感,“主公有令,相如保证,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东方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再言语,他冲藺相如笑笑,然后翻身上马,驰向汝南。

        马蹄南去,人北望...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0/30983/17499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