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穿越方式错误的三国志 > 第四十七章 猪队友推动着历史的车轮

第四十七章 猪队友推动着历史的车轮


两个穿越者碰面之后,忙忙碌碌的,东方落根本找不到时间和杜铭再次接触——杜铭把兵马安置好后,卢植便带领着一些人去了丁原的军营,东方落忝列其中,而杜铭级别太低,只能留在邺城熟悉城防。

        两人就此暂时分开。

        卢植带着一大票的朝廷将领过去拜访丁原,美其名曰“叙旧”,而实质上卢植和丁原有个卵的旧可以叙,最终的目的还不是讨论军队的指挥权。

        所以东方落很不想跟去,这种所谓“讨论”其实就是在扯嘴皮子,纯粹的浪费时间。但东方落又不得不跟去,因为他名义上是朝廷命官,天子亲自册封的别部司马,地方上享有优越的地位,虽说不能和丁原这等封疆大吏平起平坐,但互相不亢不卑地说说话还是可以的。

        但这个军队的指挥权问题嘛,要东方落来说的话,干脆各自带领各自的军队,事先互相通好气,一起对付黄巾军就是了——反正冀州的黄巾军日暮西山,气息奄奄,都快要被卢植拖死了,随便在来一波总攻便能彻底消灭其主力部队,而卢植之所以没有发动进攻,纯粹是不想扩大伤亡而已。

        不过,丁原此时出现了,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是卢植刚刚获得一场大胜之后才出现。所以,不管他心里怎么想,这个做法在卢植这边的人看来,都或多或少有些摘桃子的嫌疑,所以卢植此次前去,也有一丝试探之意在里头——若你丁原敢撕破脸抢人头,那我卢植也会保留证据,回到朝廷之上便告你一状。

        但这次,可能真的是卢植和东方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丁刺史,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自京师一别,数年之间怕是没有再见了啊,哈哈……”

        进了丁原军营,众人相互作揖后,卢植乐呵呵地和丁原打了声招呼,本意在于“先礼后兵”,但接下来丁原的话,却使得他的笑容僵硬在了脸上。

        “卢子干,吾没工夫在这里跟你客套,”

        丁原皱眉,然后接着说道,

        “君可知豫州战局如何?”

        听丁原的语气不对,卢植联想起己方最后一次听到豫州战局的消息,怕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知道可能发生了一些严重的事,卢植也收回了原来的小心思,当下皱眉问道:

        “城中消息不通,吾的确不知…….莫不是朱隽,皇甫嵩二将军战事吃紧?还是他二人已经大胜,对比之下,朝廷不满意,要责罚我卢子干作战不利?”

        丁原摇了摇头,他接着说的一句话,好似晴天霹雳一般,打在众人心头:

        “豫州颍川,朱隽将军为国捐躯了!”

        闻言,众人脸色大变,不少原本与朱隽交情不错的将领嚯的一声,从座位上蹦起,嘴巴一张一合地干瞪着脸色沉重的丁原,却什么话都没能说出口来。

        卢植脸上闪过一丝错愕之色,不敢置信地开口道:

        “丁公!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吾半个月前接到消息,那时吾率领大军刚刚过了壶关。之后吾便日夜兼程地率领大军赶至邺城,生怕你有所闪失。”

        丁原重重地叹息一声,随即咬牙切齿道:

        “颍川的贼兵用了妖术,召唤来了一阵落雷,直接把朱隽将军给…….噫!”

        卢植以及东方落等人都想起了之前张角的“妖术”,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心里都有些后怕,也随之升起了一层疑云——那我们为啥没事?。

        但卢植毕竟久经战阵,心智坚定。他很快回过神来,焦急道:

        “愿闻其详!”

        于是丁原便把一张卷轴拿了过来,递给卢植。卢植展开一看,乃是皇甫嵩所写的豫州的战况总结。

        邺城的众人都围了起来,仔细地浏览其中信息。

        根据皇甫嵩总结的报告,原来一开始,朱隽和皇甫嵩合兵在一处,意图联手优先消灭颍川黄巾。但颍川黄巾势力庞大,为首的波才率领着超过十五万的黄巾壮丁,仗着人数优势,与朱隽两人一阵混战。两人毕竟初来乍到,加之兵力不足,最后交战不利,不得不后退到长社坚守。

        按理来说,这种坚守的方针和卢植在邺城的战略没有什么两样,只要坚持下去,战局的天平便会慢慢地往官军这边倾斜。但无奈颍川离天子脚下的洛阳太近,不少达官贵族们心中忧虑万分,不停地派人催促两人“剿灭匪患”,“速战速决”。

        两人一开始很坚决地回绝了,说是要“坚壁清野,等待战机”——这也没有任何问题,卢植和东方落就是这么干的,而且也干出了成绩。

        但是!请注意,一旦出现了“但是”这个词之后,就意味着有不尽人意的事情发生了!

        在大概坚守了一个月之后,朝廷终于没能忍住,祭出了专制皇权的大杀器——太监!

        朝廷差黄门左丰前来“犒军”,而那太监不但身负“催促朱隽,皇甫嵩出战”的重任,他还有兼职啊——捞钱!

        左丰到了军营之后,朝朱隽,皇甫嵩索取贿赂,意图不言而喻——不给贿赂我就讲你们的黑话,在天子耳旁把你们黑出屎来!

        皇甫嵩和朱隽不是傻瓜,都懂了,但军权在手,没人想要鸟他。皇甫嵩尚且十分客气地拒绝,以“军中无太多财物”为理由,把左丰给哽住了;而性格刚烈的朱隽则大发雷霆,让侍卫把左丰乱棒打出,最后还是在皇甫嵩的劝说之下,朱隽才比较客气地把左丰送走了。

        左丰要不到钱,又被皇甫嵩拐着弯子骂了一阵,被朱隽直接指着鼻子骂了个半死,心中感觉如何,各位自然可想而知。于是它(你没看错,作者这次没有打错字)挟私恨,回奏朝廷,说朱隽皇甫嵩两人高垒不战,怠慢军心。

        朝廷自然震怒,但这时正好传来了卢植这边被张角包围,战局也十分不利的消息,于是朝廷怕两人被逼得和黄巾军勾结,强行忍住怒火,派出几个和朱隽等人关系不错的大臣去长社,对二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其实是从侧面威逼二人。

        二人不得已,见贼军在荒草之中驻扎营地,于是借助长社的地理环境定下了策略。朱隽亲自带着五千人马,试图以火攻破之。夜间朱隽率领人马偷袭,跑到贼军营寨旁,正要放火,却发现他们面前的黄巾营寨空无一人。朱隽心知中计,连忙让人准备撤退。

        最后,毫无疑问,朱隽是被敌军看穿了计谋,黄巾军将计就计。偷袭的官军突然被贼军早已准备好的“天雷滚滚”打了个正着,在人群之中骑着高头大马,充当了“引雷针”的朱隽直接被水桶粗细的落雷劈死,连惨叫声都来不及发出,便化为了灰烬。

        官军死伤惨重,主将又被击杀了,于是大乱。正逢当天晚上大风刮起,落雷引起的大火迅速蔓延开来,把乱作一团的官军烧得体无完肤。而皇甫嵩坐镇在长社城中,见野外火光冲天,以为朱隽得逞,便率领全军赶过去攻击贼寨,却迎面和朱隽的溃兵交上了手。

        当皇甫嵩反应过来,下令停止自相残杀时,他发现自己已经被漫山遍野的黄巾大军所包围。最后皇甫嵩断定长社也被贼军趁机攻陷了,于是死命突围,往兖州方向突击,幸好迎面撞见了率众前来助战的曹操。

        在曹操的全力掩护之下,皇甫嵩部得以逃脱包围,但官军的部队也遭受了重创,朱隽皇甫嵩两人总共率领的三万精锐军队,被杀得只剩下几千人。

        朱隽部覆灭、皇甫嵩败走后,长社的粮食辎重,总和够三万人一年所用的物资,全部被黄巾军取得。至此,豫州全境丢失。豫州黄巾实力迅速膨胀,与南阳黄巾遥相呼应,不日就要对司隶地区发动进攻。

        如今加上曹操的部队,皇甫嵩勉强凑够一万人,死守兖州与豫州的交界处,争取不让黄巾军过快推进到兖州。

        战局逐渐稳定下来了,正当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时,这时候,更加奇葩的事情发生了——朝廷接到了皇甫嵩败走的战报,以皇甫嵩作战不利为理由,打算派中郎将董卓董胖子换掉皇甫嵩!

        临阵换将,你敢不敢再脑残一点?!

        最后,在京师里少数还有脑子的人士的死谏之下,朝廷还是老老实实地放弃了这个“英明决定”,一面给皇甫嵩增援兵力,一面让他“以功赎罪”,继续和黄巾军作战。

        看到这里,东方落叹为观止——朝廷才是黄巾军的神辅助啊,当之无愧的运输大队长!

        也因为豫州战局的极度恶化,朝廷根本就不敢派人再来威逼卢植的作战——万一人家一火了,投敌了怎么办?

        ——说是“不敢派人(再)来”,也就是说,朝廷在早期还是派人过来威逼过卢植的,但卢植压根就没能见到那人……..

        至于为什么没能见到朝廷派来的“天使”,你去问问当时把邺城包围得水泄不通的天公将军好了。

        ----战争真tm奇妙。

        这是东方落看完军情卷轴之后,唯一的想法。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0/30983/17498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