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每当有事总有一些人在作死
东方落知道了他手下士兵的底细之后,便兴致勃勃地整顿起这一千五百人。他按照原来的兵制,将三队五百人的步兵编制为左中右三军,李南和沙生分别率领手下五百人,在中军的左右呈两翼之势,自己则接管左强手下的五百人,亲自统率中军,韩信为随军参谋,同时负责向左右两翼传达命令。
左强则亲自率领中军的一百人作为这个缩小版的“箭矢阵”的尖端,担当主攻手。
按照东方落的考量,虽然己方兵少,但兵少其实也有少的好处,便是利于指挥。他凭借韩信等人的辅佐,可以轻易地直接把命令下达到伍长级别的基层军官上,让这一千五百人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说不定卢植也是预想到了这一点,才敢于放心把最为精锐的一支部队作为前锋,而不是预备队。
至于为什么要布置成箭矢阵而不是更为标准的圆形阵,一是因为他们是先锋,需要较强的攻击性,二是这个部队的士兵们都斗志昂扬,战斗欲强,三嘛……
“我记得我的特技是【犄角】来着的?”
东方落同普通士兵一般步行,往邺城方向而去。在枯燥的行军中,他的心中渐渐有了一丝想法。
至于他为什么步行嘛——他贵为一军主将,别部司马,本来是有马的。但无奈东方落部是步兵大队,除了这一匹马以外,就没有了多余的马。为了在作战时保持三军的沟通,东方落特意把马让给了负责传递信息的韩信。
韩信心里自然一清二楚,但东方落手下的士兵却不知道啊,他们还以为东方将军为了表示与他们同甘共苦,同生共死,特意与他们一同步行的呢......
于是信任感就慢慢地上来了,东方落在军中的威望也隐约有些提高。
而东方落虽然觉得有些累,但他好歹有75武力打底子,身体情况要比普通的士兵好上许多,甚至偶尔帮一些体力下降的士兵拿装备,帮后勤部队推推粮车。
大头兵们大部分出身贫民,是佃农,心思比较淳朴。给东方落这么一帮,顿时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了。大部分的将领都是出身豪门,一直以来高高在上,何时有过肯与他们一同步行,甚至还帮忙提东西的将军?
“我们摊上了一个好将军。”
这句话,渐渐在一千五百人中传开了。
东方落对自己行为造成的效果也很满意。虽然自己不能像吴起一样帮受伤的士兵舔伤口,但多从一些小事做起,也是有利于个人威望的提升的嘛!
——就是累了点。
.........
趁着黄巾之乱,冀州地区其实兴起了许多的山贼,他们大多打着黄巾军的旗号,明目张胆地抢劫官道上来往的商旅。虽然有些聪明的山贼收到了官军北上的消息,暂时收敛了一些,但仍然有些山贼壮着胆子,不时从山里杀出,伏击过往官道的那些忙着转移财产的地主商贾,甚至是逃难的平民百姓。
黄巾军的名声从太平道时期之后便迅速臭掉,多半就是这些“编外的黄巾军”造成的。
另外就是黄巾军内部迅速的腐朽堕落。
当然这个先不提。
现在邺城周边,无论是官军,还是黄巾军都没有抵达,不少邺城的豪商巨贾,或者世家名门,都盘算着要不要跑路的问题。
原本看邺城没怎么受到黄巾军的冲击,不少的人心里还是抱有侥幸心理,以为黄巾军扫荡不到邺城。但自从邺城太守不小心把“黄巾军即将攻击邺城”这个军情泄露出去后,惶恐的情绪便迅速地笼罩了整个邺城。
如今邺城的大族之一,甄家的家主甄荣便打算要带领全族逃难,通过官渡港逃跑到相对和平的兖州去。
虽然在这之前,他与其他的大族的族长都被邺城太守邀请去参加宴席。在宴席上,邺城太守信誓旦旦地保证卢植将军率领的官军不日即将抵达邺城,必能保卫邺城之安全,剿灭黄巾匪患,但甄荣是个谨慎的人,他没有轻信邺城太守的话,而是悄悄地派手下去军营中打听情报,随即得知了黄巾军在大贤良师张角的带领下,有二三十万之众即将从平原城杀往邺城。
而卢植只有两万余人。
甄荣不懂军事,但他不是傻子,单看这个数量的巨大对比,他便从直觉中得出了一条结论——“官军必败”!
于是他就连夜地动员族人,准备从邺城撤走,而且没有提前告诉邺城太守。
他怕给那个官僚强行扣下来,拿他家族的资产充军,去和那些传说中刀枪不入的黄巾军拼杀。
“张角要得了天下,那便让他得去!他总不至于得天下之后把全天下的世家大族都给抄家了!但官军一来,我们的家产就肯定会给充公!男丁被编入前线队伍,女人成为随军军妓!”
甄荣如是动员他的族人。
“虽然卢植名满天下,乃是当代大儒,道德无缺。但万一战事吃紧,手下的士兵也未必听他的约束.......”
一番话后,出于恐惧心理,全族的人大都赞成甄荣的话,唯独他的二儿子甄明担忧道:
“父亲言之有理。然而我们从城中逃出之后,在邺城到官渡的官道上,万一有黄巾贼人或者土匪.......”
甄荣怒道:
“城中三四家的大族都跑掉了,也没听说给什么土匪截了,我们怎么可能遇上?就算遇上了,我们也有一百余人的精壮家丁充当侍卫,还有几十名的男丁,土匪只要长了眼,就不敢来抢我们!!”
甄荣的大儿子甄定也嘲讽道:
“二弟,你还是太年轻。为兄我随商队去幽州的时候,也曾遇到过土匪,但只有区区二三十余人。这等规模的土匪,怎敢来招惹我们?”
甄定老早就看自己的二弟不爽,他总是担忧这个聪明伶俐的弟弟,在日后会和自己这个长子争夺家产。正好看到他惹老爷子生气,甄定也就乐得落井下石。
甄明被训斥之后,便不再作声,只是心里仍不安。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
和平时期的土匪,会和如今天下大乱一样吗.......
家族花了一个白天收拾细软地契什么的,惹得全城注目。路过的不能逃亡的百姓都恨道:
“这些大族!平日里礼义廉耻,忠君报国,一旦有事,便接二连三地逃走!让人不齿!!”
消息也很快传到了邺城太守的耳边,这个官僚只是冷笑,既没有派人劝阻,又没有让人拦截,只是自言自语道:
“又一个妄图逃跑,最后送死的世家......”
在他的桌案,赫然是一张写有“城外土匪成群,数家出城的大族惨遭屠戮”字样的密信。
“且待他甄家送死,然后他家的几百亩良田,就归到我的手下了,哈哈哈哈哈!!”
邺城太守没有派人去劝阻甄家,于是这些消息,甄家自然也不得而知.......
最终,他们在夜间子时出城了。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0/30983/17498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