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穿越方式错误的三国志 > 第十六章 主角总是能蹭吃蹭喝

第十六章 主角总是能蹭吃蹭喝


之后的说法倒是简单了许多,省却了东方落事先想好的那些弯弯道道。东方落简单地说自己今后要和张良游历天下,需要带上个符合自己性子的帮手,以防不测,毕竟现在天下不太平。

        而国渊也如前面判断的一般,爽快地答应了。他叫来了韩信,象征性地征询了他的意见——国渊恐怕早就预判到东方落已经和韩信谈好了,因此听到了韩信的说辞,,他倒一点都没有感到惊讶,只是简单地恭喜了对方找到了意气相投的朋友,便很干脆地答应了。

        在一旁聆听着国渊的说法,以及感受着他表现出来的堂堂正正的气度,东方落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

        ——他又前所未有地认识到了,自己未满八十的政治,是根本玩不过这些85以上的人的。自己仍需好好地磨砺一番。

        于是众人都对结果很满意,韩信也分别对张良和东方落单膝下跪,表示自己一定会保护好两人的安全。

        ——其实根据那晚东方落的判断,韩信的武力值还未必有他自己高啦......

        按照原定的计划,东方落和张良是打算在国渊的家乡乐安益县和国渊分别的,因此只要还没到乐安郡盖县,韩信就仍然是国渊手下的人。四人再聊了一下,韩信就率先告辞,返回岗位了。

        剩下的三人也好像累了一般,不再开口说话。

        马车和车队,就那么缓缓地往目的地驶去。

        ....................

        不一会儿,车队就到了益县县城脚下。

        城门把关的人遥遥看到车队后,还以为是从哪里来的商队,顿时大喜。这年头不景气,连带着商贾之人也少了许多,他们的“额外收入”也随之下降。正好碰到了那么大的一条肥鱼,怎能不咬他一口?

        正要上前盘问的时候,几个守门人便看到了马车周围的几个家丁护卫,熟悉的身影,顿时将他们脸上强装出来的冰冷之色,给生生地扭转成了谄媚的表情,

        “原、原来是国家的车队啊.......”

        “怎么,既然知道是国家之人,那还不速速让开城门?!”

        为首的韩信冷冷地说道,眼神在几个守门人之间逐一闪过。

        那几个守门人不敢多言,纷纷让开了道路。车队也继续缓慢地前进。

        ——他们倒没有傻到硬要拦着车队,让国家人现身说法。国家家大业大,根本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下手的。

        东方落透过车窗,饶有兴趣地观察着这一切。身旁的张良打了个呵欠,扭过头来,用仿佛看咸鱼一般的眼神看着东方落,然后鄙视道:

        “怎么样?跟着吾等这种大族的公子一起出行,有狗腿子开路,是不是让你觉得威风八面?”

        “是是是,张大少爷,不用你强调,我都知道,都知道。”

        东方落翻了一个白眼,把头从车窗外收回。

        身旁的国渊则一脸的淡然,但也有一丝欣喜之色——当然不是欺负那种低级官吏获得的快感,而是出门时间久了之后,再次返回家乡,心里产生的某种感动罢了。

        一行人沿着大路往国府而去,东方落没有再探头出去观察,却能零零碎碎地用耳朵听到外面家丁们呼喝着,让路上的百姓让路的声音。

        ——前面已经说过了吧?国渊的家丁还算是文明懂礼貌的了。若是一些狗仗人势的家伙,怕是要在百姓身上作威作福不成,甚至对一些来不及让路的人施加暴力,而被施暴者也只能人气吞声。他们可不敢找这些大族的麻烦。

        这就是世家大族和商人和底层百姓的差距。

        以上是张良同学的科普介绍。

        东方落细细分析着。他原本以为黄巾起义的动乱缘由大头是“土地兼并”加上天灾人祸加上太平道煽动,现在看来还要加上一个了——世家大族与寒门与平民的矛盾。虽然现在还没看到寒门和世家大族的矛盾,但既然这是穿越之前学者们的总结,那必然有其道理——没碰到这种情况的最大可能,估计就是自己现在碰到的世家子弟都是素质较高的那种吧。

        一路畅通地抵达了国府。东方落下车一看,果然气派非凡,比起来的话,张良的家就小家子气多了.......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张良瞥了他一眼,“我家在冀州的宅府不过是别院,之后带你到我老家,也和国师兄的家差不多的。”

        “呵呵,师弟见笑了。吾家区区小宅,怎能入得名门张家的眼。”国渊呵呵笑道,言语中倒是让东方落又吃了一惊。

        原来张老头那么有本事,张良还真是大公子啊.......

        “你那眼神是怎么回事?!有那么惊奇吗?!这不是自然的事情?!”

        张良看到东方落那“你这熊孩子也算是大公子”的眼神,气急败坏道,

        “吾家乃汉室元勋,光武帝即位后,亲自册封爵位,连这点家底都没有的话,那要是落魄到什么地步!”

        听到这话,东方落只能讪笑一声,而身旁侍立着的韩信闻言,眼神也不禁一黯。

        原本,他的祖先可是淮阴侯,能和留侯平起平坐的,如今他的后人却落魄如斯,想必韩信的心里也不会好受。

        张良也察觉到了失言,但也没有和韩信道歉,只是不再谈论这方面的事了。

        一行人便进了国府,国家人张罗宴席,为众人接风洗尘。

        觥筹交错之间,种种客套来往,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国家的士子们除了惊讶于碰上了张家大公子以外,居然还对自己这半大不小的“小家”士人感兴趣。

        这倒是出乎了东方落的意料。

        “敢问阁下,在东莱城求学于郑玄夫子时,乃是为尊师写了一篇文章?”

        其中一人举起酒杯,向众人敬酒之后,便转向东方落这边,问道。

        “什么文章?”

        东方落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呃......就是去年秋‘清流齐谏’时的那篇文章。‘六王毕,四海一.......’”

        那人念了念开头,东方落也才堪堪反应过来——这倒怪不得他,不记得的原因,一是因为时间隔得有点久,都快半年了;二则是东方落没有对那篇抄来的“阿房宫赋”抱有太大的期望。在他眼中,阿房宫赋固然文藻绚丽,然而毕竟偏出主流汉赋的格式太多,顶多是一篇格式新颖的奇文罢了。

        不过,“清流齐谏”是个什么鬼?我不知道的地方发生了这种事件吗?

        东方落只好点点头承认后,又客气地谦恭了一番——按照小说的桥段,这时候还装逼的话,一般会有其他世家大族的士(脑)子(残)提出质问之类的事件发生。自己当然不介意打脸,但在场的可都是国家人,误伤到国渊的亲属就不好了........

        所幸,估计真的是国家的士子的素质,在他们大哥的模范之下,要比其他士子高出不少;或者说这个位面不流行这样低级的装逼打脸,总之那些士子只是赞美了几句,什么“不畏强权”,什么“才气纵横”之类的滥美之词纷纷不要钱般洒出,一时把东方落捧得飘飘然起来。

        好在他没醉,不然真的要在赞美声中强行装逼了。

        之后酒过三巡,热烈的气氛就慢慢降下来了。东方落最后拉着偷喝酒导致醉的不省人事的张良,首先告辞,下榻休息去了。

        已经正式成为两人随从的韩信,也从家丁仆人的餐室中告辞,去和东方落两人会合。

        国渊见两人下了酒席,便也向他的宗族亲友们告辞,去看看两人有什么需要。

        毕竟他是这酒席的主人,发起者,自然要对客人照顾一二。

        当他一进门,却被眼前的景象下了一大跳。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0/30983/17498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