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穿越方式错误的三国志 > 第十四章 充满友♂谊的呼唤

第十四章 充满友♂谊的呼唤


(求!收!藏!让我觉得我不再是单机==)

        翌日。

        不顾马车里国渊和张良两人的古怪眼神,东方落又灰溜溜地钻出了马车车厢,找了一匹马,翻身上马后,赶到了队伍的最前方。

        东方落远远便看到了骑在一匹劣马上,为队伍开路的韩信。东方落呼了对方一声,对方缓缓回过头来,看是东方落,于是露出了一丝微笑,

        “东方公子可真有雅兴,放着舒适的马车不坐,却偏要自己骑马,可是对马术有兴趣乎?”

        东方落心里吐着槽:鬼tm对马术有兴趣,我是对你有兴趣啊!

        诶?这话好像有点不对......

        嘛,这里就不要在意细节了。

        “呵呵,韩兄说得是何话?比起闷在马车里,不如出来转转。我看这青州地界,风景倒是怡人呐。”

        东方落在马上拱拱手,便和韩信并马而行。

        两人遂在马上聊了开来。当东方落继续昨晚的话题,谈及了韩信的身世,只见对方低声一叹,道:

        “也并无什么。在下只是早年丧父,母亲被舅舅夺情了(改嫁之意),只剩我一人在淮阴孤苦伶仃,在下遂决意在天下流浪,碰碰运气。哪想到刚进了青州地界,我便被山贼们抢了,身上的盘缠丧尽。幸亏国公子收留了我,我为了报答他这一饭之恩,便自愿留下充当他的护卫。”

        讲到动情之处,韩信也没有继续维持“在下”的谦称,转换成了更为口语化的“我”。东方落察觉到了这一点,知道韩信是说动了心里话,于是也就静静地充当了一位聆听者。

        看来,这个时空的韩信,在早年的时候也混得不是很好的样子。

        等韩信断断续续地自述完毕之后,东方落才试探性地插口道:

        “那么,韩兄今后可有打算?”

        “有何打算,”韩信自嘲般地笑了笑,摇了摇头,扬起了马鞭,指了指西边,惆怅道:“看国公子何日不再需要我了,我便继续我的流浪吧。”

        卧槽.....要不要这么浪漫有诗意啊......

        东方落心中吐槽不已。他倒是有些体会韩信目前的处境了——没钱,加上对世道没有充分的认识,没能理解到天下将乱,会可能给自己这样的人带来何等的机遇。

        虽然东方落心里明白天下将乱,像韩信这般的顶尖将领日后必然会发光发亮,甚至封侯拜将。但对于韩信而言,现在的情况也只不过世道衰败,连累到个人命运不济而已。与其关心朝廷的风云变化,还不如看看今天物价涨了多少;与其观察太平道的诡异举动,还不如专心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报答国渊的恩情。

        说到底,现在的韩信,也只不过是一个落魄的青年而已。

        在东方落有意的引导之下,两人的话题渐渐转换到了兵略上。在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韩信果真对军事等有着敏锐的直觉。他自称没有看多兵书,嘴中却频繁冒出了许多相当精辟而专业的句子。

        这让东方落惊异不已,一般来说,兵略军事这类东西,单纯靠自己的悟性去理解是很困难的,必须要有专业的指导,比如名师或者兵书,再加上长期的战争推演训练;或者干脆是在战场上厮杀过几回,亲自带领过部队,才能够说出一些有逻辑的话来。

        ——哪怕这只是纸上谈兵。但绝大多数的人,怕是连纸上谈兵都不会。

        韩信却是没有察觉到东方落试探之意,两人继续聊了下去。

        “呵呵,韩兄聊及兵事来,倒颇多惊艳之语。在下虽乃一介儒生,在平素里却也颇喜读兵书。不知韩兄是否曾学过兵家之言?”

        “这倒没有,在下不喜读书......家贫,也买不起书。”

        “那韩兄可曾从师就学?”

        “亦没有。”

        “那......”

        连续问了好几个问题,东方落都没有获得满意的答案。在他的猜想中,既然韩信没有读过兵书,又怎么会知道孙、吴里的名句?必定是有人教导,然后自己再凭借天赋融会贯通。

        东方落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居然有这个能力给韩信当兵家的启蒙老师。

        问得多了,虽然看韩信的表情不像是刻意隐瞒,但东方落心中还是略微烦躁起来。

        他决定直奔主题,开门见山。

        “韩兄,恕在下冒昧。敢问这些兵家言论是何人与你说的?”

        “什么言论?”

        韩信没有搞懂什么叫兵家言论。

        东方落急忙补充道:

        “你看,比如你刚刚说的这句‘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杆一石,当吾二十石’,还有这句‘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落虽愚钝,亦知此乃孙子兵法之文也。韩兄既然说没有读过兵书,却又如何背下了这些名句?”

        “听你这么一说,好像也是......”

        韩信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苦笑道,

        “这些是我幼时在淮阴,听大人说的,不知为何就记下来了。”

        “那大人是谁?”

        “不记得了......”

        韩信随口一回答,然后看到东方落顿时面露失望之色。他心里有些愧疚,便稍微强迫了自己一把。努力一想,一个人的样子渐渐在他的脑海中成型。

        “哦,想起来了。我家旁边乃是一间书屋,里面有一瘸腿的青年在收徒讲课。他们读书声音颇大,我便听了听,久而久之便记下来了。”

        “那你有认识那位先生吗?”东方落面露惊喜之色,急忙追问道。

        “怎么不认识,我乃是先生所启蒙,教我读书认字的。”韩信道。

        “那他叫做什么?”

        “这倒不记得了......”

        东方落气得差点举起马鞭抽上去。勉强忍住,仍是怒气冲冲地说道:

        “他乃是你授业恩师,你居然连人家的名字都不记得?!!”

        “啊,啊,失敬失敬,容在下想想,容在下想想......”

        韩信以为自己不够尊师的举动触怒到了东方落这名儒家弟子,连忙再三说道。

        但其实东方落才不管他尊师不尊师,他只是想知道那人是谁——能教导韩信兵书的,十有八九是一位惊世大才。

        韩信冥思苦想,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之后,他们的车队都快走进了城区,韩信才突然开口道:

        “想起来了,那教书先生姓孙,由于瘸了腿,邻居们私底下叫他孙瘸子,但表面上还是恭恭敬敬地称他为孙先生。那先生虽然知道这事,但也不恼。至于他的真实姓名,在下确是不知。他不是本地人。”

        东方落都差不多放弃了,突然听到韩信的记忆力爆发,他惊喜得差点从马背上掉下来。

        ——别人不知道,不代表他不知道!姓孙,瘸腿,不是孙膑是谁?!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0/30983/17498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