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唐三帝传 > 金乌渐逝,玉兔初升三十

金乌渐逝,玉兔初升三十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大唐三帝传》更多支持!

        ……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

        一代名臣,大唐良相房玄龄薨于房府,享年七十。

        太宗李世民废三朝期,更与太子李治佩白绫于臂,国舅长孙无忌等百官同着素服皆守于侧,哭送大唐良相。

        一时间,海内闻之,俱恸。

        九日后朝期再开,太宗当朝手诏天下,亲宣着御书房玄龄碑,更赠以太尉号,奉谥文昭,着陪葬昭陵。

        且准其妻百年后,可随夫入陵,以求夫妻团圆。

        更赐羽仪孝节,送入昭陵,明器无数,以示哀思。又特诏礼部,着留朝中房玄龄所居之位,尚书房内房玄龄所奉之案,以示悼念。

        此般之事,前无古人,后亦再无来者也。

        是故日后盛唐之时,天下皆传:

        “为相者,莫过文昭公!”

        是夜。

        长安。太极宫。

        东宫。

        李治端坐于正殿中,看着前方,怔怔发呆。

        德安怀抱白玉拂尘,侍立一侧,注视于他,良久才轻轻道:

        “殿下,房相的意思,还是当立武姐姐为正妃的好……毕竟若无这般名号,只怕日后若殿下登基,殿下如何……”

        “房相念念不忘者,乃我这储位安稳,父皇大统平安,大唐江山稳固。是故他急欲奉媚娘为妃,助我左右。他这一番心意,我懂。

        然却不可行。”

        李治轻柔道:

        “房相把媚娘,看得太轻。”

        德安一怔:

        “看得太轻?”

        “一个如她这般的女子,能在父皇这般明君的后廷中上下沉浮十一年,始终不以色侍君。虽有几次大灾大难,却殾能惊险渡过,更不曾设计为自己争宠邀媚,却能安稳至斯……

        你当真觉得,以我之智,可使她做任何她不愿为之事么?”

        德安深思,良久才叹息摇头。

        李治点头,起身,慢慢走至窗前,目光复杂而清澈:

        “德安,你可曾想过,为何媚娘能得如此多之庇护?当真是因为咱们所为么?”

        德安又想了想,迷惑道:

        “难道不是?”

        李治淡淡一笑不语,良久才自语道:

        “想不到我挑来捡去,却择了一个这般与众不同的女子……

        母后,若您在天有灵,想必也会笑稚奴是作茧自缚罢?”

        又摇头轻轻笑了一阵儿,才转身问德安道:

        “前些日子,我叫你查的事情,你可查清楚了?”

        “原本也不知,不过前日武姐姐遣得瑞安来,着德安办了那流言之事后,德安便有意设计一二,查得真相。”

        德安轻轻道。

        李治眯了眯眼:

        “如何?”

        “萧良娣似是知觉了些什么,是故便着人暗中查验这满宫中名字带‘娘’字的女子。”

        李治目光一冷:

        “她如何得知?”

        “……殿下,是您告诉她的。”

        李治一怔,忽然想起一些事,心中微微一恼,却淡淡道:

        “既然如此,你便当努力抹平了那些后事,如何还做这流言?这等破绽百出的招式,可不似你——

        还是你依然想着借这等机会,逼得她不得不与承恩殿、宜春宫为敌?”

        德安咬了咬下唇,轻轻道:

        “殿下既然有心,房相也觉当如此,那德安便觉得,再无不可。”

        李治冷笑道:

        “你当房相真的希望媚娘为后么?德安呀德安,跟了我这么久,怎么还是不曾学得些好的?”

        德安诧然:

        “可房相请殿下务必立武姐姐为陛下正妃,不就是为了将来殿下与武姐姐的将来铺路么?”

        “你且看一看这个,再说罢!”

        李治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取出一样东西,交与德安。

        ——却是一卷书信。

        德安疑惑,伸手将拂尘插于腰后,接来展开一阅。

        立时,便容色雪白:

        “这……房相他……”

        李治冷笑:

        “不错,房相是告诉我,要立媚娘为正妃……可他却另有目的。”

        李治一壁说,一壁轻举右手,晃了晃两枚手指。

        德安正诧异间,便见一身着金吾卫衣甲的少年郎,轻步入殿,下伏行礼道:

        “见过殿下!”

        “说罢!”

        “是!”

        来者正是李云,转身,便向德安道:

        “房相临殁前一夜,与太子殿下密谈之前,便书此信,并着心腹近侍交与其三子房遗则。幸得那心腹近侍是忠于殿下之人,提前将此物交与阿云,更将房相临终嘱托说与阿云听,这才不得出事。”

        德安脸色苍白:

        “何……言?”

        李云道:

        “房相嘱托房遗则三件事:其一,若其长兄遗直日后与次兄遗爱有所纠葛,则当保长不保次。且更需万分小心高阳公主动向。

        其二,韩王妃(房玄龄女儿房奉珠,韩王李元嘉妻)处有数名死士,乃为房相生前特特训导,以为后有大用之人。是故若他日这批人马来报韩王有异,则当请主上或殿下,必诛韩王。

        其三……”

        李云看了看面色平静的李治,才道:

        “也是房相要房遗则务必与其兄长房遗直鼎力促成之事——便是务要诱得太子殿下奉得武才人为主上正妃。待武才人正妃之位落定之时,则立时便将……

        将德安哥哥你此刻手捧之密折奉于主上,然后力谏主上,将真箴言说与国舅爷听,那么国舅爷必然力奉武才人为主上新后……”

        德安只觉浑身发冷,良久才颤声道:

        “所以,房相欲立武姐姐为正妃,根本不是为了殿下?而是为了……为了大唐江山?他……

        他根本就不欲殿下与武姐姐在一处?”

        李云点头,轻轻道:

        “房相与那近侍曾有言,道长孙皇后于房氏一族,有天大恩德,是故他必然见不得日后殿下因为一个女子,孝德有失。

        而且……

        而且房相还道,说若武姐姐只是身负箴言,大唐兴旺之格,倒也无谓。

        可偏偏她还有着不下于主上与殿下的本事与气度,手腕与心性——现下她欠缺的,不过是个狠字罢了。

        而这狠字,却是自古后廷女子最易习得的东西。

        是故,房相说他万万不能让武姐姐这般可能成为吕后第二的女子,成为殿下新后。所以……”

        德安脑中一片混沌,可嘴里却清清楚楚地道:

        “所以他便要借我之手设计使武姐姐之事,漏与东宫诸嫔知晓,然后再借东宫诸嫔之事,与我之劝谏,使武姐姐立妃成真?

        ……果然好算计……果然是大唐良相!”

        德安欲哭,却无泪,只是绝望地看着李治:

        “殿下……德安对不住您……是德安……”

        “阿云何时曾说过你有对不住我的?”

        李治淡淡一笑道:

        “他都不这般说,何况是我?”

        德安漠然——实在是这般冲击太过巨大,他一时间,当真不知如何是好。

        李治轻轻一笑,柔声道:

        “德安,你跟了我这么久,你的心思行性,我哪一点不知?

        你又以为,房相与你暗中相通,多方助力与我之事,我又哪一点不知?

        不过是之前因为房相的心思,我也险些看不透,这才不发声罢了……”

        德安依然茫然:

        “可是……”

        “不过房相精明一世,终究是失错一时。”

        李治又轻轻一笑:

        “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亲口要我立媚娘为正妃——否则,我便真的被他蒙过去了。当真是被他蒙过去了——”

        德安跟了李治这般久,总算是头脑清醒,便立时醒悟:

        “房相与国舅爷一般忠于主上,也更是对皇后娘娘死忠,是故以他的性格,便是有心助武姐姐为殿下正妻,也不当宣之于口——

        毕竟于他而言,殿下是主上与皇后娘娘的命根子,是故殿下的任何东西,都比武姐姐或者是其他的要紧得多——

        是故,房相宁可大唐少旺一代,也不愿看着殿下未来孝道有失?”

        李治点头。(小说《大唐三帝传》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0/30886/17387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