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阴谋初现
狄仁杰等人成功逃出了来俊臣府后,深知来俊臣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决定先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藏匿起来。
他们躲进了京城外的一座破旧庙宇中。狄仁杰面色凝重,对众人说道:“此番我们虽侥幸逃脱,但来俊臣定会加大追捕力度,我们需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卫瑛说道:“大人,如今忠伯在我们这里,或许可以从他口中获取更多关于来俊臣的罪证。”
慕容雪点头表示赞同:“只是忠伯刚刚经历此番磨难,还需让他好生歇息一番。”
忠伯却强撑着身体,说道:“各位,不必为我担忧。我定当全力协助,早日将那来俊臣的罪行公之于众。”
经过短暂的休整,狄仁杰等人开始向忠伯询问有关来俊臣的种种恶行。忠伯回忆起往事,眼中满是悲愤:“那来俊臣诬陷我家将军通敌叛国,屈打成招,致将军含冤而死。我这些年在来俊臣府上,暗中收集了一些他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证据。”
忠伯从怀中掏出一个破旧的布包,里面是一些书信和账目。狄仁杰仔细查看,发现这些证据足以证明来俊臣的诸多罪行,但还不够充分。
就在他们商议如何进一步收集证据时,庙宇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卫瑛警惕地前去查看,发现是来俊臣的手下已经追踪至此。
狄仁杰当机立断:“大家分开突围!”
众人纷纷拿起兵器,与来俊臣的手下展开殊死搏斗。慕容雪剑法凌厉,卫瑛勇猛无比,狄仁杰则沉着应对。
一番激战之后,他们成功击退了来俊臣的第一批追兵,但也有不少兄弟受伤。
狄仁杰深知此地不宜久留,带着众人继续逃亡。他们一路躲避追杀,风餐露宿。
在逃亡的过程中,忠伯由于身体虚弱,加上连日的奔波,病倒了。狄仁杰心急如焚,四处寻找郎中为忠伯诊治。
而此时,来俊臣在府中大发雷霆,对手下的无能极为恼怒。他下令加大悬赏力度,务必将狄仁杰等人捉拿归案。
狄仁杰等人在一处偏僻的山村暂时落脚。慕容雪照顾着忠伯,卫瑛则外出打探消息。
卫瑛回来后,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大人,如今京城内外都布满了来俊臣的眼线,我们的处境越发艰难。”
狄仁杰沉思片刻,说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
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冒险返回京城,利用忠伯提供的证据,联系一些正直的官员,共同对抗来俊臣。
然而,他们的行动被来俊臣察觉。来俊臣设下重重陷阱,等待着狄仁杰等人自投罗网。
来俊臣得知狄仁杰等人逃脱后,怒不可遏,发誓一定要将他们重新捉拿回来,尤其是那个知晓他众多秘密的忠伯。
他首先派出了自己最为精锐的杀手团队。这些杀手个个武艺高强、心狠手辣,擅长追踪和暗杀。来俊臣向他们下达了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忠伯,格杀勿论。
杀手们根据狄仁杰等人逃跑的方向,沿途展开了严密的搜索。他们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仔细询问路人,查看周围的踪迹。
同时,来俊臣利用自己在朝廷中的权势,发布了通缉令,将狄仁杰、忠伯等人描绘成十恶不赦的罪犯,悬赏重金捉拿他们。这使得一些贪图赏金的江湖人士也加入了追捕的队伍,增加了狄仁杰等人的危险。
为了切断狄仁杰等人的外援,来俊臣还对与狄仁杰关系密切的官员和友人进行威胁和打压。他诬陷这些人是狄仁杰的同党,将他们关押入狱,严刑拷打,试图逼迫他们供出狄仁杰等人的下落。
此外,来俊臣在京城的各个出入口设置了重重关卡,严格盘查过往行人。他还派出亲信混入市井之中,监听百姓的言论,防止狄仁杰等人乔装回城获取帮助。
在追查的过程中,来俊臣发现了狄仁杰等人曾经藏身的破旧庙宇。他下令将庙宇周围的村庄进行封锁,逐户搜查,对村民们进行恐吓和盘问,试图从中找到有用的线索。
为了引狄仁杰等人现身,来俊臣故意放出假消息,声称只要忠伯一人回去自首,就放过狄仁杰和其他人。他深知狄仁杰等人重情重义,或许会为了保护彼此而冒险行动。
不仅如此,来俊臣还收买了一些盗贼团伙,让他们在狄仁杰等人可能经过的道路上埋伏,袭击他们的队伍,制造混乱和恐慌。
面对来俊臣穷凶极恶的追杀,狄仁杰深知一味躲避绝非长久之计,必须主动反击。在一处隐秘的山林中,狄仁杰召集了卫瑛和慕容雪,开始部署反击策略。
狄仁杰面色凝重,目光坚定地说道:“如今来俊臣步步紧逼,我们需分头行动,方能有一线生机。卫瑛,我命你乔装潜入京城,联络那些向来正直、对来俊臣恶行敢怒不敢言的官员。你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他们与我们站在同一战线。但切记,行动务必小心,不可暴露行踪。”
卫瑛拱手道:“大人放心,卫瑛定不辱使命。”
狄仁杰转头看向慕容雪,说道:“慕容雪,你轻功卓越,心思细腻。我要你暗中探查来俊臣的动向,尤其是他手中的兵力部署和行动计划。同时,留意那些被来俊臣打压的江湖义士,看能否争取他们的支持。”
慕容雪点头应道:“是,大人。”
狄仁杰继续说道:“我则带着忠伯继续寻找安全之地,整理我们手中的证据,以备不时之需。我们要在来俊臣的围追堵截中撕开一道口子,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分工完毕,三人即刻行动。
卫瑛凭借着出色的易容之术,混入京城。他先找到了一位素有清廉之名的官员刘鸿儒。卫瑛趁夜潜入刘府,向刘鸿儒表明身份和来意。
刘鸿儒起初颇为犹豫,担心牵连自身。卫瑛诚恳地说道:“刘大人,来俊臣倒行逆施,如今已天怒人怨。若不将其绳之以法,朝廷危矣,百姓苦矣。狄仁杰大人一心为公,此次更是掌握了来俊臣的诸多罪证。大人若能相助,必是为朝廷除一大害,青史留名。”
刘鸿儒沉思良久,终于下定决心,说道:“罢了,老夫愿与狄大人共进退。”
在卫瑛的努力下,陆续有几位官员愿意暗中支持狄仁杰。
另一边,慕容雪如同幽灵一般在京城内外穿梭。她巧妙地避开了来俊臣的眼线,发现来俊臣不仅加强了京城的防守,还派出多支队伍在周边搜索。
在探查过程中,慕容雪遇到了一群被来俊臣迫害的江湖侠客。他们对来俊臣恨之入骨,慕容雪向他们讲述了狄仁杰的义举,侠客们纷纷表示愿意相助。
而狄仁杰带着忠伯在山林中艰难前行。他们遭遇了恶劣的天气和险峻的地形,但狄仁杰始终护着忠伯,不曾有丝毫懈怠。
在一处山洞中暂避风雨时,狄仁杰仔细研究着忠伯提供的证据,思考着如何将这些证据发挥最大的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三人重新会合。
狄仁杰听了卫瑛和慕容雪的汇报,心中有了底。他说道:“如今我们有了部分官员和江湖侠客的支持,但还不足以与来俊臣正面抗衡。我们需利用来俊臣急于抓到我们的心理,设下一个局。”
狄仁杰决定放出风声,说他们将带着重要证据前往皇宫面圣。来俊臣果然中计,派出大量人手在必经之路上埋伏。
然而,狄仁杰等人却兵分三路。一路由卫瑛带领江湖侠客,故意制造动静,吸引来俊臣的注意力;另一路由慕容雪带着部分证据,绕开埋伏,前往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府上,寻求他的支持;狄仁杰则带着忠伯和关键证据,趁乱潜入皇宫。
在皇宫中,狄仁杰终于见到了武则天。他不顾自身安危,慷慨陈词,将来俊臣的罪行一一揭露,并呈上证据。
武则天听闻,龙颜大怒,当即下令捉拿来俊臣。
来俊臣深知自己此次陷入绝境,唯有与武三思联手,或许才有一线生机。他精心准备一番后,趁着夜色,怀揣着一箱金银珠宝,悄悄来到了武三思的府邸。
门房通报后,武三思在书房接见了来俊臣。来俊臣一进门,便满脸谄媚地说道:“梁王,深夜造访,多有叨扰,还望大人见谅。”
武三思坐在书桌后,面无表情地看着来俊臣,冷冷地说道:“来俊臣,你如今可是朝廷的罪人,来找本王所为何事?”
来俊臣赶忙上前,将手中的宝箱放在桌上,打开后,里面的金银珠宝在烛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芒。
“梁王,小的深知此次犯下大错,但小的一直对大人忠心耿耿。如今狄仁杰欲将我置于死地,可大人您想想,狄仁杰何尝不是您的心头大患?他刚正不阿,屡次坏您的好事,若不趁此机会除去他,日后恐怕大人您的大业也会受阻啊。”来俊臣言辞恳切,眼中透露出一丝急切。
武三思微微眯起眼睛,心中暗自思量。他当然清楚狄仁杰是他掌控朝局的巨大障碍,也明白来俊臣所言不虚。但他也清楚,与来俊臣这样声名狼藉之人勾结,风险极大。
来俊臣见武三思犹豫不决,继续说道:“梁王,小的知晓您野心勃勃,志在更高的权位。狄仁杰一直是您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只要我们联手除去他,往后这朝堂还不是您说了算?小的愿为您马前卒,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武三思终于站起身来,走到来俊臣面前,目光盯着那箱珠宝,缓缓说道:“来俊臣,你可知道,与你联手,本王要承担多大的风险?”
来俊臣连忙点头哈腰道:“梁王,小的明白。但只要我们计划周密,定能成功。狄仁杰虽有皇帝的信任,但我们可以制造证据,污蔑他与反贼勾结,或者说他妄图谋朝篡位。只要能让皇帝对他产生怀疑,我们便有机可乘。”
武三思沉默片刻,然后说道:“那你说说,具体该如何行事?”
来俊臣心中一喜,知道武三思已经心动,赶忙说道:“梁王,首先,您在皇帝面前多美言几句,就说狄仁杰此次的证据可能是伪造的,是为了排除异己。然后,我们派人暗中搜查狄仁杰的府邸,哪怕是栽赃一些罪证也行。再买通一些朝中胆小怕事的官员,让他们附和您的说法。”
武三思听着来俊臣的计划,心中也有了一些盘算。他说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需一步一步来。若有任何差池,你我都将万劫不复。”
来俊臣连忙应道:“梁王放心,小的一切都听您的安排。只要能度过此次危机,往后小的唯您马首是瞻。”
就这样,来俊臣和武三思达成了默契,一场针对狄仁杰的阴谋在暗中悄然展开。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9444/29444984/141413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