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唐狄梁公之血影疑案 > 第六十八章:又生事端

第六十八章:又生事端


狄仁杰身陷困境,却依旧面不改色,心不跳。他目光如炬,扫过四周虎视眈眈之人,心中已有了几分计较。

武三思见狄仁杰沉默不语,以为他已无计可施,更加得意忘形:“狄仁杰,你这朝廷命官,如今竟也做出这等见不得人的勾当,真叫人失望透顶。”

狄仁杰冷哼一声:“武三思,你莫要信口雌黄。我狄仁杰为官多年,一心只为朝廷,为百姓,从未有过半分私心。今日你设此陷阱,无非是想掩盖你那不可告人的阴谋。”

武三思脸色一沉:“死到临头,还敢嘴硬。来人,将他拿下!”

众侍卫齐声应和,纷纷向前逼近。狄仁杰却突然大声喝道:“且慢!武三思,你以为这般就能将我定罪?你可知道,你这所作所为,早已被圣上洞察。”

武三思心中一惊,但仍强装镇定:“胡说八道,圣上岂会知晓此事。”

狄仁杰微微一笑:“我狄仁杰做事向来光明磊落,在追查此案之时,早已将进展密报圣上。你以为你的阴谋能瞒天过海?圣上英明,定能分辨是非。”

武三思脸色变得极为难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

狄仁杰趁热打铁:“再者,你这所谓的证据,漏洞百出。且不说这箱子里的物品如何能与我扯上关系,单说这庄园如此偏僻,我若真有不可告人之事,怎会选在此处?”

此时,众侍卫也开始面面相觑,心中起了疑虑。

狄仁杰继续说道:“我看你们也是被武三思所蒙蔽。若此时助纣为虐,待真相大白之时,你们皆是从犯,难逃罪责。”

一些侍卫不禁停下了脚步,犹豫起来。

武三思见状,怒喝道:“休听他胡言乱语,还不动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队禁军飞驰而来。

为首的将领高声喊道:“圣上有旨,命狄仁杰回宫面圣,任何人不得阻拦!”

武三思大惊失色,瘫倒在地。

狄仁杰则昂首挺胸,走出包围圈,登上马车。

回宫途中,狄仁杰心中暗自思忖:定是圣上收到了自己的密报,及时出手相救。

到了宫中,狄仁杰见到圣上,跪地行礼。

圣上说道:“狄仁杰,朕相信你的忠心。此次你所遭遇之事,朕已有所了解。”

狄仁杰感激涕零:“多谢圣上信任。”

圣上又道:“那武三思胆大妄为,朕定不轻饶。你且将此案详情细细道来。”

狄仁杰将调查贾大户一案的经过,以及武三思如何设套陷害,一五一十地禀报给圣上。

圣上面露怒色:“这武三思竟敢如此胡作非为,朕必严惩不贷。狄仁杰,你继续彻查此案,务必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狄仁杰领旨谢恩,出宫后再次投入到案件的调查之中。他深知,此次虽侥幸脱身,但真正的幕后黑手还未完全浮出水面,他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才能将真相大白于天下,还云大人一个清白,还朝廷一个清明。

狄仁杰与武三思回宫之后,一同面见武则天。

武则天端坐于御座之上,凤目含威,冷冷地扫视着堂下的二人。

“狄仁杰,武三思,你二人可知罪?”武则天的声音不怒自威。

狄仁杰跪地,恭敬道:“陛下,臣一心只为查明真相,揪出幕后黑手,还云大人清白,不曾有半分过错。”

武三思则连忙磕头,惶恐道:“陛下,臣不知何罪之有啊。”

武则天冷哼一声:“狄仁杰办案,你武三思为何从中作梗?试图陷害忠良?”

武三思狡辩道:“陛下,臣绝无此心,只是这狄仁杰办案未免太过激进,臣恐其误了大事。”

武则天怒道:“住口!狄仁杰为官清正,断案如神,岂容你在此胡言乱语。”

接着,武则天又转向狄仁杰,训斥道:“狄仁杰,你虽一心为公,但行事也需谨慎,莫要给奸人可乘之机。”

狄仁杰叩头道:“陛下教诲,臣铭记于心。”

武则天挥挥手,示意狄仁杰退下。

狄仁杰谢恩后,退出宫殿。

待狄仁杰离去,宫殿内只剩下武则天和武三思。

武则天目光如剑,直刺武三思:“武三思,你老实交代,为何与狄仁杰作对?”

武三思心中一紧,硬着头皮道:“陛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那狄仁杰居心叵测,妄图动摇朝纲,臣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武则天冷笑一声:“哼,今日若不是朕及时出手阻止,恐怕你的脑袋就搬家了。”

武三思大惊失色,忙问:“陛下,这是何意?”

武则天面色阴沉,说道:“狄仁杰早已密奏于朕,朕赐予他便宜行事之权。他若要处置你,亦在这权力范围之内。”

武三思额头上顿时现出冷汗,声音颤抖道:“陛下,臣……臣不知啊。”

武则天盯着武三思,缓缓道:“武三思,你那点小心思,难道朕还不知道?朕念及亲情,对你一再容忍,可你却不知悔改。”

武三思赶忙伏地,颤声道:“陛下息怒,臣再也不敢了。”

武则天继续说道:“朕问你,你可曾卷入云家的案子?”

武三思强作镇定,回道:“陛下,臣未曾卷入。”

武则天目光锐利,仿佛能看穿武三思的心思:“你当真未曾卷入?最近朕已获知,朝中不少大员涉嫌贪腐,而这些贪腐的官员大多与云家的案子有所牵扯。”

武三思心头一颤,额上的冷汗更多了,但仍强撑着说道:“陛下,臣确实与此案无关啊。”

武则天猛地一拍御座扶手,厉声道:“武三思,你最好坦言相告。朕虽身处宫中,但可不是瞎子聋子。若你有隐瞒,日后朕也救不了你。这大周朝乃是天下百姓的,不是你等可以肆意妄为之地。”

武三思再也无法强装镇定,身体瑟瑟发抖,磕头如捣蒜:“陛下,臣……臣一时糊涂,被猪油蒙了心,确实知晓一些内情。”

武则天怒喝道:“从实招来!”

武三思战战兢兢地说道:“云家此案,臣确实略有耳闻。那贾大户与一些官员勾结,在粮草中动手脚,臣……臣起初未加阻拦。”

武则天怒目圆睁:“好你个武三思,身为皇亲国戚,不为朝廷效力,反而纵容这等恶行。你可知罪?”

武三思泣声道:“陛下,臣知罪,求陛下开恩。”

武则天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说道:“武三思,朕念在亲情份上,再给你一次机会。若你能将功赎罪,协助狄仁杰查清此案,朕尚可从轻发落。否则,休怪朕不顾及亲情。”

武三思连连谢恩:“多谢陛下,臣定当戴罪立功,协助狄仁杰查清此案。”

武则天挥挥手,让武三思退下。武三思如蒙大赦,狼狈退出宫殿。

武则天望着武三思离去的背影,眉头紧锁,心中忧虑这朝中的腐败之风何时才能彻底清除。

武三思出了宫之后,面色阴沉如水,匆匆登上马车,一路疾驰回府。

到了府门前,武三思不等马车停稳,便跳了下来,径直往府内走去。

“福伯!”武三思怒声喝道。

福伯闻声,忙不迭地跑了过来,躬身道:“老爷,您回来了。”

武三思阴沉着脸,道:“立刻关闭府门,任何人不准出入,违者家法伺候!”

福伯心中一惊,却不敢多问,连忙应道:“是,老爷,小的这就去办。”

武三思又道:“还有,放出话去,本老爷谁也不见!”

福伯点头称是,赶忙吩咐下人去关闭府门,并传达武三思的命令。

武三思大步走进书房,“砰”的一声关上了门。他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心中烦躁不安。

“狄仁杰,武则天,竟让我如此难堪!”武三思咬牙切齿地自言自语。

此时,府外有几位官员前来拜访,想要探听宫中的消息。为首的是与武三思走得较近的官员王承安。

福伯硬着头皮拦住他们,道:“王大人、各位大人,实在抱歉,我家老爷有令,今日不见任何人。”

王承安不满道:“武大人这是何意?我等特地前来,竟吃了闭门羹。”

福伯赔笑道:“各位大人莫要为难小的,这是老爷的吩咐,小的也不敢违抗啊。”

来俊臣急切道:“福伯,此事重大,你快去通报武大人,就说我来俊臣有要事相商。”

福伯苦着脸道:“来大人,小的真的不敢违抗老爷的命令,还望大人理解。”

索元礼在一旁说道:“福伯,你就通融通融,我们真的是有紧急之事。”

福伯无奈道:“两位大人,不是小的不通融,老爷这次发了大火,小的若擅自通报,定会受罚,还请大人莫要为难小的。”

来俊臣和索元礼对视一眼,满脸的不甘心,但也只能无奈离去。

府内,武三思停下脚步,坐在椅子上,双手揉着太阳穴。

“此次差点丢了性命,那武则天竟如此偏袒狄仁杰。”武三思越想越气,猛地将桌上的茶杯扫落在地。

“哗啦”一声,茶杯摔得粉碎,吓得门外的丫鬟们大气也不敢出。

过了一会儿,武三思的亲信前来禀报:“大人,外面的官员们,还有来俊臣和索元礼大人都被打发走了。”

武三思冷哼一声:“知道了,下去吧。”

亲信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武三思望着窗外,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此次云家的案子已经引起了武则天的重视,若不妥善处理,自己恐怕难以脱身。

“哼,狄仁杰,咱们走着瞧。”武三思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摆脱困境,重新夺回主动权。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9444/29444984/141413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