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魔怒之夜 > 第四章 仙人

第四章 仙人


众人推推搡搡,行不多时,前方便出现一个村庄的轮廓。在路上立有一座门楼,上书“天医村”三个大字。

        少年看到门楼上这三个大字,眼中不可察觉的露出一丝自豪的神色。“天医”者,天降神医的意思,说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亲萧勇萧神医。而且这个村子原本也不叫“天医村”,而是叫“青山村”。

        据萧风了解,这青山村原本没有医馆,连个普通郎中都没有,如果生病了非治不可,那么只能赶五十里山路,到大山的另一侧的城镇中去就医。所以村民们生病就医成了最大的问题,况且大山之中,山路崎岖,野兽众多,危险重重。很多人都因为患了急症等不及到大城镇里就医而病死路上,或者是半路上被凶兽攻击含恨当场。

        直到十三年前,萧勇父子的出现,在这里开设了医馆,终于解决了村民们就医困难的窘局。

        而且萧勇的医术,也没有让村民们失望,甚至在村民们的眼里简直被惊为天人。若一般病症不吃药还算是说的过去,但那种在城镇里面大医馆的顶级医师都认为是疑难杂症的病症,萧勇也可以不用药就能治好。除非那病人真的是病的非常严重,万不得已之下萧勇才会用药物治疗,否则只是随便扎上那么几针,前一刻还病病殃殃的病患,下一刻就可以活蹦乱跳。这些淳朴的村民们,还从未见过这等神迹妙手。

        更加让村民们高兴不已的是,萧勇行医从不收钱,若是村民非要酬谢,那么就只收米面蔬菜,够糊两父子的口就行。当然,若是有好酒,那就更美了。

        对于萧勇的这种不算要求的要求,使得村民们更加的感激不尽。若论钱财,这些靠山吃饭的村民还真没有几家富裕人家。如若只要米面蔬菜,那就太简单不过了。虽然村里大部分人都是靠山吃饭的,但也基本都有耕田种地,根本就不缺口粮。再说这整个村里有一百户人家,就算萧勇父子都是特别能吃的大胃王,那么只要一户拿出十斤米,至少也足够萧勇父子一年的口粮了,何况当时的萧风还只是在襁褓中的婴儿,能吃多少东西。

        再说酒,那东西对于城里人来说或许只能到酒坊才能买的到,但对于这些山民来说,几乎家家都会酿酒。每年剩下没吃完的陈粮,基本都是拿去酿酒了。所以,这酒反而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得出这个结论,村民们不禁个个喜笑颜开。不但能及时看病,还不用花钱,所需要付出的对自己家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所以,当地的村民,出于对萧勇的感激,每年都由村长号召集体,每家每户拿出一些米面和瓜果蔬菜,统一整理齐备估摸着够萧家一年多的口粮后,派人送到萧家。而实际上,村民每年送去萧家的口粮,至少都够萧勇父子吃上两年都有的剩。且全体村民们还都自发决定,若是萧家缺什么生活所需,只要自家是办这种营生的,一概奉送,半文不收。这样一来,萧家则很快就成为青山村名副其实的大户人家。不愁吃、不愁穿,在这些淳朴的山民们心里,生活得此,夫复何求。

        时间一长,彼此都熟络之后。虽然大家都不曾问询,但萧勇这几年都是独自一人带着萧风,大家都看在眼里,所以村民们都认为是萧勇的妻子早亡。因此,凡是家里有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的,都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萧勇。但最后都被萧勇用只想养大儿子,没有续弦打算给推辞掉了。

        随即,村民们又开始打起还不到三岁的萧风的主意来,凡是家里有五岁上下女儿的,无不想方设法的和萧家套交情,以便日后孩子长大,提起亲事要容易一些。甚至有的人家孩子还未出生,就想要跟萧风指腹为婚。哪怕正房捞不到,偏房也可以。所以,萧家几乎每天都是门庭若市,到不见得有几个是真正看病的病人。

        闲话不提,青山村来了一位神医的消息,很快的就传遍了附近的几个大小村落。特别是听说萧勇不收钱财,只收米面酒菜,很多外乡人都慕名而来,到萧家看病。当证实了传闻所言非虚,萧神医的确不收钱财之后,那些外乡人也都是欢欣鼓舞。甚至有的人从此决定搬家,将家底直接搬到青山村来定居。

        很快的,青山村繁荣程度已不输给任何一个城镇,虽然由于没有围墙守军,依然只能算作村庄,但村里少说也已经有五百多户的人家,各种买卖也都一应俱全。遂在十年前,村长决定给村子改名。经过全村村民投票一致认为,青山村能够有今天的繁荣,全部都是拜萧勇所赐,所以要将名字改成“萧家村”。

        只是,虽然现在的村落已经有城镇的规模,但姓萧的还真就只是萧勇父子一家独一份。在萧勇百般推辞直呼不可之下,村民们也终于妥协,才改成叫做“天医村”,取意是老天赐给了他们一位神医,让他们免受了疾病之苦,享受了如今的繁荣。

        萧勇也是知道,在这天医村,他“萧勇”的名字,要比那些圣人古贤还要受尊敬,所以村名为他而改,也是这些淳朴的山民,唯一可以用来表达对自己的感激之情了,所以他也再没有什么意见。

        只不过,萧神医的名头也仅仅是萧勇在天医村的其中一重身份而已,萧勇的另外一重身份就是天医村“猎王”。

        这也要从萧勇刚搬来不久说起,那一日,村里一位猎户的妻子临盆难产,急的稳婆是满头大汗。在无计可施,眼看孕妇流血不止弥留之际,若非是萧勇赶到急施妙手,才救下了那孕妇母子,恐怕那猎户的孩子还未出生,就要与母亲共赴天国了。

        而这位猎户,就是现在扛着萧风在肩膀上的王猎户。事后,王猎户对萧勇感恩戴德,特意到山里花了两天时间打了一只狍子,要送给萧勇当谢礼。只不过,被萧勇以王猎户刚刚产子的妻子需要补身体给婉拒了。无论王猎户怎么说,萧勇就是一块肉也不收。最后以上山采药为名,无法久陪,将王猎户赶出了家门,这使得王猎户不明所以。

        直到傍晚萧勇采药回来,王猎户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萧勇只收米面酒菜,却从来不说收肉了。因为从山里采药回来的萧神医,手里还拖着一只一人高的野猪。后经过村里所有的猎户辨认,这野猪正是山里横行了十几年的野猪王,普通猎人碰到了,唯有逃跑的份,绝对拿不出半点正面相抗的勇气。

        但就是这么一只凶猛的野猪,却是死在了在村民眼里那文弱的萧神医手中。而且,当一些好奇之人在查看那野猪的伤口之时发现,萧勇用来击杀这只野猪的武器,竟然仅仅是他那手里采药用的药铲。这使得闻声而来的村民们无不面色巨变,惊讶不已。

        后来禁不住村民们的软磨硬泡,萧勇不得不说出自身来历。萧勇说自己曾经是一个江湖中人,学过几年的武功,因为厌倦了江湖厮杀所以才带着儿子来到了这偏僻山村,想要平平淡淡了此残生。至于猎杀一些飞禽走兽,那只是手到擒来而已。

        听罢萧勇的解释,王猎户才明白为什么萧勇不收自己的猎物了,因为他自己也能打猎,搞了半天原来还是个同行,确实是没有要同行东西的道理。但救命之恩不可不报,所以王猎户在看待萧风时,就跟看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萧风,这也算是另类的报恩吧!

        而后来,萧勇也用自身实力证实了自己这练武之人并非浪得虚名,每次上山采药都会拖回一只猎物,且都是一些其他猎户不敢打,或者是打不到的猎物。所以在村里的猎户之间,却也承认了萧勇的天医村“猎王”的身份。

        时过境迁,如今的萧勇已经不再亲自上山打猎,萧风则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不但将萧勇的医术学了个遍,还练出了一身好功夫,接过了萧勇采药和打猎的任务。虽然萧风仅仅不过十四岁,本事也赶不上萧勇的一半,但至少在天医村里,还是找不出几个比萧风更厉害的猎人,以至于很多猎人都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英雄自古出少年,一个个都丢弓弃刀转行去了。

        不过这个中隐秘,只有萧风自己知道。他的父亲萧勇,根本就不是什么江湖中人,或者武功是有学过一点,但绝对算不上是真正的武林人士。而自己跟父亲学的也根本就不是武术,而是仙术。因为萧勇是一位仙人,准确的来说,是一位修仙之人,而他打猎所倚仗的便是仙术道法。当然,这件事除了父子二人之外,天医村民只知道萧勇曾经是一位武林高手而已。

        ……

        很快的,众人便拥着萧风回到了天医村街道之上,萧风打死那害人老虎的事情几乎瞬间便传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每家每户俱都是喜气洋洋欢欣鼓舞。甚至豪放的王猎户还自己出钱给萧风办了一个庆功宴。

        一夜欢庆不提。

        次日清晨,萧风心满意足、满面春风的把玩着手里的紫杉木弓回家去了,空留下王猎户在风中,因为自己一时豪言,将祖上传家的宝贝拱手送人而肉痛不已……;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9/29755/16629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