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乱世海盗 > 第九章 千头万绪

第九章 千头万绪


当时的东西两洋是指南洋以婆罗国,也就是文莱为界,西边马六甲等国为西洋,所以有郑和下西洋之说,东边吕宋岛等国家为东洋。

        &&&&&&&&&&&&&&&&&&&&&&&&&&&

        住进四海城几天了,大家的热情、斗志好像马上消退了。沈坏带着主要将领人员走在城里空旷的大街上,虽然人们都热情的和他打招呼。可他还是感到心绪不宁。好像马上失去了奋斗的目标,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数万人的城堡只有不到五千人入住,到处是空地,街上冷清,好像刚刚经过战乱。昨天晚上,沈坏向小说迷苏薇请教,小说中的人物是怎么样干的。苏薇回忆以前看的架空小说,里面的主角都是大体的说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教育……唉!千头万绪阿!

        苏蔷看着走在前面心爱的男人面带愁容,闷闷不乐,觉得一阵心疼。走上前,揽住沈坏的胳膊关切的问道:“老公,你怎么了?我们离目标更近了,你怎么又不高兴了?”

        沈坏温柔的看看身边的性感娇娃,笑笑说道:“我现在是不知道该干什么?总觉得什么都应该干,却无从插手。唉……”

        “老公城主,现在一切都刚刚开始,头绪还没有理顺。过几天就好了。大家也是这样,只要适应了就知道干什么了。过几天,作买的作卖的就会出现。人们也会为自己的生计所忙,当大家都在忙时,你就知道该干什么了。”苏蔷把脸依偎在沈坏胳膊上,安慰的说道。

        “城主,大夫人说的对。现在,您只要分清主次,首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老休格给沈坏指导道。

        “小子,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只要抓住人口、粮食、信贷、船坞就行。”沈坏的岳父老勃鲁盖尔在旁边劝戒。

        “人口?粮食?信贷?船坞?”沈坏停下身看着众人思考道,“人口?……刘老丈,你是本地人,在东西两洋哪里中原人多,派船前往,告诉他们,四海国,中原百姓在南洋自己的国家,有愿意来的我们欢迎。至于土著人,可以进城做买卖,但不能加入四海国。等我们一切稳定了,回中原招人。……粮食?珍尼,看看我们有多少家底。老休格小休格,你们爷俩向婆罗国以及周边各国购买粮食,大量的购进,发动城里闲散人员开荒种地。……还有信贷,珍尼,你是大管家,介绍几个家族中可靠的有信贷银行才能的人员,匀出部分资金,转为信贷资本,低息或者无息贷款,鼓励大家投资实业,开矿山。对了,老休格,和婆罗国商量一下,准许我们在其国内开矿山,雇佣当地人挖矿。……船坞?我们在欧洲招募的大多是工匠,这方面没什么困难。桑切斯,你带人选好船坞地址,尽快建好,造些商船,为发展商业作好准备。”沈坏一通长篇大论,让老狐狸勃鲁盖尔十分满意。

        “老公,为什么不让土著人加入?”特琳娜不知道沈坏蔷薇三人为什么对土著人这么,有偏见甚至是憎恶。

        “这个晚上再告诉你,好吗?”沈坏不想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总不能说后世他们屠杀上万的华人吧。

        一时间众人都沉默不语,随着沈坏继续从城里转了转。

        ………………………………………………………………………………

        由汉文、西班牙文写成的告示张贴出来,引来许多四海城民众的围观。告示的大致内容是:凡四海城居民都要到四海银行门口登记,作为四海城第一批居民的身份证明,主要登记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主要成员等等。另外,有意向银行贷款的,可以办理此项业务。一个月之内办理者,是无息贷款,一年还款。一个月之外到年底贷款者,是低息贷款。

        众人一时议论纷纷,其中华人居民受到中原中庸思想束缚,不敢冒险借贷。但西方人骨子里的冒险精神让他们渴望财富,纷纷前往贷款创业。刘望山受他爷爷刘水源之托,带船前往苏门达腊、亚齐、马来半岛的柔佛、三佛齐、暹罗、占城等国召集人手,并告知各国四海国的存在。不断有华人来归,多达八百余。并且与各地华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休格爷俩通过贿赂苏丹及其诸大臣,也与婆罗国苏丹和加里曼丹岛其他小国签订了新的商贸条约。允许购买粮食,开采矿山。四海国也允许婆罗国商人百姓进入四海城做生意,但必须遵守四海国颁布的法律(正在起草中……)。

        桑切斯受命建造的船坞也已经完工,只等相关行业展开就可造船。因为帆布、缆绳、铁锚等还没有着落,有的需要到他国购买,有的需要组织人手自己生产。总之造船业于1555年开春时节终于开工造船。

        沈坏命令的几项工作都进展顺利,其它的也像苏蔷说的那样逐渐好转,四海城里的商业逐渐繁荣起来,街上人来人往,做买做卖,吆五喝六,慢慢的东西两洋的商人前来做生意。许多空旷的地方也修建了房屋,信贷业务也逐渐兴旺。原本就在昆甸附近开办盐场的村民贷款扩大规模,加大投入,使沿海盐业更加发达。

        闲极无聊的苏薇找沈坏要来工作。沈坏让她教不会说中国话的华裔子女说国语,开设扫盲班,并找有知识的人才编撰教材。

        ………………

        经过大家的努力,四海城慢慢走上正轨。各行各业也行成了循环,达到了互补的目的。沈坏等人看着犹如自己的孩子一般的四海城,感到由衷的高兴。可是,这时的南洋华人不多,加上逐渐迁徙的八百人,四海城才有六千来人,远远达不到要求。这事也不能急,必须先稳定现在的局面才行。四海城的商船好几次都被海盗盯上,幸亏船先进快捷,才没遭殃。然而沈坏的炮舰还要负责四海城的防御,不能出击。因为没有大的铁矿,无法制造火炮,只能靠向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高价购买,至今城头上的炮位还有很多空着。

        为了节省人力,减轻炮船压力,四海国全民皆兵,每人都有武器带在身边。这样终于解放出三艘炮舰,旗舰蔷薇号、一艘五级舰、一艘六级舰,组成小舰队游荡在海上,为商船护航。打击当地海盗。可是只能在四海国附近,远处无法保护。

        这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情,原来西班牙政府被“海上乞丐”游击队搞的焦头烂额,现在轮到沈坏四海国烦心了。正当人们为兵力不足而担心时,爱惹事的苏薇却想到了一个好计策。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8/28153/15082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