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寻找人生之今生 > 第二章 我的周围

第二章 我的周围


哥哥

        我忘了介绍了,我有个哥哥叫林白羽,因为爸爸年轻时喜欢一个叫刘白羽的作家;我叫林白兰,因为妈妈喜欢兰花。本来我还有一个弟弟,叫林白玉,可惜还没有出生就死了。妈妈醒过来知道弟弟死了的时候,搂着我和哥哥大哭了一场,如同生怕一眨眼我们也不见了。那一年,我五岁,哥哥九岁。第二天,哥哥对我说,我们要把弟弟的那一份一起活着;从那时候起,哥哥的老师再也没有因为哥哥惹麻烦来找过爸爸妈妈。

        哥哥很聪明,所以虽然他学习不太用功,但是总能把成绩弄得很好;他知道如果成绩不好,老师要找爸爸妈妈,妈妈会烦心,而且成绩好了,就算逃课,老师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当班干部就行——班干部是老师示范标准动作的石膏模型,哥哥认为。

        有了哥哥的榜样,我也知道怎么逃课不被老师骂:搞好成绩,不当干部。这很容易,因为逃课只不过是逃那些自习课——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大家能各自回家完成的作业一定要在教室里一起完成,哥哥的解释是,看见那五只狗没有,只有五只狗一起抢那只球,游戏才能精彩起来,如果只有一只狗,就算想玩也玩不起来。

        考试不难;只要上课听了,作业很容易,就是有时候重复的量太大,而考试的内容其实作业一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同学被罚抄了好多遍还不明白怎么做题。哥哥说,不用你瞎操心,如果人人都和我们一样,我们就不能逃课了,而且还要学更多的东西。我觉得有道理,所以,虽然我知道怎么做题,但是我从来不主动告诉别人,不过其实就算别人问我我也说不太清楚,反正就是那么做的呗。至于班干部,我本来就不想当。现在想来,从某种高度说,我和哥哥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姥姥

        我只上过三个月的幼儿园。一开始是妈妈嫌我小,怕被别人欺负,因为小时候我就长得很可爱,甚至还被妈妈在电视台的朋友看中拍过一个牛奶广告。后来妈妈因为弟弟的事情身体一下子垮了,我只好被送到姥姥家里养。等妈妈身体总算好起来时,我已经快要上小学了。

        姥姥不识字,斗大的字只认识自己的名字,而且必须是三个字放在一起才行,但是这不妨碍她在上千人的大会上作两个小时的报告。这是时代的产物。她是旧社会童养媳的出生,经历过建国以来的种种风波,甚至因为姥爷的问题被批斗过。但她也曾当过市里的妇联主席、侨联主席、政协委员,当然这也是我长大后才知道的。那时的姥姥在我眼里不过是最疼我的人。

        姥姥教育孩子自有一套,她每天都要带着我在城里四处溜达半天,开始是一天一个地方,然后让我把见过的地方在纸上画出来,标上名字。回来我找字典把字查出来(我会查字典纯属巧合,因为以前哥哥实在太调皮了,妈妈不得不给他请家教,我想和哥哥玩,就也在旁边听,听着听着我也学会了),第二天再去挨个核对一下。就这样,不到半年,我们就有了N市最详尽准确的地图,我也学会了很多字。姥姥帮我把我画的地图寄给了市晚报,晚报还特意报道了这件事情,不过姥姥拒绝了宣传我的要求。

        我非常喜欢姥姥,因为她是唯一一个从来没有打过我甚至起过责骂我意思的人——我和妈妈顶过嘴,她气得打我,虽然下手很轻,但是还是算打过我。所以,一开始我还偶尔想念妈妈,到后来我再也没有为想妈妈闹过。哥哥说我有点冷血,我想可能吧,因为即使离开姥姥我也没有闹过,但我在离开后一直非常想念她,直到今天,她去世后多年。

        我在姥姥身边呆了足足有一年多,这期间我没有生过一次病;离开以前我已经学会了很多字,懂了很多事,我知道怎么洗菜,知道怎么和听不懂当地话的人打交道,知道怎么在商场里买东西、到邮局寄东西,知道怎么画地图、看地图……虽然当时我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也不知道“hello”是什么意思,但是我在那段时间学到了生活中最有用的东西。

        父母

        我从来不向外人提自己的父母。

        我们的爸爸妈妈很忙。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有很多时间陪我,但是自从我从姥姥身边回来以后,她也不太陪我了,还不顾我的哭闹狠心把我送进幼儿园,让我在那里度过了求学生涯中最痛苦的日子。

        在我的生活中,哥哥是我最亲的人,因为我们呆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其次是姥姥,她是对我最好的人,可惜住在邻市,不能经常见面。爸爸妈妈则是不可抹杀血缘的亲人,但在我眼里是模糊的概念,是不会拒绝我要求的人(除了上幼儿园那次),是要好的大朋友,但是不能完全凭感情用事,尽量不要惹他们心烦。

        从幼儿园开始,妈妈就很少给我们做饭,我和哥哥中午在学校里吃,晚上叫外卖。有一段日子我们还热衷于自己做饭,甚至到哥哥一位同学家学过手艺——那位同学的哥哥当时正在上厨艺学校。所以,我和哥哥都能自己解决肚皮,只是哥哥认为这是女孩子做的事情,等我的手艺超过他的时候,他就再也不做了。我也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做的时候给爸爸妈妈也留一份当夜宵。我不记得妈妈做饭的味道。

        我本来不想说爸爸妈妈的事情,因为我们除了每天能见面以外,很少谈心,很少在一起单独聚会——所谓的聚会常常是他们让我出来演奏曲子,顺便叫几声叔叔伯伯之类的。虽然我的零花钱不少,但是我总感觉欠缺些什么。我的朋友很少,上中学以前甚至没有,我无从比较别人的家庭——即使能比较又能怎么样,我反倒庆幸自己没有这样的机会。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是朋友,我们之间的事情可以用协商的形式解决。我冷血,很小开始我就相信了,因为我看到过其他小朋友在放晚学时的撒娇,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我没有太多这样的机会,即使有,我也不太会去抓。有时候,我在想,自己是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或许我更适合另外一个世界。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692/18145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