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赝品帝国 > 第三百三十六章 宿敌偶遇

第三百三十六章 宿敌偶遇


“荒谬!实在是荒谬至极!朝廷……朝廷怎就派了这么个……”虽说已经是彻底绝望,但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还是让人难以在短时间内就改变称呼,况且大宋朝廷派来与金军展开和谈的钦差大人可是顶风冒雪地经过了两个月多的长途跋涉才得以顺利抵达,若是连一点表面功夫都不做也显得太过不近人情。所以即便是在物资匮乏条件简陋的两军交战前线,即便来的不是什么老熟人,鱼寒依旧决定好好进行一下款待,说不定还能借机让大宋朝廷感受到自己的真诚,进而将一些原本已经作出的决定稍加修改!

        遗憾的是鱼寒这小混蛋成天只懂得瞎胡闹,他不把人给气得七窍生烟就已经算是在行善积德了,谁还敢让他去负责待人接物之事?而辛大侠又忙着对千里之外大金国中都城内正在发生的暗杀行动做出总结以便能够从中吸取更多经验教训,实在没空去与人耍心眼磨嘴皮子。好在这大营里还有个前两天才赶过来勉强算是上得了台面的迂腐大儒很是清闲,所以这种倒霉差使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朱熹的头上。只不过依照眼前的形式来判断,这榆木脑袋和钦差大人的会面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样友好。

        “元晦先生,生这么大气干嘛?莫非您老又在与人谈经论典之时被驳了个哑口无言?”考虑到自己这两天的表现都称得上是中规中矩,而朱熹在正常情况之下又能维持住那种让人嫉妒的儒雅风度,所以鱼寒也只能把事情朝着最不可能发生的方向去猜测。

        “哼!汝这竖子……”朱熹的学问在人文荟萃的大宋朝并不算是最好,碰上鱼寒这么个跑步而来的小混蛋之后更是改变了人生轨迹未能在学术方面取得原本应有的辉煌,但或许也正是因为和一个没脸没皮的混蛋相处太久,所以这榆木脑袋真要瞎掰起来绝对比另一个时空更为厉害。除非是孔夫子在世,孟夫子重起于地下,否者谁都甭想在口舌之争上占到朱熹的便宜。

        “元晦兄息怒,我等曾在临安暂居数载,早已见惯了那些无能且只懂阿谀奉承之辈的丑陋面孔,您又何必为了这种跳梁小丑而耿耿于怀?还不如就照着小友所言,将其视作送上门来免费为我等调剂紧张心情的伶人!”时不时地会为了匝蛮等人在中都城内的行动而击节叫好,辛弃疾可实在是不愿意因为一个外人的到来就坏了自己的兴致。但想要让朱熹闭嘴,也必须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借口才行。

        “无能?依朱某之见,唐与正那厮岂止是无能,简直就是无耻!奉旨出使,竟而带一勾栏女子同行,初来乍到更是要求我军为其寻找清幽恬静之所……”在平时能够被朱熹称作无耻之徒的也就只有鱼寒,但原本属于这个小混蛋的专用昵称却被挪作了它用,也足可见得那位大宋钦差的行为有多么荒唐!

        “唐与正?元晦先生您是说这来的大宋钦差叫唐与正?”早已经习惯了将朱熹的唠叨话当作耳旁风,正感觉有些无聊的鱼寒突然对一个原本应该很陌生的名字产生了莫大兴趣。难道这世上真有宿命一说?当在机缘巧合之下碰到另一个时空中捧红自己的铁木真,向来坚持华夷之防的朱熹不仅表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亲切,甚至还不惜倾囊相授视之为嫡传弟子!而同样是在原本历史轨迹当中与这榆木脑袋有所交集的唐与正,即便是在这之前从未见过面,却已经遭到了强烈的排斥?

        “哦?汝这竖子,莫非那无耻之徒与汝这竖子有何瓜葛?”这么多年过去了,骂鱼寒已经成为了朱熹的一种习惯,但从心底里来说他还是对眼前这个小混蛋抱着一种特殊的希望,所以才特别不愿意鱼寒与那位大宋朝廷的钦差大人有任何关系,毕竟老话也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是这个已经起了反心的小混蛋因为某些原因学会了大宋某些达官显贵的陋习,那他们还折腾个什么劲?

        “俺在临安的时候可都是呆在您老家中的,哪还能有机会结识这些大人物?”朱熹不是穿越者,他不知道另一个时空中发生过什么。而鱼寒也同样不是朱熹,无法理解那个榆木脑袋的担忧。但混蛋且从不在意名声的鱼寒也确实不愿意和大宋朝廷的钦差扯上任何关系,而他恰好有那么一个无懈可击的证明能够表示清白。“不过俺倒是有一事很好奇,想请教一下元晦先生,陪这位钦差大人一同北上的勾栏女子该不会恰好叫严蕊吧?”

        “哦?小友在临安之时竟而去过烟花之地?辛某怎是不知?”这下不仅仅是朱熹,就连在原本在一旁冷眼旁观的辛弃疾也感到了好奇。虽然在大宋朝没事就去青楼楚馆瞎溜达根本不算什么,但任凭辛大侠如何回忆也想不起当时正寄居人下且一门心思都放在上官倩妤身上的鱼寒什么时候捞到了这种机会。

        “幼安先生,俺最近可没招惹您,您老就别琢磨着陷害俺了好不?”鱼寒不在乎名声,但他在乎自家的娘子,为了不让上官倩妤感到一丝的不愉快,他甚至都没有对赵芷嫣表现出任何的兴趣又怎么可能在当时还未获取芳心的情况之下就跑到那种地方去逍遥快活?所以别的事这小混蛋可以不争辩,但唯独这件事不行,他必须说得清楚。

        “幼安贤弟此次倒是真误会了这竖子,唐与正那厮身边女子虽姓严名蕊,却为台州官伎而非临安府人士!”或许是考虑到自己那个得意编外女弟子的感受,朱熹的心中虽然充满了疑惑与对鱼寒的鄙夷,但也非常难得地主动替这小混蛋澄清了事实。

        “台州官伎?唐与正那厮也实在是太胆大妄为了吧?”非常英明地放弃了抓住鱼寒把柄的机会,辛弃疾却不得不佩服于那位大宋钦差的胆量。当然了,这种敬佩并非是出于羡慕,而是因为辛大侠同样对于大宋律令无比熟悉。

        就朱熹为后人所诟病的那件荒唐事,在大宋其实本就显得无比正常,若是换了熟知大宋律令的辛大侠碰上同样会秉公执法的事,说不定还能够留下个千古美名什么的。但谁让朱熹是被蒙元为了笼络汉人给捧红的?在自大宋建国伊始就开始不断遭受异族蹂躏羞辱的百姓们会苦熬数百年之后产生些许逆反心理,有心之人会为了学术之争巧妙地利用这种心理将此事越描越黑,那就自然是在所难免。

        而比另一个时空中发生的一切更为可笑的是,朱熹好不容易才因为某个混蛋的意外出现而改变了人生轨迹,却始终难逃命运的安排,居然在机缘巧合之下撞上了那两个足以让他身败名裂的宿命之人!只不过这一次唐与正的身份虽然变成了大宋朝廷的钦差显得更加尊贵,但那榆木脑袋身边也多了个做事从不循规蹈矩的鱼寒!

        “元晦先生,这可真不是俺要多嘴啊!人家不就带了几个勾栏女子同行么?丢不丢脸那也是他自己或者大宋朝廷的事,又碍着您啥事了?要俺说啊,咱看得惯就看,看不惯就把他扔到昌乐城去,让大金国的太子殿下也跟着乐呵乐呵呗!”鱼寒既然已经在数年之前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跟大宋朝廷的关系自然也早就荡然无存。这次会突然扯出这个幌子,那也不过是为了能够让朱熹和辛弃疾彻底绝望而已,所以这小混蛋又怎么会在乎唐与正做了些什么丢脸的事?

        “荒谬!这厮此举丢的又岂止是大宋朝廷颜面?金人若是见得大宋重臣行事如此之荒唐,能不更生轻蔑之心,假以时日……”或许真是宿命使然,在另一个时空中为了革新弊政而试图凭借一己之力挑战约定俗成的官场规则选择了拿唐与正开刀,如今的朱熹更是把这种在大宋境内司空见惯的违纪行为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并且显得更加愤怒。

        “您老这话可说得实在是严重了啊!您这还真把大金国的良臣猛将们都当成了井底之蛙?就唐大钦差现在做的这点破事,放在人家那里根本就算不上啥,又岂能因此而小瞧了大宋?”没好意思在朱熹和辛弃疾的面前把另外一句更难听的话给说出来,鱼寒只是在尽力劝说那个怨怒难平的榆木脑袋学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别老是去操心不该他们操心的事,省得又跟另一个时空一样落下个千古骂名什么的。

        “哼!汝这竖子……”对大宋朝廷感到彻底绝望,那毕竟是前几天才发生的事情,一辈子都因追求纲常**而迂腐到了极致的朱熹当然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彻底与大宋朝廷分道扬镳,所以他有足够的理由继续喋喋不休地诉说着心中怨恨。只不过在这个时候,他又一次出于习惯把某个小混蛋当成了出气筒而已。“行了!元晦先生,您也别哼了!要不俺现在就派人去叫完颜允恭把这家伙给接进城去?”朱熹的念叨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起的,所以鱼寒做出了最明智的决定,赶紧就把那个罪魁祸首给送走,也省得这场宋金两国之前本不应该存在的和谈还没开始,自己就被某个满腹经纶的迂腐大儒给折腾得真患上了失心疯!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680/18102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