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赝品帝国 > 第二百九十七章 黑凤之祸 下

第二百九十七章 黑凤之祸 下


败坏一个人的名声使其视为另类甚至是祸害,这说起来似乎很难。但李凤娘应该能够被算作是例外,因为她早就为世人准备好了攻讦的素材。遵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传统学着大宋官家给自己杜撰个离奇生世,这本来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可问题是李家人做事确实有些不太地道,分明就是东施效颦的举措却还非得要琢磨着整出点自有特色,想着要趁机再顺便捞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好名声!

        有想法懂创新,这确实是件好事,但如果在进行某些创新的时候完全不顾及实情就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凤娘出生之日,其父军营之前突有黑凤徘徊不去,故赐其名。话说当年帮着李凤娘杜撰这个传说的人得跟李家有多大的仇,才能干出这种缺德事来?而更可笑的是,李家人似乎也是脑袋被流星给砸了,居然还就原封不动地给宣扬了出去!

        代表着吉祥与安宁的瑞兽凤凰到底长个什么样子,这确实也没人能说清楚。但无论是《山海经》中“其状如鸡,五采而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的描述,还是民间口口相传的神话,那不都首先说了这神鸟得是五彩斑斓的么?黑凤凰?或许存在,但那得等上几百年才会由倭人杜撰出来。

        一个就连当初四处招摇撞骗却倒霉地在罗殿遇见鱼寒而沦为帮凶的法海都不会犯下的错误,换成了李家人却能做得乐在其中。而在没有那么多穿越者存在的宋代,在上至皇亲国戚下旨贩夫走卒都没看过数百年后倭岛漫画的宋代,非得宣传什么黑凤绕营的传说,那不是在找抽是什么?黑凤?对宋人来说,黑色的那能是凤凰么?乌鸦还差不多!

        以前没人拿这件事做文章,那是因为谁也没把这事当真,而随着李凤娘嫁入皇室导致李家权势大涨,一般人也不太可能有勇气去针对这个传说提出什么质疑。但现在不同了,作为一个跑步来到这个时代的混蛋,鱼寒都敢率兵攻打大金国都城,讹了完颜雍一大笔财物还顺带绑了个大金国太子殿下做人质,这天下间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去做的?更可怕的是,这个混蛋不但决定了从这个传说下手,而且还说服了朱熹助纣为虐!

        由混蛋提议,获得了某些个当朝名士认可,并且获得某位当世大儒亲自参与编造的谣言,一旦传播开去还真就不是谁都能够顶得住这种巨大压力的!而倒霉得即将成为受害者的李凤娘极其家人,到时候除了哀叹时运不济之外,怕也只能是把当年帮忙杜撰身世的笨蛋给找出来大卸八块!

        当然了,如果李家不愿意失去现有的荣华富贵并沦为世间祸害,也并非完全没有办法。只不过他们一旦被某些人的撺掇着做出了反击,首先需要头疼的就得是大宋朝野!至于那些真正的麻烦制造者么……等大宋君臣有胆子和大金国展开正面交锋,派兵收复了牟平再说呗!

        “哎呦!”刚走出院门就差点被人撞得差点一个琅跄跌倒在地,正准备破口大骂的吴老栓却突然发现冒失鬼竟然是老熟人,也之好压下了胸中怒火调侃道:“这不是老张么?咋了这么一大清早就心急火燎地往外跑,莫不是要去与哪家小娘子私会?”

        “对不住!对不住!”不停地作揖道歉,撞了人的老张却也没忘给自己辩解道:“今儿个的俗讲不是到了朱书生和白娘子重逢么?我这不是怕去晚了抢不到坐,又得傻乎乎地站上好几个时辰才赶得稍微急了点,还请老哥莫怪!”

        大宋朝的娱乐项目挺多,但那基本上也就是达官显贵或者家资殷实者所能享受的特权而已。像老张这种平民百姓也不太可能成天流连于青楼酒肆,正常情况下在没事的时候找个路边摊赌上个仨瓜俩枣地也就算是消遣了。而原本只是僧人们采用通俗易懂方式宣扬佛法的俗讲,在经过历史的演变渐渐朝着评书方向发展之后,也开始深受他们这些人的喜好。只不过在人文荟萃的大宋朝,能让百姓这么早就去抢位置的俗讲也确实比较罕见。

        “这就要相会了?”很显然,吴老栓也是对俗讲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听到了老张的解释,更是不无懊恼地埋怨道:“那说书人做事也忒不地道了,他咋就能让朱书生和白娘子这么快相会了呢?他不知道我家大孙子这两天闹肚子,老夫没能赶过去么?”

        “瞧你这话给说的,想那朱书生为救白娘子都闯阎罗殿了,若是这都还不能相会!那些个神啊佛的还有点良心么?”在大宋骂神佛的人很少,但就如同后世会有人会受到影视剧的影响而产生某种想象一般,老张显然也是因为俗讲中的故事而产生了些许幻觉,在毫无意识地替故事中人物鸣冤叫屈。

        “那老哥您可得等等,正好我那大孙子的病昨儿个也好得差不多了,也不需要再操心甚。我得跟您一块过去!也烦劳老哥您在路上顺便给讲讲这朱书生勇闯阎罗殿救妻的事!”已经错过了那么多精彩的环节,吴老栓可实在是有些呆不住,转身就朝着院内嚷道:“老婆子,朱书生都要和白娘子相会了,再不赶紧地可就要没坐了啊!”

        “来了!来了!”几乎就在眨眼之间,白发苍苍的老妪已经抱着孩子出现在了院内,见得门口站着的两人还不停催促道:“老头子你还傻站着干甚?赶紧地,先去占个坐啊!我和孩子一会就过来!”

        “那行!我就跟张老哥一块先过去了,你也快些!”说完这话扯着老张拔腿就走,吴老栓还不停地嘀咕道:“老哥您是不知道,我和老婆子这两天因为大孙子的事没去听那俗讲,就连吃饭都觉得没甚味道!”

        “那可不是?说起来也就是这兜里没啥闲钱,否则我也得学着那些个大户人家把俗讲先生请家里去,把这不知是哪个大才写就的《白蛇传》从头听到尾,也省得这样成天惦记着都没甚心思忙活家里的事了!”像老张这种居住在临安城内,虽说是勉强解决了温保问题却远谈不上衣食无忧的平民百姓,就算有几个闲钱那不也还得攒着应个急啥的?他们当然不可能学着豪门大户那样为了满足娱乐要求就一掷千金,而那些收费低廉的俗讲先生最缺德的地方就在于每天只讲俩时辰,而且还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就敲响醒木来个“且听下回分解”。

        至于老张嘴里所说的《白蛇传》么,当然不是数百年后能为世人所耳熟能详的版本。而是经过鱼寒提出建议并草拟出大纲,再交由朱熹耗费半月时间亲自执笔创作而成的大宋俗讲题材。要说这个版本与数百年后的孰优孰劣还真不好评判,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个版本内容是经过了大篇幅的修改。

        朱熹的文采自是无需赘言,但即便是他这种受尽无数诋毁依旧能成为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位列大成殿十二哲人之列的当世大儒也不可能完全做到淡泊名利。所以,在大宋版的《白蛇传》中,许仙变成了心存浩然正气的朱书生,白娘子和小青也因为朱熹那俩位红颜知己的存在而最终都成功地朱书生一起修成正果。但在这个版本中命运转折最大的却并非是男女主角,而是那个原本应该作为反面教材存在的法海大师!

        没办法啊,大伙都是在陪着鱼寒这小混蛋一起胡闹的帮凶,正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朱熹再怎么说也不能诋毁自家人不是?所以在朱熹版《白蛇传》当中,法海大师成为了正义的化身,无数次地替那仨饱受摧残的小情侣排忧解困,最终更因善缘所致而立地成佛!

        法海都成了正面人物,不惜毁却千年修行也要助有情人终成眷属,那反派呢?没人捣乱,朱书生和白娘子之间的障碍有谁来设置?那些个让人闻之潸然泪下的凄凉情节又如何得以顺利展开?要说这确实是个难题,但难不住才华横溢且满腹经纶的朱熹!不就是要个大反派么?这事简单啊!

        “杀了她!杀了这个逆天而为坏人姻缘的黑凤转世之女!把她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正在听俗讲的民众们的怒吼充分证明了朱熹的修改是成功的,当水漫金山的情节没了以后,既妒且忌的黑凤转世之女为有情有义的朱书生和白娘子重逢所设置的障碍更能激起民众们的怨恨。因为宋代婚姻虽基本上都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美好的爱情也一直为人所向往并且愿意精心维护。

        白蛇一出黑凤倒霉,而比这个迅速在大宋境内流传开的故事本身更要命的是,随着俗讲情节的进行,一些个关于现实中黑凤转世之女的不利消息也渐渐为世人所知。

        太子妃出生之时黑凤绕营,这可是她自己家人所宣扬的!太子妃因太子一句赞美而斩下宫人双手,吓得太子癔症发作,也有宫中御医作证。太子妃既妒且忌的性格更是早已为人所熟知,其实例更是罄竹难书!太子妃……当故事与事实结合在一起并被参入了这些年大宋境内所发生的天灾,当各种谣言在民间迅速传播并为朝中大臣所听闻,当本就不赞成孝宗皇帝废长立幼行为的臣子们开始有了点想法,大宋朝如今的太子妃李凤娘就算想不发火都不太可能!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680/18101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