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战场授徒
又要把希望寄托在辛大侠的身上?鱼寒很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却又不得不接受。因为正如朱熹所说的那样,如果驰援柳芳芳所部助其夺取益都府几大重镇从而利用声势浩大的山东义军吸引金国君臣注意力的计划不能取得成功,他们在牟平就需要面对强大的金国正规军。即便是把伊什布放了回去,他也出于自私和贪婪的天性搅乱了登州官场,还是派不上多大的用场。
肩负着一个艰巨到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承载着所有的希望,辛大侠能够承受住这种压力吗?别说是上官倩妤进和朱熹,就连鱼寒也不知道。因为他当初虽然想出了这个损人利己的馊主意并付诸实施,但他的心里其实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甚至可以说是迫于形式而做出的一种冒险行为。
毕竟辛弃疾虽然文才武艺以及谋略各方面都出类拔萃,但他现在率领的是一支完全不应该属于这个时代的特殊军队。而更加不靠谱的是,鱼寒这个跑步来到大宋的混蛋根本就没有相关经验,在给辛大侠胡扯那种全新的法的时候也是说得既笼统又含糊,甚至还夹杂了很多想当然的东西在里面。
一支虽然有些战斗经验,却只进行过短期系统性训练的特殊队伍,以前能够取得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战绩,大多还是凭借的运气和各种有利条件。而现在,他们要深入敌军腹地展开一场完全没有增援很难获得补给的战争,所能够依靠的仅仅是辛大侠的指挥才能和将士们的临战发挥。
任何形式的祈祷都没有用,因为诸天神佛没有闲工夫来管这些俗世的纠纷,否则这个世界上哪来这么多的战争。鱼寒等人现在能够做的就是信任,信任文武双全的辛弃疾可以带领着那些经过训练有了一定基础而且身上带着各种稀奇古怪装备的兄弟们能够创造出奇迹。
而事实证明,在另一个时空中因为归正人身份以及豪爽性格而不能受到大宋朝廷重用,最终只能在嫉妒与猜疑中只能郁郁而终的辛弃疾,一旦能够摆脱这样那样的束缚被放在了正确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天赋,完全有能力迅速掌握全新的战术并加以完善,而鱼寒等人就是想对他感到失望都很困难。
从牟平出发的时候只有不到五百人,但辛弃疾的身边却已经聚集着三千多精壮且各有所长之士。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实在是因为这位受到某个混蛋影响变得做事有点不地道的燕赵奇侠实在是太能折腾。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不仅攻克了数万义军围困好几个月都没能找到下手机会的临朐,夺取了临淄城,还顺道把寿光以及乐安给闹了个天翻地覆。若不是跟在他身后享受胜利成果的柳芳芳所部实在没有更多的能力分兵驻守,博兴城内的大金国官员们肯定不能像现在这样胆战心惊地蹲在家里等着挨揍。
取得了一连串让人想都不敢想的辉煌战绩,手下却只有俩倒霉蛋在夜袭寿光的时候为争夺打开城门的功劳而扭伤了脚,再加上辛弃疾当年追随耿京时在北地闯下的赫赫威名一直为人所念叨。他若是想招人,只需登高一呼就能拐跑超过三成的义军,而且柳芳芳就是想拦都拦不住,更何况人家根本就没有这种想法。
柳芳芳并没有阻止辛弃疾在自己队伍里挑选人手的意图,更多还是因为这位蓬莱魔女已经被短时间内所发生的变化搞得有些头晕眼花,以至于率军进驻了宜都城以后都还会在半夜梦醒时分狠咬几口自己夫君的手臂以确定她没有做梦!况且辛弃疾在创造出奇迹之后除了补充战场消耗以及要求帮忙把各地库存的铁器运六成前往牟平之外什么都没要,就连城池都是大大咧咧地扔给了在一旁傻眼观战的义军,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既然大家都是在对付金军,而拥有更大能耐的辛弃疾和那位呆在牟平的前大宋喻口县令又手下缺人,那就睁只眼闭只眼当作回报算了。而且辛大侠做事也挺讲规矩的,没有像大宋官军一样挟恩行那釜底抽薪之计,把义军中最能征善战的精锐给挑走。被他选中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拥有一技之长,却在义军作战时派不上太大用场,顶多只能当作辅兵使的成员。要是这都还故意刁难,那传了出去可实在容易让人觉得义军小气不懂礼节!
完成了驰援义军,助其夺取益都府重要城池顺带拐带人口的任务,辛弃疾却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最重要职责。连夜向还没有搞清楚状况的柳芳芳提出辞行,冠冕堂皇且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是要率领麾下将士赶在金军展开反击之前再去折腾一下,为义军加固城池完成布防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好人啊!好人!天下间像这样处处为他人考虑的侠士可真不多了,特别是人家还是受了大宋朝廷任命的从九品县尉还能有这样的义举,那就更是弥足珍贵!怀着一颗感恩戴德之心送走了急于率军出征的辛大侠,包括柳芳芳在内的义军成员都发出了这样共同的感慨!可就是不知道他们在得知自己被人糊弄,成为了牟平城内某个小混蛋的免费前锋之后,还会不会再有这种想法!
当然了,义军如此的配合还是产生了些许影响,以至于辛弃疾在离开乐安之后都不太好意思按照原有计划直接进入滨州境内开始围着济南府展开新一轮的瞎胡闹。而是兵锋直指囤积了金国重兵的淄川城,严格履行着他对义军所做出的承诺。
“跑快点!兄弟们,咱这次身后的家伙可狠着呢,慢了小心挨揍!”荒野之间,刚在益都府取得了辉煌战绩的辛弃疾却是在率军狼狈逃窜。或许是因为形式太过危急,也或许是因为他手下的弟兄们都没读过多少书跟他们说话时用不着太过含蓄,辛大侠居然文人最基本的形象都没有心情去顾及。
而辛弃疾所部之所以会突然就遭遇如此大的危险,主要还是因为淄州城内驻扎着万余正准备对义军发动反击的金军精锐,其中甚至还有从大名府抽调来的铁骑,他敢率军跑去那里胡闹,那还不就是等于捅了马蜂窝?被人不依不饶地一路追杀,也就完全可以理解。
“幼安先生,您说咱这又是闹的哪一出?”不能旨意上官的命令,是这支军队必须遵守的规则。但与心中依旧存有偏见的朱熹不同,辛弃疾是真把从罗殿来的那些青壮当作了自家兄弟,匝蛮等人有什么事情也愿意和这位性格豪爽的燕赵奇侠倾述,而辛大侠也给了他可以在此次行动中询问作战意图的特权。
“这都不懂?”树林当中不利于骑兵展开追击,金军的步卒又被甩在了十里开外,看上去挺狼狈其实有些悠闲的辛弃疾一边指挥着身边弟兄时不时地放慢脚步去招惹追兵,一边还没忘记对匝蛮做出指导,毕竟这位是他的副手,很有可能会在将来某一天独当一面与他在通讯不便的情况下形成密切配合。
“还望幼安先生赐教!”匝蛮知道鱼寒下达的命令,也知道其中并不包括现在就去招惹强大的金国正规军,所以获得特许之后也特别愿意从辛弃疾那里获得更多指点。
“先贤有云‘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我们虽然将攻占的城池送给了义军,但在我们之前并非没有人这样做过,所以也实在难免他们在冷静下来后面对金军强大攻势时猜到小友的真实意图,进而对我军产生排斥心理。所以我们要调走这支金军主力,给他们留出**的时间,同时也是进一步争取好感!”都说了越是学问好的人耍起阴谋来越是缺德,既然已经答应了鱼寒带队执行这个损人利己的计划,辛大侠也只能去做出一些有违良心的决定。
“其次则是我军此次除了要拖延金军对牟平可能发起的进攻,还需要练兵!但如今山东东西两路的敌军主力都已经被抽调一空,在进入德州之前怕是很难在遇上什么像样的对手,不把这股敌人拖在身后,还怎么让兄弟们感受到压力?况且那些新加入的兄弟能不能符合我们的要求还是未知,如今也正好趁着就在宜都边上进行一番筛选,若有不合格者也好送他们回去而不至在将来随同我等的行动中伤了性命。”辛弃疾这支队伍的人员素质要求极高,但在战场扩编之后他又无法像在牟平时一样去通过训练进行筛选,而只能把这项工作交给了身后的敌人。
“至于这最后一点,因为和前者有关,所以某只能告诉你一半,其余的还需要你自己去领悟!”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辛弃疾有心指点匝蛮,却并不打算把自己的见解强行灌输给他。“不同的领军将领在战场之上虽有不同的作战风格,但在现阶段他们所能使用的兵种都是大同小异。而我们身后的这支金军精锐步骑皆备,其兵种之间的配合就很具有代表性,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其中奥妙!”
“兵种之间的配合?”对于辛弃疾的前两条解释,匝蛮都只是静心聆听,唯有这最后一条让他感到了一些困惑。世人常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不就是说在战场之上想要取胜其实是在和敌方将领斗智斗勇吗?怎么听幼安先生这话的意思,反而要舍本逐末?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680/18101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