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明风云史 > 第1章:龙争虎斗 1

第1章:龙争虎斗 1


神速记住【燃文书库】,给书友提供一个舒适靠谱的无弹窗小说阅读网。(说.b。新)大明风云史:更新时间:24--249:26:3。从泰昌元年八月至天启三年十二月的三年零四个月时期的朝廷官员中,最有实权的是东林党人及其同情者。    小。.新

        与此同时,魏忠贤的势力也开始急剧膨胀。76435

        开始时,魏忠贤与东林党这派官僚的关系还不太紧张。

        他敬重赵南星,在天启皇帝面前对他大加称赞。

        二人并坐弘政门议事,赵南星郑重告诫魏忠贤:主上冲年,内外臣子,会各努力为善。

        这话虽使魏忠贤心中不快,也还没有到了翻脸的程度。

        除了拉拢内廷之外,魏忠贤还积极拉拢结交外廷的文官,投其所好,予以实惠好处,争取支持。

        在这一点上,东林党人远远不及魏忠贤,他们整天摆着一副正人君子的面孔,并且极力排斥非东林党人,动不动就以道德仁义来否定他人,拒人以千里之外。

        除非真正是与他们有相同道德观念的人,或者是想利用他们的人,一般人对东林党人大多是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魏忠贤在外廷结交的人,开始并不多,徐大化、霍维华、孙杰首先依附魏忠贤,但这些人的地位不高。

        魏忠贤结纳的第一位重臣是当时的内阁大学士沈潅。

        沈潅是浙党骨干,词臣教习内书堂,所教内竖执弟子礼,李进忠、刘朝皆沈潅弟子。

        李进忠者,魏忠贤始名也。

        泰昌帝即位后,首辅方从哲重新起用沈潅,并让其入阁,做大学士,参预机务。

        沈潅入阁后,因有早年的一段缘分,便与魏忠贤结为同盟,里外援手,魏忠贤的羽翼便开始丰满起来了。

        对宫中的魏忠贤这些活动,外廷的东林党官员也多少有点觉察。

        第一个被魏忠贤赶下台的东林党官员是吏部尚书周嘉谟。

        周嘉谟是位实权人物,做事很有能耐。

        他不仅起用了大批在野的东林党官员,而且还逼走与东林党不和的许多浙、楚、齐三党骨干。

        天启元年,御史贾继春得罪,其同官张慎言、高弘图疏救,帝欲并罪之。

        周嘉谟等力为解,乃夺慎言、弘图俸而止。

        朱钦相、倪思辉被谪,周嘉谟亦申救。

        给事中霍维华希魏忠贤指劾王安,置之死,周嘉谟恶之,出霍维华于外,魏忠贤怒,嗾给事中孙杰劾周嘉谟受刘一燝属为安报仇,且以用袁应泰、佟卜年等为嘉谟罪。

        周嘉谟求退,魏忠贤矫旨许之。

        大学士叶向高等请留嘉谟竣大计事,不听。

        第二位是顾命大臣、内阁大学士刘一燝,其在方从哲致仕后的一段时间内,接任内阁首辅,主理朝政。

        与韩爌一起主持内阁,做了不少实事,刘一燝憎恨魏忠贤的所作所为,与之进行激烈斗争。

        天启二年,魏忠贤利用侯震旸、陈九畴等,疏劾刘一燝结纳王安,刘一燝连上四道奏章辩白,并且请求解职。

        叶向高说他有翼卫功,不可去,天启皇帝复加慰留,而刘一燝坚卧不起。

        天启二年正月,又上十二道奏章求去,天启皇帝无奈,于是同意刘一燝辞官回乡。

        魏忠贤的这种咄咄逼人之势,引起了东林党的反击。

        他们先是猛烈攻击沈潅。

        沈潅密言魏忠贤:辽左用兵亟,臣谨于东阳、义乌诸邑及扬州、潅安募材官勇士二百余,请以勇士隶锦衣卫,而量授材官职。

        魏忠贤、刘朝方举内操,得准奏大喜。

        诏锦衣官训练募士,授材官王应斗等游击以下官有差。

        沈潅又奏募兵后至者复二百余人,请发辽东、四川军前,诏从之。

        禁中内操日盛,驸马都尉王昺亦奉诏募兵,愿得帷幄重臣主其事。

        廷臣皆言沈潅与刘朝阴相结,于是给事中惠世扬、周朝瑞等劾沈潅阳托募兵,阴藉通内。

        刘朝内操,沈潅使门客诱之。

        王昺疏,疑出沈潅教。

        阉人、戚畹、奸辅内外弄兵,长安片土,成战场矣。

        沈潅疏辨,因请疾求罢。

        皇帝慰留之。

        惠世扬等遂尽发沈潅通内状,

        天启二年四月十四,礼部尚书孙慎行上疏追论红丸事,劾方从哲包庇李可灼。

        天启皇帝下廷臣集议,议者一百一十多人,纷纷俱罪从哲,独刑部尚书黄克缵及给事中汪庆百等数人袒护。

        慎行复疏论之,且言克缵之谬。

        後来李可灼遣戍,崔文升放南京,而从哲置不问。

        五月,以秦王旁枝进封事力争不得,七月十七日谢病归家。

        刑部尚书王纪再上疏弹劾沈潅,比之蔡京,结果,两人同归于尽,七月,大学士叶向高言王纪、沈潅交攻,均失大臣体。

        今以谳狱斥纪,如公论何?朱国祚至以去就争,帝皆弗听。

        潅不自安,乃力求去。

        命乘二人传归。

        沈潅的下台是东林党人的一个胜利。

        邹元标与冯从吾建首善书院於京师,集同志讲学其中,名望日重,然诸不附东林者咸忌之。

        给事中朱童蒙首劾元标:以讲学为门户。

        邹元标疏辩曰天下治乱,系於人心,人心邪正,系於学术,且力求去官。

        天启二年十月十二日允准,诏加邹元标太子太保,乘传归。

        左副都御史冯从吾于十一月二十九日致仕归家。

        这两位东林中坚人物被迫辞职,实际上是被魏忠贤派赶了下台。

        两派人马互有胜负,不分高低。

        在天启三年,东林党人仍在朝中占据着很大优势。

        在内阁中,有首辅叶向高、韩爌主政;赵南星居左都御史之位,不久之后改任权力极大的吏部尚书;科道则有高攀龙、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人控制;李邦华、孙居相、王之寀、郑三俊、邹维涟、夏嘉遇等人则也在各部院占据重要位置。

        一时声势浩大。

        天启三年是个重要的年份。

        魏忠贤受命提督东厂,顾秉谦、魏广微等选入内阁。

        顾魏二人不断受到言路的弹劾,不为清流所容。

        赵南星与魏广微之父魏允贞是朋友,但他三拒魏广微于门外,公开说魏允贞无子,意思是说魏允贞怎么会生到了这种儿子的!

        魏忠贤需要外朝官僚的配合,不为清流所容的官僚也需要投靠魏忠贤,他们很自然形成一个政治派别。

        大明风云史: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485/17612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