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辽西清野坚壁
(。.)大明风云史2:更新时间:24-9-59:25:3。“熊大人,好久不见了,热烈欢迎光临广宁火炮城,唉啊,这些火炮躺在神机库中睡觉,真是太可惜了,在城墙上晒晒太阳也是可以吓退建奴三五万人马的,熊大人,你说是不是?”卞为鸾首先笑着给熊廷弼拱手道。说.b.更新
两米高人熊廷弼在辽东也是领教过卞为鸾的数次无理,已经比较习惯,见他不按文尊武俾的礼节见面,脸色虽然不好看,也是很无奈,自己未必一定能管的上辽东野战军,只好严肃的道:”卞参将,本官听说你要撤退,可有这回事?”7669
“熊大人,那个,这个,可是天大的诬陷,那个鸟人说的,撤退我会把一万多的辽东野战军带到广宁城?那岂不是自己摧残自己?朝中的文官相信大人也是有所领教的,还会把一千五百门火炮抬上城墙,那是不是吃的太饱没事干?”
此时辽东三大文官见面的第一件事不是见面礼客套话之类的,而是向卞为鸾索要盖着三人官印的撤退令,那可是能令自己的脑袋搬家的东西,卞为鸾只好说,三位大人,撤退令已经在往京师的路上了。
王化贞方震儒高邦佐此时明白自己给这个黑心的武夫给坑死了,只好拉下脸皮向熊廷弼求助,王化贞第二次变成了痛哭的人,熊廷弼静静的听完三人的叙述,然后向卞为鸾问这是不是事实?
卞为鸾当然是满嘴谎话,一口否认,搞得辽东一堆文武在城门口争吵不断,除了熊廷弼和徐光启外其余文官是站在辽东三人帮,武将是中立的,也不帮着谁,像极了阿婆在菜市场买菜场景,最后熊廷弼下断论,他谁也不帮,让朝廷决断,现在各安其位,以辽东战事为主。
三人帮下午联名上疏弹劾卞为鸾和陈清广宁撤退的事实,并且请大后台执掌朝政的东林党出力处理此事,好让卞为鸾吃不了兜着走。
后金在平阳桥大败明兵,标志着进军辽西旗开得胜,那些被遗弃在荒原的三万多的明军尸体,显示了它所取得的辉煌战果。
这一胜利无疑为奴尔哈赤实现此次用兵的战略目标夺取广宁,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但他并没有立即进军,而是南下攻破西平堡,二十八日下午重返平阳桥,就令部队屯驻平阳桥,遣游骑哨探探侦消息,静观广宁之变,因为他还不敢轻易相信孙得功真心投降。
原来孙得功已暗中约降后金,预谋回广宁擒获王化贞,与广宁城一起献给后金。奴尔哈赤很愿意兵不血刃地得到这座辽西重镇。但是明朝可以失败十次八次,后金却没有这样的资本,假如奴尔哈赤统帅的三万多人被反间计消灭在广宁城的话,加上此次作战损失的七千兵力及余丁的话,后金就完蛋了一大半,此时战前后金的总兵力包括余丁在内,已经下降到了八万二千人了。
二十八日下午将近黄昏时刻,广宁城东面东南面东北面的层层叠叠的三重线上只要能燃烧的东西就烧了起来,同时有一百多处起火燃烧,从广宁城中望去,当天晚上的天空不是黑色的,而是红黄色的。
三人帮立即指责卞为鸾放火烧毁大明的土地和财产,卞为鸾反问三位大人看见盖辽军放火了?那些地方更加接近建奴,按推理也是建奴放火才更加合理。三人帮表示建奴需要劫掠,是不会放火的。卞为鸾反问请三位大人到奴尔哈赤那里去证实一下。三人帮请求派出军队去捉拿纵火犯,卞为鸾请求派辽东野战军去,三人帮表示这是什么也抓不到的,一定得广宁军去才行。
熊廷弼沉默不语,派出文官去阻止广宁至山海关的人民撤离,同时下令辽西除了广宁和义州的军队外,其余都要在广宁中左屯卫即锦州城集结,随时准备增援广宁城,卞为鸾建议要是增援的话,预定在两个月之后。
同时建议派出广宁军去大凌河以东广宁以西以北以南的广大地方,把物资尽量的带回广宁或者撤过大凌河,人员也要撤走,免得便宜了奴尔哈赤这个老头。三人帮表示要盖辽军去,卞为鸾以不熟悉地方为由拒绝,三人帮表示广宁军可以派出一些人带路的,卞为鸾表示不去就拉倒,本人绝对不相信广宁军可以守住广宁城的。最终熊廷弼下令广宁军去办这件事。
会后,广宁军想去捉拿纵火犯,盖辽军则是堵住城门半个时辰后才放行,结果纵火犯一个也没有抓到。卞为鸾不由得破口大骂熊廷弼这个笨蛋,自己的五千中军也是交给王化贞指挥,怪不得辽西没有多少将领军队服从熊廷弼的,全跑到王化贞那里去了,熊廷弼不过是两米的蠢猪一条摆了,五千人交给了老对头王化贞,意味着辽西要是王化贞不同意的话熊廷弼是一个人也指挥不动,这样的领导艺术可谓空前绝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十八日晚,奴尔哈赤率领大军不得不撤退,到了能避开火势的地方驻扎,二十九日,派出两支部队,分别向东和向东南劫掠,一直到三岔河为止,把十几个堡全部夷为平地。
十月初一,来自蒙古的上万援军赶到广宁,王化贞口中的四十万大军变成了一万骑兵,气得熊廷弼下令紧闭城门,蒙古人和狗不得入内。
蒙古骑兵见到这一片的废墟和大火之后也是心胆俱裂,哄传后金势力大,大明也不得不用大火烧大地来阻止后金,然后就撤退了。
十月初七,奴尔哈赤率领大军抵达广宁城下,当奴尔哈赤见到其终身难忘的景象,广宁城墙上的火炮数量,不如自主的望城感概不已,但是也没有灰心,留下一半军队,派出两支部队,分别向西和向西南劫掠,直到大凌河东岸为止,几无所得。
十月十五日奴尔哈赤率领大军撤离了广宁城,二十日过辽河回到海州,历时一个月的广宁会战结束,后金军损失七千人,并获得了一定数量的物资和人口,消灭了和投降的至少四万五千明军,近十万明军只有不到两万还保有一定的战力,其他的都变成散兵游勇土匪之类的军队。
在撤退的过程中,由于下令清野,尽焚明军与地方官府的仓储物资与设施,广宁以东及东南全毁,大凌河至广宁这一地区也是至少损失了三分之一的物资及设施,人口上万,使辽西遭到严重损失,当然比起没有卞为鸾的加入的后果,那就是很小了。
蓟辽总督王象乾向朝廷报告了兵马溃退的凄惨景象:日来援辽溃兵上千,填委关外,遍山弥谷,西望号呼者竟日达夕。逃难辽民数万,隔于溃军之后,携妻抱子,露宿不眠,朝乏炊烟,暮无野火,前虞溃兵之劫掠,后忧塞虏之抢夺,啼哭之声,震天动地……
兵民五六万陆续至山海关,守关将吏唯恐有后金奸细混入,闭关不纳者三日。十月初二日,熊廷弼派出的人员才抵山海关,说明情况后,又将难民领回了辽西地区。
后金平阳桥获胜之后,广宁东南各堡将领也不战而降,计有:平洋桥守堡闵文龙、镇宁守堡李诗、镇远守堡徐镇静、镇安守堡郑维翰、镇武堡都司金励、刘式章、李维龙、王有功。还有加上上面的五个堡共十余堡镇及其将吏所属百姓,皆入后金的掌握之中。
明代先防蒙古后防女真,沿边大修长城、边墙、台堡,列兵戍守。辽左至山海关直至开铁,每三十里即筑一城,势如连珠,明季防边旧制也。
朝鲜人进一步证实:关外各重镇之间,每三十里置一堡,每五里置一墩,极目旷野,绝峰迢递,墩台森罗,纵横于东西。在两墩之间又筑长墙,墙上植木栅,以防豕突。”
堡是明军防边的一个军事据点。广宁周围的堡台,大多修于明中叶。嘉靖二十八年,巡按山东御史徐洛勘报辽东广宁、宁远等处修筑墙垣、墩台工竣。堡以下为台,每堡辖台若干,属军事哨所性质,原为五里一座,至嘉靖时,又于每两座之间增设一座。
明所修堡台及报警的烟墩,密如蛛网,棋布星罗,千里相望,沿边诸山顶亦处处有之。明季防边至周且备,不知费几万万金钱!
朝鲜也为之感叹:中华物力殆非斗筲所可量测也。
但与后金战争开始以后,这些数以几百计的堡台烟墩组成的防御体系很快被冲垮,一个个堡台都成了后金轻而易举的攻击目标。
广宁会战之后,改任兵部尚书的王在晋指出:辽东局势,一坏于清(河)、抚(顺),再坏于开(原)、铁(岭),三坏于辽(阳)、沈(阳),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捐弃半辽。
除此,它在物资上的损失也令人痛惜不已。据兵部题奏:此次全国援广宁,调兵数万,转饷二百万,发帑数百万。
大明风云史2: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485/17611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