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南方的回应 1
随后卞为鸾向徐光启要了一些教友的名单,发现这些人都有些官职,朝廷主要的决定性的没有,次一级和地方上的不少,有些还是皇亲国戚级别的。
当谈到菱堡时,徐光启当场表示自己是个专家,要到现场看看。徐光启走出帐篷看到这里像个大的建筑工地,到处堆满原木,一到营垒边界,徐光启就看出不少问题,不愧是大明的专家。
三道墙一道比一道高,很好。营垒边界的中堤内十步完全可以修建隐蔽路和屯兵所,反击之前是步兵的掩体。最外的胸墙以外要建成的斜堤形式,其倾斜角度也有助于防守方的火力发挥,是交叉火力最密集的地方。为了防止敌方掘洞爆破,要先在地下开出相应的地道。在通过专门的听音隧道确定方位后,便派人进入对应地道消灭敌方挖掘队,或者直接灌浓烟。
最后,徐光启送给卞为鸾他撰写了《选练百字诀》、《选练条格》、《练艺条格》、《束伍条格》、《形名条格》(列阵方法)、《火攻要略》(火炮要略)、《制火药法》等等。
最后卞为鸾提出天主教可以在抚顺传教,但必须遵守大明律,不得享有特权,其次是传教必须与人才书籍联系在一起,要想传教就要带一些人才和各种西洋书籍,书籍当然不能只是宗教方面的。只要自己觉得满意,定会掏钱修建教堂。
徐光启表示会联系京师的天主教教会,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来战时的辽东传教。
“徐大人对眼下大明的时局怎么看?尤其是朝廷的党争。”卞为鸾最后终于转到了正题,正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地。
“夕阳末日,大厦将倾。”
卞为鸾笑了笑道:“徐大人,这是谋国之言,朝堂上那些人能有这般见识的恐怕不多。只是卞某人觉得辽东或许还可以挽回败局,徐大人不妨明说详说?另一个问题是徐大人觉得如何才能挽救大明王朝?”
“卞参将,辽东或许可以是两败俱伤的结局,但是问题在于熊大人处境不妙啊,换了一个不知兵的辽东经略,难说,我指的是朝廷中各派彼此倾扎的太厉害,最大的问题在于贫苦的百姓,到了连吃的都没有的那一天,你说会怎样?这是我长期在农村得出的可怕结论,此时大明若想中兴,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变法。”
卞为鸾知道历史的发展,徐光启说的没错:“难道徐大人不觉得百姓造反,那是小人鼓动的结果?我们的圣人都是这样教导的,官员也是这样认为的。”
“是人总有错的地方,十几年前老夫也是看的,后来老夫慢慢的改变了看法。”
“徐大人,卞某直言,从商鞅变法到王安石变法到最近的张居正变法,三位哪一位不是有指点江山,大有谋略,改变山河的能力,可是最终呢?”
“卞参将,只有商鞅变法结局最好,人亡政存,王安石是人存政亡,张居正是人亡政息,两人的失败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没有得到当权者的权力支持,最终这些胸怀大略的人,大都含恨而终。”
“徐大人,卞某的看法有些不同,三人都是得到了当权者的权力支持,为何会是三个结局?主要原因在于商鞅变法吻合了社会现实的要求,那些对手把商鞅灭了却不敢对商鞅留下来的法令动手,原因只有一个,动着身败名裂无处葬身,王安石张居正二人的对手太强大了,整个社会日渐保守。”
“王安石张居正二人不是一度把对手赶到了悬崖边上?”
“是的,但是变法损害了官绅集团的利益,二人一旦有所闪失,反扑就会到来,其次是环境不同,商鞅时代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王安石时代和张居正时代则没有这种灭国之灾的压力。最后是思想问题,复古守旧思想严重,认为三皇五帝时期是最好的,先秦其次,汉唐再次之,今时今日最差,变法就是要将这种排序倒过来。我们是崇尚人治而不是法治,再好的制度也要人来执行,制度不如人可靠,人亡政息也就可以理解了。”
“卞参将认为该如何才能变法?”
“三种途径,第一种是人的思想主动改变,这很难,第二种是慢慢慢慢的实施变法,或许可以成功,第三种是遭受到了巨大的耻辱,外部环境迫使人民变法。除此之外难有其它途径。”
当天晚上,卞为鸾也是思索了大半夜,没有睡好,想出了一些好办法来加强防御,针对后金会采取的各种进攻方法,其次是假想后金也有强大的火力,最后是各种天气条件下的作战,毕竟火器在雨天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换一个角度说,自己要进攻后金这样坚固的堡垒,有什么办法呢?也想到了一些减少伤亡的办法。
七月四日,卞为鸾顶着红彤彤的眼睛与徐光启一起参与三千新兵和一千熊廷弼的中军分配,新兵素质还是可以的,仅次于野战三军,比辽东各军要高出一截,从中可以看出徐光启练兵的严谨和苦心。
炮兵最好,有六百人,火枪兵其次,占了一半的人数,有一千五百人,短枪兵再次,有五百人,长枪兵最后有四百人,参谋后勤传令教官等没有,这样的配置火力可以,肉搏有很大的缺陷,与后金野战是无法获胜的,因为火力还是无法直接挡住步骑兵的进攻,必须经过长枪或者刀剑的接触战。还有就是没有辅助兵种,指挥体系也是不完整的,军官也是新兵。
这些人中只有长枪兵短枪兵和七百的火枪兵配备了武器,铠甲倒是人人一副镶铁棉甲。
“卞总兵,五门火炮和八百杆鲁密铳我留下来用于下一次练兵。”徐光启解释道。
“徐大人不用客气,能有这么多士兵配备武器铠甲,何况还有七百杆新的鲁密铳,我已经很满意,下一次练兵也是应该留下部分武器。”
一千名中军也是大部分是肉搏的兵种,盖辽军的军官把这四千人编成四个野战步兵阵,甲乙丙丁四个营步兵变成满员,火炮暂时自己的老兵也不够用,只好暂时当无炮的炮兵,补充完野战军抚顺作战的损失后,其余的编入城战军。这四千人暂时由盖辽军再训练三个月,完毕后列编。
七月十日,卞为鸾第一次接到了来自广东的谢富坤的报告,报告由朝廷的驿站一路传来。
自己交代的事情办得十分的不顺利,人是请了十个,离一百个差的很远很远,两个船员,两个水手,两名传教士,两名翻译,一名造炮师,一名火药师,书籍一堆,不过盖辽军恐怕无人能看懂是什么东东来的,字是歪歪扭扭的,像远古的符号,其它的就没有啦。
不过有一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因此前途是光明的,就是与澳门的天主教会的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其听闻将军是一名天主教教徒,十分的兴奋,看了将军写给教会的信件比**见了美女还要兴奋,事情都包在他们身上,人才机器书籍一切都有,就是金发褐发美人也有,有钱事情就好办,不过提了个条件,要在大明辽东传教。
钱也花的差不多,协议也签订下来,大多机器和人才要到西洋世界去请,时间要等个一二三年,教会会负责此事,不要说一百名,就是一万名也请得到,三百六十行的都有,就怕将军付不起工资。
其次是描述了南方世界的一些重大事件。
万历二十九年,两艘红毛船首航抵达澳门,要求与大明通商,但为佛朗机人所驱逐,三十一年,又有两艘战舰攻打澳门,也被击退。
据称红毛船比大明战船大十倍,上面配备红夷大炮三四十门,所用之铁弹最重的有数十斤,十分恐怖,器械精利,非大明战船所能比拟。红毛船好像来自吕宋。
还有就是此时大明与澳门对峙,火药味道很浓,战争也有可能爆发,起因是万历四十四年南京教案之后,大明对天主教严禁,而澳门是天主教会对大明传教的根据地,澳门为了对付荷兰红毛鬼也开始兴建炮台等防御工事,益发引起大明的疑虑。
四十五年,大明将广州海防同知移镇至澳门附近的香山县南部,加强对佛朗机人的防范严查。
四十六年,两广总督许弘纲和广东巡按御史王命睿上疏朝廷在香山寨设立参将府,以对付澳门的威胁。
自己请来的十名西洋人也被广州地方官员拒绝入境,只得重返澳门。
这其中广东巡按御史王命睿同意入境,其似乎对天主教教徒持友善态度,但没有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而且大明还有人在澳门购卖红夷大炮,此事还是徐光启幕后主持的,还有李之藻和原任江西按察司副使杨廷笠,并由李之藻门徒张焘负责此事。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485/17611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