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明风云史 > 第18章不了了之的会战 3

第18章不了了之的会战 3


(小说.b。更新)大明风云史:更新时间:24-7-57:22:49。二十一日,正在训练的卞为鸾就迎接到已经倒台的辽东经略杨镐的令使,意思是盖辽军的训练严重影响老百姓的太平生活和商人的过往,要注意军纪。小。。更

        令使走后,边高林就说:”将军,这主要是辽东的老百姓不太信任大明普通的军队,我盖辽军则不同。”749773

        “不必理会,加强军纪则可以了,老百姓只要意识到盖辽军的不同,不会危害他们,以后慢慢会习惯的。”这大明的军队纪律还真不怎么的,自己的人民也要纷纷躲避。

        二十二日,卞为鸾以后勤训练为由下令所有后勤兵返回沈阳,再次装载物资,其他兵种则要构筑坚固的营地和防御工事。

        奴尔哈赤攻下开原以后,并没有回到赫图阿拉,而是说服四大贝勒五大臣诸大将驻扎在界藩城,整顿兵马武器,准备八月兴兵攻打辽东某地。奴尔哈赤派人探视明朝在铁岭及沈阳驻兵的虚实,还没有等到八月,他就行动了。在详细比较了铁岭和沈阳兵力之后,决定进攻铁岭。

        铁岭和沈阳距离一百二十余里,与沈阳和辽阳距离相当,铁岭守军只有五千,沈阳守军约两万余,加上南边五十余里的虎皮译一万人,辽阳还有近一万兵力,直接进攻沈阳的话,计算铁岭南下的五千,虎皮驿辽阳的一万五千,可能遭到四万上下的明军的抵抗,西南北三个方向的压力。

        直接进攻铁岭的话,抵抗兵力应该较小,而且只有南边有援军。因此,奴尔哈赤的第一计划是在南边援军抵达之前攻陷铁岭,第二计划是击垮南部援军并攻下铁岭,尽可能的削弱辽沈地区兵力,为下一步夺取沈阳做好准备。

        七月二十三日,奴尔哈赤再次统率四大贝勒五大臣领兵五万攻向铁岭,五万人实际上包括万余的余丁。

        铁岭是东北边防一大重镇,特置重兵戍守。万历初年,辽东达到全盛时期,铁岭一卫世职至数百人。辽东名将李成梁祖居此地,父子五人相继掌一方兵柄,劲卒数万,雄视绝塞。家大业大,势力雄厚,第宅之盛,器用之奢,无与匹敌。铁岭城东门外建有别墅,称万花楼,台榭之胜,甲于一时,由此可见辽东李家在军队中势力。

        明朝失掉开原后,辽北大地一片惊慌。从开原到沈阳,见沿途逃兵及居民避贼者相率而走,而将官有先示怯形为兵倡者,驮载行李,躲避民房。

        游击陈维翰的家人把整锭的一百五十两的银子等物都运走了。铁岭城在后金兵来攻之前,城中的百姓和财物预先都转移走了,只剩下了守城的军人和二千余百姓。

        铁岭守军主将是参将丁碧,抚顺人,其父原是李成梁麾下将领,丁碧袭其父荫,在铁岭任参将。游击李克泰多次向其建议布防问题,丁碧迟迟不予重视。

        李克泰接到探马报告说:“奴尔哈赤带兵近十万人马,来攻铁岭城,兵已到老边了,离铁岭城很近。”

        李克泰听完报告,又立即派卫兵骑上快马,去沈阳报信,并请求急发救兵,前来支援。

        当卫兵路过盖辽军军营时,看见此地有数千兵马驻扎,十分惊讶,进去报告了铁岭危急的情况,然后朝着沈阳南下报信。

        “公公,我军现在应该可以向铁岭快速前进,争取在奴尔哈赤到来之前赶到!”

        “卞参将,咱家和你的任务是沈阳城,铁岭城已经没有百姓了,依我看,盖辽军可以返回沈阳,救援铁岭的任务就交给辽东总兵官李如帧。

        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希望卞参将不要忘记,你是没有调遣兵力的权力,调度攻防的大权在辽东经略手中,就像我们离开沈阳来这里演练,有多少兵力,在哪里,这些都要得到批准才能实行。你上报的是在沈阳北三十里,现在已经超过六七十里,这种做法已经不妥,难道你还要再北上五六十里,到了铁岭城中?

        要是武将都像你这般做法,京师附近的军队岂不是可以借口私自进京?这对朝廷来说是致命的威胁。”战国明丝毫没有考虑就坚决的否决了。

        看来这死太监是皇帝的一条忠心的狗,在任何时刻都不忘记主人交代的任务,只好退一步请求,但是先绕个弯道:“公公,你难道没有听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真理?这防御工事你也看到了,挡住建奴的攻击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卞参将,君命有所不为就不要谈了,咱家也同意你其它的说法,但是这跟我们要守住沈阳没有任何关系吧?”战国明疑惑道。

        “公公,我也知道沈阳第一,我的想法是留在这里,引诱建奴在这里跟我军打一仗,我向你保证,沈阳万无一失。”卞为鸾这时才亮出底牌,回去沈阳只怕也没有事可干。

        战国明迟疑了很久才回答:“好,卞参将,我说过,作战的事你可以全权决定,但是,咱家要说清楚,一旦出了问题,你的脑袋就无法保住了,咱家的只怕也如此,这可是关系到你我的身家性命,你要考虑清楚?”

        “公公大可不必担忧,我有万全之策,我现在就去布署一番,公公要不要一起去?”

        “那好,咱们走!”

        辽东总兵官李如帧得报后,顾虑重重,又畏缩不前,本来两天时间内,就可以到达铁岭,他徘徊观望。他的副将建议道:“这救兵如救火,如此慢慢吞吞,等俺到达铁岭,奴尔哈赤早把城攻下来了。”

        李如桢听了,竟说道:“你操的心太多了,管的事也太宽了!你做主还是我做主?”

        李如桢行军迟缓,直到二十五日,李如桢的军队还在途中,走了不到五十里,不愿前去支援铁岭。要知道当时李如桢是有守铁岭的军事责任的,上任辽东总兵的职责就是主守沈阳,兼防开铁两城。

        李如桢是李成梁的第三子,由父荫为指挥使,官至右都督,并在锦衣卫曾掌南、北镇抚司。李如桢虽将家子,然未历行阵,不知兵,这是人民对他的主流看法,确实也是从未上过战场,不像李成梁的两个大儿子。

        京师中一些官员因为其父李成梁的关系护着他,使得李如桢更加骄纵跋扈,成为典型的纨绔子弟。李如桢受命之后,借家族的权势,又以锦衣近臣自诩,未出山海关,就派遣使者与蓟辽总督汪可受争相见礼仪,闹得朝议哗然。

        到辽东后,将要滚蛋的辽东经略杨镐以李如桢为铁岭人,派他守铁岭城,因为铁岭是李氏宗族、坟墓所在,但在李如柏还京候勘时,其族和豪门大户皆随之而去,车载马驮,百姓也是一跑而空,城中空虚。

        李如桢领命后,未驻铁岭,而驻沈阳,这能让那些官兵留在铁岭卖命的打仗吗?大家能心服口服吗?而且在得到铁岭危急的战报后,未能立即驰援,导致明朝失去铁岭。

        战后,朝中言官交章论劾李如桢,山东巡按陈王庭参劾李如桢:据七月二十四日酉时,署铁岭游击李克泰以虏入三岔儿堡,紧急夷情飞报李如桢矣。闻虏距边只十四五里,设使亲提一旅,衔枚疾趋,一夜可度铁岭。虏闻援至,自不得不解铁岭之围,何乃缩朒观望,延至二十五日申时,方抵新兴铺,俟贺镇守兵至方才合营,而铁岭于是日辰时陷矣。

        大明风云史: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485/17610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