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明风云史 > 第3章铁岭李家

第3章铁岭李家


正值盛夏,太阳烘烤着辽东大地,昨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雨,可是在炎炎烈日的烘烤之下,田地便裂开卷起一块块的泥皮,顽皮的儿童们摞起来玩耍,天气太热,热叫的人昏昏欲睡,除了这些兴致勃勃的顽童,其他人都在阴凉地方处乘凉避暑,驿道上也没有几个行人。

        六月二十八日,卞为鸾率领十八人越过蒲河在北上三十里,迎接即将被召回京师的李如柏,毕竟是自己的岳父嘛,表示一下尊敬,最主要的考虑是李家的财力,一个女儿的聘礼就能拿出二十万两白银,厉害!至于李家的权势,自己倒没有考虑,要想获得权力,得靠盖辽军的战功。

        这里视线正好,驿道笔直向前,可以远望数十里,停下来等候就行了,不久,北方两百余骑就抵达卞为鸾面前。

        “姑爷,老爷一个时辰后,辛苦姑爷等候。”领头的家丁下马施礼道。

        “啊,不辛苦,应该的,诸位家丁倒是辛苦了,大家下马休息一下。”

        当李家的车队抵达时,一眼望去,只见车队望不到尽头,远处的马车只能见到一个小点,护卫的家丁全部配备的是战马,锦衣绸缎,架势排场很大,铁岭李家的财势权势可见一斑。

        “岳父大人,小婿见过大人!”卞为鸾见李如柏一众人过来,迎上前施礼道。

        “呵呵,贤婿几个月不见,越发雄俊乌黑。”

        “哪里哪里,小婿怎敢与岳父大人相比。”

        “贤婿,这位是你三叔,现任辽东总兵官。”

        “三叔!沈阳参将拜见辽东总兵官!”卞为鸾尊敬的道。

        “二哥,这小子竟敢出卖你,亏你还出了五万两首级钱,今天又对他此番的好,我铁岭李家什么时候怕过武将?老子先教训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一顿!”

        “三弟,这是你二哥与他之间的事,用不着你管,给我站一边去。”李如柏正色道。

        李如桢听见此话一怒而去先到了沈阳,让李如柏卞为鸾两人大为尴尬。

        “岳父,不如小婿把钱退回……”

        “算了,这钱我还看不上眼,说不定对你有大用处,以后休得再提!”

        “是,岳父大人!”

        接下来李如柏为卞为鸾介绍七姑八姨九太太的一大堆,这李家的人丁可真不少!当介绍到刚刚分离三天的李美茹时。

        “牛魔王,好久不见,有没有想我?”

        李美茹脸色绯红,生气的说:”三天而已,你这个没良心的,怎敢出卖你爹?叫我以后在李家怎么做人?”

        “唉,本来说好了不处理的,没想到我也是给皇帝老儿摆了一道,进了圈套,只好任人宰割。”

        “真的全部是你斩的首级,没想到你这么厉害?”

        “嘘,本来是好事,现在变成坏事,老实人难做人!”

        “看在你杀了那么多的鞑子上面,我就不跟你计较,下不为例,不许你再害爹。”

        “是,我的牛魔王!我保证下不为例。”

        到了黄昏时候,燥热的感觉也没有散去,夕阳西下,余晖似云,放眼望去一片火红,圆盘大的红日已经半没于天边的地平线,此情此景,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

        劳作归来的农户头戴破烂的斗笠,肩扛着锄头,手中牵着一头老牛,慢吞吞地从驿道右边默默走过,牛背上坐着一个梳着几个辫辫的娃娃,娃娃正自得其乐地玩着摘下来的荷花。

        宿营时选了个好地方,在蒲河一条支流的交汇处,形成了一个弯月似的水湾,周围是高大的榆树林,足有二十多米高,傍边是大约有十来亩面积的水塘,水塘遍是荷花,这是个消暑纳凉的好地方。

        榆树林中,身着素白色轻袍的卞为鸾隐约可见,身旁是撑着油纸伞的牛魔王,一袭夏衫,轻腰欲折,一头黑丝,挽着个美人髻,秀发上斜插一枝玉叉,看着美人儿如花似玉的俏模样,嫩滑的俏脸,飘动的秀发,惹人无限遐思。

        “老不正经,不准这般看人家!”见到卞为鸾的呆样,牛魔王娇骂。

        卞为鸾匆匆扫了四周一眼,没见着人,不由得色胆大起来,搭着美人儿的香肩坐在草地上,经过几个月的相处,牛魔王已经渐渐习惯了无人时卞为鸾总是亲热的动作,姑娘已消去了初恋时的腼腆:“你走了,我总是独坐,对着那夕阳发呆,我总是痴痴等待,当月亮慢慢爬到天空的那一端,你还是迟迟不来,如此美丽的夜晚,希望我能与你一起共享。”

        “骗人,旁边还有女真**陪着,是不是?”

        “冤枉,没有,太阳可以作证!”

        “太阳已经下山了。”

        “那就明天早上叫它起来作证。”

        ……

        说着说着,渐渐的卞为鸾就将牛魔王抱在怀里,美人儿檀口雀舌吞吞吐叶,吮弄之间弄得卞为鸾魂消魄荡,欲仙欲死,不知不觉将手深入衣襟内搓动。

        “别,不行。”美人儿关键时刻来了一句扫兴的。

        卞为鸾知道怀中人思想保守,不敢造次有过分的动作,将乱了的衣襟秀发整好,两恋人又幽吻了一阵才回营。

        当天夜里在蒲河北岸过夜,李家的马车足有八百辆之多,护卫家丁一千多人,整整忙了半天才扎营完毕。

        “岳父,接下来你老李家打算怎样安排?”

        “哦,铁岭老家留下一小部分,辽沈两城留下其余一半,另一半跟随我去京师,怎么,贤婿有想法?”

        “他们跟岳父一起出发?”

        “是的,这是我的家族,我能扔下他们不管。”

        “岳父,我的建议是安排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你得一个人进京,跟李家分开上路才是好事。”

        “我李家在京师也有些影响,到时会有人会替李家说话的。”

        “岳父,现在不是有人说话可要搞得定的,也不是银子可以搞定的,现在岳父得低调,最好请辞一切官职,在家静静修养,此乃上策。”

        “这个……,这个……,辞职,不是不可以,我只是考虑一旦一切官职没了,有人乘机落井下石,岂不是任人宰割?”

        “岳父,有人乘机落井下石,肯定有,但是我的猜测是皇帝不会治你的罪的,而且死罪必须的皇上同意才行,因此不可怕。可怕的是人言可畏,这个才是致命的威胁,请辞一切官职,即表示承担了大部分责任,或许可以获得多少同情。”

        “这个……,我在考虑考虑。”

        “岳父,越快做出决定越好!”自己已经尽力而为,你不愿意,谁也强迫不了。”不知三叔的打仗如何?”

        “你岳父至少也比你三叔强十倍!”

        “既然不能指挥作战,三叔最好还是主动去职的好,对铁岭李家大有好处。”哇靠,一个比一个差,还来找死,看来李家衰落是无可避免的事,行的老大哥已经战死沙场。

        “不行,你三叔不会答应的。”

        “岳父,不知你对经商感兴趣?”鸟的,不行还占着茅坑不肯拉屎,辽东总兵就给我吧,求求你了,卞为鸾不禁的YY起来,这样至少也会挑出两千精兵来,只是没想到把军队都交给了你,皇帝也会睡觉不安稳,梦中老是牵挂着你。

        “有,但凡只要是能赚大钱的生意,能做的通通做。”

        “小婿想跟岳父大人合伙做粮食生意。”

        “跟我李家做,可以,只是粮食生意能赚大钱吗?不如搞搞私盐,马匹,人参,奇异珍宝,香料之类的,私钱也很赚钱。”

        “岳父,小婿是跟你老人家合作,不是跟李家。粮食生意利润不如你说的,但是销量巨大,只是竞争激烈,赚钱不难,只是小婿本钱少,所有才想到跟岳父合作。”妈的,私钱也敢干,牛!

        “粮食生意利润不高,在辽东买粮等到青黄不接时可以赚到一些钱,做个富翁没有问题,大富要几十年时间,只是本钱得不少,占有资金多,周转一年一次,很慢,好,我出二十万两。贤婿出多少?”

        “岳父,小婿也出二十万两,一人一半份额。我说的不是从辽东买粮,而是从江南买粮,辽东卖粮,因此资金更大,利润更高,六七成的利润不成问题,需要多方面的人才,买卖的,海运的,存贮保管的,销售的等等。本来打算从广东买粮,听说那里更加便宜,只是海运不方便,其主要原因海盗太多,那些人只怕是铁岭李家,辽东总兵,沈阳参将的名号也不管用,风险很大,想想还是江南好,忆江南。”

        “好,要不要我拉本家一些人加入,可以搞得大,赚得多。”

        “不不不,你我二人足矣,辽东不过两三四百万人,搞得大反而赚不多。”人多了,我分的就少,搞得太大反而不是好事,钱不能让几个人给赚完了,到时大家怨气很大,到时商人百姓的矛头全部指向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事,别人也不是没有后台,文官趁机一攻击,事儿就不好办,最后,我的主要意图是赚钱养军和完全可以保障盖辽军及其家属的粮食供应。

        “嗯,也是,就这般定了。”

        “其实小婿以为说不定以后会有几倍的利润。我观大明北方近来灾害频繁,南方却无事,加上辽东战事,未来辽东粮价只怕还要涨,即使今年不涨,明年不涨,后年不涨,三年后必定大涨,几倍的利润肯定有。”

        卞为鸾其实不清楚明末辽东的粮价变动,但以自然情况和人为局势看,由于小冰河来临,气候极其寒冷,灾害年年都有,就是大小的问题,后金的进攻必定来临,拖得了一年,也逃不过两年,粮价必定大上涨。其实明朝因为硬性规定官员俸禄一两为二石大米,两百年来粮价基本稳定,变动一般是农民卖粮缴税,青黄不接,天灾,人祸之时才会出现。

        “想不到贤婿还会有如此大的本事,会算几年后的本事,依你看,建奴如何?”

        “一个劲敌,不容易对付,野战,大明还不是对手,非得五到十年才可以解决。”不进行军事改革,五十年也未必,何况文官内斗激烈的很,武将也要忙着找后台。

        “哦,哦,难道我这一辈子当武将都小看了这区区六七万人?看来辽东以后得靠你啦。”

        “岳父大人,不是小婿夸口,只有我能解决建奴,大明真还没有人可以完成的。不过,岳父千万别到外面说,容易让人羡慕嫉妒恨,小婿没有根基,容易对付,一块砖啪过来,脑门直流血。何况大明从来就没有一位将领能直领两三万人的军队,让我带领其他军队共同对付建奴,只怕不容乐观,事情得慢慢来。对了岳父统领南路军实际有大兵力?直领又有多少人?”

        “全军两万五上下,直属的实有三千,还有家丁一千五百人,其他的有辽东各地的,有京营的。”

        “你是辽东总兵官,辽东各地也指挥不动吗?”

        “贤婿,辽东总兵官虽说是总镇总兵,但直属的通常只有一营人马,实力的多少,战力的如何,主要还是要靠家丁,历来就是如此,高级将领都有不少家丁。要能指挥其他人,不管是不是辽东的,得有辽东经略或者朝廷旨意才行,没有辽东经略之前是辽东巡抚,否则,半根毛也不行,指挥的动,那是掉脑袋的大事。贤婿可是实际上辽东第一多兵力的将领,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哦,那四路军九万多人,至少也有二三十支平时是独立的没有管辖关系的军队?”

        “没错,怕有近五六十支,大的不过三千,小的只有五百,这样就没有人敢造反,四路军主将不行,辽东经略也不行。依我看,九边将领总督巡抚,朝中那些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大太监,没有一个可以的,文官太监没有兵权,将领领兵数量多的都是七拼八凑而来的。”

        六月二十九日,李如柏带领大部分李家成员离开沈阳,只剩下三成多的李家成员跟随李如桢在沈阳安家,跟随李如柏去京师的,一般在李家地位较高的或有钱的,留下来的次之,留在铁岭的最次。辽阳安家的主要有大哥李如松一家,沈阳则是李美茹母女。;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485/17610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