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异脑人生 > 第八十三章 宣传队

第八十三章 宣传队


高仁和米缇娜的学校最后定名为“高米育才学校”。高米二字自然无须解释,现在它是一块金字招牌;保留育才文武学校的育才二字,则是为了向雷锋般的萧强前校长致敬。

        没过几天,碧空电视台大大小小六七个频道里,都在播放一条极富煽动性的广告。

        明亮的教室、整洁的食堂、专业化的操场、温馨的学生寝室、优雅的办公环境……镜头语言把这一切交待得很透彻,配合高米二人专门为学校创作的校歌《育才会更强》,前二十秒里,广告片给人一种激昂向上的感觉。

        第二十一秒,镜头上出现了希望工程历史上著名的大眼睛照片,高仁亲自配音的旁白响起:“渴望知识的孩子,高米育才学校永远为你们敞开大门。”

        接着是一幅蜡笔画出现在屏幕上,一位和蔼的老师正指着黑板倾情讲课。米缇娜旁白:“甘于奉献的园丁,孩子们渴望您的到来!”

        刷刷刷!接下来是一个个硕大的立体字组成的词组占满屏幕——公益学校、费用全免、和谐社会、教育为先……嗯,最后这几个词,是参考了教育局的意见加上去的……

        当然,这则广告主要还是在招聘教师。在招生方面,王暄他们为学校设计了许多平面广告和传单,在报刊杂志、街头巷尾投放,上面详细解释了学生免费、收费的划分依据。

        与此同时,高仁和米缇娜还上了市电视台一档著名的访谈节目,把他们的办学理念细说了一番,并重点解释了为何会在公益学校里同时招收免费和收费的学生。

        这些广告和访谈在网上迅速流传,也在整个碧空市引起了巨大反响。市民们绝大多数都支持和理解高米二人的做法,专家们甚至还撰文赞扬这种极力淡化公益性质的公益学校,会给将来的学生们营造出一种平和的心理环境……

        由于二人的名气着实太大,这几天他们在广告上留号码的手机响个不停。想来应聘的老师不少,高仁决定等校园整理完毕后,再让他们来集中面试。

        在学生方面,打进电话的学生家长基本都是来自于城里,要不就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兄弟,数量上来看并不是很多。时间到了一月中旬,高仁一拍脑门儿,埋怨自己考虑事情不周全。

        原来,不管是电视广告和访谈也好,平面广告和传单也罢,真正能接触到这些的,绝大多数还是城里人,那些山区的穷困人家就算碰巧看到了,恐怕也会对此心存疑虑。

        考虑再三后,高仁决定和米缇娜兵分两路,米缇娜留在学校,负责监督管理校园的整备工作,比如这里要修修草啊、那里得刷刷墙的,工程量不大,但却时时离不开主事的人;高仁则在高海的陪同下,带着几名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背着大包小包的传单横幅宣传画坐车前往山区进行宣传工作。

        一行人首先来到了龙林县城。这座被大山四面包围的县城,与外界仅仅有一条乡村公路相连,即使是县城中心,看上去也比不上高仁现在所居住的钦阳镇大气。破旧低矮的楼房,面无表情的路人,这里似乎像是另外一个世界。

        县政府派了一名副县长前来接待众人。高海很不悦的拒绝了先去喝茶歇息的邀请,并说要去人流量最大的地方设点搞宣传。那副县长拍马屁不成,只好说今天恰好是逢场日,十里八乡的县民们都会到县农贸市场赶集。

        马不停蹄的来到集市所在地,摩肩接踵的人群让高仁眼前一亮。

        副县长说:“咱们县造孽啊,连个像样的镇子都没有,老百姓赶集,只能到县城里来,所以看上去很乱……”

        高海大声说:“乱怕什么,要是一条街空空荡荡,老百姓还怎么生活?”官大一级压死人,高海的脸色让那位副县长毫无脾气,不久后,他又吩咐副县长叫人搬来了三张长桌,摆在了市场外的空地上。

        挂好横幅、树好宣传牌后,众人不分官职身份的开始向来往的百姓发起了传单。

        有的百姓接过传单,看都不看就塞在了背篓里;有的瞄了一两眼,揉成一团丢到了地上。高仁一想这县城恐怕识字率难以保证,便干脆举起传单当起了活体宣传车。

        “瞧一瞧,看一看啊!高米育才学校,贫困线以下家庭的孩子包吃包住,免费就读啊!”高仁的语气,听上去就像天桥底下卖膏药的。不过他这么浅显通俗的叫嚷倒是立刻为宣传队吸引来了人气,几分钟后便形成了一两百人的包围圈。

        高海见到效果如此明显,也有样学样的喊了起来,手下们看局长都放下架子了,也就不管那么多了。一时间,“失学儿童优先”、“校园环境好得很”、“校长是个大善人”这些直白的话就传到了乡亲们耳朵里。

        看到人群聚拢的差不多了,高仁拍手喊道:“乡亲们,各位家里有小孩的,来我这儿登记,如果符合条件,我们会来信来电通知大伙儿的!”

        在教育局众工作人员的维护下,喜出望外的乡亲们很快排出了一条长龙。事实上,即使没有人维持秩序,老实巴交的他们也不会一拥而上,某些情况下,贫穷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它能让人明白很多本分的道理。

        资料的登记进行得很顺利。由于高仁脑子里装着有本市的户籍资料,所以在登记的时候,乡亲们只需要填写自己的姓名及身份证号,高仁打算回去后再对比着户籍资料慢慢进行筛选。

        “叔叔,我也想读书!”一个面黄肌瘦的孩子,看上去顶多八九岁,眨着明亮清澈的大眼睛,可怜巴巴的走到了高仁面前。他那看上去弱不禁风的身体,正承受着一只半米多高的大背篓。

        高仁顿生恻隐之心,亲切的问:“小朋友,你的爸爸妈妈呢?”

        “我……没有妈妈。我爸生病了,我来卖点红薯给他买药——叔叔,我真的很想读书!”

        “别哭,小朋友!在这儿坐会儿,下午我陪你一起去你家好吗?”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425/17452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