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北宋搅屎棍 > 第十三章 情归何处

第十三章 情归何处


看看皇帝坚持,两相公更急了,六十多岁的老首辅脸一正道,“既然是太皇太后的美意,倒也使得,不过官家亲书‘梨园子弟’,期许教化之功,这多出一行应由今日始,正已正身,入行女子须得斩情断欲。”

        李琦狠狠的吸了口凉气,这位比王大牛还狠,一句话让顾惜惜等人干脆做了事实上的尼姑。

        “不妥,如此岂非有违人伦,非仁君所为。”赵项反对道。

        “也罢,如有人肯娶为正妻,可破行归家,如此当可行?”富弼毫不在意李琦诧异的眼神,一句话挤兑的赵项哑口无言。不愧是三朝元老,前一个条件是假,真正的用意在皇帝身上。想跟顾惜惜玩,行,有本事就娶了当皇后。赵项自然不敢,不说皇帝,民间也只是赎买回家做妾。

        没等李琦琢磨透,王大牛人正颜道,“李都尉,戏曲一事由你而起,这御笔亲书的梨园子弟便暂交你打理,若有丝毫苟且之事传出,唯你是问。”

        李琦诺诺应下,这什么人啊?说翻脸就翻脸,有差池就问自己,赵项真要去,自己拦的住么?

        神宗到此时总算明白,两位相公绕来绕去是别有用心,他也不是听不进谏言的,本就是一时的失态,再要强说两位相公怕是要怒颜直谏了。点点头,赵项道,“就依首辅之言,驸马,自今日起,梨园一行便立下此规矩。”

        富弼和王安石相视一笑,齐声道,“官家圣明。”

        李琦却是苦了脸,赵项这句话是否出自真心还待以后再看,这一群莺莺燕燕让自己守着,真有点什么事板子全打自己身上。

        李琦辞了君臣三人,反正玩不过两个老狐狸,还不如躲远点。眼见的日渐西沉,这皇帝一家子怎么还不动身回宫?

        没等李琦刚透口气,早等在外围的内侍小跑着过来,凑过身道,“驸马,太皇太后唤你过去。”

        “中。”李琦点点头,忙又转向右侧,这内臣也不好当啊,虽说宫里几位妇人用不着避讳,可两头跑着也着实累人。

        太皇太后巴巴的唤去有何事?李琦不用脑子都猜到了,一见过礼他不等老太太问,一五一十把皇帝和相公的决定讲说出来。

        老太太对赵项的退让很满意,瞅瞅身侧眉角带笑的孙媳妇,开口道,“琦哥儿,官家和相公们既然让你暂领此事,还须事事小心。老身安排几位内侍与你,看护好这些梨园种子,有敢胡乱闯的,直管棍棒撵出。若还有差池,你自己来老身处领罚。”

        李琦欲哭无泪,这还是防着皇帝一手呢,不对,连自己都一同防了,老太太可是真够精明。

        “去小亭看看,有人在那处等你。”老太太见李琦答应下来,笑了笑让李琦自去。

        李琦告辞而出,绕过演出的小楼来到花园的亭中,却见一位小内侍背对着自己呆坐在石凳上。

        看看周围,没见再有人,李琦揉揉头,上前道,“这位大官,不知何人唤某来此?”

        小内侍转回身张张嘴又羞涩的低下头,李琦愣了下,只见对方肤如凝脂,齿如含贝,螓首蛾眉,双眸犹如一泓清水,活脱脱一个颠倒众生的美人胚子,略施粉黛的脸庞有些消瘦,却更显楚楚动人。

        李琦心咚咚的急跳了两下,一再提醒自己对太监可没特殊爱好,忙拱手道,“大官,太皇太后言此有人唤某,不知大官可曾见?”

        “妾身唐突了,官人恕罪则个?”小内侍头垂的更低,慢慢蹲身福了一福,一开口如黄莺啼啭。

        “你是赵蓉?”李琦指指对方吓了一跳,再迷糊一见对方行礼和自称也猜出了,眼前的小内侍是个女的,正是他的准媳妇庆寿公主,“赵蓉”的名字还是托顾惜惜打听到的。

        “官人,妾身...”赵蓉抬起头,原本的皎皎明眸中遮上了一层雾气,委屈的让李琦心中一疼。

        “快起来。”李琦伸手抓住赵蓉的一双柔荑,对方那一双恍若秋水的眼眸,和那一世的母亲一模一样,多少回,在梦里陪伴着自己。

        赵蓉慌乱的挣开手,起身瞄一眼周围羞色满面道,“官人怎可如此孟浪?”

        李琦尴尬的朝旁边让了让,自己真是蠢,早该往内侍里找找才对,不过真没想到庆寿大长公主年龄这么小,看样子也就十五六岁。

        “非是有意,公主且勿怪,约某到此,却是受了甚委屈?”李琦正色问道。

        赵蓉仔细的盯了李琦一眼,小声道,“官人可是不喜欢这门亲事?”

        “如何问出此话来?某自然喜欢的紧。”李琦傻傻一笑,老太太还真不错,打完巴掌给了个甜枣,看清赵蓉的容貌后他啥担心都没了,这驸马真真抢的不亏。

        赵蓉见李琦喜笑颜开的样子不似作伪,再问道,“闻听官人定亲后整日流连烟花陌中,岂非不满妾身?”

        李琦张口结舌,乃乃的,谁这么缺德,才多久的时间自己做的事就传到公主耳中,他不好意思的笑笑道,“我非那浪荡子弟,留连一事不过为排练戏曲,今日之戏公主想必已观看,未知评价何如?”

        “那戏曲自是好的。”赵蓉想起今日看的戏,点点头却是欲言又止。

        公主的担心和彷徨李琦看在眼里,他柔声道,“顾行首等人不过身不由己的可怜女子,我又怎会做那狂蜂浪蝶,我只想传播艺术而已,也算给她们寻条出路。”

        “何为艺术?”赵蓉不解道。

        李琦为难的揉揉头,这“艺术”两字一时可不好解释,是从西方传译而来,清末民初时译做“美术”,后来统称为“艺术”。他环顾左右,皱眉道,“你且稍等,我取个东西便来。”

        李琦提起前襟飞奔向小楼,不顾后台众人诧异的目光,翻出特意定制的二胡又向小亭奔去。这把二胡可是这年代独一无二的,费了不少银两制成。

        赵蓉内心里正七上八下,李琦已飞奔回来,小楼里跟出些女子,被冒出的内侍挡在花园外。

        李琦冲公主展颜一笑,也不多说,一摆衣襟坐在石凳上,摆正二胡先校正了音,拉什么好呢?要展现艺术范围太广,古筝的十大名曲他也搞不定,二胡音色深沉悠远,他看看眼前我见犹怜的未婚小妻子,干脆拉起了《梁祝》前半段。

        《梁祝》的故事千年后华夏无人不晓,此时却未有人知,悠扬的音符里,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缓缓响起,仿佛青春的故事,慢慢清晰在眼前绽放,二胡的弦音逐渐转为缠绵,沿着时间的年轮轻吟浅唱,如诗般的爱意,风情缱绻般的牵挂……

        音乐不仅能赏心悦耳,更是一种意境,赵蓉懂没懂李琦口中的艺术不知道,琴声中倾述的爱慕之情却已经让她细腻的面庞红如晚霞,不知不觉中深深的沉迷进去。

        半曲终了,李琦柔声道,“可听懂了?”

        赵蓉嫣然一笑,深深触动了李琦内心柔软的地方,忍不住想拉住对方纤细的小手。

        “君不负妾,妾必不负君。”赵蓉低声丢下一句,慌乱中如小鹿般的掩面而逃。

        李琦站在小亭内,闻闻手中的余香,心中一荡,先定亲后恋爱,这种感觉蛮好,跨越千年的时光,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要什么,他要守护这朵娇嫩的小花,陪伴到天荒地老。

        一见钟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李琦终于体会到这种感觉,千万次的回眸,芸芸世间只有那一抹身影,遮盖了所有的风情。

        独自凭栏张望,赵蓉的身影早已不见,李琦有些失魂落魄,他提起二胡,自失的笑笑,“终归是自己的,急什么。”

        走出花园,顾惜惜带着一众小娘子站在门外,李琦有些不好意思,自己之前的那半曲估计大家都听到了。

        “谢过官人高义。”众娘子齐声福了福。

        李琦还未明白众人拜谢的原因,一个熟悉的内侍转到眼前。

        “驸马,咱家已将圣意诏告诸位娘子了。”

        “高大官,是你啊。”李琦冲对方呵呵一乐,招呼顾惜惜等人起身。

        望望围拢来的一圈梨园子弟李琦有些为难,首辅一番吓阻赵项的话成了定例,这些娘子想要以正妻的身份抬出门怕是难于登天,最有可能便是孤老终身,他叹口气,肃容道,“事已至此,诸位小娘且思虑周全,去留间做个选择,李某不才,愿去寻相公们讨个人情,放其归家。”

        一圈子人嗡嗡议论起来,李琦迎上顾惜惜的目光,不知该怎么说。

        “官人能做到如此局面,已是超出惜惜所想太多,何苦自责?”顾惜惜毅然道,“惜惜命苦缘薄,愿此生传唱戏曲,教化四方。”

        “是极,奴家也愿投身梨园,至此走遍神州,将这戏曲传扬民间。”饰演老程婴的许娘子毫不犹豫的附声道。

        看到几人一副舍身天涯的样子,李琦觉得辛苦没有白费,对于戏曲如何传播他已有个粗略的思路,他可不会一地一州去安排免费观看,这戏曲要想快速流行,就得让人看见前途,不,钱途,只有民间趋之若鹜才能迅猛的发展起来。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3/23891/17303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