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 异 上
和曹广弼、萧铁奴相比,杨开远实在是个“沒什么性格”的人,他不像萧铁奴那样好色,实际上在私德方面他几乎沒什么瑕疵,,这并不见得是他刻意营造出來的表象,也许只是因为他这方面的**不是很强烈罢了,但他又不像曹广弼那样执着,当初张浩來说媒,他见对方条件不错便答应了,丝毫不以关内关外、渤海宋籍为芥蒂,不过这次婚姻却让他成为渤海人眼中的“女婿”,渤海张家将家业不断南迁,很大程度上也是认为可以围绕他來确立起家族在汉部中的地位,,这倒是他始料未及的事情。
和其他几位将军相比,三将军也不是一个头上有耀眼光环的人,在大家的印象中,他的才华比不上杨应麒,武勇比不上阿鲁蛮,智计比不上欧阳适,用兵比不上萧铁奴、曹广弼,用撒改的话來说,他不过是一个才能中上的平庸之辈,不过,或许正因为他“平庸”,所以大家才对他沒有很过多的机心,无论在津门、在辽口还是在会宁,他跟谁都有不错的交情,从宗翰、宗望到吴乞买、斜也,谁都知道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不过大家也不怎么重视他。
而在汉部内部,杨开远的人际关系也相当好。
他和折彦冲感情很不错。虽然从來沒有达到像萧铁奴或杨应麒那样的亲密,但大将军和三将军站在一起永远会给人一种亲融和谐的感觉,折彦冲亲自出兵时他常常负责后勤,折彦冲为阿骨打负责后勤时他则常常作为折彦冲的副手,在很多场合里大将军和三将军的身影是重叠的,,当然,大家当时注意到的都是大将军,但事后如果回忆,也会隐隐约约记得有个三将军站在大将军身边。
杨开远和曹广弼的交情就更好了,在辽口,杨开远多次作为曹广弼训练、征调兵马的副手,杨开远沒有曹广弼那种融会故有、推陈出新的才华,不过和曹广弼合作得久了,加上多年的累积,让他的军事素养和战争技巧都显得不比曹广弼差多少,而对曹广弼來说,兄弟里面和自己合作得最多的也是杨开远,曹广弼不在辽口而由杨开远主持军务的情况时常发生,而汉部的主力军事系统的兵将也大多认为三将军有这样的资格。
至于杨开远和杨应麒的关系,那就更不用说了,七兄弟里杨开远是除杨应麒外书读得最多的人,无论在会宁还是在津门,他都曾协助杨应麒料理一些政务,杨应麒手下的文官很愿意相信这个有些儒雅、亲和又颇通诗书的将军,管宁学舍的儒生也都很喜欢和他交往,尽管他学识不如杨应麒,但也因此更能虚心地与大家探讨问題,许多学生在杨应麒面前吓得不敢开口,但遇上杨开远却能敞怀而谈,常常能因此而发挥超常水准,除此之外,杨开远还是兄弟里面唯一和杨应麒有血缘关系的人,这一点大家都沒有刻意去突出它,但“大杨将军”和“小杨将军”的称谓多多少少还是流露了一些端倪,不但在外人眼里如此,便是在杨应麒心中,杨开远也是一个天然的可信赖的对象。
此外,如果让欧阳适在兄弟七人里面选择一个他最信任的人,那恐怕也不是和他最亲密的萧铁奴而是杨开远,,因为后者沒有前者那么令人畏惧的爪牙。
总之,我们的三将军似乎是一个和谁都能合作、和谁都能做朋友的人,他仿佛沒有什么突出的才能,但置身于兄弟七人之间,狂傲如萧铁奴也不忍说杨开远沒资格做他的兄弟,这样一个沒有锋芒的人身处汉部七雄之中,本來可能终其一生都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但永远让人捉摸不透的历史,竟然在这个最扑簌迷离的时间点上把他推向最引人注目的舞台中心。
“三将军,平州方向的大军,似乎是向我们这里开來!”
“哦!”杨开远颇为吃惊,他也不掩盖自己的惊讶,但经年的历练却让他惊而不乱:“派出侯骑仔细侦察,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派使者去问他们要來干什么;急报津门、大定府;通知辽河商船回避;通知城外诸村落戒备,辽口郎将以上,半个时辰后到军议厅集合!”
沒什么出奇也沒什么破绽的命令,说完后杨开远便调出辽口最新的地图和北国最新的情报再看一遍,他并不是过目不忘、聪明绝顶的人,做事情之前习惯了先把准备做足。
半个时辰后军事会议召开,折彦冲去大定府以后这里本來就处于警戒状态,所以将领们对于出现突发事件并不显得惊慌。
杨开远环视眼前这些中级将领,这些人大部分是在无数次战斗与训练中逐步历练出來的青壮年汉子,他们沒有世袭制度下的贵族气息,也少了萧字旗那种掩抑不住的蛮横与狰狞,但面对战争时往往却显得更为坚毅。
“东边出状况了!”杨开远道:“如果平州兵马的目的真的是辽口,那后天这个时候就会抵达城下,大家有什么意见沒有!”
和曹广弼不同,杨开远不会给下属不敢放言的压力,通常來说,一个领导的能力一旦和下属拉开一定的距离,就会对下属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们不敢随便开口,如果这个领导在属下心目中形成“英明神武”的印象,那他的下属恐怕就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了,但杨开远身上却沒有这种气质,他的地位决定了他有领导辽口的资格,而他的能力既不显得太弱,又不显得太强,所以下属们在他手下既不至于不服他,又能发挥出比在曹广弼手的思考积极性。
“打!”首先开口的是武卫营的郎将张忠汉,这个青年将领是张老余的养子,铁匠出身,从死谷里跟折彦冲等爬出來时还是个少年,这十年间早已历练得刚猛异常。
“还是应该先整顿好兵防,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稳中求胜!”说话的是精甲营的郎将罗子婴,一个流浪到辽南的沧州农民,五年前通过选拔进入上十二村成为一个战士,之后积功累进,去年升到了郎将,他事事都学他心目中的曹广弼,无论是格斗的风格还是指挥的风格都向一个稳字看齐。
各营将官纷纷发话,说了好一阵,杨开远才发现场中有一个人从头到尾都沒说话,却是辽口的参军李实在,这个长得有点猥琐的矮子在进入军伍之前是个牧羊人。
“你就沒什么意见吗?”杨开远问。
“呃……”李老实说:“平州军的事情,大将军应该会知道吧!”
“当然会!”
“那么……如果沒什么意外的话,大将军应该会赶在平州军之前回到辽口!”李老实说:“那样的话,我们只要保住辽口就行了,因为大将军和萧字旗一旦回來,我军的作战的形式就会完全改变,所以如果大将军即将回來,我们目前便沒有必要走得太远!”
杨开远听了这话暗中点头,和萧字旗相比,辽口军就像一面边缘开了锋的巨盾。虽然能攻能守,但如果萧字旗回來,在折彦冲的领导下充当起冲锋突击等任务的多半会是萧字旗,而辽口军作为萧字旗后盾和辅攻队伍的可能性也比较高。
这一点,在座很多将领都知道,,以前他们和萧字旗合作的时候也常常如此,但张忠汉这时却哼了一声道:“萧字旗,我们能干好的事情,等那帮家伙來干什么?”
虽然同属汉部,但辽口军和萧字旗却总是显得格格不入,幸亏杨应麒一开始就把萧字旗的驻地安排在辽河西岸而不是辽口本城,否则两部人马只怕早起龌龊了,,但即使隔着一条大河,从曹广弼手下出來的人和萧字旗下还是很看不惯对方。
罗子婴也说:“现在辽口有机动部伍一万二千人,辽口城小墙坚,城内工兵警卫甚至平民都能助战,只需留下两千人,短时间内守住辽口也绰绰有余,所以我们大可把兵马开出去,‘劝退’平州兵马,然后再回來!”
杨开远道:“这次他们在大将军前往大定府会议期间兴兵來抄我们老家,可是半点道理都沒有,若是起了冲突,我们也占道理,不过根据谍报,他们可有万骑以上,和宗望旗下的兵马野战,我们未必有胜算!”
张忠汉说:“万骑不会同时到达,我们应该和他们的先锋接触一下,如能给他们迎头痛击最好,万一不利,我军也绝不至于溃败,退回辽口后仍可坚守,等大将军回來再找他们算帐!”
“可问題是,万一大将军不回來了呢?”
众人听了无不一愣,望向说话的李老实:“大将军不回來!”
李老实说:“大定府、平州和辽口就像一个三角形,平州离辽口这条线最长,而其它两条线较短,所以平州一旦有动静,第一个收到情报的绝不是我们,而是大将军,在正常的情况下,大将军一定会马上班师的,而且按大定府、平州与辽口的距离看來,萧字旗应该可以赶在平州军马之前回到辽口!”
张忠汉道:“也许萧字旗现在正赶回來呢?”
“不,我的意见和你刚刚相反,我认为此刻萧字旗并沒有在回辽口的路上!”李老实说:“萧字旗如果回师会比平州军來得快,也就是说他们如果东归,那东归的信息也会比平州军來的快,从大定府到辽口,一路都有我们的暗哨,如果萧字旗赶回來,就算大部队赶不及抵达辽口,他们东归的消息也早该到达了,可是现在……沒有!”
“那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现在已经不是正常情况了!”李老实望向杨开远:“三将军,事情可能很不妙,我们得做最坏的打算!”
,,,,,。
今天还有票的朋友,不要把票留到0点以后啊。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2/22784/14012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