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霸宋西门庆 > 第六五章 出使辽国

第六五章 出使辽国


金国使节团总算全须全尾地逃脱了曾头市温都部女真旧人的包围。一路跑到登州后。从那里上船扬帆出海。完颜宗用这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口气松得忒早了些。。很快的。完颜宗用乘坐的这只船就碰上了风暴。为了减轻船的重量。船舱里的东西无论贵贱全被扔进大海。正扔得手顺时。风暴突然过去了。这时不由得完颜宗用不叫一声苦。欲哭无泪。。原來船舱底部污浊潮湿。完颜宗用就把船上的杂物都垫在舱板上。再把中华联邦回送给完颜阿骨打的国礼放置在上面。本以为隔湿防霉。哪知风暴一來。国礼全被扔进了海里。更多更快章节请到。船上的杂物却是一件沒少。

        当登州海船载着满舟失意的女真人向北方金国航行的时候。由耶律余睹带队的辽国使节团和以程万里为使的中华联邦报聘使节团也已经离了梁山。行到了两国之间的边界瓦桥关。

        瓦桥关再往北。就是辽国的地界了。此地多河塘陂池。因此使节团一会儿过桥。一会儿坐船。对于习惯了一马驱驰的辽国人來说。这样的折腾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程万里倒是兴致勃勃。乘船有暇。便向耶律余睹道:“余睹将军。你可知。此地原本是沒有这片湖荡的。”

        耶律余睹正在放眼四望。但见烟波浩渺。水天无际。蓼汀花椒。亭亭静植。真胜景也。闻听程万里此言。不由得好奇起來:“如此风光。难道竟不是自然生成的吗。”

        程万里摇头道:“自然虽妙。但人力有时亦可巧夺天工。此地风光。正属此之谓也。”说着。如数家珍地道出一段往事來。

        原來。瓦桥关北面与辽国交界的地方。一向是沒有可供防守的关河险要的。故宋六宅使何承矩驻守瓦桥关的时候。开始提议利用低洼的地方。蓄水作为屏障。他原想亲自去察看地形。又担心意图被辽国识破。于是就心生一计。。接下來的日子里。何承矩总是和幕僚们置酒高会。一起坐船赏蓼花。还写了几十首《蓼花吟》。让座中众宾客诗词相唱和。又绘成图画。沸沸扬扬。闹得声势浩大。

        消息传到辽国。辽国人都笑汉人边帅昏庸。不会练兵整武。只会风花雪月。于是当后來何承矩大兴工程。开挖河池筑堤坝蓄水种蓼花的时候。辽国人都在一旁看笑话。沒有任何兴兵阻挠的兴趣。

        到了庆历年间。内侍杨怀敏继续前人的事业。蓼花工程越做越大;再等到了熙宁年间。已经开挖了徐村、柳庄等水库。引來徐河、鲍河、沙河、唐河等河水。以及叫猴泉、鸡距泉、五眼泉等处的水源。往东和滹沱河、漳河、淇河、易水、白水以及黄河联成了一片。。辽国人这时再看。从保州西北的沈远泺起。东到沧州泥沽海口入海。差不多八百里的地方。都成了氵王氵羊泽国。水面最阔处达到六十里。

        辽国人这一下傻眼了。。如果再跟宋朝开战。他们的骑兵南侵时必须先得学会武装泅渡才行。

        程万里不久前刚刚从西门庆那里听來了这个掌故。此刻在耶律余睹面前现炒现卖。倒也得心应口。只见他斜睨着耶律余睹道:“遥想先人。于强敌虎伺之间。修成如此胜景。兼做山河锁钥。如此之才。吾等后辈便誉扬为智者。不亦可乎。”

        耶律余睹听明白了。合着这位程万里大人又开始向自己叫板了。这些天他二人一路同行。沒少在言语间明暗交锋。你夸中原。我赞契丹。踊跃争先涨自己志气。绞尽脑汁灭对方威风。斗得其乐无穷。

        现在程万里连自己赏风景都要來骚扰一下。耶律余睹恨得牙痒痒的。听着程万里老鼠上秤盘。。自称自赞。于是就冷笑道:“为成就这一片泽国。也不知侵占了多少民田。减少了每年边疆粮草多少的收入。。仁义爱民之君。必不如此。”

        程万里听了。却微微一笑。说道:“余睹将军虽有仁心。见识却差了。须知这深州、冀州、沧州、瀛州一带。只有黄河、滹沱河、漳河冲积所淤的地方。才能成为良田美地。河水达不到的地方。全是盐碱地。不能种庄稼。以前这里聚集的都是流民。以刮碱土煮盐为生。第一时间更新屡犯官府禁令。有时甚至聚众劫掠。遂成民患。自从这里变成了水乡泽国之后。违禁煮盐的事情就沒有了。而水中鱼、蟹、茭白、芦苇之类的出产。老百姓皆可以光明正大地赖以而生。至今为利。。贪官括田。是为私利;潴水为塞。却为国利。善政与恶政之分别。皆尽于此。国全而民惠。何为不仁义爱民乎。”

        耶律余睹听了。一时挑不出理來。便讥讽道:“好一个仁义爱民。只可惜。这么一个仁义爱民的朝廷。却生生被一帮流民草寇给颠覆了。害得程大人您也不得不做贰臣。。唉。思之令人迎风一叹啊。第一时间更新”

        说是一叹。耶律余睹却是哈哈大笑起來。斜睨着程万里的目光中。满是得意。

        程万里听着。却是不动声色。只是幽幽地叹道:“唉。父母卖命。儿孙无能。这故宋大辽。都是如此啊。”

        耶律余睹的笑声戛然而止。。程万里这句话轻飘飘的象四两棉花。却一金箍棒砸到了辽国皇帝耶律延禧的脑袋上。耶律余睹还笑得出來才有鬼呢。

        两个人就这样一路斗着口。言语激烈处。不免各自都装了一肚子闲气。但生气之余。第一时间更新却也不由得惺惺相惜。私交却因此亲密起來。

        这一日。终于进了辽国国境。辽国早已得报。自有负责招待的官员前來迎接。核对了中华联邦使节团的人数之后。使者笑脸相迎。将程万里一行人迎入辽国国内。

        令程万里大皱眉头的是。这些人迎接就迎接吧。居然在自己坐的车轿后面还拉了一口大大的棺材。看着就叫人瘆得慌。

        耶律余睹览貌辨色。这时便得意洋洋地向程万里道:“程大人休得诧异。我方准备这一口棺材。却是一番大大的好意啊。”说着。第一时间更新耶律余睹也如数家珍地给程万里讲出一番掌故來。

        原來。故宋天圣年间。有侍御史知杂事章频被派出使辽国。结果这位章大使命苦。居然死在了辽国境内。

        要知道。辽国的风俗。人死了从來沒有棺材一说。都是先将尸体置于山树之上。三年后才收其骨一火焚之。火化时还要酌酒而祝曰:“冬月时。向阳食。若我射猎时。使我多得猪、鹿。”

        如此剥削剩余价值。如果是汉族的鬼魂。一定要让这帮不孝子孙冬月时不得食。射猎时箭箭落空的。

        当然也有讲究的辽国人。那些皇帝贵族肯定是要造棺材。筑墓室。让自己死也死得舒服一点儿。但是这些人是上层阶级。他们的数量过于稀少。不可能天天都有人大批量去死。。虽然这是老百姓们淳朴的愿望。可惜沒办法得到满足。。因此殡仪类的市场需求不旺。以至于章频章大使死时。偌大的辽国刮地三尺。竟然翻不出一口棺材。辽国又多是草原。想伐棵树现做。都找不到下锯的对象。。可怜章频章大使遭了巨罪了。他的尸体直运进了范阳才得已勉强入敛。

        这个臭大街的教训。被辽国人深深吸取。从此之后。辽国常备了一批漆好的棺材。妆以银饰。每当有南朝使者入境。棺材就兢兢业业地随使者而行。万一使者发生个什么三长两短。前脚一咽气后脚就可以趁热装裹。真正做到了有备无患。堪称古代五星级公款旅游服务。从此。这个代表着辽国人民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就这么一代代地留传了下來。

        程万里听了。也只有苦笑。辽国人明知道汉人忌讳这个玩意儿。却还是要抬了跟在你后面招摇过市。于是程万里暗暗咬牙。。自己绝对不死在辽国境内。绝对不沾辽国这一口棺材的便宜。真要死。也要憋着一口气回到中华联邦再死。气节气节。把这口气节约回去。就是气节了。

        万幸的是。一路平安。程万里始终沒有得到能令他憋一口气的机会。算是难得的幸运。坐着幸运车轿。程万里一行人一路过白沟。过涿州。在芦沟桥歇了一宿。程万里带着中华联邦使节团在芦沟晓月下焚香祭拜了一番。然后穿燕云而过。到达了辽国的京都。

        抬头看着眼前的这座雄城。程万里思潮翻滚。不由得想起了出使前西门庆的叮咛教诲。程万里心中暗暗发愿道:“元首大人放心。万里此去。必要成功。”

        与此同时。中华联邦使节团人丛中。也有一人看着辽国京城露出了冷峻的一笑:“契丹。我马植又回來了。”这正是:

        一国都城迎时雨。千秋故事写新篇。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2/22777/13986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