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 联横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正文【评点本】099九章联横)正文,敬请欣赏!
(tXT下载WWW.XsHUOTxT.Com)(tXT下载WWW.XsHUOTxT.Com) ||| 暖阁外人声响起:“在这屋吗.”脚步切近.刘金吾挑帘走了进來.
戚继光忙起身施礼:“刘总管.”刘金吾点指笑道:“戚大人.我就知道你一准儿得來.特意起了个早.还是让你给超在头里了.怎么.对调职的事还不死心吗.”
常思豪问道:“什么调职.”
戚继光有些尴尬.刘金吾嘿嘿笑着走近.眼睛往桌上略扫.啧舌道:“百二秦关哪.乖乖不得了.戚大人.要说你这回下的血本可也不小.不过也得看对象啊.这百二秦关在别人那儿或许分量足矣.到千岁这儿.怎么着也得‘挂甲十万’才够看.【娴墨:语出十万雄兵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之句.嘲得狠极.说话真不知轻重.却又是大内御卫总管的身份.】”见戚继光脸上阴晴不定【娴墨:视其与三大营中众纨绔一类人也】.又安慰地一笑.凑近道:“大人不必生气.我也是开个玩笑罢了.你在南方征杀不易.如今扫平倭寇.不能得享荣华.反而要折在小人之手.就算你认.我都替你不甘呐.”
戚继光苦笑道:“平安是福.功成身退也是一件美事.”
刘金吾哈哈一笑:“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大人可记得胡少保这两句诗么.”
戚继光脸色陡变.垂头不语.
刘金吾道:“大人若是一味退避.只能落个同样下场.倒不如与千岁携起手來.谋它一桩天大的富贵.”
常思豪听他说到“天大的富贵”.心头一动.问道:“戚大人.刚才你说到一半.那吴时來的底细.究竟怎样.”
刘金吾一笑代答:“还用说吗.吴时來是徐阶的门生.不管是弹劾严嵩还是挤兑高拱.他始终是一面旗帜.徐阶往哪边吹.他就往哪边飘.如今旗角抽在戚大人的脸上.那可是要倒霉了.”当下便给常思豪讲了事情经过.
原來吴时來上书之后.部议通过.交在皇帝手里.隆庆下旨.将戚继光调來京师任神机营副将.然而戚继光到京之后.发现处处不对头.得到线索一查.对吴时來自然十分愤慨.紧接着又查出此人背后有徐阶指使.这才慌了神.他知道武将斗不过文官.连严嵩那样的人物都栽在徐阶手里.自己更不用提.于是四处送礼.结纳官贵.期望能有人使上把力气.把自己调离京城.可是这一路下來.钱花了不少.却沒有任何效果.昨天在万岁山见常思豪和皇上如此亲切.显然是说话有分量的人物.于是晚上便去拜会刘金吾.向他打探了情况.得知常思豪出身军旅.又探出了他与徐阶不合的口风.今天这才过府來送礼.
常思豪听完又觉奇怪.问道:“徐阁老为何要跟戚大人过不去呢.”
刘金吾道:“说起來这根子可就深了.戚大人的老上司胡宗宪当年官居兵部侍郎.因平倭有功.封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人称胡少保.他因与严嵩义子赵文华的交情深厚.五年前被给事中陆凤仪弹劾.诬为严嵩党羽.被贬丢官回了原籍.隔两年后又被人挖出把柄打入监牢.最后自尽狱中.这一切当然都是徐阁老的手笔.以他的谨慎.只要是和严嵩有关的官员.一定会除尽方安.本來戚大人是胡宗宪的嫡系.胡既被除.徐阁老应该早就想动他.不过顾忌倭寇作乱.有戚大人在.总比他自己费心要强.如今看南方已然彻底平静.自然应该算算旧账.”
常思豪向戚继光看去.只见他虽静静听着.两腮根肌肉却跳动不止.
刘金吾道:“戚大人战功卓著.官职却低.不像胡宗宪是兵部重臣.照说徐阁老现在如日中天.也沒必要和他过不去.昨天和戚大人这么一聊.我这才明白里面还有另外一层原因.却是他沒意识到的.”
戚继光一愣:“我沒意识到的.是什么.”
刘金吾笑道:“徐阶是松江华亭人.他在朝为官.三子徐瑛跟在身边.另有长子徐璠、次子徐琨在家.华亭地处杭州湾畔.长江三角洲南翼.属于沿海冲要之处.他这两个儿子为祸乡里.恶名传遍四方.除了借‘投献’之名大量兼并土地.自然也少不了做些违禁的买卖.”
戚继光目光亮起:“走私.”
“不错.”刘金吾笑道:“跟土地上那点小钱比起來.走私所获就要丰厚得多了.而走私就不可避免地与倭寇勾结.戚大人.大倭寇头子汪直的老巢在哪.你不会忘了吧.”
汪直的巢穴就设在松江华亭.戚继光岂能不知.此处是徐阶的老家.显然他这话里透露出了两者间微妙的联系.
常思豪道:“他们竟敢做汉奸.”
戚继光道:“千岁在北方.可能不知南边情况.南方倭寇之中.日本人其实只是少数.绝大部分都是汉奸.他们的成分极其复杂.除了一大部分是沿海的渔民、农民.也有一些是专职的盗匪和走私的小队.这些人不满海禁国策.为谋暴利以身试法.与倭人勾结作乱.由于熟悉地形.语言又通.在海上有日本人做靠山.到内陆有地主巨富为掩护.如癣如芥.极难对付.”
刘金吾听得出他还不敢说得太明目张胆.当下笑道:“是啊.若沒这些汉奸.只是平山灭岛.以戚大人的才能武功居然用了这么多年.那就有点太说不过去了.”
戚继光讪讪道:“是.是.”
刘金吾眼睛斜着他:“其实说穿了很简单.徐家走私是为了钱.倭寇抢掠也是为了钱.平倭更是桩大买卖.本钱却是国家给出.赚了名利全是自己的.皇上想要天下太平.可是天下若真太平了.让底下的人功从哪立.钱从哪來.官儿怎么升啊.越是有仗打.越是有钱赚.倭寇越是横行.灭倭的功劳越大.胡宗宪当初的功劳财富是怎么來的.想必戚大人也清楚得很吧.”
胡宗宪在平倭过程中曾与一些海盗头领结下深交.有过纵容的表现.明着虽说是为了诱捕而设下的计策.但是双方往來之际.各种礼贿很多不清不楚.引起朝廷之中不少争议.而且他生活奢糜.挥霍的钱财远超其奉禄.更是尽人皆知.除了贪污受贿.沒有别的可能【娴墨:胡确是贪污.在狱中还写忠魂绕白云.可笑之极.然而这正是中国的特点.做官是让你为百姓办事的.办完了事还凭这功劳占据不适合你的岗位.并以此岗位做违法乱纪事.当然要追究.功和过是两码事.可是在中国总要两抵.中国从來就不是一个法制国家.更不知民主为何物.】.戚继光是胡的老部下.自然心中有数.也明白刘金吾是在点自己.无法辩驳.也只好尴尬陪笑.常思豪对这些虽不了解.但看戚继光容颜有变.也便猜到了个大概.
戚继光说话一直陪着小心.此刻见他眉头微蹙.立时警觉.脸上大不自然.
刘金吾笑道:“大人不必如此.这屋里只有咱们三个.还怕让外人听去.千里做官为的吃穿.天天下海.衣裳上还能不沾点盐吗.咱们自己人的事.自己心里有数就得了.皇上支持你平倭是真舍得出钱.你也真给皇上长脸.可是凡事都要讲个平衡.你老兄太过实在.把把掷大豹子.自己通吃不赔.让别人都输光了屁股.还有谁能和你玩儿呢.徐阁老岁数也不小了.让家里人下手猛些.无非为将來养老考虑.你可倒好.直接掐了人家的脖子.人家还不和你急吗.”
戚继光道:“刘总管说得极是.我一向只懂为将.不懂为官.落得现在皇上嫌忌.朝臣排挤.教我如之奈何.”
常思豪道:“戚大人.你可能找到徐阶二子与倭寇勾结的切实证据.”
戚继光想了一想.面露难色:“到南方取证迁延日久.麻烦重重.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何况现在倭寇已平……”
这话说的虽是实情.刘金吾却也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笑道:“徐璠和徐琨这俩人虽然也是一对草包.不过比他们家这老三可强太多了.做事不容易留下证据.要查这些东西.咱们是沒希望.不过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天底下的事逃得出别人的眼睛.却绝逃不出东厂的监视.”
戚继光废然一叹:“郭督公手里的东西.还是不要指望了罢.”
刘金吾笑道:“不指望就不指望.戚大人又何必如此颓唐.皇上见吴时來告偏状.并沒下旨查证治罪.而是将你调來京师.可见他只是顾虑到你的兵权.并未对你的人格产生怀疑.所以现在的情况还不算太糟.您的军功可是一刀一枪.真杀实干拼出來的.怕他什么.”
常思豪见他神情得意颇为亢奋.句句都是往深了在引.心知必然有了什么变故【娴墨:小常是真进步了】.伸手拢住他肩头道:“金吾.我是小兵.戚大人是老帅.你为士.说白了咱们都是握刀把子的.如今不是岳帅的年代了.咱们宁中敌人的刀枪.却绝不能受奸臣的暗箭.戚大人的事就是你我的事.你要有什么好主意.不妨直接说出來.看看能不能也将他老徐一军.”
戚继光听了这话大有合心通肺之感.也殷切望來.
刘金吾瞧瞧俩人.抬起手在常思豪拢在自己肩头的手上按了一按.笑道:“您的心思我明白.戚大人的想法我也知道.我要是沒下定决心帮戚大人.昨天晚上也不会对他交您的底.说实话.我现在还真沒什么主意.不过我这人看势一向看得很准.当初夏言如何.严嵩又如何.内阁里浪头太大.从來就沒有不翻的船.现在咱们手里虽然沒有徐阁老的把柄.但是只要机会对上.把他掀了也不是不可能.正如您所说.咱们握刀把子的整日水里來火里去.要是让耍笔杆子的给弄死.那不太他娘丢人了吗.”
戚继光狠狠扽着他的手.神情激动.说道:“好兄弟.这话真他老宁说到俺心窝头去了.”
“老宁”便是姥姥.戚继光本是山东人.兴奋之下竟冒出一句家乡方言來.登时意识到失礼.忙收敛了笑容.
刘金吾坏笑道:“哈.戚大人.你來京这些日子满嘴官话.憋得够呛吧.”戚继光瞧了眼常思豪.更觉尴尬.常思豪在他胸口轻轻捶了一拳.笑道:“娘个蛋的.彼此彼此.”戚继光惊得咧开了嘴.半晌战战兢兢的小心.沒想到一句脏话反而拉近了彼此距离.讪讪陪笑道:“实话说.我在前线骂兵骂惯了.进京之后还真不习惯.”
“底下多挨骂.战场少挨刀嘛.”常思豪说着扯了他手攥了又攥.笑道:“都是血窝子里爬出來的.明白.明白.”
四只手实实握在一处.那粗壮的指头、紧实的肉感登时让戚继光的心里沒了缝儿.两人搂在一处大笑.刘金吾张臂拢來:“我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领兵打仗.可惜还沒这个机会.但是跟你们两位兄长在一起.感觉这全身的血都热了.戚大人.咱们三个同心同德.如蒙不弃.何不学学古人.來一出桃园结义.”戚继光欢喜犹豫.向常思豪瞧去.
常思豪笑着把那封“百二秦关”塞回他怀里.说道:“百二秦关终是土.怎比大明戚老虎.能与戚兄结拜.那可是常思豪的福分.”
戚继光大喜:“说什么福分.戚某才是求之不得呢.”疾步墙边推窗望去.扫见园中花径曲折处有一小池.周边瘦柳凋敝.当中一株古梅远探池间.长枝虬拧峥嵘.苞英疏淡.甚是好看【娴墨:你看那红梅凋柳池边对.能不思世事衰荣双垂泪.你看那梅在枝头向夜红.谁留意柳袖随风甩地黑.梅笑柳.柳望梅.待到那春风化雪后.柳绿梅凋又看谁.叹官场春秋真如是.回头须趁早.往事可干杯.】.遂指道:“可惜隆冬无桃花.就到那株梅下如何.”
常刘二人一见此景绝妙.俱都叫好【娴墨:景致也就是一般园林的景致.用得着如此夸耀.可知作者此处又别有文章.那么看他二人叫的什么好.曰:梅好.官场看上去很“美好”.其实早晚“沒好.”安排戚继光提议.是戚不知悲.悲不知戚.看不破官场梅林有深意.用常刘叫好.好景恰恰不“常留”.此处宅中只有一株梅.昨日宫中山上是一片梅.胡宗宪的号就叫“梅林”(见后文).宫内梅林今尚在.而“梅林”何在.正是好景不常留之意.可知作者特用“常刘二人一见此景”.不是无故简化.是特为提醒读者而设.】.刘金吾道:“还须准备香蜡.我去喊人.”常思豪一笑:“大丈夫何必烦琐.”从墙上摘下一柄镇宅宝剑.当先出了暖阁.
三人來到梅树之下.常思豪拔出剑來.直插入地.戚继光会心而笑.也拔了自己腰刀插在左边.刘金吾拿下自己那柄镶珠嵌玉的小剑.插在右侧.三人于刀剑之后齐齐跪倒.仰望梅枝之上无限天穹.拜了三拜.站起身來.执手互视大笑.又热络许多.说到兄弟排名.戚继光年纪自然在常思豪之上.不免觉得有些拘束.刘金吾道:“戚兄.我们敬你的是军功.可不是年纪.内阁那帮老头子哪个不七老八十了.年纪是大.又做过什么事來【娴墨:爬上去不仅手腕要高.身子骨更要好.其实人过五十.精力就大衰了.还治什么国.只能维持.看日本政坛就知道他们为何经济无起色了.什么时候敢用二十五岁小伙做市长、三十五岁壮年做总统.国家才有希望.】.”常思豪也点头同意.两人拜过大哥.刘金吾顺势将常思豪也拜了.笑道:“咱们兄弟只我沒有军功.自然是做三弟啦.”常思豪见他执意如此.也便不去多说.笑着伸手将他挽起.
戚继光从怀中掏出两柄无镡的短刀分赠二人.常思豪接过來一瞧.只见这小刀长度不过两掌.象牙柄、象牙鞘.柄上嵌刻有圆边的桐叶樱花纹.式样与瓦当类似.轻轻拔出少许.立时有一股清气外泻.刃锋冷森森带着波浪状的幽纹.脱口赞道:“好刀啊.”戚继光笑道:“这种刀名叫‘胁差’.是当初平倭之时我在一日本刺客手中缴的.因爱其做工精细.所以一直带在身上.今天正好送给两位兄弟.权作结义之礼吧.”【娴墨:一般讲两肋插刀是义气.这是两柄本來要插在他身上的刀分出來送人.可谓分刀聚义】
刘金吾耍了两耍.也很是喜欢.笑道:“那可要多谢了.”揣进怀里带好.拍了拍膝头尘土.又道:“不过.戚大哥.现在朝廷还在徐阶掌控之下.咱们结义之事不宜外传.当着外人.平时怎么称呼还怎么称呼.免得落下结党营私之嫌.让人抓了把柄.”戚继光点头:“正该如此.”刘金吾道:“咱们现在要将老徐的军还有点困难.不过他想动咱们兄弟.也沒那么容易.我已经想过了.此公太滑.要动他.还得从他儿子身上下手.走私通倭虽然取证不易.但是兼并土地的事总是瞒不住人.你对南方比较熟悉.还有不少老部下在那边.这方面的材料须得多搜集搜集.否则空口无凭.将來不好说话.”
戚继光点头:“极是极是.我这便着人去办.”
刘金吾笑着拔起小剑擦拭.道:“不急不急.喜事当前.咱们先來看一出好戏.”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2/22624/13530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