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中国古代神鬼志怪小说 > 海神请师

海神请师


「」

        嘉定东大门外有一户姓朱的外郎。(衙门小官)

        儿子十三岁了,一天拿着书包就要外出,刚刚在大门底下站了站,忽然就向东面狂奔而去,就像风一样快,(这孩子儿做风车了?)转眼就消失了踪影。

        父母就赶快召集了族里的人一同去追,没有能追上,(这速度得有多快啊?视线里连影子都没有。)路边就有人说:“刚刚飞奔过去了!”

        这小伙儿想抱着树来停下,可是不行,树折断了,还是一直向东跑。

        家里人有追过来,有人看见了刚过去,(接着追!)又过了一会,有人给朱老爷报信说:“圆圆的看见他行海边去了!”

        跟着就有人来报告:“已经进海里了!(这可是一路狂飙,就为了去海里游玩吗?)”

        朱氏父母也不知道怎么办了,只能在海边师生痛哭,(以为儿子死了!)

        三天以后就要回家的时候,忽然看到水中游一个人露出了,仔细看就是自己的儿子。

        刚想要去抱住他,小孩儿就向西去了,(一路向西?狂飙继续!)

        父母就急忙赶回家,但是家中没有人影,又是一阵伤心。

        第二天,有个乞丐来报知:“昨天我躺在在前村的土地庙里,看见一个小孩挣躺地上睡觉,看了看就是你们家的小孩,可以去接回来。”

        父母又惊又喜,急忙跟乞丐一起去,到了一看,果然在哪躺在,就扶起来弄回了家,还睡得昏昏然叫不醒,就像中邪了一样,幸好眼睛还能睁开,能呼吸,就用汤水给他灌了灌,一天以后就复原了。

        大家都问小孩怎么回事,小孩说(开始讲故事):“我刚到门口,忽然就看见一个年轻人,从东面过来,相貌很是清秀,带着软趐唐帽,穿着绿色的袍子,腰间黄金丝带,骑着的白马也是晶莹透亮胜似白雪,后面还跟着随从三十几个人,都是人的身子却是有的虾头、有的水螺头、有的鳖头、有的鱼头,形状不一(水族馆的动物们都来了。)

        那个年轻人看见我就命令随从们抓起我向东而去,虽然我大声的呼救,但是也不能阻止他们(孩子,你就从了这些海鲜吧!)到了岸边,就看见海中水面间出现了一缝隙裂开,然后就成了一条路连到(能看到)水底的沙子,于是(众海鲜)就领着我上了这条路,四面都是海水看不清楚,不大会儿就到了一座城外。(海底之城)

        进到里面有来到了一座大宫殿前,朱漆的大门,华丽的殿宇,金碧辉煌。

        那个年轻人就等在门外,叫看门的人去通报,说:“奉命请的读书人到了!”

        看门的也是一些鱼鳖一样的东西,听到命令后就赶快进到了殿中,不久攸出来,让其他的海鲜领着(我)进去,到了一个大殿里。

        那个大殿很高很宽阔,都是用白色东西建成的,像是牡蛎的外壳,光彩耀眼夺目,恍恍惚让人睁不开眼,不能直视。

        海鲜小官就让我尽到了殿里,有个像是大王的人做着殿上,但是相貌已经很老了,须发皆白,带的帽子像是唐帽,身穿白袍,全部金线纹的腰带,横挎着白玉带(京剧中的打扮?)问我:‘你会写文章吗?’我就说:‘不会!’‘那你会什么?’‘只会做对联’王:‘要你有什么用?(现在的公司领导都是这么批评下属的。)’(我只要会做文章的,你既然不会,我用不着你!)

        于是就让海鲜带我到书馆看看就放回来。

        海鲜们就带我到了东面的一个偏房,里面看见一个小孩,才几岁,长得非常可爱好看。

        旁边的海鲜就说:‘大王就是请读书人来教这个孩子的。(闹了半天是请家庭教师!)”

        一会儿又带我回去见了那个大王,他就让水族把我带回来。

        海鲜们又把我带出来,先前的那个年轻人还在门口等着,得到了命令,就又骑上马,让海鲜抬着我(前边也是抬着,要不怎么狂飙?)

        到了土地庙的时候,庙里的神也出来迎接,非常恭敬,那个年轻人就将我托付给力庙神,庙神就收留我在那住了一夜,其他什么都没有了!”(好长的一段自叙!)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事情发生在成化十九年。

        (总结来说就是海底一阵游,加土地庙住宿,来回海鲜专车狂飙!)

        「原文」嘉定东门外有朱外郎。

        子年十三岁,一日挟书囊将就外,傅倚门少立,忽向东疾奔,其去如风,瞬息不见。父母急集族里追之,无及也,路旁人云:“适奔过。”

        抱树求止不能,得树折,径去矣。

        又至前人告如初,俄而人报云:“直望海而趋矣。”

        继报云:“巳入海矣!”

        父母无所施计,伏水滨恸哭。

        三日将还,忽水中涌出一人,视之其子也。方将抱持,子向西仍去如风。

        父母急回至家,无有也,又皆痛骇。

        明日有丐儿来报,曰:“昨夜卧前村土地堂,见一童子伏地而睡,视之实尔家郎君也!可往取之。”

        父母惊喜,急与丐儿同往,则果在地,扶掖以归,犹昏昏然不省,类中恶者,幸而眼开,能运动,以汤液灌之,一日始复。

        众问其详,曰:“儿方倚门,忽见一少年从东来,貌甚娟秀,戴软趐唐帽,衣绿袍,东黄金带,骑白马亦莹皎如雪,从后者可三十人,皆人身而首则或虾或螺或鳖或鱼不一类。少年见我,即命从者羣qun挟之东行,虽大呼不可得止也,至岸视海中一道水开,遂成路接沙,众皆拥上路,四望弥漫,俄顷至一城郭。入至大宫阙,朱门华屋,弘敞焕烂。少年止于门外,只令阍hun者通谒,曰:‘奉命请读书人至。’其阍者亦鱼鳖之属,受语趋入,少顷复出,命他吏引入,至一殿下。

        其殿极高广,都作白色,似蠵蛎之壳所,光采照耀,恍惚夺目,不能正视。

        吏命入殿,王者坐殿上,其貌巳老,须鬓雪白,其冠亦类唐帽,身披白袍,通剌金纹腰,横白玉带,问我,曰:‘汝觧作文章乎?’对曰:‘不能!’曰:‘然则何能?’曰:‘只会作对!’王曰:‘我只要作文章者,今汝不能,无用汝也!’因命左右,引入学馆一观即放回。

        左右遂引入东偏一室,见一童子,可数岁,韶秀特异,旁吏云:‘王欲请读书人教此子耳!’少顷,复引见王。王命仍遣人送去。

        众复引出,前少年尚待于门,得传命,因复乘马,命众扶之。

        归至土地庙前,庙神出迎甚恭,少年即以儿付之,土地即收儿宿。儿后亦无他。”今尚在也,事在成化十九年。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2757/41238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