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精锐之师 九
我看着丰升阿冷笑道:“哦,这么说,你对朕倒是忠心耿耿喽?”
丰升阿叩头答道:“回主子爷,奴才怎么说也是个提督,他们四个小小的地方的总兵官两腿中间夹个*,跑到奴才这里充大爷,京师的防务是丰台大营的事情,娘的,谁没打过仗?不信把队伍拉出去练练,奴才的察哈尔骑兵绝不是什么脆皮蛋!”
我听着这个不学无术的满族纨绔八旗提督满嘴跑火车,胡搅蛮缠,心中气恼,将手中的令箭猛的朝着丰升阿那如同避雷针的头盔掷去,只听啪的一声脆响,令箭折为两半,丰升阿被砸了个金星乱冒,知道不好,连忙叩头不止,连呼:“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我拍着桌子怒喝道:“丰升阿,还有你们几个,他妈的,都不过是鸡毛蒜皮的事,聚在一起只知道吹毛求疵,互相扯皮,浪费时间,内耗不止,日本人马上就要出兵打我们了,要是老子完了,你们也得死!”
我这一通邪火把下面的众将领吓傻了,慌忙跪倒一地,纷纷请罪,刚刚进来的谭嗣同,梁启超,寿山也不例外,我又拍了一通面板,情绪这才稳定,看着下面的将官,还是点了点头,这湘淮名将就是不一般,精气神十分的彪悍,一看就是纵横沙场的宿将,再转脸一看丰升阿手下的营官要不就是肥头大耳,猪头型的,要不就是皮包骨头,大烟鬼型的。刚刚要熄灭的火气又顶了上来。
脸色一沉,阴声道:“丰升阿,看看你手下的营官,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朕看你的营官都没有保留的必要了,还是让他们回家抱孩子吧,免得上阵杀敌之时坏了朕的大事,还要朕费工夫砍他们的脑袋。”
一众丰台大营的将佐听得光绪什么都没问就大刀砍萝卜一刀切的免了他们的兵权,不由都是一楞,偷眼看向丰升阿,不看还好,一看之下都是心中透心凉,这丰升阿的脸色如同开了染匠铺子,青紫难辩,知道丰升阿圣眷已衰,不由暗叫倒霉。
其实我刚开始并没有打算如此的大刀阔斧的进行换血,但是我从丰升阿无意透漏的言语中猜到了顽固的满清铁帽子已经开始拉拢京畿军队,用意何在,不言自明,不由暗叹,看来重组军队,削减八旗,改良科举,重用海龟和激进维新人物确实触动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丰台大营作为拱卫京师最重要的一只力量,共分六营,每营五千人,共三万人,其中二营骑兵神威营,二营步兵虎威营,一营火器神机营,一营健锐营。六营的各设营官一名,副将一名,这六营兵马历来就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由于我亲政夺权是取巧的捷径,所以这丰台各营仍旧是以前的格局,并不完全在我掌控之中,其中恭亲王奕訢,慈禧,各铁帽子皇室力量中的宗族子弟都有各自的势力,一直以来都是我的一块心病,丰台大营这个明显的不稳定因素裁撤势在必行,看到这些个家伙有口难开的样子,心中暗乐,我这招一视同仁不论背景,只看战斗力的务实做法让他们谁也说不出来什么,要是这丰升阿是个将才我倒是不大好办了。
我正在高兴,刚要进行人事认命,突然有个粗豪的嗓门吼道:“臣并无过失,自认担任火器健锐两营的营官以来,尚且称职,请圣上明鉴!”
我当时就是一愣,寻着话音看去,只见这人身材魁伟,三十来岁年纪,身着蓝色铠袍、棉甲,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一部落腮大胡子卷着劲的向上长,古铜色的皮肤透着力道,顾盼之际,颇有大将风度。
我暗自声采:好一个铮铮铁骨的大好男儿,怪不得说自古神州出英才,男儿女子多豪杰。不由欣喜道:“哦,看你的长的倒是一条好汉,不知道能否一战那?”我环顾左右问道:“你们谁知道他姓甚名谁啊?”
我的话音刚落,旁边就闪过一人回道:“皇上,此人是湘军将领叫王德榜,字朗清,湖南江华人,曾追随左中堂转战新疆,尤其是在甘南平叛后,抚降回人十余万。濬狄道河渠,获沃野良田百余万亩。降敕褒嘉,赐头品秩。元年,丁忧归乡,三年,再赴新疆,以旧部驻张家口。四年,入京,统率火器、健锐二营,而且还兼兴畿辅水利。是我大清不可多得的将才,还请皇上量才录用。”
我顿时大感兴趣,文武双全的青年将才我倒是网罗到了不少,像是这个进言力荐王德榜的寿山就是个例子,寿山,字眉峰,咸丰十年生于黑龙江瑷珲。说起寿山的身世倒是声名赫赫,他的祖上就是明末抗清名将、兵部尚书袁崇焕。崇焕死,其后代于清初被编入宁古塔汉军正白旗,世居瑷珲。寿山父名富明阿,为崇焕六世孙,以佐领授吉林将军,长子寿山以三品衔补用郎中候选员外郎,留北京兵部部选用。虽然未必龙生龙,但是这等名门之后,我也不能免俗的破例提拔了,没想到这寿山自幼受到袁家忠君报国的教育,从小就愤发读书,习武,欲以功业自奋,着实是位青年俊材。我特别的下旨恢复了寿山的祖姓,这下袁寿山是更加的誓死效忠于我这个光绪皇帝。最终成为了日后帝国的陆战之神。
但是像王德榜这样有实战经验的文武双全的青年将才就太少了,我站起身快步来到王德榜的身前,双手将其搀扶起来,笑道:“鸿鹄岂能做燕雀,朕并非有眼无珠,从今天起你就是丰台大营的新任提督了。”
王德榜大是惊讶,张着嘴巴做不可相信状,我知道这时一定要有雷霆之势,谁也不知道顽固的满清王爷们到底已经掌握了多少实力,我迅速的回到帅案后面,对就差流口水的王德榜喝道:“王提督,给朕击鼓,集合丰台大营所有兵勇,朕亲自训话。”说罢,当先行出帐去,前往校场点将台,众人自是鱼贯而出紧随其后。点将台上,我巡视着下面排列的密密麻麻排列的三万八千将士,丰台大营的士兵也不愿意示弱,眼见着以往那些个骑在自己头上的喝兵血的腐败份子一个个的被摘了顶戴花翎,一个个无不精神抖擞,气势不减。但是比起站在中央的八千湘淮子弟那种杀气腾腾的百战雄师的气势还是弱了几分。
我看着看着,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转身对着左右亲信大臣高兴的说道:“各位爱卿,看见没有,我大清的军心尚为可用,还是能有所做为的!”翁同和赞同道:“万岁圣明,国家只要民心不死,军心不亡,就有强大的希望。”
我点了点头,回过身来,扶着栏杆高声说道:“朕,今日特来看望大家,看看我大清帝国的勇士!”
我的话音还没有落,台下数万人同时跪倒,同时爆发出震天的呼声:“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些兵勇毕竟一直驻守在外,根本没有机会见到圣驾,在那个时代,如果能够有机会觐见天颜,那可是祖坟冒青烟的莫大荣耀。因此才有如此的发自内心的喊声。
我振奋的大声道:“各位士兵们,我们中华民族远在五千年以前,就在这块辽阔的大陆上创设了强大的国家,秦皇汉武,文韬武略,彻底的在主宰着自己的命运,从没有人能够斩断我们文化的的传承,我们的国家历来主张和平共处,但是绝对不是任人欺辱,犯我强汉者,虽远而必诛,这就是我们的信条。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历史的变革期,我们在试验,究竟像我们这样一个千载传承的国度是否能生存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所以朕要你们在此集会。朕想要和你们这些中华的勇士说的就是,我们不能丢失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我们不能让神圣的宗庙被敌人践踏,我们不能失去自己的民族尊严。勇敢的将士们,无论历史上的还是现在的,只要你们为自己的国家奋斗过了,即使是用自己的鲜血祭奠了这块土地的神圣,那么祖先和后世子孙都会以你为荣,并且将长久记得你英雄的名字。永不忘记这个时代。这个只属于你我的时代,这个应该由活着的我们来奉献一切的时代。中华历代的辉煌已经由那些为它劳作,为它作战的高贵的祖先们传到了我们的手中,因此,理所应当的轮到我们献身于我们的祖国,我们应当付出比祖先更多的忠诚,我们应坚定不移的记住自己的名字,中华民族,不要让列祖列宗们跳出坟墓斥骂我们的不忠,不孝,所以为了我们高贵的荣誉,为了我们的国家,民族必不致在地球上消灭。我们身为大清帝国的勇士,就应当旱卫军人的荣誉,今天朕对大家保证,只要你们为了大清帝国,为了华夏民族,为了天下的千万百姓奋斗过了,抗争过了,那么,你们将成为大清帝国千秋万代的骄傲,天下亿万百姓的骄傲,你们将作为帝国的勇士而名垂千古,你们的英名永照汗青!”
我这段含激情的话语刚落,下面就响起了无比震撼的声音:“为了皇上,为了大清,为了中华民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9/19523/12716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