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夺宫亲政 一
廷议后的几天,暴风雨终于来临了,廷议最后慈禧太后所说的话如同明码电报般准确无误的传到了全国所有官员耳朵里,痛打落水狗和锦上添花一向是中国官员最喜欢做也最热衷于做的事情,各省大小官员凡是有资格上奏折的,无一例外都是抨击恭亲王一派优柔寡断者,办事拖沓者,都是卖国求安的和事佬。清流派攻击恭亲王和李鸿章是“卖国贼”的长篇巨著在朝廷里传颂,一时间洛阳纸贵。这些文字也成了众铁帽子们的战斗口号。慈禧被这如同山崩地裂般的奏折条陈所淹没,所有奏章都是谴责这主和派的,尤其是恭亲王和李鸿章。
长chun宫内,香炉里的檀香散发出来的袅袅青烟缓缓的在室内飘散,中间放置的火炭盆让人忘却了外面的寒意,慈禧皱着眉头端坐在榻上,眼睛斜睨着站在面前的三个人,令她惊讶的是李鸿章赫然站在五王爷和七王爷的边上,这李鸿章是自己的亲信大臣,但更是恭王的衷心支持者,他和恭王爷那是焦不离孟的铁打的同盟,也是恭亲王千辛万苦扶植起来的洋务大员,怎么和恭王的反对派惇亲王,醇亲王站到了一起?
醇亲王看到了慈禧的疑问,上前一步说道:“太后,李总督刚才向我们表示了反对恭亲王议和的立场,支持我们主战一方,并且要求和我们一同觐见太后,揭发恭亲王在幕后操纵崇厚签订卖国合约的真相。所以才和我们一同到此。”
慈禧上下打量着李鸿章,笑道:“李大人,昨个儿你不是还说什么其曲在我,着眼于大局,结好俄国,借俄震慑慑倭国的煌煌之言吗?怎么还没过两天就彻底的改变了看法。”
李鸿章心里苦笑,他在官场多年,早就练就一张铁脸皮,面不改色的说道:“臣自从上次廷议后,回到家里仔细的考虑了主战一派的言论,认为我大清尚有可为,并非全然没有机会,左文襄所说和战并用,坚韧求胜却是现在情况下的最好的对策,为了我大清的基业,臣也就厚着脸皮自食前言了,恭王在崇厚签约的过程中明知道此条约有违训越权之处,不去制止反而让沈桂芝催着崇厚尽快签约,着实不把太后放在眼里,其情让老臣深感不忿,更加促使老臣考虑恭王的真实目的,还请太后明鉴。”
这李鸿章其实到现在还是认为和为上,但是他心里很清楚的知道揣摩上意的重要,他在廷议上看到了当今皇帝的亲生父亲醇亲王站到了主战一方,那很明显的醇亲王不会误解上意,廷议上所有铁帽子王爷一个个群情激愤,看来一场政治风云就要来临,在政治上站对阵营是极为关键的,站错队,看错风,会死人的,李鸿章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恭亲王所有政策的忠实执行者,一旦恭亲王被刮下台,那么下场最凄惨的就是自己了,即使自己还是慈禧的亲信,也不可能幸免。所以当李鸿章意识到这一点时,对于自己的草率深感后悔,回到家里是彻夜未眠,翻来覆去都快不分南北时才想好了对策。
第二天,这李鸿章李二先生就坐着大轿子跑到了皇宫,早早的就递牌子请见太后,他一眼就看到出来传话的正是最近在慈禧太后身边最为得宠的小禄子公公,心中狂喜,自己的运气还真是他妈的好,想什么来什么,连忙将小禄子拉到殿外的角落里,从怀中掏出一大把银票,塞到小禄子的怀里,小禄子连忙推辞,李鸿章哪容他有空去掏银票,忙亲热的拉住小禄子的手,说道:“公公不必客气,我早就想专门去看望你了,只是不得方便,这次能见到公公真是李某三生有幸啊,我们兄弟之间就不用客气了。”李鸿章深知结交宫里得宠得势的太监那是当官,当‘好’官的最佳捷径,没三句话就哥们弟兄的和小禄子攀上了交情。
小禄子这两天没少见到这个,当然也知道这李大人想知道什么,皇上早就让陈侍卫给自己传话了,碰到打探太后的口风的大臣,就要隐晦的表达出太后主战要处罚恭王的意思,这些个话他说了不下十几遍了,当下嘿嘿笑道:“李大人,咱家就不客气了,久仰李大人的威名,只是不知道李大人想知道些个什么?”
李鸿章一听心中高兴,没想到这位小禄子公公如此的乖觉,也就不再拐弯抹角,转头看了看左右无人,低声问道:“公公在太后身边伺候,想来知道太后对于这次俄国签约的事情是如何看的了,不知道能否透露一二?”
小禄子笑道:“就这事啊,太后这两日肝火甚旺,身有微恙但还是连着召见五王爷和七王爷商量什么护卫京畿之事,这不又让人传召两位王爷觐见那,还说什么一些事情不能再让下面的人胡来了,咱家不能干政,也听不明白的,兴许李大人是懂的。”
李鸿章一听,半天才缓缓的舒出一口气,一脸媚笑:“多谢小禄子公公提点了,以后还请公公多多指教了,下官自当厚报之。”
小禄子摆了摆手说道:“咱家还要进去伺候太后梳洗,大人且在这里候着,待会太后自然会传见的。”
说完小禄子转身走进长chun宫,将殿门关上。
李鸿章高兴坏了,因为终于确定了自己的猜测,现在转变立场还是来得急的,毕竟太后还没有最后的发话,一抬头看到五王爷和七王爷迈着四方步朝这里走来,李鸿章连忙整理衣冠,拽了拽朝珠,一路小跑的迎了上去,他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宝贵的性命,终于在最后的紧急关头来了个乾坤大挪移,撤回了对恭亲王的支持,转而支持醇亲王和铁帽子们,他施展了自己那令人惊诧的上乘武功乾坤大挪移,眨眼间站到了死对头们的一边。自然就极为鄙视将恭亲王一脚的踹到了沟里。
两位王爷站在那听着李鸿章滔滔不绝的效忠演讲,差点以为自己还没睡醒,互相狠狠的掐了一把才确信自己没做梦,然后就都处于高兴的差点脑淤血的状态,两个王爷不由的一手抚胸,一手同时拍着李鸿章的肩膀表示赞赏和鼓励。毕竟鬼子六没了李鸿章的支持,那就如同没了牙和爪子的老虎,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两个王爷想到这里,更是兴奋,差点把李二先生的肩膀拍成粉碎性骨折。但是李二先生终于咬紧牙关忍受了下来,心中痛并快乐着,眼前不由得显现出自己似锦的前程和铺天盖地的银票。
惇亲王挺着腰杆,接过李鸿章的话,吹着胡子狂侃道:“太后,老六这次是太不像话了,他是在拿咱大清的江山换取他稳固的地位,还有他对太后心怀恨意,上回他没能染指大统,肯定是不服气的,仗着他以前的那点微薄的功劳,胡作非为,希望太后为了大清着想,尽快把这班子军机撤职查办。”
慈禧听完五王爷这番话,并没有答茬,心里暗自琢磨,恭王和自己在辛酉政变时的确是亲密同盟,但是自从同治帝亲政后,他的一些举动就是想借着支持皇帝来反对我,好在同治死的早,要不然还真让他成功了,商议续统时,我又一口否决了让他的儿子继承皇位,估计他心中怀恨是在所难免的,这宫廷之事阴暗晦涩,为了这皇位,权力,弑父杀兄都是正常的,更何况所谓的同盟了,恭王身边这帮军机大臣一向是以恭王马首是瞻,我的很多政见他们都明确的反对,上次让沈桂芝去贵州,他们竟然合伙抱团的反对,简直不把我放在眼里。看来这次还真的是一次机会,把这帮军机撤换,换上一批听话的,到那时候我不就为所欲为了,想到这里不由的一声冷笑。看了看站立在惇亲王身边的醇亲王和李鸿章说道:“不知道二位卿家是何意思啊?”
醇亲王谨慎的回答道:“一切听从太后的裁决,臣不敢妄言。”
李鸿章是站好了队就要置对方于死地的主,要不一棍子把恭亲王打死,那死的就是自己了,想明白了这点,现在的他比谁都想把恭亲王赶下台,于是李鸿章开口说道:“太后,老臣对于恭王这种示弱于他国的施政纲领早就有意见,如果这次再放纵这些主和大臣,那我大清早晚会国将不国。请太后务必施展雷霆手段将这批害群之马一举拔除!”
慈禧叹了口气说道:“哀家昨个儿看了那些触目惊心的奏折,有句话哀家也不能不说了,这舆论如此,要想硬压是不行的了。现在得先想法子平大家的怨气。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换了哀家恐怕也会这样,举国上下怨气不出,恐怕会出什么乱子,后患无穷啊,看来要委屈恭亲王了。”
“是!太后的话真是一针见血。”醇亲王很见机地说,“只是那崇厚如何处置还请太后现行定夺。”
慈禧说道:“崇厚奉命出使,并不听候谕旨,擅自起程,情节甚重。仅予革职,不足以蔽辜,拟请先行革职拿问,交刑部治罪。”
李鸿章咬着牙问道:“那恭王如何处置那?”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9/19523/12716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