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新戊戌变法 > 第二十三章 远交近攻 一

第二十三章 远交近攻 一


过了半天,屋里面才有人搭腔:“哦,我当是谁来了,原来是陈大侍卫啊,在下一介草民,我家的庙小容不下你这么大的菩萨,还是请回吧!”

        陈倚的两个师弟都是一愣,这大刀王五的口气不对啊,挖苦嘲讽之意充斥其中。但陈倚似乎早就料到了王五的态度,还是笑呵呵的说道:“大哥,您别生小弟的气,我是当了满洲人的官了,咱们洪门三合会一向有反对满洲人的传统。但是,现在列强环伺,如果我们汉人再不出力,那不只是满洲人要完蛋,我们汉人也要灭种亡国了。”

        陈倚一听王五并没反驳,知道这是劝他的极好机会,遂笑道:“大哥,您瞧着我是那种出卖朋友,见利忘义之辈么?”

        王五半晌叹道:“你不是,但是满人占我大好河山,割地赔款,老百姓的日子实在没法过了,你这里讲什么振兴社稷,驱除外国鬼子,可这让老百姓饿殍遍野,卖儿鬻女的朝廷还值得你去帮?”

        陈倚说道:“大哥,有些话我早就想和您说了,只是一直没机会,今天我就和你说道说道,满族历来被汉族所恨,汉族说满族是是夷狄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古代中国小,中原地区只是河南、山西这些地方,那时大家以为除了这地方的人,其他都是异族,其实都是老祖宗们自我的定义!并且异族的范畴和定义,也因定义的不同而一改再改。在当年陕西周朝的眼光中,山东殷朝之后的孔夫子,就是道道地地的异族;可是曾几何时,殷周不分了,变成了一家子人了;而周朝的晚期,山东帮和陕西帮,又把湖北帮看成异族,所谓荆楚之地,乃蛮貉之区,于是屈原又变成了异族;最后湖北人和山东,陕西又手拉手起来,向南发展,把四川、贵州人看成异族,所谓‘夜郎自大’等挖苦话,就是骂西南人的。咱们都是中国人,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这么杀来杀去,其实流的都是我们中国人的血。那辽东满洲很早就是我们的国土,那满洲人自然是我们中国人,咱们男子汉大丈夫要胸襟宽广,不能小小气气的整天把自己同胞当成外国人,我们就是要携手振兴我们中国,让外国鬼子不敢再欺辱我们。当今皇上虽是满洲人,但却是个好人,是个想有一番大作为的好皇帝,他既然有心在西太后铺开的烂摊子上亲政图强,这同样也是我们的国家,我们自然要全力相助了,毕竟先国家而后民族。”

        陈倚这番话说的是吐沫星子满天飞,义正词严,其实这是我平时和他说起的,自然是为了开解陈倚汉人当了满洲的官,而被朋友误解的郁闷心情,本来想说我是汉人不都当了满洲的皇帝了那,但是考虑到不能吓死陈倚,才大讲民族国家的大道理。同时我还想起上辈子时的中国各少数民族中,藏族和维族虽然有所谓的*,*问题,但那只是有海外势力的活动,国内的藏族和维族一般都是首先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然后才是藏族,维族,满族更不用说,几乎和汉人已经是一体的了。真正和中国离心离德的倒是鲜族,也就是朝鲜族。他们或忠于金氏父子,或嫌贫爱富自认为是韩国人,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内外有别。汉,满,蒙,藏,回及其他少数民族都是我们中国自家人,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化风俗,这些语言文化组成了我们整个中国的语言文化风俗。可是朝鲜人是真正的外来人,他们的风俗文化可能比藏蒙的风俗文化更接近汉人,但是他们却不认同中国。现在还有一个更有趣的现象,在海外华人中非常流行自称为纯种汉人。尤其是台湾,据我所知台湾有不少人自称是纯汉人,而且自称说那大部分国人听不懂的闽南语是纯粹的古代语音,最不认同中国的人却最以纯汉族为荣,有点儿意思,虽然我是汉人,你是满人,你是回人,但是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中国人,都是一家人,这是这是我们历史老师经常讲的,也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经常宣传的。我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自然是轻车熟路,出口成章了。没想到这陈倚平日里听多了,竟然记得一清二楚。

        柯炳森和武和轨惊讶的看着大师哥,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这么绕的大道理亏师哥讲的明明白白。大刀王五没有出声,但是里面突然传出一阵鼓掌喝的声音,有人高喊一嗓子:“好,好一个都是中国人,我劝了我王大哥好多回,就是没有你讲的明白透彻。”

        陈倚三人都是一惊,没想到这大刀王五的屋内尚有其他的人,就听见门吱呀一声敞开了,从里面走出两个人,其中一个满脸连鬓落腮的胡子,浓黑的眉毛下一双皂白分明的大眼,鼻梁高挺,身材高大,透出一股燕赵男儿的冲天豪气,另外一个则生的十分的俊朗,乌黑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脸上挂着一丝自信的笑容,乌黑的眼珠就彷佛两颗闪亮的宝石一样璀璨,挺直瘦高的身板,加上那身洁净合体的长袍,整个人显的儒雅中透着英气,站在那里着实的惹人注目。

        很显然给自己鼓掌喝彩的正是此人,王五走了过来满脸的不乐意,嘴里嘟囔道:“三弟,我是粗人,也不知道这些个大道理。我只知道你是我的兄弟,你赞成的我本来也不应该反对,咱们一个头磕到地上,那就是心连心,一条线,水来水里去、火来火里去,全没话说。你们的学问我们不十分的明白,但我信你,知道你为的是整个中国办好事,但这次,这次好像心里老是别着一股劲,这慈禧劳民伤财,奢侈无度,中国让让外国洋鬼子欺负的可以了,她是不能指望了,皇帝这么小,能有什么作为?”

        陈倚说道:“大哥,当今圣上可不是普通人,那可是天生令主,他平日里总是说一旦当政,最终是要实现改革变法,强我中华,民族平等,共享盛世的宏大愿望。”

        还没等王五开口说话,旁边的年轻人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当今皇上真的是这么说的吗,当真想着变法自强?”

        陈倚疑惑的问王五:“这位是?”

        王五这才醒悟忙说道:“他叫谭嗣同,是我的好朋友,是二弟胡老七介绍来跟我学武的,已经呆了好长时间了,这位谭兄弟的学问可大着那,谭老弟,这位就是我常跟你提起的在皇帝身边当侍卫的二弟陈倚。你们多多亲近。”

        幸亏我不在场,要是看到这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清朝第一愤青(发奋图强的青年),我估计惊喜大叫是免不了的。难免又会被人嘲笑幼稚了。

        陈倚当然不晓得这位就是日后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了,但是这大刀王五认可的朋友,那都是爱国的英侠人物,当下也不再避讳,说道:“那是,皇上心中已经早有乾坤,只缺实行这些设想所必需的权利,一旦皇上亲政,那我们中国就有希望了。”

        谭嗣同两眼闪烁精光,他这两年壮游祖国西北、东南诸省,深悉民间疾苦,痛感社会之积弊,变法维新之意,忧国忧民之情灼热似火。立志趁年青力壮之际,干一番事业报效祖国。这时期,他对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倍加钦佩,一直珍藏文天祥生前弹过的“蕉雨琴”,并为文天祥用过的“日月星辰砚”作歌以励志。只是一直报国无门,没想到在这次到京师与王五学艺竟然听说小皇帝早有变法维新之意,哪能不精神振奋,激动异常那。

        谭嗣同平息了一下情绪,才说道:“圣上如此小的年纪就能有这番见识,果是不凡,但是离着亲政还要有十多年的光景,到那时恐怕为时晚矣,倭人明治维新此时已见成效,到时肯定会窥测我中华富饶国土。这变法宜早不宜迟,耽误这数十春秋的时间真是可惜了。”

        陈倚说道:“那倒是,只是也只能等待,还有什么好办法,皇太后和那帮满族的铁帽子是不可能真正的支持任何违反祖制的变法维新。”

        谭嗣同突然放低了声音说道:“那何不想办法让皇上提前亲政。”

        陈倚再试探道:“如何提前法?”

        谭嗣同不说话,用脚在地上写了两个字:逼宫。这才抬头问:“兄弟愚见,不知以为然否?”

        陈倚深深的看了看这个英气勃勃的谭嗣同,说道:“先生请屋里详谈如何?”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别署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通眉生,湖南浏阳人。近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杰出的爱国志士。

        大刀王五,王正谊(1854-1900),是清末名满天下的*义侠,河北人。精通各种拳术、器械,尤以双钩、大刀为绝。在京师开设“源顺镖局”,以护卫旅客为生,被称为“京师大侠”,与霍元甲齐名。

        强推本人的传统武侠作品《大漠流云》,已完成十八万字。连载中。;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9/19523/12716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