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入宫读书 四
礼毕,只见翁同和这位当代著名的诗人、书画家、尤其擅书,有“乾嘉后第一人”之誉的大腕,走到那张高大的御案前挽起袖子,摊开宣纸,提起事先准备好的笔,饱蘸浓墨一笔一画地写下“天下太平”和“正大光明”八个虬劲有力的大字,气息淳厚宽博,已得颜书之精髓,翁同和放下自己的笔,双手捧起一支朱笔递给我,我一愣,翁同和恭敬的说道:“恭请皇上临摹。”
我乐了,老子以前可是专门学习过书法,为了高考加分用的,汗颜啊,对于王羲之的兰亭序每天都要临摹数十遍,我还记得当时老师说过的握笔要诀:大拇指食指来捏住,中指来勾住,无名指小指来垫住。写字时:毛笔靠在无名指弯曲的第二节。顿时信心百倍,他妈的,一定要在这帮老家伙心里竖立起我真命天子的印象,为以后作准备。
于是我伸手接过朱笔,挡开翁同和的手,自己握好毛笔开始临摹,翁同和一愣,本来应该自己握着皇帝的手在这八个大字上临摹的。现在皇帝要自己来,一时之间呆了,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当他看到我握笔的姿势时,不由得点头,这小皇帝握笔拳中空虚如握卵,可见并非一日之功,就见我运笔如飞,照着写那还不容易,临摹完,我又在下面写了一行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十五个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笔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大有书圣的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几分意思,翁同和心内惊异之极,没有练五六年的练习是不肯能有此功力的,难道皇帝打娘胎里就开始练习了。而且这汉高祖刘邦的诗句,用的恰到好处,表明了皇帝心怀中兴社稷,保卫疆土的大志。更是难得。
我看着翁同和那不能置信的神情,心中得意,就差吹流氓哨了。
翁同和不愧是当过帝师的,心里激动但是脸上还是不动声色的又从桌上拿起一本印刷精美的画册,我心中一喜,难道这个时代就有漫画了,随着他翻开画册,我顿时大失所望,他妈的,不是漫画是chun宫画也好啊,满纸都是充满历代王朝政治和道德理念的主题,翁同和平指着上图的一些帝王画像让我辨认,《帝鉴图》是明代神宗时,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为神宗编写的,图文并茂,生动传神,专门用于对幼儿皇帝的启蒙教育。看来我也不例外,但是老子什么精美的画报没看过,顿时哈欠连天,但想起这帝鉴图的古本价值不菲,哎,就当看钞票吧,于是我拿出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不断地点头称赞,对于一些我知道的帝王还稍作点评。翁同和简直喜疯了,意识到这小皇帝是个天才,心中想到父亲翁心存每次提到同治帝时那惋惜感叹的神情,心里又是悲伤又是高兴,皇帝资质俱佳,得英才而育之,成为中华中兴之主的师傅,那是流芳百世的荣耀啊。想到这里激动的双手不住的颤动,帝鉴图差点掉在地上。
翁同和稳定了一下情绪,放下了画册,提笔在一张白宣纸上写下“帝德如天”四字,先朗声读一遍,让我紧跟着读。我晕,让我跟着读,简直是糟蹋天才少年的智力。我朗声念道:“皇恩若日。”翁同和顿时大脑几乎激动的淤血短路,这小皇帝竟然还会对对子!翁同和彻底的出离激动了,浑身栗抖,其他的几个师傅和醇亲王离的远,还以为翁同和让我这个无知的小家伙气疯了那。都是大摇其头,垂头丧气。
最后兴奋的几乎不会走路的翁同和被太监搀了下去,汉文启蒙礼毕,又开始满文启蒙,对于满文我实在是不感冒,这满文在一百多年后,只有几百个人懂了,没前途,当我快要入睡的时候,那个我连名字都没记住的师傅叹息着退了下去。这样前后进行了近一个时辰,启蒙典礼结束,下面的太监乐师们又拉又敲,奏响结束乐。一片欢腾。
从此,我的求学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我的寝宫里贴着一张大大的白纸上面写着我的学习计划,听说是我的便宜老爸,醇亲王亲自拟定的。
一、皇上每日到弘德殿上书房,按照规定,先拉弓,后学满语与蒙古语,再习汉书;
二、皇上入学时刻由太后钦定,先俟召见引见后再去书房读书,启蒙之时实行半书房,待八岁之后改作整日书房,御膳也在书房;
三、诵读与讨论并行,务求实际,以古论今,经世致用;
四、太后、皇上万寿圣节以及彩服日,祭坛日均不入学;
五、初伏至处暑日功课减半;
六、皇上冲龄仅习拉弓,待年龄稍长应学步射与打枪,拟请由御前大臣与乾清门一等侍卫教射;
七、骑马一事须自幼学习,拟自入学后即著御前大臣教习,每隔五日一次,遇风雨雪天气或礼节假日停止。
我抬头看着这张纸,头疼欲裂,我前世上了十六年的学,过了十六年的程序化生活,难道到了清朝当了皇帝仍然不能幸免吗?他妈的,我痛恨程序化。
但是想为人上人,必要暗中受得苦中苦,于是我每天早晨,爬起来先是到钟粹宫慈安太后那里请安,然后到长chun宫慈禧太后那里请安。第二件大事就是早饭后跟着两宫太后上朝,上朝结束后再回到上书房听师傅讲课与读书,练习书法或习武练剑。晚上我还要刻苦自学帝王之学,找寻思考夺权大事,听取陈倚的情报汇总。累的我是上吊的心都有了。但是一想到我的亲政,和各国列强都要开战,最总要的是和小日本的甲午海战,他妈的,老子要灭了小日本,想到这里,我的力量油然而生,如火山爆发一般。
我第一天去弘德殿上书房读书,翁同和给我所传授的课程主要是儒家治世经典五经四书。翁师傅首先从《大学》开始,他认为对于如此深奥的儒家经典,这个年仅6岁的天才皇帝理解起来是非常吃力的,没想到刚读了一遍,我就开始背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这还要感谢我们那时候的复古教育,背诵四书五经是一种时尚,彰显品味的最佳方式,是我们学生时代经常在各大场合要表演的节目啊。我背诵的是神采飞扬,口冒白沫,那翁同和的下巴却当时就掉到了地上。
背完后,我一字一顿的说道:“翁师傅,我是皇帝,不需要考功名,我要学的是帝王之术,不是什么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天下英才皆入我彀中的工具,请翁师傅教我历史之兴衰,历朝施政之得失。”
这翁同和刚刚把下巴拾了起来,眼珠子又掉了,这光绪小皇帝说的话无异于晴天霹雳。劈的他是头晕眼花,一时之间招架不住。
强推本人的传统武侠作品《大漠流云》。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9/19523/12716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