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初试啼声 四
陈倚当然是心领神会,猛的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的说道:“主子,这件事如果让慈禧皇太后知道,那您的皇位甚至性命都将不保,皇上并没有什么所恃,皇太后可是没有什么顾忌的啊,还请圣上三思!”我心里好笑,原来老实人一旦撒起谎来比真的还真,哭的大有狮子吼马景涛之势,这陈倚这么半真半假的话刚说出口,我是勃然大怒,:“嘟,大胆的奴才,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朕是天子当然要替天行道,你如此阻挠朕,不是陷我于不义吗,这样的话休要重提,即使朕真的被皇太后废黜,这件事还是一定要做的!”本来我是有目的的要救阿鲁特氏,说出话来难免做作,但是我看到如此美女要是在我的眼皮底下挂了,我还是男人吗,所以这番话我说的是冠冕堂皇,义正词严,估计可以入选感动中国十大宣言。
陈倚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说道:“奴才还是要劝劝主子,还是为自己多想想啊,这可是性命攸关之事啊。”
我怒极反笑,冷笑了几声说道:“如若你再阻拦,信不信我杀了你。”
陈倚悲泣道:“主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希望主子能三思而后行。”
旁边的阿鲁特氏和映雪被这出君臣会感动的流下了晶莹的串串珠泪,她们怎么能不明白呢,这个小皇帝的生死祸福都掌握在那个如同恶魔的慈禧皇太后的手里,这个小皇帝年纪这么小,但是说出来的话却是那么的感人,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多么的睿智,高贵,正义的语言啊,两个年轻的女子再看这位说话还奶声奶气的小皇帝时,觉得他像是被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芒,这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那个陈倚也不差,他明知道皇帝说赏你、升你,能让荣华富贵,说罚你、贬你,杀了你的头,你也都没地方告状去。但是他还是为了主公的安危而以死进谏,这个世界上如此忠义的君臣还有么?阿鲁特氏在心里琢磨,这小皇帝舍了性命的来救自己,报恩不在口头上。想起贴身藏好的那纸传位于恭亲王遗诏,这张纸对于自己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自己留着只是想有个念想,于是咬了咬牙说道:“皇上,恩,我这里倒是有一件皇太后害怕的事物,不知道你有没有用处?”
我一听,那是绝对的大喜过望,差点蹦了起来,他妈的,老子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不就是想得到那件让慈禧害怕的传位诏书吗!但是我还是小心谨慎的问道:“不知道皇嫂所说之物是什么?”“人是有良心的,皇上如此不顾安危的救我,我也要有所回报,这是同治皇帝宾天时亲笔所书的传位诏书,我留着只能是个祸根,现在交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伸出双手小心翼翼的接了过来,这情形像是小学生上前接奖状,心中暗乐,口中却问道:“那天皇太后不是已经将此诏书撕毁了吗?”
阿鲁特氏苦笑着说道:“是的,但是她没想到她的亲生儿子到死也防着她一手,同治爷当日是写了两份诏书的,让我拿其中一份来搪塞他的母亲,慈禧皇太后,另外一张让我交给恭亲王,可是同治爷没有料到的是慈禧竟然先调集李鸿章的淮军入京戒严,这份诏书成了废纸。”
我不由得感叹道:“宫闱角力果然是艰深晦涩,这慈禧倒是先行一招,使同治的妙手成了废棋。”我将诏书收好,吩咐陈倚安排阿鲁特氏脱身的事情,临走前,美丽灵秀的映雪问道:“小---,皇上那我如何离开这里那?”我回过头来暧mei的一笑,说道:“映雪,你还是把刘海留起来吧,那样你会更美丽的。”
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大典在一片山呼海啸般的,高呼万岁的鬼叫声中结束,我坐在龙椅上,脸上也挂着笑意,我是回想起小映雪那羞红的玉颊,微嗔的秀目,那感觉真他妈的好,原来初恋的感觉真的像是吃了青涩的苹果,不是很甜但是却让人回味无穷。
慈禧太后倒是没注意小皇帝的笑容,她看着盛大的典礼,比皇帝登基的排场只大不小,自己终于登上了权力的巅峰,没有谁能够违背自己的意志。历史上除了武则天没有那个当太后的能有自己的成就,想到这里,慈禧满面红光志得意满。
典礼结束,慈禧意犹未尽的来到养心殿,宣召醇王爷奕譞进殿叙话。
醇亲王奕譞在庆典散后,正准备转身回府,忽听太监传旨宣召,他心中一愣,心里很是不爽。自己心爱的儿子让这个霸道的太后强抢了去,心里就十分难受,好多天茶不思,饭不想。这才刚刚有点适应,忽又闻宣召,差点心绞痛发作,最后还是强打精神一步三摇的跟着太监去了。圣命难违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妈的这明明是我家的屋檐,怎么混成了别人的!
奕譞来到养心殿,慈禧太后早已经等候多时了。奕譞急忙跪倒,男儿膝下有黄金,人命更胜千万金,该跪还得跪,口中说道:“恭请圣安。”
慈禧没看出这个老实头也是满肚子的牢骚,只是命他坐下,慢声问了一句:“醇王爷,你可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
奕譞一愣,心道:他妈的,最好是你的忌日。这样想着,还是满脸惴惴不安地问道:“回太后,恕臣愚昧,记不得是什么日子了,臣只知道今天是太后听政的大典喜庆之日。”
慈禧笑了,笑的竟然很秀气,然后说道,“难道醇王爷忘了,今天按照大清礼制应是皇子阿哥们每年的典学之日。”
醇王爷一时之间感到目弛神迷,但很快反应过来,唉,自己当年就是为慈禧的这一笑而在途中暗算顾命大臣肃顺的,让慈禧能登上今天的顶峰,自己真他妈的贱,作顿悟状:“臣罪该万死,竟把祖上的这一训戒给忘了,该打,该打!”借这机会狠狠抽了自己几个大嘴巴。
“王爷最近事务繁忙,忘了也在所难免,但是按照礼制,皇帝该是入学读书的时候了。皇帝的启蒙教育关乎大清万年的基业,选谁来当皇帝的老师,要慎重考虑,王爷曾经是先皇帝同治的老师,对皇帝典学之事很是精通,还是请王爷费心从群臣之中选择一人。”
奕譞答道:“对于帝师的人选,臣并未太过留心。太后说起择师来,臣倒是想起一人,但不知道太后是否满意?”
“哦,那就说来听听。”慈禧看着自己那戴满金制指甲套的手掌说道。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9/19523/12716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