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浩气凌霄 > 第六十九章 一步纳道

第六十九章 一步纳道


“既能觅其轨迹,因何难有斩获?”

        “这‘道’,究竟是为何物?”

        “时间,真的存在?或者说,那虚无缥缈的时之大道,就真能叫人永生?”

        ......

        事到如今,于修炼一途,萧闯卡在“纳道”,始终未有寸进。

        “如果说...‘道’为时间的话,那么,为何此‘道’,能看却摸不得?”

        更令他不解的是,在《灵曲》和《永生契》里,都曾提过一话,便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为效法,可释为“人法于地,地法于天,天法于道,道法于自然”。但如此说来,天地,作为生灵父母,本应无所区别,可如今,却被分为了上下,这又是何等逻辑?

        上天下地,本无不同,只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永不相交才是.....

        何况,若真应了众生所说,悟道便可永生,那“万物守恒之理”、“轮回因果”等等大道,岂不皆由一“时”演化?

        这显然是谬论。

        基于此点,萧闯不得不再转换思路,准备重新来过。

        “生灵由父母之精华所化,于胎道内,乃为先天,不受世俗侵染。而一旦降生,苦历人间脏秽,初心亦会殆尽,却是不得已,退为了后天。”萧闯盘膝而坐,喃喃自语着,“可先天后天,又有何差呢?”

        本是《永生契》的解释,但此刻,萧闯将其延伸,欲从中觅出修仙的法门。

        “如此说来,这修仙,岂不是‘复返先天’?修者经后天修炼,夺先天之真气,重塑自身躯干,复返于胎道时的先天之态?而初晋半仙,之所以躯体大变,也是源自于此吧?想来,他们是在修仙的过程中,复返了先天。呵呵,倒算作是无意之举了。”

        一丝明悟,现于萧闯心头,可与此同时,另一个疑点,却又接踵而来。

        “若是此理成立,凌空为何不写?记得信中,却没这等麻烦啊?!何况,此等关键,他没理由不写啊!”

        “难道说...”惊呼一声,萧闯古怪地望了眼拱门,恍然大悟,“谁说学技者,便非得明其所以呢?”

        初始之所以占优,很大程度地体现在,他们是先掌握了原理,方而进行创造的。

        而新晋的仙人,仅是顺着口诀,按部就班,期间,又顾得上什么原理?

        就好比,一个精通冶炼的铁匠,不仅能用良材制出良品,还能用其边角,打出品相不差的器物。而那些只懂得技巧的工匠,则无法保证品控。

        这便是因为,一旦突然异变,又如何变废为宝,可是门大的学问!

        不过,既是只懂技巧,也有良匠,能造出不弱于前者的精品。这也是为何,不乏有新晋仙人开宗立派,地位比肩初始的缘故了。

        显然《永生契》,便是门授技之法。然卓然凌空,亦是按部就班,未尝多做思索。因而,凌空并不清楚其所经历的“复返先天”的过程。

        至于《灵曲》,则更像门不太靠谱的理论教科书,乃是授人一鱼,不如授之以渔也。

        凡修《灵曲》者,若不明所以,便无以为继,而其不靠谱之处,在于,个中真意莫言,却要修者自行顿悟。

        “这要求,也太过苛刻了些!”

        如此,萧闯隐约意识到,这三步“纳道”,实乃“复返先天”也。

        想到这儿,他不禁失笑:“弄了半天,小爷反踏上了条初始的路。唉,果是老辈,这传道授业也是由始及终,从不冒进...”

        的确,在那个年代,“凭自身悟道”,可是仙家不成文的规矩。

        机缘巧合下,当年为黑字辈所觅得的黑石,却化作了拱门,屹在尸门大地,万年坚守着。而发现其中奥秘,亦又是与之相隔了许多个世纪的人族后辈。

        不得不说,这种不可多得的缘分,真让他始料未及。

        “复返先天?”

        冥想良久,萧闯不由沉吟:“如此说来,不应是‘人法于地’,而是‘我法于母’?”

        “可说,人身一切,都是父母所给,由其情所生,由其育而长,自婴儿、孩童、少年乃至青年,无一不有大爱。那‘复返先天’,应着重于炼心,即‘修心养性,摒弃私心’。对应到修炼上,则是......”

        “是了!”一拍大腿,萧闯顿时兴奋了起来,“先前,我迫使时间纳己,这也许,就是个错误!纳道纳道,就应由心生。倘我放开防备,用‘本心’感悟,又当如何?!”

        想通此点,萧闯来不及感慨,便就着火行未曾消弭之际,迅速地融入了修炼中去。

        不同的是,这一次,萧闯不再保留,竟是连带“本我”,也一并灌入了黑石。

        继而,在看到红色的线条,萧闯不再戒备,相反,他却是大咧咧地,敞开了心扉,模仿起了流线的轨迹。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

        诡异的是,从其放开束缚的一刹,无数红色的曲线,便开始向其本心,缓缓地靠拢,同时,随着二者的拉近,黑石竟吞没了大道,并将其灌注到了与之融为了一体的萧闯的神识。

        时间暗合天道,便是少了丝毫,万物亦将不复。

        或许,当前“消失”的,并不是真正的“时”,而是其上所均匀分布的火行元素罢了。只不过,火行维系着形态,以道之轨迹,像是发烫的铁烙,深深地印在了萧闯的脑海深处。

        至此为止,“纳道”一步,算有小成。

        双神木讷,萧闯悟着得失,细细品尝着“时之大道”的味道。

        “啊~”大声感慨了句,萧闯莫名其妙地道,“哈哈哈,若说境界的话,我起码也达半仙之境了吧?”

        “纳道”功成,萧闯吐出了口浊气,像是突然放松了下来。

        对寻常弟子来讲,半仙不过是刚迈过了二坎,而接下来的,方才是最最困难的仙途第三坎——三摸终。

        相比之下,萧闯这等异类,在跨入“纳道”之后,便无丝毫负担了,缘是四步“观时”,紧随“纳道”大成后,算是水到渠成,将再无难度可言。

        拨开云雾见青天。

        自即日起,萧闯之仙途,将一片坦荡。

        待到“观时”一步,即是其成仙一刻。

        “呼~”

        默叹了口气,萧闯微微仰头,望着灰暗的深空,极为复杂地道:

        “得道升仙,或沦为刍狗,仅一步之遥。”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9/19498/12652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