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刘氏三国 > 第六十七章 情敌 上

第六十七章 情敌 上


新野城外二十里的鹊尾坡,一队两百余人的甲士列阵而待,整整齐齐不发一点声音。刘琦跨下一匹青骢马,在队伍前方不停的原地打转儿,显示出它背上主人的焦急。自从接到蔡邕即将到达的消息后,刘琦略略安排好孱陵的事务,谁都没带就独自赶回了襄阳。刘表和张氏心喜儿子的归来,亲热之余自然也清楚他的心思,这迎接的活儿没有热病和任何异议的由刘琦承担下来。

        刘琦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轻轻在马臀上抽了一鞭,青骢马打了个嚏,终于站定下来。

        不住的向北边张望,两辆马车终于缓缓驶进了视野中,周围零散的有一些骑手四下护卫着,其中几人正是派出去打探情况的荆州军士,刘琦心中大悦,知道恭候许久的目标总算是到了,喝令身后士卒原地待命,自己则驾马前往问候。

        刘琦马快,片刻间已赶到车队前头,打了个手势示意车夫停下,再下马来到正前方,朗声道:“晚辈刘琦,奉家父之命前来迎接蔡先生!”

        “哈哈哈哈哈——”第一辆车中传出一连串的轻笑声,接着是一把略显苍老的声音道,“伯瑗,只不过才一年多没见面,怎的就如此客套?太见外了吧!”蔡邕揭开布帘,身子微微探出,跟刘琦打趣起来。

        “蔡伯伯,礼不可废,小侄给您请安了!您老人家还是清健如昔呀!”刘琦趁着弯腰施礼的一刹那,斜眼往车厢内一瞟,却没看见蔡琰,想来是在后面那辆车上。

        “伯瑗,”蔡邕的呼唤拉回了刘琦的神思,“你父亲可来了?”

        刘琦笑道:“家父一早就到了新野城,还特地命小子前来相迎。咦!”目光越过车队,朝远处观望了一番,奇道,“蔡伯伯,您千里远行,董卓就没给您安置几个护卫吗?”

        蔡邕苦笑道:“以董相国的脾气,没当场诛了老夫满门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我哪还有胆子问他讨要护卫?好在这一路平安呐!”

        刘琦随口问道:“您刚从长安出来,可知道现今关中局势如何?陛下还安好吧?”

        蔡邕瞄了刘琦一眼,严肃道:“陛下仍旧安然无恙。至于其它的事情,你还是不要多问为好。世人皆谓董仲颖残暴不仁、贪婪好杀,可他对待老夫却是礼数有加、恩宠已极,我实在是不愿以怨报德。你们荆州与西凉的仇怨那是你们的事,可千万不要想从老夫这儿探听什么消息,我要是真向你透露了,那是对不起董相国。我要是不说,又是对不起你们父子。如果不希望见到老夫为难,伯瑗还是不问的好。”

        刘琦不放弃道:“可董卓只是在利用您呐!他对您恩宠有加,不过是看中了您的学识人望,以为他收揽人心罢了。”

        蔡邕哂道:“世人谁不如此?伯瑗,若是有人对你毫无作用,你可有心思去好生应酬?老夫活了大半辈子,看问题也实在了。人人都有其价值,只不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罢了!董仲颖待我之厚,已经远远胜过先帝了。”

        刘琦一时无言,沉默了半晌后,才低头受教。

        蔡邕赞赏道:“我这番话也只有对你才说得通。琰儿这丫头,太认死理,总觉得这世上人人都是好人,太少防范之心。”

        见提及蔡琰,刘琦顿时眼睛一亮,兴奋道:“琰儿应该在后面车里吧?我可是有好久都没见过她了!”

        蔡邕刚想点头称是,突然间记起一事,脸色立时变得极为尴尬,口齿也不甚清晰起来:“这个……伯瑗……是……”

        未等蔡邕话音落地,后车中就窜出一阵清脆的娇笑,帘幕随即被揭开,只见一个容色绝美、颀长苗条的少女轻跃而出,口中同时轻笑道:“琦哥哥,你来啦!”不用多猜,正是许久未见的蔡琰。

        少女一身素白无暇的罗衣长裙,脸上不施半点脂粉,步履轻盈,在阳光的洒射下更是显得熠熠生辉,飘然若仙地踏着碧草向刘琦走来,姿态高贵优雅得有若天界下凡来的美丽女神。跑动间垂在身侧的一对广袖,随风摆动中,衬托出仪态万千的绝世姿容。

        脸部的轮廓有着罕见的雕塑美,眼睛清澈明亮,鼻子秀气笔挺,浮突的酥胸,修长的双腿,不盈一握的小蛮腰,处处都是那么完美,特异而诱人。由骨子里散发出与众不同的独特气质,是一种受过良好教育的结果,体现出她的有主见和不易为人所左右。

        刘琦被眼前美景震撼得目瞪口呆,平日里灵活的口舌仿佛飞去了九天之外,再也找不回来,只是一心顾着欣赏蔡琰的美态。

        蔡琰有些不满意刘琦的迟钝,搀着他的手撒娇道:“琦哥哥,你怎么不说话?”

        刘琦好不容易反映过来,享受着蔡琰柔荑的细滑丰腻,痴痴道:“琰儿,你真是长大了,‘女大十八变’,真的越来越漂亮了!”

        蔡琰脸一红,羞涩的半垂下臻首,等到面庞恢复了白皙,才平静道:“琦哥哥,你可不能再叫我‘琰儿’了,人家早就及了笄,爹爹给我取字叫做文姬。”

        刘琦这才注意到少女的的长发已经盘扎成髻,也插上了发簪,迟疑了一会儿,支吾道:“……文姬。”只感觉这么一声,二人立刻生疏了不少。

        蔡琰瞧着刘琦的傻样儿,又是“扑哧”一记轻笑,容颜娇媚,好似百花盛开。

        几人谈笑之际,后面又传来一声清朗的呼喊:“琰儿,这位是……”

        刘琦首先寻声望去,却见一青年男子正从蔡琰先前的坐车上爬下,朝着己方走来。留意到男子注视蔡琰时含情脉脉的眼神,顿时感到心里一阵不舒服,只是这些日子以来历练颇多,喜怒不轻易表露在外,故面色温和依然。

        蔡琰吐了吐小巧的舌头,低声道:“差点把他给忘了!”连忙跑回,依偎在男子身边,似乎毫不在意两人身体上的近距离接触,小嘴更是凑近男子的耳朵,嬉笑着窃窃私语,丝毫没有注意到刘琦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汉时对成年女子的称谓甚为严格,女子及笄后,也如男子一般取表字,只是表字是用于让外人称呼自己,原先的名字则只能由丈夫和父母等亲近之人来称用。刘琦本就不满两人的亲热之态,又听男子对蔡琰的亲密称呼,自己在这方面反倒被排外了,亲疏有别之下,不禁妒火中烧。

        那男子低头笑着回应了蔡琰几句,才走到刘琦面前,施礼道:“在下河东卫行卫仲道,常常听琰儿提起刘兄,今日得见,丰姿飒爽,果然是名不虚传!”近处打量此人,也只比蔡琰大上少许,身材高瘦,皮肤白皙如女子,有股特别的文秀神采,手指纤长,予人一种有着良好出身,大族世家子弟温文尔雅的气质,只可惜双目神光不足,脸容苍白,但也已经是个少见的美男子。

        刘琦毫不客气地反问道:“‘名不虚传’?我倒想请问卫兄,在下在外有何名声啊?”

        卫行一楞,心道此人怎的脾气如此古怪,分明是几句客套话,他竟然也这么认真。恭敬道:“刘兄不必客气,直接叫我仲道就可以了。”

        刘琦对卫行想要拉近距离的说辞不加理会,依旧冷冷道:“不敢。卫兄太客气了!”并不躬身还礼,反而伸出右手,要以握手之礼相待。刚才刘琦已注意到,卫行下车时身法迟缓狼狈,显然是个不会武艺的文弱书生,所以存心要折辱他一下。

        卫行不虞有诈,微笑着伸手相握,一旁的蔡邕却是早就观察着刘琦的一举一动,瞧出不妥,及时出手同时抓住二人的手腕,笑着责怪道:“这两个孩子,见个面都没完没了的行礼问好,比我老头子还罗嗦。行了,都别客气了!”

        卫行依命收手,对刘琦露出歉意的笑容。刘琦先是皱了皱眉头,即而也装出笑容,一副平淡和谐的样子。

        卫行微笑道:“刘兄是琰儿的兄长,仲道理当礼数周到,岂能怠慢不恭!”

        刘琦闻言,立刻转头朝蔡琰惊呼道:“兄长?”

        先前看见父亲异乎寻常的举动,以蔡琰的聪慧,早就大致猜出了其中的虚实,又见刘琦满脸愤慨的责问自己,心中一痛,脸色黯然下去,将目光移向路边,装作在观赏风景。

        蔡邕打圆场道:“伯瑗,咱们还是快赶路吧,这天都快黑了。”其时正值中午,正是阳光明媚,蔡邕为人正直,难得找个借口就满是漏洞,好在众人各有心事,均不曾注意,纷纷回车上马,继续往新野赶去。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7/17911/94035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