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回:破虏分兵恒河岸,靖难出师巴尔干 下
时空飞越——异域纵横记(新)
第106回:破虏分兵恒河岸,靖难出师巴尔干(下)
不提独隆翰赶路,且说今下时节,农历四月初,东欧一带亦到了阳光灿烂的晚春初夏之际。虽然拜占庭皇帝米海尔久病,安德罗尼可斯太子按捺不住,今年一定要出兵了。反击天主教,这是米海尔的心愿,安德罗尼可斯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实世界正史上,在这两个皇帝在位的时候,拜占庭一度复兴,只可惜受到突厥部落的攻击,后来终于走向灭亡。
这突厥部落的首领,此刻正在小亚细亚半岛的中部山区一带,怀着对欺侮流浪突厥人的各民族之仇恨,竭力保护族人,收留同族,聚成一个部落联盟,卧薪尝胆,亦要在这乱世争雄!这个人,名为奥斯曼!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奥斯曼帝国,地跨三洲,一直强盛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一个鼎盛王朝,就是这位小酋长所辛苦创立!
蒙古纵横天下,引起的动荡和变化何其深刻!欧洲第一王族哈布斯堡家族的第一位国君鲁道夫皇帝,创立后世俄罗斯帝国前身莫斯科公国的达尼尔大公,在位期间科学得到飞跃发展的爱德华国王,执政期间经济事业日趋近代化的梯厄大统领,加上奥斯曼、郝如吉等等,当今世界,怎一个“能人辈出”了得!
赵矜与大臣历数天下英雄,却少算了这么两个。只是因为,郝如吉之名,中国的史书上罕有;而奥斯曼,此刻赵矜并不知道其存在,其名字却是如雷贯耳,稍微懂一点历史的人无不知晓。若是听到了“奥斯曼”的名字,赵矜虽不至于吓个×滚×流,应该也会莫名惊诧。
莫以成败论英雄,已故的阿巴孩汗、将终的米海尔皇帝,难道不是英雄?一个在群敌环伺、孤立无援的险恶环境下,不仅生存,而且发展,大为缓解外交处境,且能继续拓展疆土。一个挽回了将亡的千年帝国,使其复兴。
故此房勉之云:“天下英雄,惟有主公!”赵矜不然。
房简之又云:“天下英雄,惟主公与忽必烈耳!”赵矜又不然。
房元度再道:“天下英雄,惟主公与忽必烈、鲁道夫、爱德华、夏塔尼耶夫、达尼尔、哈拉温、孟塔西、梯厄·波罗也!”赵矜方才大悦,因为这已经说到差不多了,没白费平时对众臣的教诲,要他们放眼世界,了解世上的能人,同时加强紧迫感,致力于本国的振兴。
乱世之中,不惟英雄,还有枭雄。海都便是天下枭雄第一,不日又将有另一位石破天惊地出现,只是赵矜此刻也不知晓而已。来到这个世界,校草固然很有本事,但不是万能。
且说约定时日将至,汉军水师将领孟士孝、孟士信兄弟,运载安西都督、靖难将军别司丘耶尔赫夫所部一万人马,经亚速海、黑海、马尔马拉海,于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以西登陆。然后,以回国继续搬兵的名义,孟氏兄弟又率水师回返。后面林宓、姚蛮子早已备下船只,连带铁厄訇戈、萧贤思、陶意辛等部骑兵,合共一万余人,准备接应——原本这些都是要参与远征的,只是何安平看出情况将有变化,故此预作退步余地。鹿裔、李圭、李庆熙等部,驻守防区,密切留意。还有京营颜士重、戴得功、悉儿吉思、潮海四位将领,奉命领军外驻于连城府至出海口处的罗州一带。
别司丘耶尔赫夫率军登陆,清一色骑兵——骑兵不仅可壮声势,一万人看起来象是数万人的样子,而且撤退方便。只见安德罗尼可斯亲自率领的拜占庭骑士团已经扎营等候,两部会合,总计骑兵一万六千,步兵包括骑士仆从大约三万,浩浩荡荡,沿着爱琴海岸,杀奔希腊。
希腊原本是拜占庭的直辖领地,怎奈国势衰落之时,大部分都在外国唆使与支持下独立,或是归于外国统治之下。拜占庭如今只能控制其中的色雷斯地区,而且还不是完整的。
四五万人马,在希腊人看来可是名副其实的大军,大之又大!希腊各邦中为首的人物是雅典王子和马其顿公爵,慌了手脚,连忙纠集联军抵抗,同时使者四出,疾往各大国求救。
英国、法国、西班牙(卡斯提王朝)不知如何,要看它们高兴;神圣罗马帝国遭受围攻,自顾不暇;威尼斯与两西西里王国在希腊都有领地,为保自己利益,该当出兵,但是两西西里王国又在内乱中。数来数去,就威尼斯最有可能来救,在希腊有利益牵连的意大利各邦也可能合兵跟随。
威尼斯商业立国,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多项工业实力雄厚,而且近年来毛纺织业也后来居上,冠于西方。端的是财源滚滚,富得流油!虽然本国缺乏优秀的军人,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威尼斯的雇佣军非同小可。以经济为主、军事为辅的方式,不断扩张来争霸天下,这是威尼斯的独特道路!
英王爱德华有鉴于此,决定重视经济,军事与经济双管齐下,推行扩张,来作为本国国策;于是就首先在毛纺织业急起直追,准备将威尼斯刚刚夺得的冠军地位再夺过来。这些是外话。
战争,有看得见,有看不见的。兵器战、外交战、经济战,错综复杂。中国早在春秋时期,贤相管仲治国,就是以发展经济、致力外交、壮大军力三方面并重,其识见长远,策略又得宜,才能使齐国霸于诸侯。
西征军抵达重镇塞萨洛尼基,即分兵两路:汉军向西北进攻马其顿,意图克之再行北上;拜占庭军向西南进攻雅典、伊庇鲁斯、色萨利诸国,意图克之再席卷伯罗奔尼撒半岛。
马其顿骑兵,自古有名,远古时候马其顿大帝亚历山大,为西方历史上武功超绝的国君之一,擅用骑兵,所向无敌,一直打到印度,在当时可谓奇迹。不过,那个时代早已过去,如今残存一隅的马其顿,可否与汉军争雄?双方骑兵对阵,孰胜孰负?
希腊,尤其伯罗奔尼撒半岛,处于海洋包围之中,要攻要守,非要有海军不可。虽然这次拜占庭的进攻策略是陆路为主,意大利诸邦却可能有大批部队自水路来援,同时,威尼斯、*两国为当今海上霸主,其海军很可能联手封锁水域,可以登陆夹攻,也可以灵活打击拜占庭军的后路。
为此安德罗尼可斯已经思考了很久。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拜占庭海军现在还是有一定实力的,而且拜占庭国内,尤其君士坦丁堡的经济水平甚高,原本并不逊色于威尼斯,虽经一番残破,根基还在,目前还堪称欧洲第二。
抱着发财梦加入十字军,却不能如愿而流落异乡的人,在这个时代十分之多。故此拜占庭亦可凭借财力,大量组织雇佣军,以扩充战力。至于那些人原本是为天主而战,现在改为东正效力,那倒没关系——事实上十字军之中,又有几多是真心为着教皇、上帝而舍生忘死的?何况由天主教改效东正教,上帝还是一样拜的,并无太大区别。至于教皇,用甘巴速的话说就是:“鸟他作甚!”
(待续107回)
版本:7.0
日期:2005-01-16
作者信箱:mianbugaise@sohu.com
读者OICQ群:4916828
注解:“雅典王子”中“王子”一称号,不是指国王的儿子,而是亚于国王而高于公爵的一个君主称号。只因本国算不上大国,不敢称“国王”(King),于是就称“王子”(Prince)了,“王子国”介于“王国”与“公国”之间。我们中国,王子就是国王的儿子,西方呢,Prince不一定非得是King的儿子,这是当时欧洲比较特殊的一类国主称号。
本回读者回应:(于mm.yhiu.com“风雪山头”)
广陵散:印度阿三在历史上就出了名的面!估计海都的计策会用在南面拉!
面面小卒:不许污蔑“面”字!没看我们这么多人都叫面某吗?
无孔不入:郝如吉?这人还真没听说过!不是老大编的吧?
面不改色:翻译不同。我喜欢中国式的翻译“郝如吉”,不喜欢西方式的翻译“卡尔基”。郝如吉王朝史实上是德里苏丹国最鼎盛的时期。
面面俱青:海都集合四大汗国之力?哪四大?
面不改色:察合台汗国(原孛拉克之国)、窝阔台汗国(原海都之国)、伊儿利汗国(原阿巴孩之国)、钦察汗国(原默阔帖木儿之国)。这就是四大汗国,加上元朝就是蒙古五大势力。
拼图:炎汉的北地精兵恐怕很难忍受印度的酷热吧?
面面小卒:明朝支援朝鲜打日本,表现出色的倒是两广、福建的南方兵。
小刀:奥斯曼也出来了,真是英雄辈出呀!看的让人也想过过赵矜瘾,不知道奥斯曼的命运将会如何,应该与校草是同盟吧。
面面俱青:马其顿大帝亚历山大东征时的主力应是马其顿重装步兵方阵,其骑兵只有全部兵力的十分之一不到。
易水寒风:不改只说亚历山大“擅用骑兵”,可没写他军队主要是骑兵。而且亚历山大十年东征,孤军深入,以进攻为主连续战斗,进行了数以百计的抢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沙漠和平原作战,多次以速决战战胜优势之敌,在阿贝拉会战中,他亲率骑兵直向大流士三世的中央方阵冲击,迫使波斯国王逃离战场,最终击溃多于自己数十倍的波斯大军。他可是西方古典军事战略的创始人,如此英雄,赞他一句“擅用骑兵”,也是轻了呢。
————————————
一招就死:憋死我了,总算可以上来转一下。回答不改的问题:
西方国家不管是大公国,或者王子国,以及诸如此类,只要不是帝国,统统是没有储君这样的称号的。虽然可以默认某些王族为理算当然的继承人,也没有必要一定要一个称号才行。更多的情况下,这些国家国君死后往往是由权力最大的贵族即位。当然,如果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子嗣继承,在死亡之前交给他大权就可以了。
即使是帝国,也不一定有储君的——比如神圣罗马帝国。当然这也是比较特殊的例子。
在东方,历史悠久的国度一般都有储君称号,连日本也有。但是日本比较特殊,幕府时代将军的继承人也是没有储君称号的,这是因为有一个名义上的皇太子在,呵呵。不过即便如此,也有叫继承人为“第二代”的,也算是个另类称号吧。
————————————
田章:回名“破虏分兵恒河岸,靖难出师巴尔干”的名字不大对吧?靖难本是护卫皇帝、救援皇帝的意思,在这里怎么用都不合适吧?
林岚:您没仔细看书。回名指的是破虏将军独隆翰、靖难将军别司丘耶尔赫夫。谁说是为了救皇帝出兵巴尔干?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7/17867/93962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