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年圣 > 第六章 姜尚求道入昆仑 闻仲思凡辅殷商

第六章 姜尚求道入昆仑 闻仲思凡辅殷商


风年在万年宫中静待封神到来,却是一边修炼法力,一边感悟天道,悠闲无比。而阐截两教教主元始和通天却是越发焦急,等到五百年已过,神仙杀劫即将到来,便连讲道的心思也没了,自是闭了宫门,命门下各回洞府。

        且说那东海之滨,有一人姓姜名尚,字子牙,别号“飞熊”,这姜尚自幼上无父母叔伯、兄嫂,下无弟妹、子侄,只是寄居于父亲在朝歌好友宋员外家中,到与那员外公子宋异人关系甚好,结拜为异性兄弟。

        待得二人长大,宋异人继承家业,又娶了妻室,姜尚却是不好再居住于此。有心自己独自生活,但他手不能拿,肩不能挑,虽也是识字,胸中却没有多少学问,自是不能养活自己,渐渐地有些自厌起来,觉得红尘之中没了容身之所。一日,在坊间听到说书之人讲述神仙事迹,便起了修道之心。回去之后,向异人借了些盘缠,从此以后,四处漂泊,寻找仙踪。到了三十初头,却还是没有找到任何踪迹。

        这一日,姜尚已到了昆仑山附近,却遇到一猎人。那人比他年幼,却是身体十分强壮。二人有些一见如故,互通姓名。那人姓申名公豹,也是个孤儿,但却自食其力,捕猎为生。姜尚内心羡慕,说了自己身世,又提了自己这些年寻仙问道之事。

        申公豹笑道:“此山名昆仑,听闻有神仙在上居住。”

        姜尚答道:“我也是听闻此山本是西王母的瑶池所在,才来看看,这些年四处漂泊,没有丝毫踪迹,心思也有些淡了。”

        申公豹却劝道:“既然已经到了,何不上山看看再说。”

        姜子牙闻言,也是笑道:“也罢,再看看吧!”却又道:“兄弟也是一人,不如随我上山如何?”申公豹今日也是无事,便笑笑答应,二人一同上山不提。这一上山,却是:孤苦身世本相惜,命运差异化死敌。恩怨纠缠封神后,只叹天道果非凡。

        却说殷商自成汤建立已五百年有余,如今的天子却是帝乙。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当时,江淮之间的夷族强盛起来,准备大举进攻商朝。

        此时截教教主通天却因久不闻代天封神之人的讯息,不免有些急躁,便下了敕令,命截教门下有意红尘之士出山辅佐殷商帝皇。通天本是为了将来提前做好准备,神仙杀戒总是因凡人而起。通天此意虽好,却没想使得截教和殷商气运相连,一损具损,一荣具荣。

        有了教主诏令,截教门下自是风云出动。

        首先下山的便是金灵圣母的爱徒闻仲,这闻仲天生神异,头生三眼,中间一目神通,白光数寸,可辨奸邪忠肝、人心黑白;自从在截教门下修行之后,已是地仙之流。他本是凡人出身,虽入了仙道,却不甘于此等生活,心想大好男儿自应建功立业,封侯拜相,方不负胸中所学。此次既然有了教主诏令,便去向师傅辞别。

        金灵圣母早就明白徒弟不是安心修行之人,却因喜他资质不凡,才收他入门。现在教主有命,自是不好阻止。便将自己用一对雌雄蛟龙炼制的法宝‘禁鞭’赐予徒儿防身,又将一只灵兽墨麒麟送与他代步。

        闻仲虽然心中伤感,但也不愿违心留下,便跪下向师傅拜别,金灵圣母担心徒儿安危,费心演算,却也只是有些模糊图像闪过,其中只有一个大大的“绝”字十分清晰,便道:“你此次下山虽可享受人间富贵,但却要南征北战,劳心劳力,你可清楚?”

        闻仲点头,道:“徒儿明白。”

        金灵圣母又嘱咐道:“你下山之后,要谨记一点,你之一生,不可逢‘绝’字。”

        闻仲自是答道:“徒儿必将铭记于心。”

        金灵圣母见徒弟心意已决,无可挽回,淡淡地道:“你去吧。”

        闻仲再磕了九个响头,道:“徒儿去了,师傅保重。”

        闻仲拜别师尊,手拿禁鞭,坐于墨麒麟之上下山而去。这一去:截教修行逍遥客,功拜太师坐朝堂。南征北讨平天下,镇服群雄乱不生。

        殷商江山自从得了这员大将之后,却有变得安稳起来。后来陆续有截教门人入朝为官,有那张桂芳,余化等等。这些人的到来,使得殷商江山越发安稳,倒有几分中兴景象。

        那帝乙生有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微子衍;三曰寿王。只因帝乙有一日游览御花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恰逢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所以首相商容、上大夫梅柏、赵启等上本请立寿王为东宫,帝乙也是心中偏爱三子,于是顺水推舟立季子寿王为太子。后来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寿王即位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元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于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这一年是纣王七年,春二月,忽有报到朝歌,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突然造反,纣王大怒,本欲领兵亲征北海,却被群臣相阻,只好敕命太师闻仲征北不提。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7/17841/93936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