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重生之我为崇祯 > 第二十九章 惨烈!耀州之战 八

第二十九章 惨烈!耀州之战 八


京师。

        乾清宫书房之内。此间。朱建却是微微有些眉头紧蹙。

        当日登州來报。说是登州军械所丢失一名熟练造炮技师。虽说并不似京中军械所这般掌握核心火器研制的专家。但是火器乃是国之重本。若是让后金人掌握了红衣大炮。虽然对于如今的大明帝国够不上太多的威胁。但是仍然却是一处不稳定的因素。

        或多或少。那都会为帝国战局起到一定影响。至少会为帝**士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但是此间东江來报。虽说查获了丢失的火炮。并彻底瓦解了一起阴谋。但是对于丢失的那名技师。却是丝毫沒有消息。这却是让朱建有些恼火。

        不过东江捕获不久前潜逃的范永斗兄弟。却是稍微让朱建心中有些欢喜。另外拿人捉赃。加上贼人的口中。一条隐藏于帝**队之中的‘暗线’却是也才是逐渐浮现水面。

        潜藏军中的叛逆。正是以前东江总兵毛文龙手下耿忠民、孔友德为首。而此间二人却正在东江督师兼登州巡抚袁可立麾下任职。

        “袁督师此事却是失于察觉啊。不过这毛文龙之事怕是也应该有个说法了。毕竟东江之地。毛文龙还是有些声望的。”

        想及此间。朱建却是微微叹了口气道。

        “來人。传旨内阁首辅杨嗣昌杨大人、政务局大臣洪承畴、皇党党务大臣李岩等三位大人速速进宫。朕在这乾清宫等他们。”

        在内侍传旨不久之后。杨嗣昌等人却是相继而來。

        “诸位爱卿一路辛苦。赐座。”

        “诸位。可知朕为何此间召集尔等。”

        当诸臣到來。朱建却也不多做客套。却是直接开门见山道。

        而此间。面对皇帝突如其來的这番话。那杨嗣昌等人却是有些倍感疑惑。就是连以智囊著称的李岩。却都是有些不明所以。也只能诺诺道了句。

        “陛下莫非又要事相商。”

        而见众人一脸惑色。朱建却是接着道。

        “不瞒诸位。朕今日召集诸位相商。却是心有疑虑。还望诸位能够替朕解开这心中的疑惑。”

        “臣等当尽力为之。”

        闻听皇帝所言。三人皆是拱手道。

        “此般甚好。诸位可是知晓前不久登州走失以为火炮技师。”

        “臣有所耳闻。听闻乃是登州军械所一位年长的老工。却是极为擅长红衣火炮的铸造。”

        对于皇帝的问话。洪承畴却是率先开口道。要说洪承畴在军部多日。而登州军械所归陆军部管辖。故而对于此事洪承畴自然那是要消息灵通一些。

        “洪大人所言甚是。只是列为臣工可是知道。这丢失一案背后所隐藏着的一起巨大叛逆乎。”

        “这。”

        对于皇帝这席话。三人莫不有些惊讶。要知道登州乃是皇帝亲自任命老臣袁可立督师。那可是前朝响当当的老臣。在他的治下又怎会有谋叛之事而不觉呢。

        “不知陛下所指何人。”

        一番惊讶之后。杨嗣昌却是问道。

        “都是些小人物。不过却都是东江毛文龙的亲兵旧属。”

        “这。”

        尽管朱建一席话说的那是轻描淡写。但是牵扯到毛文龙。众人却是比之先前更为的惊讶。因为一关乎毛文龙。必将会是提到袁崇焕。

        如今这登州一事。竟会是同时牵扯到现如今帝国两大老臣。袁崇焕与那袁可立。闻听此言三人又岂是不惊讶万分。

        皇帝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此时此刻。三人却是有些不解。

        “自打毛文龙死后。袁督师虽说多做打算。但是这些年來。其旧属却是多有离去之意。背弃大明。投奔后金人。诸位。此事却是作何感想。对了。另外有一事却是要告知诸位。当日后金围城。袁督师千里奔袭。护卫京师。朕曾与之盟誓。毛文龙之事。当是朕一力担承。当年却是时间紧急。此事朕却全力压制。但是时至今日。朕怕是该有个了断了。”

        “陛下。臣以为此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亦是不难。”

        就在朱建话一刚落音。一旁的李岩却是开口了。

        “哦。李大人此话何意。”

        “陛下。臣以为此事全凭陛下心意。臣听闻陛下当日与袁督师盟誓。对于袁督师擅杀毛文龙一事一力担承。虽有事情缓急之意。但微臣以为。陛下定是心中有了定断。”

        对于李岩所言。朱建不作言语。却是点了点头要李岩继续。

        “陛下。那臣就直言其事了。”

        “但说无妨。”

        “陛下。臣以为毛文龙虽有功绩。然实在是有些桀骜不驯。此般之人虽可用。但难以驾驭。若是让此等之人做大。怕是不仅不为国效力。更是会有拥兵自重之嫌。袁督师杀文龙。虽属擅杀。但却有被迫之意。另外毛文龙已是死去多年。而袁督师如今却是帝国肱骨之臣。故而臣以为。陛下若要以毛文龙之事。用以安稳人心。却是当需考虑袁督师的周全。”

        李岩所言。不可谓不一针见血。朱建心中又何尝不明白。

        思忖片刻之后。朱建却是道。

        “诸位。今日之言。朕心中已有定断。对于毛文龙之事。朕还是以为该有个定论了。李岩。待会你立刻起草一片文章。就以论毛文龙功过一事为主体。当然文章之轻重。朕想來你等会知晓。文章待成之后。先给朕递上來。明日交予帝国日报广为重之。做好舆论宣传。”

        “今日之事。就到此间。散吧。”

        而等到三人离去之后。朱建却是转身朝着书案而去。却是接连写了三封书信。分别八百里加急。递与袁崇焕、袁可立以及孙承宗三人。

        几日之后。辽东。蓟辽督师府。

        此时的袁崇焕已然是接到了來自京都的信件。在信里。皇帝的心意。袁崇焕却是看得真真切切。

        对于毛文龙之事。袁崇焕其实心中却也有些颇为遗憾。但是杀毛文龙。他袁崇焕绝不后悔。

        毛文龙桀骜不驯。若让其做大。势必将会是尾大不掉。作为帝国的臣子。袁崇焕是万万不想看到此般的结局。所以他便杀了毛文龙。

        那一日。皇帝与他彻夜之谈。让他袁崇焕感动。因为他矫诏杀人。哪怕是为帝国千秋大业。但是矫诏却是大忌。但是皇帝为他顶住了压力。

        而今日。因为毛文龙被杀。其旧部却是多有离心者。究其根本。却是因为朝廷一直沒有对毛文龙一事给个说法。

        袁崇焕心中清楚。此间皇帝必然是要用兵后金。东江那是一大战略要地。尽管这些年皇帝亲自操刀东江。以老将袁可立督师东江之地。但是那许许多多的毛文龙旧属仍是一大隐患。而皇帝若要用兵。那就不得不先彻底解决内部之事。

        所以皇帝给他袁崇焕写信了。所谓解铃还许系铃人。

        当日种下的因。今日得到的果。一切都需要一个说法。袁崇焕心中明白。皇帝是器重自己的。若是不然断也不会亲笔写下这一份书信。

        “督师。孙太保到了。”

        而就在袁崇焕心中思绪万千之际。门外忽的來报。却是孙承宗來了。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7/17816/94381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